蔬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4&rec=72&run=13

综述
1989年市农业部门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进一步调动了菜农的生产积极性,蔬菜生产得到稳定发展,并
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22.95万亩,比上年增加0.02万亩。其中,保护地栽培面积发展到8.5万亩,
占菜田面积的45.9%,比上年增加1.02万亩。大、中、小棚系列化布局,栽培技术有进一步提高,基地菜田和单项
商品菜田也有了新的发展。通过大搞技术开发,推广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改革不合理的种植技术,提高了单位
面积产量和产值, 蔬菜总产达到544585吨,比上年增加1.2%,市场供应品种多,质量好,上市均衡,蔬菜价格稳
中有降。
年内蔬菜生产的特点:一是合理地调整了生产布局和茬口,针对上年大白菜因灾减产的不利形势,增加了越冬
菜的播种面积,突出抓了麦田套种菠菜的管理,增种了早春速生菜,使春季淡季不淡。秋季因地制宜地调整大白菜
种植区域,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立体种植,夺取了大白菜丰收。二是加强基地建设,建立稳固的蔬菜生产基地,加
快老基地的茬口调整,逐步向新菜区转移。三是突出抓好科技开发,推动生产进一步发展,改保护地的单层覆盖为
多层覆盖(地膜、农膜、草苫等);改单一品种为多品种,由原来的黄瓜、西红柿品种,增加了甜椒,西葫芦、蘑
菇、速生菜等;改单一种植为立体栽培,实行早熟与晚熟、高杆与矮秆、强光与弱光,不同品种,不同形式,不同
层次的种植,提高复种指数和塑料棚的利用率。

大白菜喜获丰收
1989年,市农业部门认真总结了前几年大白菜连年受灾减产的教训,分析现有品种的特性、气象条件的变化、
种植制度的沿革等多种因素,制定了加强大白菜生产的措施,及时向农民提供科技信息,引导农民更新品种,扩大
生长势强、抗逆性好,生育期75—85天的“鲁白5号”、“853”、“84—5”、“鲁白8号”等抗病丰产品种的种植
面积。在播种方面,大力推广了起垄条播和播后覆土堆的方法,示范推广“小麦—玉米—大白菜”三作三收的立体
高效种植模式。组织以桓台为主的万亩大白菜高产技术开发,推动了全市大白菜栽培技术的进步。全市普遍采用了
科学浇水,间苗中耕,施用激素微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先进技术。从而夺得了大白菜丰产丰收。据统计,全市播
种大白菜5.5万亩,总产3亿多公斤,平均单产5454.5公斤,除满足本地需要外,还有一定数量销往东营、惠民、济
南等地市。由于产大于求等原因,也有少量农户所产白菜未能销出,造成一定损失。

山区补淡甜椒、菜花开发通过省级鉴定
淄博市农业局自1986年承担省科委下达的“山区补淡甜椒、菜花技术开发”项目以来,主要采取利用退耕还林
地种植矮棵甜椒、菜花,实行麦菜双季栽培,以及利用春田实行菜与菜、菜与粮、菜与林果间作套种等种植方式,
因地制宜地推广补淡甜椒、菜花,提高了现有耕地的利用率,增产增收、利国利民。三年累计开发面积20114.4亩,
累计总产达到3752.57万公斤,总产值1817.4万元。
1988年10月25日至26日,省科委委托市科委组织了验收。1989年3月6日该项目通过了省科委组织的通讯鉴定。
鉴定委员会认为:由省科委下达,淄博市农业局主持,博山区蔬菜办公室,淄川区农业局,市农科所、植保站、土
肥站等单位协作组织的这一开发项目,选题准确,完成了原订的各项开发指标,经济效益显著。开发中还组织安排
了各项试验,筛选出了适于山区越夏栽培的甜椒和菜花品种,并研究出了一整套栽培技术,各单项试验设计合理、
数据可靠,提出的技术措施可行。特别是菜花越夏栽培,在山东省属首创。整个开发在省内同类项目中属先进水平。

淄河泉水蒜黄绝产,土培蒜黄栽培成功
1989年,淄博市因大旱,淄河上游泉水断流,造成营养丰富、无污染的淄河泉水蒜黄绝产。全市广大农业科技
人员面对这一严重的自然灾害,与菜农密切配合,通过增加深度和加厚保温层,试种土培蒜黄,终于取得了栽培的
成功。这项新技术迅速在淄河流域推广,由原来的源泉、口头、池上三个乡镇,很快发展到十几个乡镇,60多个自
然村,共购进蒜种10000余吨,产蒜黄12000余吨,及时供应了市场。使淄河蒜黄基地在大旱之年得到了巩固、发展,
市场蒜黄价格不仅未因旱而上升,还有所下降,所产蒜黄除满足当地需要外,还支援外地1000余吨。

早熟西瓜综合技术试验通过省级鉴定
省科委下达给淄博市农业局承担的早熟西瓜综合技术试验项目,主要安排在临淄区北羊、皇城、齐陵三处乡镇。
开发面积1万亩, 带动全市早熟西瓜栽培面积由试验前的6748亩扩大到1988年的3.19万亩。单产由1985年的2106公
斤提高到1988年的3088.7公斤。1989年1月5日,淄博市科委受省科委委托,邀请山东大学、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等
单位的专家、教授组成鉴定委员会进行了鉴定。认为,该项目立题准确,技术路线正确,试验面积、产量、产值属
实,完成了试验计划,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在省内居领先地位。
早熟西瓜栽培主要采用一条龙小拱棚模式,在推广双膜覆盖(地膜、拱棚)栽培技术的同时,开始示范风障阳
畦等新的栽培方式,使西瓜成熟上市时间比原来传统的露地栽培提前25~40天。通过试验,并筛选出了适宜山东省
早熟栽培的品种:“郑杂5号”、“端阳2号”、“金钟冠龙”、“新红宝”等。对不同保护栽培形式(双膜覆盖、
风障阳畦、阳畦、大棚栽培等)的特性进行了系统比较,筛选出了西瓜病虫害的防治药剂,还摸索出了多种瓜菜立
体高效栽培模式。

(徐建光)

鲁白8号和“853—1”大白菜新品种在全市推广种植
鲁白8号(原名“丰抗70” ),1989年由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淄博市自1987年引种以来,该品
种表现较抗病毒病。生育期75天左右,叶球叠抱,呈倒锥形。单株重4.5公斤左右,耐肥水,品质好,亩栽2100株,
可产7000公斤左右。 到1989年全市推广达400多亩。大白菜杂交新组合“853—1”是由市农业局技术人员育成。该
组合株高35~40厘米,球叶绿色,叶球扣叠抱,呈倒卵圆形。单株重5—6公斤,品质较好。生育期70天左右。较抗
霜霉病等病害。亩产8000公斤左右。到1989年全市推广达600余亩。

(窦云沛 徐建光)

棚栽蔬菜遇雪受灾,麦田菠菜补缺
1989年3月2日,全市普降大雪,压塌、损坏塑料大棚3000多个、1200余亩;损坏阳畦、小拱棚6000余亩。雪灾
不仅造成棚菜减产和延缓上市,而且损坏大量夏菜秧苗,对保护地蔬菜造成多年未遇的损失。
灾情发生后,各级农业部门,一方面发动群众采取补救措施,抓紧修补棚架,保护好菜苗,积极抢种一茬早春
速生菜,增补育一些夏菜后备苗,市农业局还拿出3000元作为良种补贴,市蔬菜办从扶持蔬菜生产资金中拿出10万
元作为贴息扶持蔬菜生产,鼓励蔬菜集中产区增种早春菜,把灾后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加强麦田套种菠
菜的田间管理,上年套种的18万亩菠菜喜获丰收,自3月下旬开始上市,4月初就成为市场上主要蔬菜品种,形成了
家家户户吃菠菜的局面,及时补充了市场,平抑了菜价,对满足城乡居民对蔬菜的需要起了积极作用。

(徐建光)

蔬菜家族又添新兄弟
淄博市境内栽培的蔬菜家族又添一新兄弟——佛手瓜。
佛手瓜,原产于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一带,中国的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均有种植,淄博市自1986年先在博山
区试种成功后,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推广。1989年全市栽培达1000亩,一般亩产2000公斤左右。
佛手瓜属于冬贮、春育苗、夏栽植、秋收获的一种蔬菜,较适于市内南部山区发展,是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的好
品种, 亦有补充春季淡季蔬菜的作用,市场销路好,栽培经济效益高。淄博一般于1~2月下旬开始催芽育苗,5月
上旬露地定植, 一个瓜只生一株苗,9月上旬开花结果。田间管理除一般中耕、除草和追肥外,搭架和引蔓上架要
及时。瓜收后可食,也可一直贮存到翌年春末。地下块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也可食用。深受广大城乡居民的喜
爱。

(刘持红 徐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