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4&rec=71&run=13

综述
1989年,全市农业部门发扬“团结实干,争创一流”的淄博精神,立足本职,搞好服务,克服特大干旱灾害影
响,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种植任务。全市种植业产值达4.28亿元,比上年减少9.0%。农作物总播种面种351.48万亩,
比上年减少6.06万亩,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2.77万亩,比上年减少2.83万亩;单产288公斤,比上年减少15公
斤;总产89.93万吨,比上年减少5.7万吨。减产原因,主要是全市遇到百年不遇的旱灾,造成山旱田大面积减产、
甚至绝产。虽然如此,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采取各种措施大搞高产开发,增加投入,以丰补欠,最大限
度地挽回了旱灾造成的损失,粮食总产仍是历史上的第五个丰收年,夏粮单产创历史最好水平,农村经济保持了稳
定发展,在工作上有以下几个新的实破:
一、各级党委、政府都增强了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把农业放在了重要位置,启动一切可以启动的力量向农
业倾斜,这是今年农业丰收的关键。
二、靠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改善了生产条件,增强了抗灾能力,这是
战胜困难,促进农业发展的力量所在。
三、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导向,以政策为动力,以物质投入为保证的三位一体投入机制,引导各生产要素向农业
技术进步和集约化经营方向流动,这是增强农业发展活力的重要保证。年内,通过强化农作物种子管理,加强种子
基地建设和统一供种工作,减少了种子供应上伪、劣、假现象的发生,使小麦、玉米良种覆盖面达95%以上。大力
推广小麦精播、 半精播、旱田小沟麦和玉米密植栽培,全市小麦精播面积达80万亩,玉米平均密度比上年增加500
株/亩,实现了种植制度上的重大进步。继续推广配方施肥和秸秆还田等技术,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48.45万亩,秸
杆还田160.6万亩。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搞好植保服务,全年共防治病、虫、草、鼠害927.87万
亩次, 推广化学除草33.06万亩,增产苗62万亩,示范推广新农药10余种。并狠抓了机防队建设,建立了87处乡镇
机防队,实行统一供药防治病虫害。推行集团承包,推动了玉米、小麦高产开发和吨粮田建设的进展。
四、各行各业,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支援农业,为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徐建光)

十万亩吨粮田开发研究又有新进展
1989年,淄博市10万亩吨粮田开发研究,在上两年连获丰收的基础上,在百年不遇的大旱灾之年又取得了新进
展。经省、市有关专家、教授测产验收,年平均耕亩单产达1022.3公斤,较开发前三年平均耕亩单产(768.8公斤)
增加253.5公斤;总产增加3105.9万公斤,居全省同类开发之首。
吨粮田开发解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振奋了人们的精神,推动了粮食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全市近
百万亩水浇田的增产。 据考察,全市99.5万亩水浇田,年内平均耕亩单产达744公斤,较开发前三年平均耕亩单产
增加113公斤;总产增加11243.5万公斤。桓台县40万亩粮田,小麦平均亩产381公斤,玉米平均亩产470公斤,耕亩
粮食单产达到851公斤。同时出现了第一个吨粮镇和114个吨粮村。
吨粮田开发之所以又有新进展,主要是抓了以下措施:1.进一步加强领导,层层建立开发领导小组和技术组。
各开发乡镇和村还健全了农技和种子繁育体系,选配了农民技术员和科技带头户,奠定了开发基础;2.广泛实行了
科、物、政三结合的集团承包,全市建立承包集团20个,层层签订合同书,规定了承包人的责、权、利,极大地调
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科技人员的积极性;3.实行农机、农艺相结合、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员相结合。引进玉
米密植串种耧16000余台, 改造小麦精播、半精播机3000余台,保证了玉米密植、小麦稀植关键技术的落实。请外
地专家、教授培训技术骨干1000余人次,市区举办培训班200余期,培训2万余人次,技术人员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
面对面的技术指导,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素质;4.进一步扩大推广“改、换、稀、密、配”的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即:
改革种植方式、更换良种、小麦稀植精播、玉米密植、配方施肥。

(李荣爱 徐建光)

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深入扎实
淄博市自1988年实施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以来, 共上项目21个,总投资1020万元,其中1989年投资550万元,
新上项目9个,基本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粮、棉、肉、油、瓜菜生产格局。
至1989年底,已修防渗渠110万米,新打机井400多眼,投工1000多万个,在开发范围内配套完善农技服务体系
13个,基本上适应于已上农业开发项目的需要。改造中低产田45万亩,有13万亩达到亩产吨粮,开发区内出现了桓
台县唐山镇江北第一个吨粮镇,为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1989年新上项目突出了粮食生产这个重点。其中粮食生产项目4个,投资390万元,占全年总投资的71%;投资
趋向以农田水利、农技推广、土壤改良和农田林网化等为粮食生产服务的项目配套为主。其他项目的投资占总投资
的29%,主要安排在上年的续建项目。

(车献水)

组织亩产千斤夏玉米开发
1989年,在全市21处乡镇安排了夏玉米亩产千斤开发,面积35.21万亩,实现单产千斤以上的有33.41万亩,占
总开发面积的95.0%,平均单产527.1公斤,与上年平均单产382.5公斤相比,亩增144.6公斤,增长37.89%;总产
增加4829.4万公斤。其中,有15处乡镇30.19万亩超额完成合同计划指标,平均单产达到527.6公斤,超计划5.51%。
千斤玉米开发项目在大旱之年取得成功,不但为全市玉米创高产积累了经验,而且展示了粮食生产的潜力和前
景。开发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加强领导。市成立了由分管市长挂帅、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 小组,21处乡镇建立了21个承包集团,保证
了开发任务的落实。
二, 建立了以技术承包集团为主的综合服务体系。全市共有106名高、中、初级技术人员参与承包,其中高级
农艺师8名, 农艺师32名,助理农艺师等32名。举办培训班383期,培训5万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8.6万份。开发
区还配备农民技术员1057名,平均每333亩有一名农民技术员,全面地贯彻了技术规程。
三,做好物资供应工作。除市政府按每万亩开发田拨给50吨尿素、15吨柴油、1000元活动经费外,各乡镇调剂
玉米良种107.33万公斤, 供应各种化肥9556吨, 玉米专用肥250吨, 配套购置玉米播种耧6663把,提供支农资金
192.1万元。 保证了开发区新品种推广应用、种植方式、播种时间、密度、配方施肥面积、指标化管理、新技术推
广等方面的需要。

(徐建光)

“吨粮镇”和“吨粮村”崭露头角
1989年,淄博市高产开发建成1个吨粮镇和114个吨粮村。桓台县的唐山镇,率先在我国江北地区一个镇的范围
内平均单产1吨粮,4.24万亩小麦,平均亩产426公斤,3.6万亩夏玉米,平均亩产583公斤,两项合计亩产1009公斤。
114个吨粮村,桓台县57个,临淄区28个,张店区9个,周村区12个,淄川区8个,总面积99599亩。

(王强 徐建光)

成立机防队,开创病虫害防治新局面
1989年,全市农业系统针对小麦病虫害发生种类多、面积大、来势猛、危害重、农药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解
放思想,大胆创新,在全省率先成立植保机防队,采取统一供药、统一保管、统一配药、统一防治的办法防治病虫
害。全市共建立乡镇机防队87个,1721人,拥有机动机械4567台。采用机防后,显示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防治速
度快,效果好;二是省药省工;三是减少了农药流通环节,防止了农药供应工作中的中间截留、克扣、外流和高价
出售等现象,避免了假劣农药,保证了有限的农药直接用于生产;四是农民省钱、省时又省心,还可避免农药中毒
和作物受害现象的发生。机防队的建设,是植物保护方面的一大改革,强化了农村系列化、全程化服务的功能,推
动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扩大了社会化生产规模效益,适应了目前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求,受到了各级领导的
肯定和赞扬。省委书记姜春云同志亲自批示:“淄博市建立乡镇植保机防队,实行统一防治病虫害的做法要在全省
仿行”,并在淄博召开了全省机防队防治病虫现场经验交流会,中央电视台和省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先后进行了报导。

(徐建光)

市玉米良种收贮供应好于往年
1989年, 为了确保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市内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努力, 从省内、 外及市内收贮玉米良种
332.11万公斤。截止6月底,通过市、区(县)、乡(镇)种子部门渠道供应销售234.1万公斤,除满足市内春、夏
玉米播种外,还剩余98万公斤,而且做到计划供应、提前供应。桓台、淄川还对种子进行了机械精选,提高了种子
质量。市内良种供应情况均好于往年。

(窦云沛)

80万亩小麦实行高产综合技术开发
1989年秋,全市选择36处水浇条件优越,小麦产量基础高,增产潜力大的乡镇进行小麦高产综合技术开发。共
落实开发面积80.25万亩,主要分布在张店、淄川、周村、临淄区和桓台县,要求开发区的小麦单产达到400公斤以
上。为此,市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了36个承包集团,并制定了科学的实施方案及秋种技术意见。
市农业局受市政府委托,同全市各乡镇政府、技术承包组、鉴证单位、市农委四方签订了承包合同书,明确了责、
权、利。各区县、乡镇普遍对小麦生产加强了领导,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主要领导靠上具体指挥,干部分片包
干、 包村包户,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同时增加了物资投入,开发区供应尿素2515吨、碳氨18015吨、增产菌16.3
吨、磷肥52096.1吨、钾肥1193吨、锌肥172.5吨。平均亩施有机肥1172.1公斤、氮肥27.4公斤、磷肥65.8公斤、钾
肥5~15公斤,分别比上年亩增1022.1公斤、11.7公斤、42.55公斤、5~15公斤。参与承包的134名科技人员下乡蹲
点, 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各区县、 乡镇共举办了800余期培训班,培训万余人次,培养专兼职农民技术员
1400余名, 平均每570亩地有一名农民技术员。措施的完善、强化,使播种和田间管理质量均有进一步提高,各项
新技术的推广有了突破:一是全部选用了高产小麦良种,统一供种达到了72.5%,基本上达到了区域化种植;二是
适时播种,在9月23日至10月3日间全部播完,实现了小麦最佳期播种;三是精播面积达70%,亩均基本苗12万株,
半精播面积达30%,亩均基本苗14.9万株;四是普遍进行了药剂拌种,增产菌施用面积达到40%;五是配方施肥达
到90%以上;六是秸秆还田面积达到49.5万亩,比计划多9.5万亩;七是更新种植规格,六行畦面积有了新的发展。
为夺取小麦高产,完成开发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徐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