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4&rec=170&run=13

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1989年, 桓台县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显著成绩。社会总产值实现20.38亿元(按当年价
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44%;国民收入达到7.71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76%;工农业总产值
达到9.88亿元,比上年增长25.3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35881万元,比上年增长8.15%;财政收入实现3496.4
万元,比上年增长12.3%(上年财政收入实为3113.5万元);全县人口总数达到466773人,比上年同期增长4587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9‰。
农业生产,通过增加投人,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各类服务体系的建立。粮食实现了连续11年大丰收。农田
林网化建设三年任务“一步到位”。大牲畜、生猪、家禽存养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9.02%、1.38%和20.47%。农业
总产值达到21561万元,比上年增长4.97%;农民人均收入807元,比上年增加77元。
工业生产,面对治理整顿的严峻形势,通过开展企业管理年活动,依靠科技进步,强化企业管理,引导企业由
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转向依靠内涵扩大再生产,将工作重点由上项目、上规模转到上水平、上质量方面来,促进了
企业的巩固和发展。 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77238万元,比上年增长32.63%,其中县属工业企业完成17436万元,比
上年增长14.9%;乡镇企业完成20590万元,比上年增长33.6%;村及以下企业完成38887万元,比上年增长42.4%。
年内有5种产品创部优,10种产品创省优,28种产品创市优。13家企业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5家企业晋升为市级先
进企业。
建筑业完成施工总面积163.8万平方米,实现建安产值4.5亿元,劳务收入达到1.57亿元。全县拥有建筑二级企
业2家,三级企业31家,四级企业91家。出工人数达52843人。
文教事业有新的发展。国办学校和各乡镇中心学校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推动了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提高了教
育教学质量。完成了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搬迁,职工子弟小学建成。电视剧《山楂红了的时候》搬上了屏幕。第一次
举办个人业余创作画展。卫生工作,重点抓了医务人员的医德教育,在全县实行了乡村医生报酬统筹,调动了广大
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计划生育率达到99.8%。程控电话并网正式投入使用。
县城总体规划、单项区域规划及乡村建设规划基本完成。在全省第二次城市规划管理大检查中,被省政府授予
“全省城市规划管理先进城市”称号。

(荆常坤 伊明 李旭)

桓台县被评为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
桓台县地处淄博市北部, 南倚泰沂山脉,北临黄河下游,面积509.5平方公里,耕地51.7万亩,素有“鲁北粮
仓”之称,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1988年被列入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县。近年来由于全县境内河流相继干
涸,补源客水断绝,地下水开采过度,水资源严重匮乏,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县委、县府于1987年及时确立了
“开源节流,挖潜改造,以井保丰,引黄补源”的水利建设方针,走补源节水并重的路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
了丰硕成果,1989年被评为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其主要做法是:
一. 以井保丰,节水节流,农田水渠防渗化。至1989年底,全县共打机井9678眼,单机灌溉面积50亩,配套排
灌机械16390台, 总动力145万千瓦,修筑防渗渠道184.2万米,其中地下防渗渠39万米。防渗渠的建设和使用,使
全县节省土地3330亩, 年节水3952万立方,节油195.36万公斤,轮灌周期由原来的15~20天缩短为7~10天,在发
展节水型农业方面迈出了一大步,37万亩粮田全部达到机井、机器、机房和防渗渠四配套。
二. 引黄补源。几年来共完成县内配套一期延伸干渠及支渠、引水渠84条,总长187.64公里;扩大了胡家扬水
站,提水能力达8流量,年可引水1亿立方,控制灌溉面积40多万亩。
三.健全机构,完善服务体系。县设指挥部,乡(镇)有管理站,村配备水管员,全县建水利服务组织357个,
做到了供油供电、生产调度、作业规格和收费标准四统一。
四.以水养水,服务经营一体化。全县水利系统有7个综合经营行业,固定资产675.66万元,每年抽取40%的利
润返还水利建设,仅1988和1989年两年就投入资金200.8万元。

(陈峰 曲广诚)

大旱之年粮食又获丰收
1989年, 桓台县在连续干旱的情况下,又遇到百年罕见的特大干旱。年降水量235.7毫米,不到年平均降水量
的1/2。县委、县政府组织全县人民,大搞以补源节水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使全县粮食生产在连续十年高产稳
产的基础上,又获丰收,单产总产均创造历史最高纪录。单产达810公斤,总产首次突破3亿大关,达3.25亿公斤,
分别比1988年增长14.4%和15.7%; 夏粮单产达381公斤,名列全省榜首,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粮食高产先进单
位”称号,并作为全国夏粮创高产活动达标单位,受到国务院表彰。其高产特点:一是大面积、大范围均衡增产。
乡镇、村村和户户之间的生产、管理、产量水平日趋平衡。二是涌现出一批高产典型,为吨粮县开发树立了样板。
全县有40个村, 13万亩粮田亩产过吨。唐山镇成为江北第一个吨粮镇,5个乡镇玉米超千斤。三是高产开发改善了
水利、农机、地力等生产条件,健全了多层次、多形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了农民科学
种田的水平,为吨粮县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

(曲广诚 陈峰)

一年实现三年农田林网化目标
1989年,全县共植树90.3万株,新建农田林网23.1万亩,农田林网总面积达到44.1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9.45
%,一年完成了县长与市长签订的绿化责任状规定的三年任务,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建设“一步到位”。
1988年, 全县林木覆盖率只有8.5%,特别是作为全县林业建设主体的农田林网,只有21万亩,仅占适宜林网
面积的41%。为了改变这一落后状况,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动员全县人民奋战一年,把原定三年完成的林网化建设
任务,力争1989年“一步到位”。为此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成立组织,调整充实了县绿化委员会和农田林网会战
指挥部;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利用电视、广播、宣传车、标语等广造舆论,形成声势;三是层层建立责任制、县长
与乡镇长签订责任状,把林网建设总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四是狠抓措施落实,突出抓了组织、规划、资金、苗木、
政策、技术服务等关键措施落实;五是抓时机,紧紧抓住春季植树造林这个有利时机,掀起春季林网会战高潮,一
季造林达950亩;六是加强林木管护,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全县配备了780多名专业护林员,并制定、颁布了《关于
发展林业保护林木的布告》和《关于查处毁林、毁树案件的通告》等,使林木管护工作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

(伊明 曲广诚)

唐山镇建成“吨粮镇”
地处桓台县境中部的唐山镇, 1989年粮食生产夺得特大丰收,全镇4万亩粮田,耕亩单产达1009公斤,其中:
小麦单产426公斤,玉米单产583公斤,成为我国江北亩产超过一吨粮的乡镇。
为了建成“吨粮镇”,唐山镇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在稳定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
础上,加强对粮食生产的领导,完善双层经营机制,强化农业生产的科技、良种、生产资料供应、水利、农业机械
“五大”服务体系,在全镇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连接镇、片、村、组的四级服务网络,对农民的耕地、播种、
施肥、浇水、治虫、收割、脱粒等主要生产环节实行“七统一”;同时,建立健全了以集体、农民和个人为主体的
农业积累投入机制。这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为吨粮镇建设奠定了基础。
1989年10月10日,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唐山建成吨粮镇的消息,赵志浩省长发来了贺电,中共淄博市委、市人
民政府12月5日向全市发出了《关于向唐山镇学习的决定》 ,并授予唐山镇“吨粮高产开发标兵”光荣称号,给唐
山镇委、镇政府记集体一等功一次。

(伊明 李旭)

开展“企业管理年”活动
1989年,桓台县工业企业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以强化基础管理为重点的“企业管理年”活动,推动了全县工业企
业管理和企业素质的提高。全年活动是按照既系统全面又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季度为时间单元,以强化方针目标管
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为重点,以企业间开展竞赛的方式进行的。在活动的整个组织过程中,主要采
取了“五抓”、“四结合”的措施即:抓领导、健全组织,抓发动、促措施落实,抓典型、以点带面,抓竞赛、相
互促进,抓检查评比、督促提高;领导重视与职工积极参与相结合,开展“企业管理年”活动与深化企业改革相结
合,强化基础管理与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相结合,深入宣传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通过精心组织和扎实工作,
“企业管理年”活动取得显著收获和成果。一是促进了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二是强化了干部职工的
管理意识,促进了企业的工作侧重点向管理要速度、要效益方面转移;三是促进了经济责任制的深化、细化,管理
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四是促进了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向现代化、科学化发展;五是促进了“双增双节”工作;
六是推动了企业的产品创优和升级工作。

(齐可兴 杨玉峰)

县城排污排雨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桓台县城市建设起步晚,基础设施欠帐多。为此,从1988年起全县投资1100万元。集中抓了以西二路、排污排
雨等为代表的县城基础设施建设。 县城排雨一期工程主管道长6173米,投资180万元;排污一期工程主管道长4700
米, 投资179万元(含排污泵站)。两大工程均于1989年竣工并投入使用。这对改善县城功能不全的状况,将起重
要作用。

(王之爱 李旭 张经勇)

建筑队伍首次施工国外
1989年,桓台县建筑工程总公司首批选拔26名职工,11月随同中国建筑总公司施工人员到达约旦王国承建王宫
工程。 该工程总造价1183万第纳尔,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之乡”施工队伍“立足山东,服务全国,走向世
界”的目标开始实现。

(赵增民 李旭 张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