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4&rec=155&run=13

综述
1989年,全市民政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工作,逐步向网络化发展,已有92.7%的乡镇完善了
一厂(福利工厂) 、一院(乡镇敬老院)、一会(救灾扶贫基金会)的建设。农村敬老院已发展到192处(其中乡
镇办的91处,村办的101处),入院供养的孤寡老人达1828名,全年共开支供养费225万余元。为更好地改善入院孤
寡老人物质和文化生活, 各院都开展了以副补院的生产经营活动,年收入达16.7万余元。岭子等4处乡镇敬老院被
省老龄委、省民政厅命名为“文明敬老院”。
在烈士褒扬工作方面,出版了《英名千古》第四集,新搜集整理烈士事迹传记24篇,征集史料50多万字,桓台
烈士陵园被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军队离退干部接收安置工作, 突出地抓了服务管理。淄川、桓台等3处区县干休所因管理服务工作较好,受到
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临淄区军队干休养所受到了解放军总政治部、民政部的表彰。
全年共接收2033名退伍义务兵和转业志愿兵,并作了妥善安置,对其中的399名城市退伍义务兵和185名转业志
原兵,按照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区别对待和尽量照顾技术对口的原则,及时分配了工作,并帮助回农村后住房困
难大的166名退伍军人修建住房570间。对农村籍军地两用人才,已有809名(占99%)按照其专长安排了适当工作。
淄川区的军地两用人才开发使用工作做得好,受到了总政治部、民政部的表彰。
基层政权建设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全面完成了培训乡、镇长、村民委员会主任的任务,普
遍开展了模范乡、 镇、村(居)的评选活动,评选出模范乡、镇17个,模范村(居)委会216个,促进了农村“双
建”(基层政权及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工作和两个文明建设。
婚姻登记工作方面,及时培训了新任职的婚姻登记员,开展了婚姻登记工作达标评比活动。全年办理结婚登记
26710对,离婚登记280对。依法严肃处理了违法婚姻52起。
殡葬改革工作,进一步落实了目标责任制,使火化率达到了93%。与此同时,加强了对火化场,殡仪馆的经营
管理,提高了服务质量,各场、馆全年的盈余达到22.7万余元,比上年提高13.8%。

拥军优属活动掀起新热潮
春夏之交,北京平息反革命暴乱后,全市广泛开展了学习和宣传解放军活动。各厂矿、机关、群众团体、学校
及城乡群众纷纷给在京执行戒严任务的部队发慰问信,送慰问品。为解除戒严部队官兵的后顾之忧,各区县组织人
员逐户走访了淄博地区在京执行戒严任务的官兵家属,帮助他们解决了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八一”建
军节前后市民政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为模范军属戴红花”活动,各区县开展了拥军优属活动日(周),为
驻军和优抚对象送温暖,办实事,进一步促进了各项优抚政策的落实。对义务兵和优抚对象的统筹优待工作,行动
早,落实得好。全市1.1万余户优抚对象的优待款,绝大多数在“八一”前后兑现到户,优待总金额达667.2万元。
义务兵优待款,农业的户均718元,比上年提高了93元;非农业的户均497.9元。同时认真落实上级指示,为2113户
烈士及牺牲、 病故军人家属普遍提高了定期抚恤标准,人均月抚恤金城市和农村分别达到了53元和41.50元,人均
增加了15元,全年发放定期抚恤金总额达108.7万元。对在乡的7385名老复员军人和259名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按其
不同的入伍时间分别提高了定期补助标准,人均月提高8元,全年共发放定期补助款249万元。年内,国家、市和区
县财政增拨的专款分别为87万元、9.4万元和61万元,保证了提高标准后的抚恤金、补助费的及时发放。

抗灾救灾工作成绩显著
1989年本市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大旱。因灾有71.3万余群众严重缺粮。灾情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都积极投入
抗灾救灾工作,除组织群众开展互助互济、生产自救外,还发动各行各业和个人捐粮捐款、捐物支援受灾地区的人
民。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各单位和个人捐款达164万余元,捐粮食95.05万余公斤、捐粮票34.2万余斤;国家和各级
政府拨发救灾、 救济款274.6万元,供应受灾群众平价、议价粮4375余万公斤。此外,还大力开展了扶贫工作。当
年共扶持贫困户3850户,到年底已有2695户摆脱贫困境地,并有部分户成为富裕户。

社会福利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
1989年, 全市新发展福利企业31处,增加职工1821名,其中安置残疾人员就业884名,增加固定资产1107万余
元, 增加流动资金653万余元。到年底,全市已有社会福利企业262处,职工总数达12601人,其中残疾人员5275人
(占生产总人数的51.3%) ,已有固定资产10216万余元,流动资金7134万余元。通过调整内部结构,加强政治思
想工作,健全规章制度,改善经营管理,全年全市福利企业完成产值达1.72亿元,实现利润1264万余元,分别完成
年度计划指标的132%和115%。淄川区社会福利电缆厂等5处企业生产的7种产品被评为部优和省优产品。博山区社
会福利化工厂等11处企业生产的16种产品分别出口美、日、苏等8个国家,年创汇145万元,比上年增加了90%。淄
川福利耐火材料厂等3家企业生产的不烧镁铬砖、果蔬宝、金属门密封胶条等3个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博山社会福
利水泵厂等6处社会福利企业晋升为市级企业;市社会福利装具厂等2处企业被省民政厅评为先进福利企业。

市残疾人联合会第一次代表会议
淄博市残疾人联合会第一次代表会议于12月21日至22日召开。 出席会议的代表135名。市委副书记杜祥荣等五
大班子领导、驻军首长、省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宫秀夫和市直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淄
博市实施〈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细则》;选举产生了由41名委员组成的主席团。主席团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聘
请原市委书记宋立言、原市长王韬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庆照为名誉主席,选举副市长刘建业为主席团主席,推选
杨玉恒为执行理事长。会议还确定了今后的任务。淄博市召开残疾人联合会代表会,是建国以来第一次。

市社会福利院迁新址
市社会福利院于11月间,由博山区域城镇北域城村,迁至桓台县果里乡前鲁村新址(新址原是桓台县教师进修
学校)。全院有房屋4万平方米。共有平房260余间,其中院民宿舍75间。还新建职工宿舍24套。院内设有冬季采暖
锅炉、机井、水塔、澡堂等设施,另外还有苹果园、蔬菜地90余亩。

(崔元启)

地名工作
1989年,全市地名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项:
一. 加强地名管理,实现地名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随着国内外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城市地名的使用频
率越来越高,且日趋雅化。以方位和序数命名的地名,既不雅化,又不能反映城市特征和总体规划。是年,根据市
政府的原则指示,起草了《关于张店、淄川、临淄三区和桓台县城区路、街、巷名称命名、更名的方案》,市政府
办公室以淄政办发(1989)80号文,发至有关区、县,要求在保证地名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有计划地、慎重地组织
实施。在地名命名工作中,规划部门与地名机构密切配合,由规划部门提供规划图,地名机构根据《地名法规》确
定名称,然后共同签署,按程序申报定名,防止和消除了地名的混乱状况。
二. 地名标志的设置工作。设置地名标志工作中,始终掌握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避免强求划一
的原则。因而,所设置的地名标志,形式多样,规格较高,质量较好,石质大部为青石、大理石或花岗岩。9月间,
参加华东7省、 市地名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专程来淄博参观地名标志,给予了好评。截至年底,全市
共设置地名标志1419块,占应设置标志的75.30%。
三. 地名资料的编纂和出版。《淄博市地名志》已由山东省地图出版社公开出版,全书约70余万字。这本地名
志以记述淄博地名为主,兼述与淄博地名有关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历史地理等方面情况,是一部地名工具书和
资料书。它的出版发行,受到社会各界普遍欢迎。《淄博市地名录》在继续进行调整和统编。年内,市及区县地名
机构编辑出版的《淄博市近代地名变迁图的研究》,获省1989年度地名成果二等奖;《博山区地名趣闻录》,获三
等奖;临淄区《古齐都地名传奇》、《临淄区地名志》和博山区《地名研究札记》均已出版并公开发行。
四.地名补调和资料更新工作。6月开始,在淄川区进行了试点,为全市全面开展此项工作,探出了路子,摸出
了经验。

(邹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