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的战略地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4&rec=14&run=13

山东经济布局的中心和结合部
淄博是山东和我国东部沿海新兴的工业城市,矿产丰富,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并以古老文明的齐文化著称中
华,以别具一格的组群式城市闻名于世。春秋战国时期,临淄做为齐国都城便是东方最大的城市,号称“海内名都”;
周村则是享誉中外的“丝绸之乡”和商业重镇。至现代,淄博已经成为山东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驰名全国的
石化新城,在山东和全国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山东是我国十个沿海省市之一。东部的山东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之间,北与辽东半岛成犄角之势,东与亚洲
“四小龙”之一的南朝鲜隔海相望。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山东东部开放、西部开发的经济发展战略布局。而
淄博地处山东中部,正居于山东东部开放、西部开发的结合部,是沟通中原地区和山东半岛的咽喉要道,在山东东
西两大片,北、中、南三条产业聚集带和六个经济区的经济发展中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作用。
从经济地理位置看,淄博市北临黄河,南依沂蒙山,西与省会济南接壤,东与风筝城潍坊毗邻,处在山东的经
济发达地带。 市内山丘、平原平分秋色,盛产粮、棉、林果及黄烟、花生、桑蚕等经济作物。1990年1月,经国务
院批准,惠民、临沂地区的高青、沂源两县划归淄博,为解决淄博水资源困难和实现农副产品自给,创造了条件。
淄博还是山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市内铁路纵横交错,胶济复线和辛泰线、张东线贯穿境内东西南北,沟通了淄
博同四方的经济贸易往来; 市里铁路总长度557.8公里,密度每平方公里0.16公里,居全省首位。市内公路蛛网相
联,总长度1290公里,密度每平方公里0.37公里,也居全省之首。正在建设中的济南至青岛高等级公路横贯市区北
部, 1992年建成投入使用后, 将进一步发展淄博的对外联系和充分发挥淄博的中心结合部作用。全市程控电话和
500路长途程控电话的开通使用,使淄博城乡可直拨全国128个大中城市和世界各大城市,还有正在建设的淄博邮政
处理中心,都为扩大淄博同国内外的经济交往创造了条件。
从自然资源看,淄博气候适宜,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生物资源、矿产资源都比较丰富。目前发现的矿产有32种,
其中探明储量的16种,占全省探明储量的23%。主要有煤、铝矾土、陶瓷土、铁、耐火粘土、石灰岩、重晶石、石
英砂等矿藏和镓、钴、金、银等多种稀有贵重金属。许多矿种储量大,分布较广,品位较高,有很好的开采价值,
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铝矾土储量占全省的90%,耐火粘土储量占48%,铁矿富矿储量占25%。最近,淄博
北部又探明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这些,都为淄博经济和全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条件。
从经济实力看,淄博经济基础比较雄厚,有不少经济总量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或全国上游。根据1985年国务院工
业普查领导小组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工业普查资料,淄博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年未工业职工人数、固
定资产原值和利润总额排序,淄博均在最大的50个城市之列。其中,工业总产值列全国第二十四位,全省第四位;
年末职工总人数列全国第20位,全省第三位;年末固定资产原值列全国第二十二位,全省第二位;利润总额列全国
第十六位, 全省第一位。进入第七个五年计划期以来,国家和省又在淄博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投入,1986至1989年4
年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0亿元,1989年全市独立核算工业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32.5亿元,比1985年增长1.9
倍。国家重点工程30万吨乙烯及一大批配套工程的建成投产,又使淄博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89年,全市独立核
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29万元/人,产值利税率达到15.6%,百元固定资产原值提供产值(1980年不变
价)74.93元,提供利税15.88元,全年利税总额达21亿元,均居全省前列;建国以来累计实现工业利税200多亿元,
相当于同期国家工业投资的1.7倍。

(冯新生)

以石油化工为支柱的重要工业基地
淄博工业历史悠久,近代工业发展较早,建国前就以采矿、陶瓷、琉璃、丝绸生产著称于世。建国后,国家即
把淄博列入经济建设的重点,很快建起一批国家冶金、机械、电机、化工医药骨干企业,形成以基础原材料工业为
主的新兴工矿城市,先后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生产原料、建设物资和工业人才。从60年代开始,随着胜利油田的开
发,一大批石油化学、电力、建材、轻纺、电子、塑料工业蓬勃兴起。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地方工业
和国家骨干企业同步发展,全市工业面貌日新月异。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淄博工业已经发展成为以石油化工、
机械、建材工业为支柱,以冶金、电力、陶瓷、丝绸、纺织工业为骨干,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大中小型相结合,原
料、能源、加工生产基本协调的综合性工业体系,成为山东和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1989年,全市已拥有乡镇以上
工业企业1171个,职工46万人,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93个。全市工业总产值132.06亿元,其中石油加工和化学医药
工业总产值达45.8亿元,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4.68%。不仅是山东重要的工业城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
基地之一。原油加工、化肥。煤炭、生铁、钢材、电机、水泥、医药、农药、硫酸、丝绸等近百种产品都在全省占
有重要地位。其中,氧化铝、电解铝、原油加工、化学医药、日用陶瓷等产品产最占全省的4/5以上;农药、电机、
耐火材料等占全省的1/2左右;铁矿石、发电量、丝织品等占全省的1/3以上;牵引电机、磨具磨料、解热镇痛药
等占全国总产1/4。新兴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迅速,成为淄博的支柱产业。位于齐国故都临淄的特大型企业齐鲁石
油化工公司, 是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之一,有固定资产41.4亿元,占地110平方公里。能生产90多种石油化工
产品。 其中,原油年加工能力800万吨,年产橡胶能力10万吨、烧碱20万吨、聚氯乙烯20万吨、沥青48万吨,均居
全国首位。全年生产合成氨36万吨、尿素58万吨,也居全国上游。化学医药工业迅速崛起,建国前后开始建设的山
东新华制药厂是全国最大的解热镇痛药生产基地,为全国三个大型一类制药企业之一,全国医药行业第一家国家一
级企业。山东农药厂1989年生产各类农药4656吨,占全省总产量的37%,为全国四大农药厂之一。新型建材业蓬勃
兴起,过去只能生产砖瓦、石灰等初级产品,目前已开发并成批生产中、高档建筑陶瓷、高级釉面砖、特种水泥等
十几种新产品,已经形成年产水泥330多万吨、平板玻璃80多万重量箱、建筑卫生瓷近40万件、釉面砖450多万平方
米、 外墙砖430多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分别占全省的17%、13%、88.3%、96.3%、15%,成为全省主要的建材
生产基地。 机械工业建国初期就是全国8个生产基地之一,近几年依靠技术进步更有了长足发展。通用机械名列全
国前茅,博山水泵厂、淄博潜水电泵厂、淄博真空设备厂等企业的生产规模、经济效益、产品质量在全国同行业中
均居上游,第四砂轮厂已成为全国磨料、磨具、硅炭棒生产的大型骨干企业和重点出口创汇基地。近年新发展的石
油机械产品和系列潜油电泵速度快、质量好、信誉高,汔车配件、基础零部件、机床工具、农机产品也具有相当实
力。1989年局系统企业名优特新产品值占总产值的67%,生产发展、经济效益、科技进步在全省同行业均居领先地
位。 电机行业是全国四大生产基地之一。交流电机产量达196万千瓦,占全省总产量的1/2。位于张店市区中心的
淄博牵引电机联合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为内燃机车配套生产牵引电机组的企业。1987年被国家机电部正式列为国家重
点骨干企业。坐落在博山的四大类电机国内首家生产厂——博山电机厂,是国家机械工业骨干企业之一,产品行销
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远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冶金工业企业主要有山东铝厂、张店钢铁厂、王村铝土矿、
山东耐火材料厂等大型骨干企业,是全国和全省重要的制铝工业基地、耐火材料基地和钢铁工业基地之一。解放初
期建设的山东铝厂是我国第一个铝工业基地、在我国铝工业生产初期,全部承担全国铝厂所需的氧化铝达12年之久,
至今仍然供应全国需要量的30%以上。山东耐火材料厂是我国耐火材料工业史上创建最早的耐火材料企业,年生产
耐火材料6万多吨, 分别居全省和全国同行业第一位和第三位。1987年,该厂自行设计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条人工
合成莫来石生产线,扭转了莫来石依靠进口的局面,保证了国家重点工程宝钢的基建和生产。金岭铁矿和黑旺铁矿
是山东省建矿较早的铁矿, 年产铁矿石150多万吨,占全省产量的50%。淄博煤田矿区是山东最早的矿区,矿区绵
延百里,总面积576平方公里。明清时期就是著称全国的煤炭产地,现年产煤炭800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14%。电
力工业发展迅速,先后建成了南定、白杨河,辛店三个电厂,齐鲁石化和淄博矿务局等大企业的自备电厂,张店热
电厂和龙泉等乡镇的小火电厂,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全年发电量63.7亿千瓦时,分别占全省的13.5%和15.2%。
淄博电业局为全省最大的供电局,年售电量74.5亿千瓦时,占全省的1/4,是全国10大供电企业之一。陶瓷生产历
史悠久,建国后又获得迅速发展,已能生产乳白瓷、象牙黄瓷、鲁青瓷、鲁玉瓷、色瓷、高石英瓷、骨灰瓷等众多
中、高档新瓷种,成为全国五大陶瓷产地之一。淄博陶瓷畅销全国,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多次在国际博览会
和全国性评比展览中获金、银奖。丝绸生产源渊流长,现已成为全省丝绸工业中心。1988年生产绸缎1934万米,占
全省绸缎总产量的28.7%。出口产品独具特色,形成“和服绸”、“双宫绸”、“绢宫绸”、“真丝带”四大主要
系列产品, 40余个品种,250多个花色,远销欧、美、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国12个丝绸出口生产基地
之一。起步于80年代初的纺织工业,生产技术比较先进,织物门类比较齐全,配套能力比较强,发展速度比较快,
具有一批相当规模的骨干企业,坚固呢、巾被、针织绒、运动服、拉舍尔毛毯等拳头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较高
声誉。一、二轻工业也有很大发展,博山琉璃制品蜚声海内外,畅销世界各地,软家具产品不断更新,在省内外市
场位居优势。电子、塑料等新兴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也开始占居一定地位。
目前,淄博工业正在蓬勃向前发展。1989年淄博在建的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20项,其中有4.5万吨腈纶、2.5万
吨丙烯腈、10万吨玻璃瓶罐、1万吨环氧丙烷、6000吨聚醚、280万平方米釉面砖等。这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增
强淄博经济的发展后劲,使淄博具有更加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

(冯新生)

高投入、高产出的农村经济
淄博农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服务城市为主,发挥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的优势,走城乡
经济一体化、农工贸全面发展的道路,在人口多、耕地少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之路,不少
农业经济指标长时期保持全省先进水平。
一是淄博自然条件较好,资源比较丰富,开发的潜力很大。淄博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雨量适中,温和湿润,
无霜期长。地形复杂多样,既有低山丘陵,又有冲积平原和湖泊,为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南部山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林果、桑蚕、烤烟、瓜菜等面积和产量都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且名特产品较多;北
部平原,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棉生产基地之一。特别是粮食生产,土地肥沃,土壤熟化程度较好,水利设施和科
学种田水平高,素有“鲁北粮仓”之称。
二是农业经济技术基础好,生产条件比较优越。建国以来,全市农村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40年
共投资近4亿元,亩均投资居全省之首。先后修建了大中小型水库56座,塘坝500个,总库容达3.23亿立方米。全市
有效灌溉面积达160多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7.8%,居全省前列。全市平原地区约150万亩耕地基本实现水利化。
农业机械投入较大,全市已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24.8万千瓦,比1958年增长400倍,占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的21.9
%,平均每万亩耕地占有6000千瓦,为全省平均水平2862千瓦的2倍多。全市农村年用电量7.3亿千瓦时,平均每亩
耕地用电量350千瓦时,为全省平均水平55.7千瓦时的6倍多,成为全省第一个村村通电的城市。全市年施化肥23.6
万吨,平均每亩114公斤,为1989年伞省平均水平22公斤/耕亩的5倍多。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创
高产,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在耕地平均每年减少1.6万亩的情况下,连续实现稳产高产。1984年以来,
粮食总产连续五年保持在90万吨以上, 其中,1988年总产达95.6万吨,播亩单产达303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播
亩单产比全省平均水平多37公斤。 “吨粮田”建设成效显著,1989年桓台县唐山镇成为江北第一个亩产1吨粮的乡
镇。 城乡副食品基地建设同时发展,肉、蛋、奶、菜生产基地已发展到100余处。瓜菜生产的面积大、质量好、产
量高,为全省重要的瓜菜生产基地,近年来的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20万亩以上,年产瓜菜60多万吨。特别是1988年
以来, 淄博市北部平原桓台、张店、周村、临淄,加上1990年划入的高青,五个区县220多万亩耕地,划入国家黄
淮海农业开发区, 将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高产开发,本世纪内可望建成100万亩的“吨粮田”,将成为我国重要商品
粮生产基地之一。
三是淄博乡镇企业起点高,发展迅速,几项主要指标连续10年居全省之首。全市乡镇企业和个体、联合体企业
已达近4万家, 固定资产20多亿元,1989年农村工业产值完成55.8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67.9%。连续10年人
均产值半均每年递增27.01%,1988年达2526.4元/人,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45位;人均工业产值年递增24.29%,
1988年达1645.8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3倍;职工平均工资年递增7.56%,1988年达1436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
57倍;务工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由1978年的15%上升到1988年的54.9%,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82倍。同时,治
理整顿, 加强经营管理,企业素质不断提高。1988年,全市有5处乡镇企业升为省级先进企业,45处升为市级先进
企业, 取得计量定级的企业157处,研制投产的新产品158种,其中7种填补国内空白,54种填补省内空白,有54种
产品获市优产品称号; 19种获省厅(局)优良产品称号;12种获省优质产品称号;2种获部优产品称号。一大批生
产规模大,管理工作强,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正在健康发展。如创建于1976年的张店沣水化工厂,已成
为全国生产糠醇的最大厂家,其产品出口日本、英同、澳大利亚、南朝鲜、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淄博昆仑轻工机械
厂是全省唯一生产机用运输皮带扣、订扣机的最大专业生产厂,产品畅销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临淄区淄博塑
料助剂厂是全国第一家生产塑料助剂的厂家, 其中4种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周村区淄博锅炉附件厂研制的浮球水
位表,为国家填补了一项空白,于1986年获国家专利权。博山区八陡镇苏家沟村创办的工贸联营玻璃器皿厂,是目
前国内唯一生产出口玻璃食品瓶的厂家。博山区岜山村办工业198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4亿元,是全省第一个工业
产值过亿元的村。还有居全国县级一流水平的桓台建筑业,拥有建筑企业113家,职工队伍5.5万人,技术力量强,
施工质量高,不仅在国内能承担高层、跨度大的高标准建筑工程,而且还远涉重洋,在国外承包工程,被国家建设
部誉为一流的施工队伍。
淄博农业由于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充分利用,走农、林、牧、渔、副、工、商、建、运、服城乡一体,综合
发展的路子,基础地位日益巩固,生产连年丰收,商品产出不断发展,服务城市的功能逐步增强,群众的生活水平
显著提高。

(冯新生)

新兴的沿海开放城市
淄博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的交通条件,发达的工农业生产,促进了内外贸易的繁荣昌盛。淄博现已发展成为
鲁中的商业贸易中心之一。 全市共有各类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网点6.7万个,从业人员19.7万人,城乡居民万人
占有网点178个。 全民、集体、个体等多种经济成份全面发展。1989年,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29.5亿元,比
1949年增长47倍,比1978年增长4.3倍。其中,集体和个体的比重分别达到45%和14%。全市城乡集贸市场达到285
处,成交额7.71亿元。全市各区县还逐步发展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各具特色的工业品和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
如淄川大集就是省内最大的综合性集市, 全国八大重点市场之一,月成交额100多万元,成为方圆几百里的商品交
易中心。其中的服装市场吸引着全国17个省市的客商前来进行服装交易,成为华东地区一处规模大、人数多、品种
全、辐射面广的大型服装专业批发市场。临淄区齐都镇农贸市场,是省内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之一,其中西红柿批
发量为全省之首,畅销京、津、沪以及东北、内蒙等十几个省市。周村的纺织品市场,有1000多个摊位,年成交额
1亿多元, 是省内最大的纺织品市场之一。博山的陶瓷、泵类市场,其规模和辐射范围,也位居全省前列。设在市
内和各区县的综合性百货楼、专业性大厦,商品丰富多采,形成了山东中部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
1988年,淄博被划入山东半岛对外经济开放区以来,城市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投资政策不断完善,使外
向型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到1989年,淄博市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青岛、厦门、海口等11个大中城市建
立了办事机构, 同美国伊利市等11个国内外城市缔结了友好城市,与全国190余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技术
协作关系, 先后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合作、 技术交流和贸易往来关系,共派出县级以上代表团(组)
760个、4821人到外地考察学习,为淄博的对外贸易和产品出口拓展了渠道和窗口。全市共签约利用外资项目51个,
其中兴办“三资企业”20家,共计利用外资0.88亿美元。出口商品发展到陶瓷、机械、医药、化工、纺织、丝绸、
五金、 食品、服装等27个大类共200多个品种,改变了过去以出口农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的状况,开始形成了以工
业品为主的出口商品体系。 全市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3家。1989年,全市出口商品收购总值5.56亿元,比1979年增
长3倍。1988年9月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淄博海关,负责淄博、东营、惠民三市地和胜利油田海关业务,加速了淄博的
对外经济交流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淄博即将开发建设的密集技术加工区,投资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淄博的昨天和今天已经在全省和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淄博的明天,建设步
伐将更快,作出的贡献将更大。淄博将从自己的实际和优势出发,围绕增强城市整体功能的作用,扬长避短,克服
困难,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到本世纪末,将建成以张店为中心,以区县城和重要工矿点为骨干,
城乡一体、布局合理的组群式、开放型、多功能、综合性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那时,淄博将在全省乃至全国经济
发展中将具有更重要的战略地位。

(冯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