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媒体对淄博的重点报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30&rec=259&run=13

【重点报道目录】
1.《返乡创业青年把乡土文化卖了个好价钱》(2015年3月2日《中国青年报》)
2.《聚合·聚生·聚变看齐都文化城如何运营文化要素》(2015年4月7日《大众日报》)
3.《生态如何优先,员工怎么分流,资金从哪里来原山林场闯三关》(2015年4月23日《人民日报》)
4.《从支持企业破产重整中寻找行业升级良机高青走出企业破产“重生之路”》(2015年4月23日《大众日报》)
5.《淄博:视频联动审批,快得企业“措手不及”》(2015年6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
6.《淄博“问责34条”剑指“为官不为”》(2015年7月30日《大众日报》)
7.《山东临淄推进城乡一体化,从与农民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入手》(2015年8月9日《人民日报》)
8.《淄博:环境治理的1237个“点”刹》(2015年8月30日齐鲁网)
9.《足球双城记:从临淄到曼城》(2015年10月27日新华社客户端)
10.《43个红手印留住“外来人”》(2015年12月13日《大众日报》)
11.《一场始于秸秆禁烧的“嬗变”》(2015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

【重点报道选编】
返乡创业青年把乡土文化卖了个好价钱
(2015年3月2日《中国青年报》,记者邢婷)10年前,中郝峪村一片贫瘠。这个位于山东淄博大山深处的小村庄,距城区
30余公里,绵延的群山阻隔了村庄与外界更多的联系,也一度阻断了全村360名村民的致富梦。
10年间,没有人料到,这个村庄竟会与“股份”“公司”这些字眼相连。昔日穷乡僻壤,如今却和着市场经济的脉搏一起
跳动,伴随时间推移,二者缠绕得愈发紧密。
给山村带来巨变的是青年“领头雁” 赵胜建和他的9人管理团队。这群看上去不起眼的本土青年,摸索出一条乡村发展与
治理的新路。
这个团队的平均年龄仅25岁,其共同标识为返乡创业。
“分”与“合”的智慧
10年前,大专毕业的赵胜建重返家乡,成为村里唯一一名常住的年轻人。
当年21岁的他不是没有告别大山的机会。毕业时,身为校学生会主席的赵胜建荣获“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面对的是踏
入知名企业和出国深造等诸多选择。
玫瑰色的前途触手可及。然而,这一切被一封家书所打破:身为村支书的父亲突患严重心脏病,急需照顾。作为家中独子,
赵胜建别无选择。
当时,中郝峪村的多数村民仍“靠天吃饭”,种植玉米、小麦,收入微薄。经过一番考察,心有不甘的赵胜建开办了一家
桔梗加工厂,带领百名本村和邻村村民苦干,渐渐地,产品远销韩国,每年居然能盈利几十万元。
此事给了赵胜建极大触动:农村不乏商机,关键看有没有闯劲。
这一边,正当赵胜建将事业经营得风风火火时,那一边,村里潜伏多年的发展危机日益显露。
自2003年起, 村两委决定发展旅游致富。最初6家“农家乐”,高峰时达30多家。随着数量增多,相互压价、争抢客源等
恶性竞争时有发生,最终导致大半“农家乐”歇业,旅游致富这条路似乎越走越窄。
对省内外“农家乐”的一番考察却让赵胜建认准了其中的商机。如何走出多年来中国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中“分分合合”
的怪圈,让习惯个体分散劳作的村民真正开始抱团闯市场,却又不必付出一“合”就降低效率的高昂代价,重建市场背景下的
乡村秩序,令他苦思。
赵胜建提出了大胆设想:以公司化集体运营方式,联合所有“农家乐”业户,把全村的土地、房屋等资源按评估办法整合
入股,村两委兼任董事会成员,决定公司发展方向。至于分红,老弱病残不需投资即可享受无风险的人头股,其他村民除了享
受人头股外,还根据入股额度享受利润分成。
在这盘大胆的棋局中,土地悄悄进入市场交易程序:村民的责任田可以每分地1000元作价入股;一些村民承包村集体的山
坡地等,按市场价评估入股;土地上的附着物譬如桃树、板栗树等,按不同直径予以补偿。入股的土地可用来种植花卉、苗木,
建立采摘园,甚至还可以让城里人通过网络平台“认领”,由村民帮忙种植。
在赵胜建看来,“就是把死的东西盘活”。
“让每个村民入股,这叫啥事?”
“现在都吃不饱,成立公司干吗?”
村民的质疑纷纷砸向这个年轻人。如何让村民心甘情愿地交出资产自愿入股?村委会同样顾虑重重。
倔强的赵胜建写下保证书,按下手印:自己投资,赚钱大家分,赔钱自己扛。他由此扛起了全村人的致富梦。
公司成立后,首当其冲是拉客源。背着大捆宣传材料,赵胜建频频往返于周边城市,吃了无数闭门羹,中郝峪村的名气终
于一点一点大了起来。
尚存的十七八家农家乐业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勉强入股。公司对其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定价、统一翻新,“我们只需要
操心服务质量和卫生。”首批入股的李兴兰说。
1年后,首批入股业户全部收入翻番,旁观的村民们终于坐不住了,纷纷入股。至2014年,全村已有90家农家乐业户。
由“分”而“合”,股份制的实行,让村民们真正意识到“来的都是客”,不论吃住在谁家,赚的钱全村人都有份,村民
开始享受合作带来的红利。
而此时的“合”仍不乏“分”的影子,即充分鼓励和尊重每户农家乐的经营特色。每户农家乐根据整体档次,依照地方旅
游部门的标准评定不同星级。每家的招牌也不一样,有的靠窝窝头味道正宗,有的靠山野菜品种齐全,还有的靠煎饼口感劲道。
靠特色招牌饺子,村民郑芹经营的农家乐每年可留住多达几百人的固定客源。
如今中郝峪村村民人均年收入2.8万多元,是10年前的14倍,人头股则由最初时的90多元涨至4000多元。所有村民的合作
医疗和养老保险均由公司承担,不少村民连续3年将拿到的分红一次次重新入股。
把乡土文化卖个好价钱
完成股权制引入的同时,赵胜建开始思考如何为家乡量身定制一条独特发展路径。
办厂、引资金、引项目……太多村庄走过这条老路,最终往往付出环境的惨痛代价,引发无休止的矛盾和上访。在生硬嫁
接工业文明和重新审视乡土文明之间,赵胜建毅然选择了后者。
没有单调的标语口号,如今一走进村口,中郝峪村以乡村情趣为主题的墙画扑面而来,堪称一大景观,从包饺子的每道工
序到小孩夏天上树掏鸟窝,皆丝丝入扣,生动入画,勾起人们美好的回忆和向往。每隔几户,便会看到手捧特色美食的农家大
娘形象,画面色彩浓郁,人物栩栩如生。二妗子馍馍坊、马大娘豆腐坊、老梁煎饼坊……这些美食招牌无形中成为全村的地标,
吸引游客流连忘返。
在赵胜建看来,乡村游若想获得长足发展,硬件软件缺一不可,而所谓软件,就是最纯粹的乡土文化与乡土记忆。
“过去我们从没想过家门口的空气、环境,还有每家每户的拿手农家菜居然还能卖出一个好价钱。”郑芹兴奋地说。
不少游客眼中,复活的农家厨艺与物件动人心弦:一中年游客眼含热泪,连续几小时在鏊子前摊煎饼,逝去母亲的记忆不
断喷涌;参加夏令营的小学生们则从门牙和大牙的生动比喻中认识石碾和石磨的功用。
10年来,在中郝峪村,被激活的不仅仅是远去的乡土文化,还有一度丧失效力的村规民约。
在中郝峪村公司化运营的图景中,村容村貌等公共秩序即公司营业环境,维持公共秩序成为公司成员即每位村民恪守的义
务,村务由此成为公司事务。
这里的村规民约对乱扔垃圾、散养家畜、酗酒闹事等有着详细、严苛的规定,一旦违规,经其他村民举报,将在年底的人
头股中扣除相应罚款。
公司对农村经常出现的不孝行为也有制约。按照村规:“对不孝敬老人的儿女,只要老人找到村两委一次,其本户的全年
福利将转发给老人。”
一个真实案例是,一位八旬老人因两个儿子常年对自己不闻不问,不得已告到村委会。年底分红时,两个儿子的人头股全
部转发给老人。
甚至赵胜建本人也被罚过钱。一天深夜,一位邻村朋友醉酒后在他家门前吼了一嗓子。规定既出,无人侥幸,年底分红时,
他的人头股被扣除100元。
“这几年,大家手里有钱了,更在乎面子了。”赵胜建说,近一两年已鲜有村民被罚。
乡土文化在激活的同时,也悄悄得到了提升。如今走在中郝峪村,每家每户都基本建起了水冲式厕所,对接城市文明,让
城里人在这里常住也没什么不习惯,前些年还偶尔看到的北方农村惯有的柴堆乱放、晾晒大粪等杂乱场景,经这几年旅游文明
的“熏陶”,早就没了踪影。村道整洁有序,一条小河纵贯全村,流水潺潺,岸边杨柳依依,环境怡人。
每家每户墙上挂着的村规民约已直抵村民内心,并成为自觉。赵胜建对自己偶遇的一幕至今记忆犹新:一位游客随手将雪
糕包装纸扔在地上,村里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发现后,立马跑上前捡起包装纸投入垃圾箱。
受益的不仅是村民, 还包括村委会。如今村集体每年收入300多万元,相比于之前每年几千元的村集体收入,这笔钱意味
着可投入更多公共事务。
为解决村里老人的后顾之忧,减轻儿女们的负担,公司于2014年新建养老院,共设28个床位,全村70周岁以上的老人自愿
入住,所有生活费由村委及公司各承担50%。为避免墓地乱占,公司利用村里一块闲置菜地设立公墓,无偿提供给过世村民。
村里的疗养院正在紧张筹建中。赵胜建的这一想法孕育于父亲的病榻前,他希望让全村人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引回本土的凤,共筑大家的巢
在中郝峪村委副主任陈焕富眼中,村里这10年来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接下来怎么走,能走多远,还得靠人。
赵胜建不止一次为这个问题困扰过:10年来,他尝试过从外面聘请专业管理人才,可最终一个没留住。“后来仔细一想,
还是个人利益至上,对这里没有感情。”赵胜建琢磨着怎么能把村里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吸引回乡。
“在电话里,我就给他们‘画饼’。”赵胜建笑称。2010年,王佐接到赵胜建电话后,立马辞去机床操控工作回了家乡。
“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快,需要我们做些事情让它变得更好”。
5年间,王佐见证了路灯由无到有,见证了家乡巨变,也见证了一个个童年玩伴陆续返乡。
开拓市场、餐饮服务、设计运营……这帮年轻人各司其职,在赵胜建带领下,CS俱乐部、拓展训练营地陆续成立;村子有
了微信公众号,别具一格的墙画跃上墙壁。他们甚至鼓捣着建树屋,在街边屋前安装欧洲小城流行的花箱。
年轻人的归来无疑给村子带来无穷活力。村民们不止一次撞见这帮年轻人围坐在房间里,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村庄发展大计。
为了让公司的年轻团队汲取更多知识养分,赵胜建从北京、山东的高校请来十几位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教授,不
定期地为这些年轻人讲授实用的前沿知识。
越来越多从中郝峪村走出去的年轻人给赵胜建打电话要求回来加入团队。 赵胜建一口答应, 但前提是在外工作满3年,
“只有在社会泥潭里摸爬滚打一阵子,才能体会人间冷暖,才能有大视野,毕竟创业没那么容易”。
“村里能把年轻人吸引回来,就有前途。”陈焕富感慨,在这位53岁的村干部眼中,这些年轻人是全村最重要的资产。
2013年,这帮年轻人成立了团支部。他们组建的24小时公益救援队伍曾不止一次救出陷入悬崖边的车辆和迷路的游客。
如今的赵胜建仍保持每晚1小时读书和晨起爬山的习惯,“越平缓的路我走得越谨慎,越陡峭的路反而越拼命”。
相比于10年前,赵胜建不再孤独,他和他的年轻同伴正脚踏实地履行当初的承诺:“带着全村人一起向前跑,从不言悔。”
聚合·聚生·聚变
看齐都文化城如何运营文化要素
(2015年4月7日《大众日报》)在淄博市临淄区城区东部,一座齐都文化城拔地而起。
3000年前, 这里曾是风云际会的古战场;如今,在这个由临淄区政府耗资6.5亿元主导兴建、引入民间资本运作的文化产业
园区里,各种文化要素聚合、聚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水乳交融、共生共兴,聚变出文化发展的勃勃生机。
聚合:1“城”20“馆”汇成博物馆群
从构成主体上来说,与其说齐都文化城是一个文化产业园区,不如说它是一个博物馆群。
齐都文化城占地460多亩、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 包括一“城”临淄区古玩城,二十“馆”齐文化博物馆、足球博物馆、
东孙战国墓博物馆、临淄区青少年科技馆、16个民间博物馆。
齐文化博物院具体负责齐都文化城的运营管理,院长马国庆介绍:从博物馆的发展来看,东孙战国墓博物馆、16个民间博物
馆为新建馆,临淄区古玩城、齐文化博物馆、足球博物馆、临淄区青少年科技馆均是从市区旧馆迁址而来。
“将散落的文化资源整合集聚, 最大限度地发掘潜力、形成合力,形成一条完整的文化产业带,打造有地区特色、有资源优
势、有建设规模的文化产业园区, 这是深入研究、有效保护、合理利用齐文化资源,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需要,也是拉长文
化产业链条的现实需要。”临淄区委书记毕荣青说。
整个文化城于2011年开工, 预计2015年9月全面开放,横跨了“十二五规划”的五年。而国家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推动文
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毕荣青认为, 齐都文化城的建设顺应了当地文化传承发展的大势、顺应了国家文化发展的
大势,是“双赢”。
临淄作为“春秋五霸之首, 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长达800余年,有“地下博物馆”之美誉。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工商
业城市,城中就有从事陶器、古玩等文化商品交易的大型市场“岳市”。上世纪90年代,临淄区建立了全省第一家注册的文化市
场齐鲁文化市场。当时,市场有商户80余家,民间收藏品展示交易非常活跃,全国各地的收藏大家都定期来此“淘宝”。
正是基于临淄民间收藏的传统和热情,当地连续多年举办齐文化节,吸引了不少藏家“献宝”。一位多次参与组委会工作的
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周边地区的藏家越来越多、藏品也越来越丰富、交易量也越来越大,场地、专业人员严重不足。“这是临
淄区政府兴办齐都文化城的一个直接原因,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齐文化节。2013年、2014年的齐文化节主会场,都定在了齐都文
化城。”
聚生:公益民间共生共兴
临淄民间收藏家藏龙卧虎, 王也就是其中一位。他爱好收藏“瓦当”,是业内公认的中国民间收藏瓦当第一人,而“瓦当”
如何保存、展示,也成了王也多年来的一块心病。直到齐都文化城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2011年, 刘延森博物馆进驻齐都文化城,馆长刘延森苦于藏品“填”不满四层楼的建筑,形不成“声势”。在临淄区政府的
建议下,刘延森找到了王也,两人达成一致:刘延森借出一层展览区给王也,王也的部分“瓦当”珍藏要“配合”刘延森博物馆举
办的各种展览,帮助造势。
16家民间博物馆中, 有的博物馆是像王也和刘延森这样强强联合,有的是兼具藏量和经济实力的收藏家。目前,它们已经构
成了一个全国规模最大的民间艺术博物馆群,展陈内容涉及字画、瓦当、古钱币、青铜器、床、匾额等,是一个集艺术品创作、
展览、交流、收藏评估、交易于一体的艺术基地。
文化产业要想发展,必须撬动杠杆、激活民间资本。临淄区政府在兴建齐都文化城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政府的杠杆作用。目
前齐都文化城中, 除了基础设施,政府投资的只有齐文化博物馆、足球博物馆和东孙战国墓博物馆、临淄区青少年科技馆,其余
的临淄古玩城和16个主题博物馆全是民营资本投资。
“对很多普通观众来说, 看展览就是看热闹。而对于专业观众来说,谈成一笔交易,就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间。”临淄区
古玩城运营负责人杨欣说, 去年齐文化节举办期间,一个民间博物馆展出的几十件书画艺术品,就是被一个外地买家当场拍板、
打包买走的。
在齐都文化城这个庞大的博物馆群中, 公益性博物馆和民间博物馆共生共兴。由于具备了成熟的产业要素和完善的服务体
系, 又有庞大的收藏群体这个深厚基础,越来越多的书画艺术作品、藏品在这里找到定位、走向市场。截至目前,临淄先后举办
大型画展100多场,2014年齐文化节短短4天时间内,日均接待参观游客4万多人次,书画古玩交易额达1.7亿元。
聚变:集群效应释放市场潜力
临淄区古玩城是省内乃至全国都享有盛名的古玩交易市场。最初得知要从市区迁至新建的齐都文化城, 很多商户都持观望
态度。
杨欣清楚地记得2013年她动员商户时的情景。“旧城那儿有摊位的商铺100多家, 很多人都怕搬了地方没了人气,熟客不见
了, 新客不知道地方,生意还咋做。”杨欣开出了交一年租金、租三年商铺的条件,还介绍了新址的安保、供暖、物业等配套设
施。此后陆陆续续有几十家商户签订了合同。
运营效果决定了去留。2014年齐文化节后,又有五十多家商户迁至齐都文化城。杨欣介绍,目前,古玩城230个商铺,有70%已
经名花有主。“这还只是试运营阶段,我们已经非常满意了。”
齐都文化城,不仅是一座为文化交流提供全功能载体的博物馆群,更是一座为文化发展提供无穷源动力的“聚变”场。目前,
齐都文化城吸引了众多专业画苑美院慕名前来洽谈展览,众多拍卖公司也瞄准了这块“金字招牌”,计划推出一系列交易活动。
今年5月份,已在临淄落户的北京一拍在线国际拍卖公司将举办春季拍卖会;雅昌艺术网将举办“诚信与传承、中国艺术品鉴证
备案中国行山东站”活动,在齐都文化城对著名画家史国良先生的作品进行艺术家本人鉴证、高清图像采集、作品DNA数据提取
等,为每一件艺术品建立可追溯可查询的身份证信息,这种最先进的鉴证技术在山东还是第一次应用。
生态如何优先,员工怎么分流,资金从哪里来
原山林场闯三关
(2015年4月23日《人民日报》 ,记者顾仲阳)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
意见》,位于山东省淄博市的原山林场迎来了各地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考察者。
30年前的原山林场,与目前还没改革的国有林场大同小异:不工、不农、不商,发展边缘化,职工靠有限的采伐任务勉强
维持低水平的生活。现在的原山林场,山绿、场活、业兴、人富,为全国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探了新路。
生态怎么保?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定职定岗定责保生态
维护和提升生态功能是国有林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生态人人都说,但怎么保,却很有讲究。
“林子保不住,还叫什么林业人?”原山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孙建博说,原山林场自始至终坚持生态优先导向。“我们
这里采伐量有限,当时卖给小煤窑也卖不了几个钱,所以干脆不伐。把每年森林抚育过程中需要去掉的树移栽到苗圃中培育,
供应城市绿化,贴补公益林管护。”
账算清楚了,1996年底,原山林场在山东省内国有林场中第一家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
1997年开始,林场出钱购买服务保生态,全体职工定职定责定岗,管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造林地块分包到人,直接与年底
奖金挂钩,这样一来,造林成活率由不足30%一下子提高到90%以上。
保护生态,防火至关重要。为此,原山集团不惜投入:组建山东省第一支专业防火队,在全省首先建立森林防火微波视频
监控中心,在全国率先装上雷达探火系统……集团每年对公益林的投入超过千万元。他们还把“防火就是防人”的理念用活,
将林场周边67个自然村纳入到防火管理体系,出钱培训,把村民都武装成“护林员”“防火员”。
富余职工往哪里去?企业托管,“一家人”分责不分家
如何妥善安排富余职工,是国有林场改革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孙建博介绍,1997年原山林场定职定责定岗,同时成立国有的原山集团,负责安排林场富余人员,同时解决职工家属、子
女就业问题,解决职工后顾之忧。通过改革,形成了林场和集团权责分明的机制体制,林场主要负责保生态,集团主攻保民生,
两姊妹共同发展。 之后,淄博市委、市政府又先后把淄博市良庄园艺场、实验苗圃、林业培训中心和颜山宾馆4个陷入困境的
事业单位,交给原山集团接管代管。同样用分类经营的办法,集团给接收的员工安排了工作。
原山林场、原山集团、原山国家森林公园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共有5个事业单位和1家企业,如何拧成一股绳?孙建博提出
了“一家人”的理念。在原山集团,每个在岗员工都是股东,每年都有股金分红收入,都有机会分到危改新房,“职工给自己
干”“好好干吃好饭”的工作理念深入人心。
“一家人”分责不分家,一起吃苦,一起干活。原山集团副总经理吴卫东告诉记者,集团职工经常根据需要一年干多个工
种,比如在防火和造林季节,林场职工忙不过来,集团的职工就来支援,反之亦然。这样,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生产效率得
以提升。
生活待遇上,一家人一起过日子,一起奔小康。农校毕业的丁秀丽进集团后被安排在贵宾楼餐厅当服务员,一开始她不乐
意,觉得大材小用,后来发现做服务员的各项待遇跟做其他工作基本相同,也就释然了,而且干得很好。
钱从哪里来?多元化经营,“以副养林”“以林养林”
国有林场改革要保护生态,保障民生,最终还是要落脚到一个问题:钱从哪里来?
1986年原山林场进行事业单位改革试点, 财政把林场仅有的吃饭钱也给断了。有的职工13个月里没领到1分钱,家里停水
又停电。
不改革就没出路,产业发展不好就没活路。从1997年开始,原山集团开始有步骤地改革,探索保生态和闯市场两条腿走路。
思路就是“以副养林”“以林养林”。
长青林公墓是原山集团第一个成立的股份制企业。当时,林场营林区周边和插花地内存在大量坟头。林场班子成员挨家挨
户做工作,最后将2000座坟先后迁到林场新成立的长青林公墓。如此一来,压得快喘不过气来的防火压力终于得以缓解,发展
生态旅游的障碍得以扫平,林场还增加了一份持续的收入,一举三得。
生态旅游是原山产业化经营上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集团分管旅游的副总经理王延成介绍,原山生态环境好,又有深厚的齐鲁文化底蕴,是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集团决策层
认准发展生态旅游定有前途,1999年在山东省建立了第一家森林乐园,恰逢当年国家假日旅游政策出台,原山集团很快抢得了
先机。山东省第一家民俗风情园、第一家山体滑草场……原山集团一鼓作气创造了6个“全省第一”,生态旅游品牌逐渐打响。
绿化公司、旅游地产公司、文化公司……依托林业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多元化经营,现在原山集团共有25家子公司,绝
大多数经营得风生水起,为保护好生态、员工过上好日子提供了强力支撑。
从支持企业破产重整中寻找行业升级良机
高青走出企业破产“重生之路”
(2015年4月23日《大众日报》,
记者赵洪杰通讯员刘元阁李峰)董爱霞是原淄博钜创纺织公司的职工,2013年9月他所在的公司受纺织行业效益普遍下滑和
企业自身管理不善等影响, 公司资金链断裂, 企业对外负债5.7亿元,银行债权3.8亿元,而可变现有效资产仅2.9亿元。他和
1000个职工工资和社保被拖欠, 董爱霞心想,这次铁定要下岗了。没想到的是,企业破产没多久,如意集团的管理团队进驻,公司
恢复了生产,不仅补发了停工期间的工资,还提高了福利待遇。
这一切,要从国内首例出售式破产重整案说起。
高青工业以纺织、 化工和食品等传统工业为主, 纺织产业到现在还占到工业总产值的20%。 高青县经信局局长李绍文说,
2012年以来, 受经济大环境和产业竞争力不足影响,不少企业只能微利或保本运行。而据记者了解,这些企业又普遍存在联保贷
款问题, 当一家企业风险爆发,极易出现“倒下一个、死掉一片”的严重后果,危机从陶瓷行业向纺织、制革、房地产等行业蔓
延。这种现象在全省并非孤例。
淄博钜创公司是高青县最大的纺织企业, 也是第一家外资企业,主要业务是生产牛仔布、纺纱和印染。李绍文说,和很多传
统的工业企业一样,钜创的研发跟不上,没有自己的技术团队,产品附加值不高,管理上仍使用对工人采取计时工资的落后办法。
“现在讲依法治国, 这种情况下肯定支持企业申请破产保护,但县委县政府考虑到,如果简单地清算,工人要下岗,银行债务
无法全部收回,有效的资产也无法短时间内利用起来。”高青县法院政治处负责人范永说。
高青县决定采取破产重整, 寻找重组方。之后,高青县政府频繁与鲁泰纺织、魏桥集团、齐赛纺织等企业积极接洽,但因为
产品不匹配,无人愿意接手。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听说如意集团正打算扩大牛仔布的生产,正多方寻找企业并购。
“单独建厂的成本很高, 我们打算收购一家牛仔布企业,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企业。”如意集团执行总裁马海涛介绍说,
经过谈判,2014年10月29日召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审议通过了破产重整方案。
我国现行破产重整模式主要是企业存续性重整,标志性特点是保留原有法人资格存续,也就是说在原企业外壳之内进行重整。
高青县法院民二厅负责人李桐光说,重整制度设置的目的是挽救企业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因此他们大胆尝试出售式重整。具体到
这起案例: 如意集团以评估价全盘破产企业主营业务相关的资产及对应债务、职工,再收购或变价公司其它资产,管理人再以出
售的价款清偿债权人,对钜创企业进行破产清算,予以注销。
虽说如意集团重整投入不小, 但其看中的是当地的纺织基础和成熟的产业工人,如果把科技研发也植入进来,产品就能实现
附加值就地提升。如意集团重整后,从产业链上对原有业务进行升级。一期新上了年产3万吨高档纱线项目,投资6亿元更新设备,
计划年产5000万米的高档牛仔布和2000万件牛仔服装。李绍文说,如意的一米牛仔布就比钜创时期的贵4元。
如意集团计划5年投资20亿元,在高青县建设如意产业园,包括棉纱、牛仔布、服装的一体化生产,最终目的是将高青打造成
国内最大的牛仔布生产基地,届时如意集团在高青项目的年销售收入将达到50亿元左右。
这种重整模式吸引了我国破产法理论的权威、破产法起草工作组成员王欣新教授前来调研, 他评价说这是国内首例出售式
破产重整案,对研究破产重整具有启发意义。
钜创重整探索成功后,高青县民营企业的破产保护也渐入佳境。范永说,以前,各地政府为了脸面和政绩,习惯用行政手段维
持经营困难的企业, 债权人也习惯通过上访等渠道最大程度保护自己的权益,却让企业包袱越来越沉重,最终造成的后果还是社
会买单。通过走法律程序,债权人和银行发现,破产保护才是对大家最公平的办法,“以前债权人找着闹,现在找着申请破产保护。”
截至目前, 除了如意集团,淄博江辰时装有限公司、华威公司作为战略投资人与高青县政府已达成合作协议或意向,分别参
与淄博恒丰纺织服装公司和曼顿纺织公司重整, 提升纺织产业层次,打造升级版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使纺织行业从整体上
“化危为机”。
找不到合适重整方,有针对性的破产清算也使产业升级。近日,淄博第一家申请破产保护的民营企业高青五湖陶瓷公司资产
已经拍卖完毕,等待分配。李绍文说,拍卖过程也是提升产业层次的过程。五湖陶瓷的产品档次不高,产能过剩,淘汰是必然的市
场规律。拍得企业资产的投资方, 同样生产陶瓷,不过产品结构完全变了:只生产研发要求高、附加值高的功能性陶瓷。高青经
信局聘请专家对其生产工艺、环保措施等进行严格评审。
截至目前, 高青县6家已经走完或者正在走破产程序的企业占地1100多亩,如果不走破产保护程序,企业勉强维持,这些建设
用地都将得不到有效利用,互保贷款造成的金融风险更得不到化解。
淄博:视频联动审批,快得企业“措手不及”
(2015年6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陈国军袁军宝)经“几十个部门”、盖“上百个章”、走“上百道程序”……这些“万里审批”过程, 让企业痛苦不
堪。如今,山东淄博市探索远程视频联审,以互联网思维将审批由原来的“串联”变“并联”,让企业不再跑“冤枉路”,让部门
难以推诿扯皮。
企业不再“波浪跑”
“下面请市环保局提问,并给出审批意见。”近日,山东桓台众诚热能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氨法脱硫废水回收固态硫酸铵项目
申报审批,由于可能涉及市级环保部门,淄博桓台县行政服务中心提请召开视频联审会。
“你们这个项目,可在县环保局直接办理,不用再报市环保局。”在淄博市行政服务中心视频会议室里,经过细致询问,淄博
市环保局审批代表给出审批意见。不到一个小时, 桓台县提请的两个项目就初审完毕,企业根据审批意见,提供更为详细的材料
便可拿到正式许可。
“首席代表就能说了算。”淄博市行政服务中心协调科科长董玉石说,像这样的视频联审会,只要县区有项目申报就可以立
即提出申请,市行政审批中心可迅速组织十几个相关部门首席审批代表进行联合审批。
据介绍,一个建设项目,往往要经过发改、住建、环保、国土、水利、消防、安检、人防、地震等十几个部门的审批。此前
依次跑完这些审批环节, 一般要半年甚至一两年时间,“万里长征跑审批”成为一道审批“风景”。企业不仅耗费大量时间,有
时甚至眼睁睁看着市场机遇错失。
“现在,市里每周都有一两次视频审批会,市县区两地的十几个审批部门通过视频进行联合审批。”淄博市行政服务中心党
总支书记周继轲说,部分山区县离市区上百公里,此前需要在市县间波浪式来回跑,现在各部门一起给出意见,企业就能少跑很多
冤枉路,也根治了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问题。
“原来跑审批3个月,现在3天”
以前“跑断腿、磨破嘴”,现在以互联网思维实现视频联审,“一根光缆、两台电视,现场审批”,不少企业有了实实在在的
“获得感”。
山东路通道路材料有限公司经常跑项目的齐传明指着一份环保局批复的排放总量表格说:“过去,拿到这纸得花3个月,现在
3天就办好了。前半年一个证也没办下来,参加联审不到半年所有的审批就办完了。”齐传明说。
在淄博高青县,山东海邦制药有限公司的厂房正在紧张施工。“真没想到会这么快,快到我们还有点‘措手不及’。”山东
海邦制药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孙东奎说,从正式提交材料到开工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而此前至少也得近一年。
山东上开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2.1亿元的年产3.3万吨水性原色乳液项目,从项目立项到落地开工,中间经历环评、安评、
施工许可等30多个审核和手续办理, 涉及中介机构10余家。“在过去办完全部手续需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通过实施市、区县
远程视频联动审批,仅50天就全部完成,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约2100万元。”这家企业的负责人说。
除了利用视频联动审批减少企业来回奔波之苦, 淄博一些区县还主动帮助企业跑审批。“我们为需要联合审批的项目专门
安排工作人员,负责材料收集、代办,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高青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闫朝霞说。
自去年5月实施视频联审至今年5月底,淄博市已联合审批项目11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210多亿元。
“互联网+视频+联审”实现效率公平并举
周继轲说,过去不少材料需人工输入,现在采用电子材料在互联网上提报,即时推送审批,淄博还将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系
统在行政审批电子服务系统上运行,并与部门行政审批业务系统、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联通对接,“实现目录信息和审批信息
资源跨部门、跨系统交换共享。”“通过这些手段, 一般建设项目的审批时限在法定基础上再减30%,项目审批短则需要3天,最
长不超过80个工作日。”周继轲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 “互联网+视频+联审”还有效增强了审批的公平性。通过联审会议,各部门不再各自为战,实现了信息与
意见共享和审批过程的全程公开,“自然就减少了暗箱操作等问题。”周继轲说。
除了视频联合审批, 淄博市行政服务中心还建立网上“中介超市”,让各地环评、工程咨询等中介机构自由入驻,用户可根
据服务情况进行类似“淘宝”式评价,以解决“红项中介”“指定中介”等现象造成的不公平和低效率问题。“目前已有近200
家中介入驻,做得好可得到用户好评,不好就会得到差评,这将有力促进竞争,降低企业负担。”董玉石说。
淄博“问责34条”剑指“为官不为”
(2015年7月30日《大众日报》,
记者齐淮东张国栋马景阳)只要不违纪违法,工作上稍有懈怠似乎并无大碍;对上级的决策部署落实个七八分,大体也说得
过去……在淄博市,这种做法行不通了!
博山区白塔镇副镇长周兰涛,前几天就因此遭到“当头棒喝”。位于这个镇的淄博电子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没办完环评
手续就新建了一个电子化学品项目, 7月14日,这一“未批先建”项目被查处,作为分管环保工作的副镇长,周兰涛因未履行好监
管职责被通报批评。
今天召开的淄博市党政联席会议, 通过了《淄博市国家工作人员“为官不为”行为问责暂行办法》。市纪委纪检监察五室
主任车春雷告诉记者,办法从今年2月开始酝酿起草,从履职不当、执行不力、担当不够、作风不严四个方面,列举了造成不良影
响及后果的34种“为官不为”情形, 并确定了通报批评、免职、辞退等9种问责方式,问责情况将作为干部考核评优和选拔任用
的重要依据。
为解决“为官不为”、懒政怠政问题,今年初,淄博市成立了21个干部作风抽查暗访组,每月一次抽查暗访,上半年查处党员
干部133人, 9名县处级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同时,195名市直机关作风效能监督员上岗履行监督职能。“在面上形成震慑的
基础上, 制定实施这个办法,就是要给‘为官不为’行为划红线、敲警钟、亮利剑。”淄博市纪委书记初炳玉说,“究竟哪些情
况属于‘为官不为’? 以前经常无法明确界定,这也导致缺乏相应的惩处手段。现在有了‘硬杠杠’,就能实现问责的标准化、
制度化、长效化。”
“整治‘为官不为’, 是当前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淄博市委书记王浩介绍,一方面,在去年的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群
众满意度调查中,淄博群众反映最集中的是干部作风问题;另一方面,作为老工业城市,淄博经济下行压力大,今年市里出台“工
业强市30条”,并提出打造行政审批事项最少、行政收费最低、行政效能最高的“三最”城市目标。“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
们就是要通过整治‘为官不为’,发挥问责的倒逼作用,问责一个,警醒一片,推动广大干部既廉又勤,想干事、敢担事。”
6月, 办法在市直各部门征求意见时,警示和震慑作用就已显现。当月的抽查暗访中,受到处理的单位和个人数量较前5个月
平均值下降60%以上。
山东临淄推进城乡一体化,
从与农民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入手
(2015年8月9日《人民日报》)绿树掩映,花红似火。夏日来到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随意走进一个村落,都能见
到门前树下纳凉的人们,清新爽人的环境和人们的欢声笑语相辉映,映照出喜人的变化。
近年来,临淄区推行17项民生工程全覆盖,以民生项目实施引领农村进行综合治理。临淄区委书记宋振波说:“城乡一体
化进程中,农村不用绿化占领,就会被垃圾占领;不用发展占领,就会被落后占领。我们要打好乡村治理组合拳!”
生产方式不变,农业产出提高无从谈起
给农民劳作减负,给城市劳动力增员。临淄区加强统一服务,自2010年起,临淄区全区启动实施“耕种管收全包”的“政
府代种”服务,颠覆了传统耕作模式。
目前,全区粮食生产13个环节,除晾晒外,其余包括玉米机收还田、旋耕、深耕、再旋耕、测土配方施肥、小麦供种、小
麦播种、病虫害防治、小麦收获、夏玉米机械播种等全生产链条,均由政府统一耕作,农户只需承担少部分费用,即可坐等粮
食入库。
临淄区破解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难题,按照易于机械作业的原则,在每个镇(街)成立1到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户生产
提供专业化服务。
要让农民高高兴兴入社,得经得起“盘算”。政府为此推出了令人心动的奖补让利政策,农民一算账,按政府说的办,不
仅省钱还能省力, 何乐而不为?结果,全区45万亩耕地,除南部山区5万亩耕地无法进行机械化作业,其余40万亩耕地全部实
施了“政府代种”服务模式。
变化随之而来。单说小麦飞防作业,由于“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农民坐在门前看飞机,就能基本实现病虫害的应防尽
防。来看看这个强烈的对比,每天飞防面积达2万多亩,而此前靠人工背七八十斤的背负式机动喷雾器,一天只能喷药30来亩。
还有很多改变,比如玉米秸秆全部还田,就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北方地区的玉米秸秆焚烧难题;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和
夏玉米直播等先进技术,让粮食亩均增产约15公斤。
最大的改变,还是农民。统一服务解放了农民,这些释放的劳动力很多就地就近转化为产业工人。去年,全区农民人均纯
收入17580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到人均收入的一半以上。
环境改善,带来了文明程度的提升
屋前屋后,绿树红花,院墙上是明白晓畅的民俗画,硬化道路干净整洁……敬仲镇褚家村村民崔宝聚的生活近两年有了不
可思议的变化,“住了大半辈子的村子,都有些不大认识了。”
敬仲镇刚刚被评为全国文明镇,镇党委书记路德芝最得意的是驱车带着前来的客人转村,车在村落间的硬化路上缓缓行驶,
杂树生花、田野丰沃,一派田园风貌。
环境之美源于临淄区近年推进的“五化” “硬化、 绿化、 亮化、美化、净化”。目前,临淄区432个村庄已整建制完成
“五化”,总计投入4.3亿元,其中区财政投入1.3亿元,带动社会资金3亿元。
今年3月, 崔宝聚用上了城里人才有的卫生间,那是政府推广的“水冲厕所”,自己投入的只是盖了间五六平方米的小房
子、挖了两个大坑放塑料大瓮。镇政府组织以村为单位成立施工队,统一设计,统一施工,鼓励农户以自备砖、砂石、水泥建
筑材料或以出工等形式参与改厕,改厕成本降得很低。
还有件事让村民们拍手称快村里有了公共澡堂。农村“洗澡难”曾是个不大不小的困扰,尤其冬天,要洗个热水澡得跑到
镇上,逢年过节还得排队。如今,家门口就能解决问题,卫生习惯也从此改观。
环境改善,带来文明程度的提升。稷下街道赵家村村民于春健说:“现在门前的花圃就是自家的脸,家家户户自觉养护。
以前扔垃圾,哪方便扔哪,现在再乱扔,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一位在外打工者的话颇有代表性:“以前光是老家夏天蚊蝇乱飞、冬天冻得人哆嗦的户外厕所,就让妻儿望而却步;现在
好了,每逢节假日,老婆孩子主动要求回村里度假。”
城乡一体,从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入手
在小寇村村委办公室,记者发现一本别致的救助帮扶台账,分门别类地记录着村里困难家庭的实际困难和采取的帮扶措施。
比如这一则: “高桂芳,3口人,不享受低保,致困原因是本人体弱多病,女儿无工作,外孙镇中学上学。镇帮扶措施是推荐
女儿到镇企业上班,推荐本人做保洁员,提供面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现金资助,包建单位提供食用油、大米等生活用品,
每季度走访一次……”
近年来,国家层面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低保、新农合等普惠式政策,让农民群体得到实打实的保障。在此基础上,
临淄区开始探索“一人一策”的精准化帮扶。为此,区委区政府对所有困难户进行摸底,共排查出困难家庭1927户,并查明贫
困原因。
在此基础上, 启动合力救助帮扶行动,临淄区共动员118个部门和339家企业与全区465个村居结对帮扶,对困难家庭实行
全覆盖帮扶,一户一策制定常态化救助政策和措施。
提升农村居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
如今在临淄农村,隔三差五就能在家门口欣赏到专业级的文艺演出。临淄区哪来的雄厚财力,能支撑文艺演出下乡常态化?
原来他们使出一招:“以考代演”。区里每年都有扶持演艺团体的政策资金,如何分配颇伤脑筋;另一方面,基层农村对专业
文艺演出有强烈需求。一个解决方案应运而生拿出专门资金鼓励基层演艺团体参与,“以考代演”,他们要使出浑身解数,争
取拿到扶持资金。仅此一项,每年可组织200场演出,加上镇街自发组织的下乡演出,全年全区下乡演出可达500场以上。
12个街道全部建有综合文化站和图书馆分馆, 全区所有村居均建成文化大院,370个村均建有农家书屋,区级文化类协会
团体40多家,“庄户剧团”120多个,全区特色文化村300多个,特色文化专业户2800多户……今年,区里更是把“移风易俗”
也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提出来。如今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一个标准全程操办,风气顿时为之一新。
从大处布局,在小处落子。临淄区的民生工程在乡村大地上有序推进,收获是丰厚的。要问是啥?小投入、大收益、得民
心。
淄博:环境治理的1237个“点”刹
(2015年8月30日齐鲁网,
山东台记者刘仁超庞峰张铭伟
淄博台高前杨剑邵亮)老工业城市淄博的大气治理压力一直比较沉重。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
最近,淄博市在全市明确了1237个主要污染源,通过对点源污染各个击破,在“工业强市”和“生态淄博”两大战略之间寻求
最佳平衡点。
化工企业再严密的管道,在阀门连接处也难免会出现气体的泄漏,这种泄漏气体浓度常常只有百万分之一的级量,眼睛看
不到,鼻子嗅不出,很难监管。但在淄博,一种先进的探测仪器,却能灵敏捕捉到任何微量的泄漏气体。首创博桑环境科技公
司工程师王峣介绍说,使用他们这套红外检测设备,可以将现场的泄漏情况以图像的形式反映到仪器中。
从这个月开始,淄博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空气异味的专项治理,餐饮业油烟、垃圾焚烧等七大类污染都被列入整治范围,
重中之重就是化工异味,而化工企业密度和数量全国第一的临淄区,自然就成了全市专项治理的重点区域。淄博市环保局临淄
分局副局长谢林伟介绍,从安全生产要求,生产企业要通风扩散,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从环保角度讲,又要求企业采取密封措
施减少物料流失,监管过程中存在这样的矛盾。
为了化解这种矛盾,除了用新技术堵上看不见闻不到的泄漏点,在管理上相关部门也下足功夫。淄博东方易能医药化工公
司就独创了挂牌办法, 用黄、红、蓝、绿标志牌精确到生产、储运装置的每个接口。公司经理杨文博说,PPM是在泄漏治理当
中用到的一种浓度值,100ppm以下危害极小,就挂一个绿牌;在100ppm以上,危害较轻的挂一个黄牌;泄漏严重的,挂一个红
牌;经过二次修复治理以后,经过检测合格达到标准,挂一个蓝牌。
依靠先进技术和严格管理,重化工区临淄的空气质量站到淄博各县区的前列。在淄博市确定的1237个点源污染中,扬尘是
另一个重点。为解决石灰石矿山扬尘,淄博市不仅停批新设矿山,现有的到期后也不再延续审批,年底前全部关闭。淄博市国
土资源局副局长张德平介绍,对全市77个露天矿山分期进行关闭治理,目前已经关停了37座。在关停的同时,淄博市也抓了治
理的工作,编制了矿山复绿恢复治理方案。
在这次大规模的空气保卫战中,淄博市把列出的1237个污染点源治理,每一个都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治理情
况与干部提拔任用直接挂钩。淄博市环保局局长于照春称,截止到目前,开工率达到了98%,完成率达到了47.2%,空气生态补
偿,上半年淄博在全省列第六位,这对淄博这种老工业城市来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237个污染源的“点”刹,也拉开了淄博全市工业布局的大调整,曾经遍地开花的化工企业将全部进驻四个专业园区,以
实现各种污染物的循环利用。
足球双城记:从临淄到曼城
(2015年10月27日新华社客户端)设若在全世界寻找两个与足球有关的城市,无需舟车劳顿,只在闲庭信步间,花上三五
日韶光,便能知晓这只神奇球物的前世今生,感受当今足球文化的热情劲爆中国的临淄和英国的曼城,实在是一对绝佳组合。
临淄的蹴鞠,世界的足球。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足球的祖先蹴鞠,就诞生在当时东方世界最富庶繁荣的齐国都城临淄。
有《战国策》 《史记》 为证,“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其中的
“蹋鞠”就是蹴鞠。
此后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通过伟大的丝绸之路,蹴鞠传入中亚、北非,然后漂洋过海,传入希腊、罗马,再到法国,最
后跨过英吉利海峡,传入现代足球起源地英国。
在2015年秋天开放的中国临淄足球博物馆二层长廊里,连接这些重要足球传播节点的灯光交相闪耀,如同一盏盏足球文明
的圣灯,绵延传递,跳跃在蓝色迷人的海面上。
从蹴鞠到足球,从临淄到曼城。正是在曾经的日不落大英帝国,古代蹴鞠完成了她向现代足球的“惊人一跳”。
1863年10月26日,英国人在伦敦制定通过了世界第一部较为统一的足球竞赛规则,并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这一天后来被
公认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
拥有曼城和曼联两支英超冠军球队的曼彻斯特市(简称“曼城”),是当代英国当仁不让的“足球之都”。正是因为曼城
超人气的足球氛围,以及繁荣的经济、便利的交通,原本偏居普雷斯顿市一隅、经营十分惨淡的英国国家足球博物馆,在2012
年搬迁至曼城后,很快重获新生并大放异彩,不仅丰富了“足球之都”曼城的足球文化元素,而且成为“对于足球爱好者来说,
这个地方非来不可”的圣地所在。
2015年10月23日,古代蹴鞠与现代足球在曼城完美邂逅。
这一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曼城,英国国家足球博物馆向习近平主席赠送了世界最早的现代足球比赛规则影印件,
而习近平主席回赠给英方的,正是中国古代足球蹴鞠。
古代蹴鞠与现代足球一起,见证了中英两国经贸文化交往一个“黄金时代”的来临。
古代蹴鞠与现代足球的激情碰撞,还划出了另一道精彩的弧线。
就在同一天,英国国家足球博物馆和中国临淄足球博物馆对外宣布,双方签署协议,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双方的合作是在
英国方面积极推动和建议下展开的,同时也得到了中国临淄足球博物馆的积极响应。
古代蹴鞠从中国诞生,传播到英国并演变成现代足球,经历了千百年沧桑巨变;而两家足球博物馆的牵手合作,双方的负
责人甚至都没有见面,却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面,通过互联网来回磋商,很快达成共识、签署协议。
且复盘一下这场合作甚于竞争的“比赛”。
英国国家足球博物馆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传出了面向未来、携手合作的“世界波”,而中国临淄足球博物馆同样心领神
会、反应迅速,扑住了这个颇有些难度的“长传射门”,奉献给全球足球爱好者一场精彩的“比赛”。
事实上,这次合作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
对于英国国家足球博物馆而言,这是一场现代足球向古代蹴鞠致敬的庄严仪式,更是年轻的西方足球文明迈向古老的东方
足球文明的一次寻根之旅。唯有植根于历史的沃土,吸取丰沛的养分,现代足球文明的根脉才能扎得更深,根系才能蔓延更广,
枝叶才能伸展得更加繁茂。
对于中国临淄足球博物馆而言,这是一场古代足球发源地虚心请教现代足球发源地的问学仪式,更是古老的东方足球文明
探索站在年轻的西方足球文明肩膀上的新生之旅。唯有立足新的时代,在新的基石和平台上探索融合创新发展之道,古老的足
球文明才能走得更高、更远、更强。
临淄与曼城的携手,中英两国足球博物馆的合作,正应和了那句知名的英国谚语,“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并且把
它变成美好的未来。”
这场古代蹴鞠与现代足球的激情碰撞,就像西方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的那样,“唯有相互交流我们各自的才能,才能共同
点燃我们的智慧之灯”。
如今,智慧之灯已经点燃。
衷心祝愿,临淄与曼城,携手照亮通往“美好未来”的征途,为全世界球迷书写足球版的《双城记》新篇。
热切期待,2018年将迎来新高铁、新高速“双通双享”的临淄,能够早日成为那个全世界足球迷们“非来不可”的关键选
项。
43个红手印留住“外来人”
(2015年12月13日《大众日报》,
记者马景阳程芃芃)“昌法啊,见你一面不容易,我年纪大了,还不知道下次能不能见得上。”拉着刘昌法的手,宋作昌大娘
眼泪扑簌簌流了下来。12月2日,刘昌法来到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上小峰村,85岁的宋大娘久久不愿松手。刘昌法强忍泪水:“大
娘,您老把身体养得好好的,有什么事尽管跟我说,我会经常来看你。”拐过墙角,刘昌法泪如泉涌。当初他买药治好了大娘的眼
疾,从此大娘视他为亲人。
刘昌法是淄博市委政研室农村科科长,按照2012年的政策,当时已经49岁的刘昌法面临“内退”。刘昌法没有“混到退休”
的想法,第一书记的帮扶计划让他有了更好的选择:到农村去,利用自己的才能为乡亲们干点实实在在的事,不枉党和人民的培养
教育。2012年4月, 刘昌法主动要求担任第一书记,在博山区池上镇的上小峰村一驻就是三年多。三年多来,刘昌法“吃百家饭,
纳百家言,结百家亲”,和205户村民一起努力,把上小峰村这个省级贫困村打造成和睦富裕的生态旅游小康村。
向村民问计,跟山水要钱
从刘昌法的家到“他的村”博山区池上镇上小峰村80公里。刘昌法要转四次车, 费4个小时。所以,刘昌法一个月只能回家
一两次, 他既舍不得他的乡亲,也舍不得将时间浪费在路上。即使他80岁的老母亲怀疑胰腺癌住院、相濡以沫的妻子住院,刘昌
法都因村里工作忙,没能回家照顾。“我最恨的就是不孝,但我却对不起我的爹娘、妻儿。”
上小峰村205户487人, 其中贫困户114户243人,是省级重点贫困村。村集体没有一分钱收入,乡亲们日子过得也是紧紧巴巴
的。
干什么,怎么干?初来乍到的刘昌法开始走街串户,了解村情民意,征求乡亲们的意见和建议。
乡亲们热切企盼脱贫致富的目光,让刘昌法把办实事解民忧放到初期工作的首位。
村集体一穷二白, 又没有资源,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让刘昌法眼前一亮:把绿水青山变成取之不尽的金山银山以发展农家
乐乡村旅游和开发地下水为突破口, 确立兴办生态型资源型产业的长期发展思路和目标。这让一直守着金山要饭吃的上小峰村
喜出望外。刘昌法和村两委发动群众投资投劳,对闲置的农家院落重新进行改造,投资70多万元,先后打造出农家乐33家,日接待
游客能力200多人。
“我的农家乐名叫‘沁园春’。旺季俺村客人多得忙不过来。今年差不多能挣三四万吧。”59岁的村民徐传军, 以前做矿
工, 看到村里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景,投资两万元,按照村里统一规划要求,把自己的住房改造成能吃能住的家庭旅馆,搞起了农家
乐。自己富裕的同时,也把村民的蔬菜水果卖了高价。
刘昌法牵针引线,引进4家投资商,建起了水厂,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加上农家乐收入,村集体年收入从两年前的一文不
名一举突破10万元。
三年多, 刘昌法和上小峰的乡亲们结下不解之缘。每年花在走访贫困户、和乡亲们打交道的钱五六千元。担心他照顾不好
自己,乡亲们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给他送一份。早晨开门,刘昌法经常看到乡亲们偷偷放到门口的蔬菜、水果和鸡蛋。
2014年4月, 听说刘书记“工作”到期要返回市里,村民们不干了,他们舍不得放他走。刘昌法也恋恋不舍:很多工作正在有
条不紊推进,一离开衔接不好就耽误了。
上小峰村的43个村民代表写了封歪歪扭扭但情真意切的挽留信, 刘昌法也找到政研室和组织部领导,要求“善始善终”,留
下来把上小峰村彻底脱贫了再说。
留下带不走的财富
今年7月,得知刘昌法扶贫三年到期的村民再次联名写信,想留下刘书记。但按照制度规定,到年底,刘昌法必须离开了。
为确保扶贫成果的延续性, 防止贫困户返贫,刘昌法帮助村两委发起成立了山东上峰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主要有上小峰
村集体、243名贫困户成员、村“两委”班子成员。“由村两委代表村集体和贫困户,把财政扶贫资金全部用于乡村旅游及配套
设施建设,由此形成的村集体对贫困户的扶贫债务,通过成立旅游开发股份公司的形式,将相应股权置换给每个贫困户,实现债权
转股权,让贫困户当股东,逐步实现家家有稳定盈利能力、有长久生活保障。”上小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牛占月说。
给钱给物, 不如给个好支部。“第一书记”帮扶,要实现“两委”班子战斗力的延伸,才能建立起发展的长效机制。“刘书
记来之前,我们村,村书记、主任分设,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村班子成员的能力和素质都有待提升。”牛占月告诉记者。
在村“两委”换届中,刘昌法调查摸底,对现任班子成员进行分析排队,并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和建议,协助镇党委、政府确定
候选人, 保证了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两委”班子实现连选连任,书记、主任“一人兼”,这在上小峰村20年来还是第一
次。
牛占月说, 刘书记不仅给上小峰“要来”200多万的资金,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打下了发展基础,指出了发展的路子,定好了发
展的规矩。
刘昌法患有湿疹,浑身上下长满疙瘩,瘙痒得坐卧不宁、难以成眠。快70岁的村民赵心山山采药,跑了五六个山头才将草药
采集齐全。山高路险, 一位上了年纪且有严重听力障碍的老人,不顾自身安危,爬山越岭漫山寻药,刘昌法提起此事,依然泪光闪
闪。
不善言谈的刘昌法说, 自己不过是淄博市265个第一书记中的普通一员,做了自己应尽的本分。心里有群众,脚上有泥土,帮
扶有办法,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第一书记,才能对得起乡亲们这份浓得化不开的深情厚谊。
上小峰村走上健康发展的富裕路,刘昌法必须离开了。但他又主动请缨,到博山区石马镇西沙井村担任了第一书记。久闻刘
昌法大名的镇党委政府和近千村民如获至宝:“有这样踏实能干的第一书记,脱贫有望!”
一场始于秸秆禁烧的“嬗变”
(2015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有地不种地,坐等粮食来。”
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这句顺口溜,不少农民张嘴就来。每到“三秋”时节,各种农业机械轮番上阵,驰骋于全区40万
亩粮田。广袤的乡间,不见严防秸秆焚烧的“红袖标”,也不见人声鼎沸的大生产场面。
地还在农民的手,粮进了农民的仓,但农民却能腾出手来,进军二、三产业。机械化整体耕作,让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成
效显露。
这场耕作模式的“嬗变”,肇始于秸秆禁烧,并在实践中不断演化,终成整建制规模经营的探路之举。
整体深耕,破解焚烧难题
提起秸秆焚烧,乡镇干部莫不犯愁。每年秋收,农村处处点火冒烟,遮天蔽日,呛人口鼻。无奈之下,基层干部只好在田
埂上扎窝棚,轮班值守。尽管费心费力,但效果并不好。
农民心里也有委屈:家里没养牲口,做饭也不再用柴火,除了焚烧,还有啥法子?
这样的困境,临淄区的党政干部也经历过。但时过境迁,情况大为不同。现如今,全区极少出现秸秆焚烧点,干部省心,
农民开心。
其实,临淄区的办法并不新鲜。说白了,就是玉米收获同时打碎秸秆,再通过深耕还田。
朱台镇农委主任谢洪亮解释,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农业机械。“秸秆还田过去提了好些年,但因为机械马力不够,深耕不
够深,后期小麦播种的时候,很容易就给翻出来,还影响小麦收成,农民肯定不乐意。”
2008年开始推广深耕,临淄区遇到的难题不少。区财政每亩地补贴40元钱,各街道、乡镇视财力情况进行再补贴,农民只
需交110元的差价款,就可以享受机械化服务。但没成想,农民并不买账。倒不是因为心疼钱,而是怕耕不好、误了农时。
“挨家挨户去做工作,有的跑好几趟还不同意,一个字,难。”敬仲镇白兔丘北村,村不大、人不多,但党支部书记曹东
山费尽了口舌。“等到秋收那几天,村民、村干部,还有镇上的干部,都在地头盯着,生怕出什么娄子。”
眼见为实,小麦、玉米亩产均比秸秆禁烧之前提高10%,农民亩均增收230元左右。与此同时,化肥的使用量大为降低,土
壤板结现象明显缓解。尝到了甜头的农民,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踊跃补交差价款。时间长了,农民甚至“懒得”到田间地头
“监工”。
“现在全区秸秆焚烧的现象基本没有了, 你就是让农民烧,他也不愿烧了。”临淄区区长白平和介绍,7年累计减排二氧
化碳超过200万吨, 从源头上解决了秸秆焚烧的问题。 “土壤结构改善、 土壤肥力提高,有机质含量从2007年的1.8%提高到
2014年的2.2%,实现了粮食种植增产增效。”
农机包办,农民三秋不忙
解了秸秆焚烧的局,新问题接踵而至。
作为工业强区,临淄的农民大多投身二产三产,真正在家务农的少之又少。但因为惦记家里的二亩三分地,农村劳动力的
转移仍受束缚。许多农民往往是农闲务工,农忙回村。
“农民有地有粮才有底,就算出去打工,呆不下去了还能再回来,所以很多人宁要千斤粮,也不愿把地流转出去。”朱台
镇槐务村的种粮大户常玉华,最清楚农民的心思。
临淄区委、区政府意识到,要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党委政府还得推一把。2010年,临淄区把统一服务摆在惠农富农
的高度,重新定位、完善、延伸。粮食生产“耕种管收全包”,再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目标就是让农民不再种地,而是由农机手来种,这其中的核心是农机服务体系的建设。”临淄区农机局局长崔国平说,
全区普遍由镇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包地块,确保所有种粮地块和农户全纳入、不遗漏。
在朱台镇农机站干了30多年的杨士前,再次披挂上阵,领办农机专业合作社。一开始,因为经验不足、机械动力小,进展
并不顺利。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合作社引入大马力拖拉机,反复试验,终于破解技术难题。
“现在全镇7.3万亩粮田, 全是由我们作业,附近乡镇还有7万多亩。”杨士前算了一笔账,虽说与市场价相比,每亩地
的作业费要低20元,但因为成方连片上规模,农机手还是能赚到钱。
目前,除晾晒以外,临淄区40万亩粮田涉及的生产各个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整建制耕作。临淄区还于2013年使用载人
飞机大面积防治病虫害,对全区小麦统一实施飞防作业。30多万农民农忙时节不再忙,坐等粮食入库。
“全区成立了3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各类农机具装备2.4万多台,其中12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就有1200台。”崔国平表示,
从保有量上看在减少,但装备水平和质量在提高。“原来要3个农机手的活,现在1个农机手就能干。”
把地种好,探路规模经营
得益于粮食生产“耕种管收全包”,小麦宽幅精播、玉米晚播晚收等新技术,在临淄区广为应用。全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
机械化率达到99%以上。
更深远的变化,在于人的思想。
原本“恋地”情结浓重的临淄农民,渐渐打开心结。近几年,全区有5万多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年增加非农收入3亿多元。
截至2014年底,临淄区备案的土地流转面积达到7.1万亩,规模适度的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发展到200余家。
不过, 对于临淄区委、区政府而言,这场肇始于秸秆禁烧的探索,仍未到达终点。在7年多的实践中,政府一直是重要的
推动力量。“扶上马、送一程”之后,未来的路怎么走,急需有个答案。
“应该说这是一个过渡阶段,最终的目的,在于为实现规模、集约经营趟出一条路。”临淄区区委书记宋振波认为,政府
要选择适当的时机退出,实现政府服务方式的转型,逐步转向政策引导和指导监督服务。“未来要推动建立健全现有农民专业
合作组织,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市场要求的新型经营主体。”
今年以来,临淄区在各村尝试建立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各级政府组织逐渐从直接管理和具体参与中解脱出来。通过实
施农机服务推进工程,全区将扶持3到5家核心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育1000个农机大户。
按照临淄区委、区政府的构想,以秸秆还田深耕为关键环节的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链条,还需向玉米籽粒收获、仓储等产
中、产后环节延伸。全程社会化服务,将成为粮食生产新常态。
淄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毕荣青,此前曾任临淄区委书记,是这一探索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在她看来,解决“谁来
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临淄的经验值得借鉴。“有人种地,还要把地种好;规模经营,更要实现高效益。完善的农业社会
化服务体系,是打破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实现规模效益的关键所在。”
(刘建整理)

编辑:马震刚
校对:范立学
杨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