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30&rec=204&run=13

【概况】 2015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完成317.93亿元,完成预算的101.51%,比2014年增长8.67%;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2.53亿元,完成预算的103.33%,
增长11.78%。 年内,市财政局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复审,并作为全省唯一市级财政部门获得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
号。

【财政政策支撑导向作用】 2015年,以推动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淄博为目标,深入推进营改增
试点, 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扩大企业所得税政策优惠范围,取消免征暂停10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共为各
类市场主体减轻负担11.24亿元。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20条”财政政策,累计争取到位资金5.1亿元,
并足额落实市级相关资金,在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解决融资难等方面定向调控、精准发力,放大财政政
策杠杆效能。全面落实出口退税分级负担政策,市级设立总规模3000万元的贸易融资风险分担与补偿资金,为促进外贸进出口
企稳回升发挥积极作用。 围绕服务工业强市建设,以贯彻落实市“工业强市30条”政策为抓手,市级筹集资金近9亿元,着力
建立规范化的财政奖补机制、市场化的基金运作机制、杠杆化的政策性担保机制、高效化的服务保障机制,抓好政策兑现落实,
为推动工业由大到强的跨越提供有力支撑。围绕服务文化名城建设,市级设立5000万元的文化名城建设专项资金、4000万元的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资金和5000万元的文化旅游发展引导基金,积极搭建集融资、投资、建设及运营有机统一、高效运
作的文化旅游投融资平台,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围绕服务生态淄博建设,加大财政政策资金整合力度,
市级筹集资金7.59亿元, 全面支持环保专项行动和空气异味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推进孝妇河湿地公园建设,积极推动“工业
绿动力”计划实施和高效煤粉锅炉示范市建设,建立实行生态环保“双罚”工作机制,有力推进生态环境改善。围绕服务“三
最”城市建设,组织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继续实行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并向社会公布,规范中介服务收费管理,深
入推进建设项目收费“一费制”改革,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积极实施前置审批区域化评估评审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优化
项目建设和创业创新环境。

【财税收入管理】 坚持依法组织收入原则,立足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强化区县组织收入的主体地位,
落实完善收入考核通报制度,加大激励约束力度,推动区县加快发展。强化镇(街道)组织收入的基础支撑作用,推动区县科
学合理确定对所辖镇(街道)的财政体制,完善镇(街道)服务企业机制、财源培植管控机制,推动征管力量下沉,充实协税
护税力量,增强基层培植财源、管控税源的内生动力。强化税务部门税收征管的主体责任,建立与相关经济指标变化情况相衔
接的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支持税务部门依法加强征管,推行国地税联合办税模式,提升税收征管效能。加强税源管控,用好
涉税信息管理平台和财源网格化管理两个工具,加强涉税信息数据分析汇总利用,支持税务部门加强稽查稽核,促进依法征收、
应收尽收。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营业税征管,严厉打击偷逃骗漏税等涉税违法行为,促进税源向税收转化,推动形
成新的税收增长点。 全市营业税增幅高于税收收入整体增幅8.24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
相适应,在总量持续扩张的同时,收入质量进一步提升,税收比重同口径提高1.24个百分点。

【财政保障能力建设】 2015年,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
市预算内“三农”支出97.96亿元,同口径增长10.5%,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集中财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体
系建设和重点社会事业发展, 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288.8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75.43%,同口径提高1.
93个百分点,优先保障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性支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保险制度落实等改革性支出,工业强市、文化
名城建设等发展性支出,财政政策资金的导向和保障作用更加鲜明。在保重点、保民生的同时,认真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
关规定,压减一般性支出,全市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62%,低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10.17个百分点,腾出更多财力用
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着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建立财政存量资金定期调度机制、结余结转资金定期清理机
制以及结余结转资金和预算编制结合机制,市级在2015年预算编制中统筹结余结转资金,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政府引导基
金,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能。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加大子基金征集力度,逐步启动实质性运作,
在采取市场化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方面迈出坚实步伐;积极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加强项目库建设,积极储备、筛选、推介
项目,加快项目落地开工速度;深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试编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积极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试点范围,推动政府
职能转变,激发经济社会活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建立对上争取工作部门协调机制,全市对上争取补助资金80.65亿
元,比2014年增长10.68%,在工资性转移支付、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撑。

财税金融〖=CS〗【财政管理改革】 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目标,扎实开展营改增试点,全市试点企业1.41万户,
全年减轻税收负担7.31亿元,减负覆盖面达到97.81%,推进清费立税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税制改革扎实推进。建立
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 加大对财政困难县的支持力度,市对下一般转移支付比2014年增长30.32%。
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转移支付挂钩机制,并在教育、城乡低保、公共卫生等领域积极开展试点,提升公共服务均等
化水平。健全完善预算体系,2015年首次向市人代会报告全口径预算,将原政府性基金项目10.95亿元转列一般公共预算,从
失业保险基金安排1.46亿元与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相关资金统筹用于就业创业, 提升财政调控能力。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深
化预算执行监控体系建设,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和政府采购监管,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市、区县、镇(街道)三级全覆盖,在
全省率先启动开展非税收入征缴系统改革试点。坚持管理提效,建立健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标准定额体系,按照“先有预算、
后有支出”的要求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预算监督管理,建立
健全财政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加强预算编制执行、财政政策执行和重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探索实施财政专项资金负面清单
制度,严厉查处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维护良好的财经秩序。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市级已向社会公开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
以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面达到100%,政府采购预算也一并公开,区县级也开展相关工作,提高财政工作透明度。加强
预算绩效管理,制定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意见,选取部分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试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增强政府投融资能力】 以创新机制防范风险为目标,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进融资平台公司由政
府融资平台向政府和社会资本对接平台转变、由国有资本持有平台向投资运营平台转变、由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平台向市场化运
作平台转变,增强市场化经营运作能力。2015年,市城市资产运营公司通过市场化方式融资78.74亿元,其中成功发行20亿元
中期票据,成为政府债务清理甄别过渡期内,全国第一只通过市场化方式获准发行的地市级城投类中期票据。加强政府性债务
管理,健全风险预警、审批和应急处置体系,完善债务报告和公开机制,将政府性债务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并提交市人代会
审议,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加大债务额度争取力度,全市共争取存量债务置换债券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17.6亿元,优化
债务结构, 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要。扎实做好政策性贷款融资工作,与省财金投资公司签订57.5亿元的合作协议,在稳
增长的同时推动民生改善。抓住山东省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合作的政策机遇,积极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
等领域策划项目,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承接相关项目贷款,其中首批13个项目已获得农发行贷款148亿元,项目实施后,对
于改善城乡环境、提升城市承载力、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有资产监管】 年内,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升国有经济运行效能为目标,健全完善制度体系,
制定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实施意见和一系列配套制度办法,为推进国企改革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加强
国有资产监管,按照“成熟一户、组建一户”的思路,稳步推进存量国有资产整合重组,加快国有资本的优化布局。全面落实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大对国有企业产权变动、重大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的监管力度,建立实行市属国有企业运营情况定期分
析调度制度,有效防范企业运行风险。严格执行市属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细化考核工作流程,有效落实国有资产保值
增值责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制定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推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预算管理,实
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机融合,提升资产管理效能。(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