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3&rec=84&run=13

综述
1988年,淄博市纺织系统以改革为动力,团结实干,抓机遇、迎挑战、攻难关,克服了燃料、染化料和材料大
幅度涨价、 供电不足、外汇短缺等不利因素,取得了技术改造、速度、效益7年连续增长的好成绩,实现了产值、
产量、利税三个同步增长,并创历史最好水平。
1988年,全系统实现工业总产值6.0158亿元,比1987年增长19.07%。市属22户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16亿元,
比1987年提高14.63%;产品销售收入实现6.43亿元,比1987年提高31.79%;实现利税9000万元(其中利润5148万
元) , 比1987年提高15.48%; 可比产品成本比1987年提高16.73%; 出口收购值实现1.33亿元,比1987年增长
25.36%。化纤、印染布、针棉织品、折纱、毛毯、麻袋、毛线、服装、尼绒等8种主要产品产量超额完成了上级下
达的指标。
立足于加强企业管理,打基础,上等级。年内,淄博毛巾厂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第一棉纺织厂、第二毛巾厂、
毛毯厂和第二棉纺织厂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第一、二针织厂、第三、四毛巾厂,麻纺厂、鲁沪友谊服装厂等企业
晋升为市级先进企业。计量和标准化管理也取得了好成绩,合成纤维厂、第二毛巾厂晋升为二级计量单位。
加快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经营承包责任制得到了全面落实。把国营企业实行上交利润目标包干超收分成和集体
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税收挂钩浮动, 与厂长任期目标紧密结合,使经济责任制贯穿于承包目标的全过程。9个企业
不同程度地实行了劳动优化组合。在横向经济联合、兼并面临破产企业等方面都有新的进展。淄博第一棉纺织厂与
7个乡镇企业联合, 淄博毛纺织厂兼并经编厂、淄博织染厂兼并第三服装厂、淄博毛巾厂承包电子印刷厂以后,加
强了领导,注入了活力,增加了生产,扩大了销路,初步显示了联合、兼并、承包企业的优越性。
大力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因物价及费用的提高,使各企业成本大幅度上升。年初测算,市属企业年增支因
素高达9700万元。公司及时召开会议,发动企业狠抓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保证了各项经济指
标和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注重产品开发和创优。通过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靠深加工和创优质名牌产品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达到了预
期的目的。在纺纱方面,适当地提高了纱线支数,减少粗支纱;开发了马裤呢、直贡呢、牙签呢、多色薄花呢等中
高档产品;增加服装的新款式、新花色。一年中,市属企业共开发新品种25个,新花色727个,获科技成果奖8个,
优质新产品奖3个。1988年市属企业优质产品产值率达到21.91%,比上年提高10.73%;监督抽验合格率达92.43%,
在产品创优数量上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年内,创出市优18个,省优6个,部优8个。通过创优质产品,不仅提高了
淄博纺织产品的知名度,而且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市直各企业全面推行质量管理,开办了电视讲座,有5400名
职工进行了考试, 均取得较好成绩。在企业内部的不同岗位和各道工序普遍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TQC活动。全
年有4项QC成果获得省厅级优秀成果奖,5项获市级优秀成果奖;8人获市质量管理标兵称号。

(于庆才)

服装工业归口纺织工业公司领导
为了发展大纺织, 搞好纺织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 达到增加产品附加值的目的,市经委于年初根据省政府
《关于将服装行业划归纺织部门管理的通知》,将原属市二轻工业公司领导的淄博服装一厂、二厂(又名淄博轻工
起重机械厂)、三厂、淄博童装厂、淄博服装研究所(淄博服装工业公司),自1988年1月1日起划归淄博市纺织工
业公司领导, 其企业名称、所有制性质、资产所有权均不变。同时确定,对淄博服装五、六、七、九、十厂等5个
区、县属服装企业也划归市纺织工业公司,实行行业归口管理。
通过一年的努力, 服装行业生产发展幅度有了一定的提高。淄博服装一厂年内完成工业总产值1135.33万元,
比1987年增长38.22%;淄博服装研究所完成工业总产值148.11万元,比1987年提高16.8l%。但由于服装面料紧缺,
生产出现时紧时松;部分厂的设备陈旧,生产规模小,管理水平较低。4月6日,市经委批准将面临破产的服装三厂
改为“淄博织染厂服装分厂”,由淄博织染厂兼并后负责经营管理,改变隶属关系,其企业性质、职工身份(集体)、
财税解缴渠道均不变。

(于庆才)

产品出口突破亿元大关
1988年,市纺织工业公司实现出口收购值(包括服装)1.33亿元,比1987年增长25.35%。
年内,公司首先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树立“大纺织”观念,积极参于国际竞争。先后组织两批共30多人的考
察组赴苏南、烟台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到深圳、香港及国外进行商品市场调查,提高了认识,开扩了眼界。同时通
过一年一度的青岛小交会和广州展览会的定货展销,提高了淄博纺织产品的知名度。在淄博定为开放城市后,公司
制订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规划和措施,充分发挥淄博毛巾厂等出口专业厂和淄博织染厂“特区企业”的优势,大力
开发出口产品,利用“三来一补”项目中的补偿贸易,大力组织坚固呢出口,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公司还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产品档次、调整产品结构上来,利用引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新上了罗旋缎档毛巾类,
各种坚固呢,拉舍尔毛毯,无针针织物,短毛绒和稀薄花呢以及各式服装,大大增加了出口品种和出口量。对效益
显著的技改项目,如出口型、先进技术型和两头在外的项目使其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对完成全年出口创汇也起了
很大作用。

附:淄博市纺织工业公司1988年出口情况一览表
┏━━━━━━━━━━━┯━━━━━━━━━━━━━┯━━━━━━━━━━━━┯━━━━━━━━━━━━━┓
┃出口产品名称 │出口量 │出口产品名称 │出口量 ┃
┠───────────┼─────────────┼────────────┼─────────────┨
┃棉布 │935万米 │针棉织品折纱线卷 │2272吨/12682件 ┃
┠───────────┼─────────────┼────────────┼─────────────┨
┃纱 │1228吨/6771件 │毛巾 │162万打 ┃
┠───────────┼─────────────┼────────────┼─────────────┨
┃拉舍尔毛毯 │2.51万条 │毛巾被 │26万条 ┃
┠───────────┼─────────────┼────────────┼─────────────┨
┃服装 │119万件 │针织衫裤 │6万件 ┃
┠───────────┼─────────────┼────────────┼─────────────┨
┃毛纱线裤 │9万件 │ │ ┃
┗━━━━━━━━━━━┷━━━━━━━━━━━━━┷━━━━━━━━━━━━┷━━━━━━━━━━━━━┛

(于庆才)

围绕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大力开展技术改造
1988年,淄博市纺织工业公司在技术改造方面,不论在投资规模还是项目进度上,都创出了历史最好水平。一
年来,公司紧紧抓住扩大名优产品的生产能力,围绕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扩大出口创汇这一中
心,注重高起点、高效益、高水平,使1988年的技术改造项目决策好,进度快,效益好。年内上级批准下达的技术
改造项目(含上年结转续建项目) 54个,年度投资额16524万元,是历年来项目最多、投资最多的一年。在建项目
中,年内竣工39项,完成投资额16520万元。其中引进项目完成16项,付出外汇2542万美元。
在完成项目中,属于填补国家、省、市空白项目有毛巾经编机、毛巾剑杆织机、袜机、行缝机、无针针织机、
长丝束染色设备、新生产的梳棉机等8个项目。建成生产线7条:有针织内衣染整线、白毛巾生产线、纯棉粗厚织物
生产线、1/4套麻纺生产线和3条毛巾剑杆织机生产线。改造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的有4项,即溶剂除杂、连续气蒸定
型、坚固呢后整理及毛巾布烫整。这一批项目的实施,既增加了出口产品的数量和附加值,又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深
度和精度。
1988年,公司还针对现有老企业的设备陈旧和配套不全的弊端,围绕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填
平补齐。如:淄博第一棉纺织厂原有部分老式环锭纺和普通布机,他们先后引进了气流纺4056头、平行纺和东德产
的1万锭细纱机, 使设备状况大为改观。该厂为了完善人造鹿皮生产线,提高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能力,还引进了
剑杆织机24台,喷气织机24台,从美国引进了8台多功能针织机。
由于技术改造成绩显著,公司被省纺织厅、淄博市经委评为1988年技术改造工作先进单位。

(于庆才)

拉舍尔高级毛毯生产线达到设计生产水平
淄博毛毯厂生产的维尔舒牌拉舍尔毛毯,手感好,舒适,美观,为山东省独家生产,获得省优秀产品一等奖和
纺织工业部轻纺产品二等奖。在联邦德国举行的博览会上,赢得了赞誉。
该厂1988年建成的60万条生产能力的生产线, 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利税1800万元,创汇500万美元。但由于
主要设备从日本引进后,在生产上存在原料、染化料、助剂、备件和器材靠进口维持和前后工艺主机设备不配套的
弊端,使部分设备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达不到设计水平。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该厂立足于“准、快、深”,努力
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决心攻克国产化配套关。经过对毛毯生产线的系列调查研究,多种手段测试,与有关生产该
产品的厂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共同攻关,终于获得成功。1988年实现了原料、染化料、助剂的全部国产化,保
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这一科技成果,打破了日商认为要生产拉舍尔毛毯离不开日本原料的垄断想法。为进一步扩
大生产, 该厂还对原有拉舍尔毛毯生产线进行了7项大的工艺改造。投资1600万元改进工艺和对设备填平补齐,增
加了刷毛机,后整理设备以及部分纺纱设备。用175万美元再次引进4台经编织机,全部完成了从纺纱、准备、编织、
刷毛、印染、后整理等设备的配套。至1988年年底,该厂设备全部运行投入生产,达到了年产60万条拉舍尔毛毯的
生产能力。

(于庆才)

淄博第二毛纺织厂实行动态式劳动优化组合
1988年上半年,淄博第二毛纺织厂为深化内部配套改革,改革了用人制度,推行动态式优化劳动组合;同时,
对车间采取工效挂钩承包,使科室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得到改变,企业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这个厂探索推行的动态式劳动优化组合,是以厂长负责制为中心,以满负荷工作法为主线,本着精减、统一、
效能的原则,经过细致的酝酿、充分的准备,先科室、后车间,采取招聘选聘相结合,以招聘为主的方法实施的。
打破了条条框框,不讲资历,不论身份,机会均等。能者上,庸者下,各得其所。
该厂首先在管理干部中进行优化组合,以责定岗。以岗定人. 一专多能,交叉兼职。明确规定中层干部都兼做
实质性业务工作,并必须通过投标、答辩、评议、民意测验等程序中标选聘。在竞争14个科室的负责人中,有43人
投标。 其中一般管理人员11人, 占投标总数的32.7%。优化组合的结果,全厂由原来的24个科室减为16个,减少
33.3%,管理人员由233人减为169人,减少27.5%;中层干部由40人减为27人,减少32.5%。为更好地开发新产品,
增设了设计室。
在工人中,以满负荷为要求,采取奖勤罚赖、优胜劣汰的动态优化组合法,按各工段、各工序、各岗位、各工
种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大小,以岗设人,合理定额。全厂对18个工种进行了工时定额的现场测定,修订了37项定额
指标。然后,按照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竞争上岗、层层组合的原则,主任聘任工段长、班组长;工段长、班组长
按承包定员,根据工人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身体条件和劳动态度,讲标准,比素质,择优组合。通过优化,共
精减166人下岗待业, 占全部生产人员的13.1%。这部分人员通过学习和培训,表现好的可以随时上岗顶下表现差
的在岗人员,使工人时刻处于竞争中,确保了一线工作的最佳状态,避免了一次组合定终身的弊端。
该厂通过动态优化组合,初步形成了外有压力,内有动力,职工有拼劲,企业有活力的局面,增强了企业的向
心力和凝聚力。 1988年该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个人收入档次拉大,后纺1名挡车工月收入
达360元,岗下待业人员月收入不足60元,使最佳年令、最佳劳绩的一线工人,得到最佳报酬。

(于庆才)

淄博纺织机械厂走出困境
淄博纺织机械厂连续几年没有定型的固定产品, 发展缓慢, 生产处于不稳定状态,各项经济指标徘徊不前。
1988年创出了建厂以来产值、 产量、利税等经济指标的最好水平,实现工业总产值833.73万元,比上年提高97.46
%;销售收入达到826.3万元;实现利税85.95万元,其中利润45.2万元,比上年增长230%;流动资金周转天数122
天,比上年加速302天。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662元/人,比上年提高6734元/人。
该厂所以能改变被动局面, 首先在技术上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新产品开发的研制工作。在加大批量生产A186D梳
棉机的基础上, 积极收集和整理多方面的技术资料,将该机改型为A186F型,成为全市首次生产该产品的厂家。同
时,抽调强有力的技术骨干,对从日本引进的PB—N型刷毛机进行拆机测绘设计制造出6台刷毛机,当年交付淄博毛
毯厂试用,为拉舍尔毛毯生产线提供了配套设备,为引进整机的国产化开辟了新途径。其次,在管理上不断地加大
质量管理措施,完善从厂到车间、班组各级质量管理体系。大力推行TQC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
在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中,采用跟踪服务的方法,受到省内外用户的好评。还依据产品的技术条件和工艺要求,利用
相应的检测手段,对关键工序实行定人、定卡、定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第三,十分重视智力开发,培养
各类专业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在新产品开发中的积极作用。

(于庆才)

4.5万吨腈纶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1988年是山东淄博腈纶工程继上年进入实质性建设后,完成工程前期准备工作而进行设计施工的第一个年头。
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1988年6月25日.腈纶工程指挥部举行了开工典礼奠基仪式。市委书记王怀远、代市长韩
新民、副市长王和先参加了典礼。从此,工作重点转入施工现场。到年底,该工程的厂前区、铁路专运线、北郊变
电站、 邮电通讯、生活区、自备热电站等7个分项工程的初步设计全部经纺织工业部和省建委审批完毕。其中,电
厂、 毛条、聚纺、民建工程、北部变电站已转入施工设计。厂前区、通讯工程已开始施工,4幢排架式仓库建设基
本结束。
此项工程的毛条和电厂工程是“以建设养建设”的战略重点。1988年纺织工业部批准引进毛条生产关键设备。
指挥部与邯郸纺织机械厂签订了仿制毛条拉断机的协议; 确定从西德引进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直接制条机7台
(1万吨/年产),从意大利引进(2万吨/年产)针梳机和打包机,并且派员到西德和意大利完成了引进设备的考
察定货,还按照工期要求确定了施工队伍。
为了储备人才, 指挥部先后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了各类技术、业务骨干96人。1988年还投资9万元,通过正规办
学、脱产培训、业余函授和下厂实习4条渠道和途径,培训了职工和后备工人250名。

(于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