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3&rec=192&run=13

综述
1988年,周村区以改革为动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外经立区,科教兴周”的发展战略,贯彻“注重效
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定增长”的方针,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
著成绩。全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4403万元,比上年增长38.2%,财政收入7572.4万元,比上年增长12.46%。
粮食总产8655.83万公斤, 比上年增产259万公斤;单产480公斤,比上年增产22公斤。全区大牲畜存养量4836
头, 比上年增长18%;生猪存栏23954头,比上年增长19.3%;羊8683只,比上年增长19.4%;鸡60.1万只;淡水
养鱼15万公斤。蔬菜面积9570亩。总产量54786吨,比上年增长7%,总收入2687万元。全年造林3724亩,四旁植树
53.6万株,新建农田林网1.1万亩。果品产量246万公斤。农田水利建设累计开工工程755处,其中新增机电井109眼,
新建和恢复防渗渠道295条,长达23.5公里,扩大恢复灌溉面积5600亩。全区农业总产值6555万元,比上年增长5.2
%。
工业总产值实现57848万元(198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43.2%,其中乡镇工业产值46213万元,比上年增长
52.6%。 独立核算工业(不包括村及村以下企业) 全员劳动生产率17864元, 比上年增加5770元。实现利润总额
(不包括村及村以下企业)2087万元,比上年增长99.3%,百元产值提供利润9.40元,比上年增加2.48元。
全年完成出口商品收购值3035万元,比上年增长28.1%。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厦门等市建立了办事机构,
并与上海等市的一县五区建立了友好关系,还与国家经贸部驻香港商贸办事机构中国华润有限公司等20个单位建立
了长期协作关系。全区出口创汇企业发展到17家,出口产品由上年的28种发展到55种。
1988年社会商品零售额29260万元,比上年增长41.4%。年末城乡储蓄存款余额23413万元,比年初增长36.3%。
筹集资金1495万元。 新建和改建商业网点12个,新增营业面积26300平方米,城乡集贸市场全年成交额4178万元,
比上年增长55.3%。城镇职工人均收入1493元,比上年增长225元;农民人均收入768元,比上年增加91元。
城市建设全年投资770万元, 比上年增长92%,先后完成了内环路开通工程、傅后街拓宽完善工程、火车站广
场和新建路达标工程,共拆迁800余户、4.2万平方米,加快了旧城改造的步伐。
“科教兴周”战略初步实施。全年取得科技成果20项,科技星火贷款和科技贷款145万元。引进科技人员68名。
有400余名科技人员采取业余、兼职等形式,为乡镇企业服务。专业技术协会发展到16个,科技研究推广组织达273
个,初步形成了区乡科技网络。
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全区国办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投资164万元,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全年共输送大中
专生397名,比上年增加67名,勤工俭学普及率达99%,年收入177万元,比上年增长132.8%。

(鲍泽春)

周村区被列为全国乡镇企业制度建设试验区
周村区在1987年6月被中共山东省委确定为乡镇企业股份合作经济试验区的基础上,1988年4月,又经国务院批
准列为全国乡镇企业制度建设改革试验区。试验内容是乡镇企业股份合作经济制度建设,目的是探索和解决股份合
作制中的资产评估、股权确认、股金流动、劳资分红、企业积累、民主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推动农村的深层改革。
周村区委、区政府对试验工作极为重视,首先建立健全了区、乡(镇)专门机构,在干部统一认识、明确意义
的基础上,制定了总体设计规划,针对本区实际,初步规划确定了15个试验项目,并选择区供销系统为试点单位。
年内,先后推出的试验项目有:①各类股份合作企业示范章程;②股份确立与保护;③乡村行政组织对股份合作企
业的行为规范;④建立股票市场;⑤确定股份合作企业的积累和分配机制等。
经过一年的组织与探索, 试验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至年底,股份合作企业发展到791个,占乡镇企业总数的
56%,比上年增加139%;股金总额达8000万元,约占乡镇企业固定资产的42%;年产值3亿元,占乡镇企业产值的
60%以上;利税1500万元,占乡镇企业利税的65%;股份合作企业人均创产值15027元,无一企业亏损。
乡镇股份合作企业的成果,强烈地吸引着城区企业。周村区供销系统有20个单位,年内发展股份合作企业14个,
吸收股金165.7万元。股份合作企业还开始由试验区向全市辐射。

(王振声)

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
为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1988年周村区在“外经立区、科教兴周”的发展战略指引下,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对外联系。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外出学习经验,寻口岸找靠山,先后与上海等五个市
的五区一县签定了协议、意向和内外贸业务27项,与深圳电子进出口公司等20多个单位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在北
京、上海、深圳设立了办事机构;并与香港、日本、美国等客商达成合资、合作、三来一补项目十多个,同时签定
了合同。
(二)组建企业集团,提高创汇能力。1988年组建了分别以淄博第七毛巾厂、淄博第五服装厂为龙头的巾被、
服装两个企业集团,其出口收购值占全区出口总值的31%。为提高其创汇能力,还帮助企业从意大利引进16台剑杆
织机、从香港引进彩色电感等先进设备,仅此两项投产后可年创汇340万美元。
(三) 大力发展内向型经济。年内全区组成了40多家联合企业,年新增产值10300万元,新增利税1693万元,
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朱湄生)

组建企业集团,强化多镇企业竞争力
1988年,周村区以区属或乡镇骨干企业为龙头,在乡镇企业中以行业组建企业集团,增强竞争力,保持了乡镇
企业发展的好势头,促进了外向型经济发展。
年内, 初步组建起由13个巾被生产厂参加的巾被集团和7个乡镇服装加工厂组成的服装集团。集团公司主要承
担各成员厂的技术工艺、管理、设计、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咨询业务,并根据成员厂要求,负责设备购置、安装调试、
业务培训等。集团公司成立后,做了大量工作,如帮助前进毛巾厂解决了试制品与样品不符的技术难题,扶持周村
出口服装厂,使产品挤进国际市场。
9月7日,新华社报道了周村组建企业集团的消息。促进了全区组建企业集团工作的进展。年底,全区乡镇工业
完成出口收购值1283万元,居全市五区一县乡镇工业之首。

(王振声)

区审计局被誉为“经济医师”
区审计局坚持为经济改革服务,积极开展工作,被群众誉为“经济医师”。
1988年,市审计局下达审计项目19个,区实际完成77个,超额4倍。他们以有利改革,有利生产力发展为标准,
划清改革失误和以权谋私的界限, 对查出的问题不姑息迁就,彻底割除“脓包”。年内查出违纪额313万元,全按
财政规定作了处理;其他问题照章纠正,有争议的则通过审计澄清是非。如淄博无线电元件厂,过去生产瘫痪,新
厂长上任后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1988年第一季度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但有人反映领导有经济问题,经审计发现问
题属于会计业务生疏,账务处理不当,便帮助纠正,肯定成绩,澄清是非,消除了一些人的怀疑,支持了改革。

(朱湄生)

周村法律顾问处为改革开放提供优质服务
周村区法律顾问处始建于1980年。几年来,他们坚持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1985年发生的“粮局万元大
案”与“华企47万元案”是轰动一时的两例。承包粮局食品加工组的沙美宽、崔子英因“贪污”提成费1万元被捕。
顾问处律师则认定二人做法符合改革开放政策,法院采纳了他们的无罪辩护意见。周村华企商业公司与广州一家企
业签订购销合同,对方违法经营被查,华企47万元预付款失去着落,企业奄奄待闭。顾问处5名律师,7次去广东,
行程两万八千里,历时七百个日日夜夜,终于在1988年6月,追回47万元,另索回8万元赔偿费,使华企得以复苏。
1988年,顾问处的律师为57家单位担任常年法律顾问,比上年增加17处。驻张店的淄博日报社和报社经理部也
聘请该处律师任常年法律顾问。年内,他们为顾问单位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312万元,承办刑事辩护44件。是年6月,
他们组建全市第一家对外经济律师事务所后,又办理涉外法律事务35件,避免涉外经济损失280多万元。
周村法律顾问处有8名律师, 每年有偿服务收入10万元以上,实行自收自支,不花国家一分钱,做到社会效益
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1986年被誉为“全省学习的法律顾问处”,1986、1987两年,分别被省、市荣记集体三等功
各两次;1988年又被省荣记集体二等功一次。

(王振声)

绚丽多彩的周村小商品市场
周村小商品市场, 座落在商业街南端的斜马路街。1987年以来,每逢集日,马路两旁200多个摊点鳞次栉比,
从早到晚顾客络绎不绝。这个市场上的商品,有上千个花色品种,以小见长,以小见全,老太太用的发网、尖足袜,
小朋友玩的彩色气球,姑娘们围的金银线条纱巾,小伙子喜欢的高级打火机,以及红裙子、绿裤子、彩色童帽、耳
坠子等等,一应俱全。经商者除本地个体户外,不少是来自全国其他省市。多数摊点是批发兼零售。1988年,集日
成交额达10万元左右。

周村乡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周村乡有工业企业155个, 形成了以轻纺为主,包括服装加工、化工、机械等多门类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1988年,该乡在发展工业生产中,坚持了四个转变: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由注重外延发展,向以内涵扩大再生
产转变; 由粗放经营型向科学管理型方向转变;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变。全年工业总产值达20730万元,
比上年增长55.8%,固定资产发展到7056.6万元。以乡办企业淄博第七毛巾厂为龙头的出口创汇企业群体,全年完
成外贸出口收购值805万元,比上年增长了88.5%。出口品种有巾被、白毛巾、服装、纺织机械、化工产品等10个。
其中两项获得部优产品称号,两次获得国家专利,深受外商欢迎。1988年,该乡被省政府确定为出口基地乡、计划
单列乡,同时还被命名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

新建村试行股份合作制,促进村办企业稳步发展
周村乡新建村从1984年开始试行股份合作制,较好地解决了村办企业在发展中所需的资金、设备、技术、信息、
人才等问题,促进了村办企业的发展。1988年全村企业发展封15个,其中股份制和带有股份制性质的10个。合作资
金235万元, 占固定资产的16%。年内该村在广泛组织指导村民集资入股的同时,进一步发挥了股份制经济的中介
和杠杆作用,将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大型厂矿的科研成果、技术人才吸引来参加股份联合,搞技术入股或长期技
术投资,作股分红。通过横向联合,新办起的淄博吉祥装饰实业公司、淄博新型包装制品厂、淄博植绒厂印染分厂、
淄博牛仔服装厂等,均已正式投产,有些产品出口创汇潜力较大。该村全年工业总产值由上年的1900万元,发展到
4070万元,经济效益翻了一番。

靠芹菜致富的白寨村
周村区南营乡白寨村, 地处孝妇河畔,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多年来有种植蔬菜的习惯。全村265户,户户有
菜园。 年产蔬菜160万多公斤,芹菜占70%。该村芹菜不仅产量高,且秸实纯绿,香脆可口。方圆几十里流传着这
样一句话:“出门过白寨,别忘了买芹菜。”
从1986年开始,该村决定发展芹菜生产,打开致富门路。他们充分利用本村优越的自然条件,坚持科学种园。
把菜园地由过去的70亩扩大到250亩;新打小口水井120眼,买水泵184台,又投资2万元重新修整了一处变电室,把
线路顺到各家菜园水井旁,保证了浇菜用水。该村还成立了蔬菜研究会,在区乡科协的帮助下,自繁自育了芹菜优
良品种“花叶实杆1号”。为使芹菜提前上市,1988年初冬,新扎塑料大棚214个,覆盖率达80%。同时还采用了假
植贮存法,贮存芹菜75万公斤,保证了春节市场供应,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1988年,全村种芹菜180亩,年产芹菜90万公斤,总收入达45万元,比1986年翻了一番。全村人均收入870元,
村民存款居全乡第一。

(王鸿亮)

周村鲁周股份公司成立
1988年10月5日,周村商业、供销系统第一家股份合作企业——鲁周股份公司成立。
鲁周股份公司的股份共分5种, 在利益上的体现各不相同。公股不计息不分红;企业股只分红不计息,分红部
分作为企业股增值;职工个人股既分红又计息,同时承担风险,公司出现亏损,先用股息偿还,不足按风险股补偿;
社会集体股保息分红;社会个人股保年息12%。
至年底,鲁周股份公司的股数已达1082股,股金54.2万元。在国家紧缩银根的情况下求发展,鲁周公司走出一
条新路。

(王振声)

残疾人有了用武之地
周村区民政、街道部门为解决残疾人谋业问题,1979年办了一所社会福利家俱厂,职工中近半数是残疾人。这
些人在技术员和老职工的指导下, 为社会创造财富。1988年该厂产值达100余万元,创利10万元,又在筹备新上玻
璃纤维布项目,前景十分可观。
该厂安排残疾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深受社会各界和家属们的赞扬。如残疾青年杨某,曾萌生过厌世情绪,
入厂后干传达员,工作认真,一丝不苟。聋哑人彭某烧锅炉,千方百计节省煤炭,勤恳劳动,爱厂如家。闫某爱好
乒乓球活动,厂里领导支持她业余训练,参加市残疾人运动会荣获银牌奖。群众都高兴地说:“残疾人有了用武之
地”。

(朱湄生)

十年改革变化巨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出现了政治上安定团结,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大好局面。
区委、区政府以改革总揽全局,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先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继而又转向以集
体所有家庭承包、专业承包双层联营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农村合作经济体制,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78年,
全区农业总产值2850万元,1988年提高到6555万元,平均年递增8.6%。1978年,全区粮田面积20.38万亩,1988年
减少为18.38万亩,但粮食总产稳定在86558吨,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自1984年开始,全面进行了以城区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基
础上,实行承包制和租赁制,改革了企业用工和分配制度,部分企业实行了股份制。全区提前一年完成了“六五”
计划主要指标, 提前一年成为全市第一个工农业总产值翻番区。1978年,全区工商业仅有514家,1988年发展到近
5000家。乡镇企业1978年仅几十家,1988年发展到1843家,职工达33703人。1988年全区工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7.
2倍。
自区政府实行“外经立区、 科教兴周” 发展战略以来,贸易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区社会商品零售额
1988年比1978年增长1.85倍; 1978年出口商品收购值仅13万元,1988年提高到3035万元,十年增252倍。1988年又
在北京等市建立了办事机构,同华润公司等20个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拓宽了出口渠道。全区出口创汇企业已有17
个,出口产品55种。
1988年全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21名, 十年共取得科技成果105项,其中填补国内空白的72项,填补省内空
白的20项。 1978年全区有中小学243处, 经过整顿合并, 1988年为236处;1978年有在校学生51598名,专职教师
2420名,1988年分别发展到7100名和3374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7%。1988年全区职业学校6处,在校学生3252
名,专职教师280名。
城市建设,采取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并举的方针,自1978年以来,投资3595万元,开发了市南、航北两个小区,
占地383亩,投资1174万元。十年共建住宅楼房1099983平方米。城区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3.77平方米,增加到
1988年的8.7平方米。 十年中, 城区新建、疏通、拓宽道路长157公里,硬化治理了10余条小街小巷。共拆迁住户
963户,5.5万平方米。“引萌济周”工程缓解了城区工业用水的困难。
人民生活不断提高。1988年全区财政收入比1978年增长226%,城区职工人均收入1493元,比1978年增长999元;
农民人均收入768元, 比1978年增长650元。1988年城乡储蓄存款余额23413万元,是1978年的32倍。城乡人民消费
1988年比1978年增长2.5倍。 1988年末城区每百户拥有黑白电视机85台,彩色电视机35台,收录机55台,洗衣机85
台,电冰箱45台,电风扇110台。

(鲍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