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3&rec=183&run=13

省职工劳动模范

崔云山 56岁,中共党员,山东铝厂总工程师。1985年被评为厂劳动模范;1986年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
者” 称号,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事迹见1987年版《淄博年鉴》475页。)1987年他又创造了塑料导爆管和
延时毫秒雷管减震新措施和推广了水解质不偶合装药技术爆破, 保证了采矿的安全生产。1988年4月荣获“省职工
劳动模范”称号。

张连聿 40岁, 中共党员,桓台县索镇农业技术中学校长。他艰苦创业,勤俭办学。1986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
会授予他“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事迹见1987年版《淄博年鉴》荣誉榜)。1987
年, 山东省教育厅录制的电视片《发展中的山东职业教育》,专门介绍了他的事迹。1988年4月,他荣获“省职工
劳动模范”称号。

胡伟 34岁, 中共党员,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二车间副班长。他1985年以来,先后向厂领导提出治厂建议120
余条,对企业的生产管理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88、1987年先后被市政府、全国总工会授予“市职工劳动模范”、
“全国合理化建议活动标兵” 称号(事迹见1988年版《淄博年鉴》489页)。1987年,他又积极协助班长抓好班组
生产,取得了完成计划110%、质量合格率达99%的好成绩。1988年4月,荣获“省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吴学花 50岁, 中共党员,张店公安分局河滨派出所政治指导员。自1981年以来,她曾先后帮助3位老人常年
料理家务,做好事1500件,拒收礼品16次。于1985、1986年荣立三等功,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政治思想工
作者”称号,并获“五一”劳动奖章(事迹见1987年版《淄博年鉴》荣誉榜)。1987年以来,她认真改进工作,又
取得了新的成绩。1988年4月荣获“省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傅庆馥 50岁,中共党员,博山水泥厂厂长。他总结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创造的现代化管理方法——规范化工
作法,已在全省、全市推广。他带领全厂职工挖潜创新,使该厂在近几年原材料、燃料不断涨价的情况下,能源消
耗逐年下降,成本得到相对稳定,产品质量两次升级,产量、产值、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利税等经济指
标连续提高。他本人相继被评为市建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市优秀企业家、省优秀企业家、全国优秀企业家;1987
年,获山东省总工会授予的“山东省立志改革者”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荣获“省、
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刘同佑 49岁,中共党员,淄博平板玻璃厂厂长。他奋发进取,勇于开拓,运用科学方法管理企业,依靠技术
进步发展生产。首先建成了全国第一座全保温平板玻璃窑炉,使每箱平板玻璃耗油量由35公斤降至19公斤。油耗之
少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他狠抓产品质量,使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1987年全厂只用半年时间就超额23%
完成了全年的生产计划。年终为国家创利润185万元,超过了年计划的3.6倍。1985年全国总工会授予他全国“五一”
劳动奖章。1987年他被评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88年4月荣获“省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省计划生育劳动模范

马西浦 57岁,中共党员,市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他从事计划生育工作以来,积极主动为市委、市政府当好
参谋,并带领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全体工作人员团结实干,不断开创新局面。全市从1984年起,连续五年计划生育率
保持在99%以上。1986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市;1988年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先进单位。1985、1986和1987年,
他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87、1988年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给予记大功奖励,1988年被评勾省、市计划
生育劳动模范。

孙维新 50岁,中共党员,1987年调任张店区傅家乡副乡长。这之前,他担任张店区南定镇副镇长、四宝山乡
副乡长,均分管计划生育工作。他领导有方,措施得力,使这两个乡镇的计划生育工作扭转了被动局面,取得了显
著成绩。四宝山乡1986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傅家乡于1987年被评为全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1988年又
被评为全区计划生育模范单位和全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他本人1986年是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评为
省、市计划生育劳动模范。

市职工劳动模范

袁忠良 44岁,中共党员,市科委主任、党组书记。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他组织起草的淄博市“科教兴
市”实施方案和淄博市“科教兴市”的战略决策被《科技日报》列为全国十大科技新闻首条内容之一;淄博市的星
火密集区建设, 荣获国家星火管理奖、省科技进步奖。他组织实施的PVC项目获国家星火项目科技奖。他具有开拓
创新精神,全市的科技体制改革在全省名列前茅。他领导制定的市属科研机构实行科研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暂行办法,
省科委批转在全省试行。他主持建立的技术开发中心、新材料研究所在全省同行业中成效显著;建立的科技开发城
市信用社是全省科技系统第一家科技金融机构。1988年市科委工作获得了省级奖励。同年,他荣获“市职工劳动模
范”称号。

(林志强)

许志学 48岁,中共党员,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他思想敏锐,勇于开拓,曾先后提出并落实了
多渠道兴办液化气和对供水企业实行千吨水工资含量等多项改革措施。1988年,在他领导下,市公用事业局在省内
同行业中率先实行了行业承包,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坚持抓企业管理上等级、安全生产、优质服
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使下属四个企业中两个晋升为省级先进单位,两个成为省级文明单位。局系统连续两年
被评为全市文明系统,并有9项工作创全省同行业一流水平。同年,他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张增乾)

谢桦 56岁,中共党员,淄博日报社总编辑、党委书记。他办报既注意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又不削弱报纸的思
想性,坚持党报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推动经济改革,他倡导在全市开展争当当代企业家的活动,报纸辟专栏连续发
表企业家的先进事迹。在他主持下,淄博日报社在省内首先实行了自办发行、聘用干部等。他曾荣获山东省“富民
兴鲁”劳动奖章,先后被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市政府、市直机关党委授予“优秀知识分子”、“优秀宣传工作
者”、“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在1987年度和1988年度政绩考核中,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政府分别给予他记大
功和晋级奖励;1988年4月,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茂杰 德明)

马芳业 51岁, 中共党员,市自来水公司经理。他坚持改革,在省内同行业中率先推行2千吨水工资含量包干
和利润目标包干的承包责任制, 调动了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在他领导下,该公司先后投资400多万元,更新设备,
改造水源,还采用先进仪器检测水质,使水质达到了国家标准。在水源地水位逐年下降的情况下,保证了全市的正
常供水。1986年至1988年,全公司实现利润1318.95万元,供水20393.7万吨,人年供水量及利润两项指标均达到省
级先进企业标准。1988年,该公司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他被评为省企业优秀经营管理者、省优秀企业家和市职工
劳动模范,并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增乾 立军)

沈涛 46岁,中共党员,淄博毛纺厂厂长。1984年以来,他带领职工进行改革,实行干部聘任制、部门首长负
责制; 把全厂21个行政管理科室减为8部2室1公司;推行了计件工资和多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建立健全了各
项规章制度,促进企业不断发展,使全厂人均创利税上升到全省同行业之首。自1985年起,该厂连续成为全市“文
明工厂”。他1985年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知识分子,1986年被评为全市“十佳厂长”之一;1987年,获山
东省总工会授予的“山东省立志改革者”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
称号。

岳桂兰 40岁,中共党员,淄博市饮食服务公司和淄博饭店总经理。几年来,她言传身教,带出了好的店风。
淄博饭店面貌大大改观,被团中央、商业部命名为“全国城市文明经营示范单位”。她积极推行服务程序规范化、
产品质量标准化和卫生工作制度化, 在职工中深入开展优质服务活动,还制订了岗位责任制321条,充分调动了职
工的积极性,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跃居全省同行业第二位。1986年,她被评为市级企业家;1987年获山东省总工会授
予的“山东省优秀经营管理者”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唐作森 45岁,中共党员,淄博染织厂厂长。他抓经营管理,重视信息,善用人才,使这个厂充满生机和活力。
自1985年以来,企业经济效益连续上升。固定资产增长了2.3倍,工业产值增长了4倍,利润增长了19倍。1987年双
增双节创造价值427万元。 该厂曾荣获省“技术改造先进单位”称号,他本人被评为市优秀企业家;1988年荣获省
“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雍裕三 55岁,中共党员,淄博丝绸印染厂厂长。他锐意改革,推行经济责任制,改革企业内部机制,实行科
学管理。1987年完成产值6294万元,实现利税总额500.24万元,人均利税达9565元,达到国家二级企业标准;成品
绸一等品率达90.57%,比1986年提高6.88%;有4个品种被评为省优产品,创汇1400美元。产量、产值、利税、质
量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居省内同行业之首。1987年他被评为市优秀企业家;1988年被评为省丝绸系统劳动模范、
“市职工劳动模范”,并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王丰厚 46岁,中共党员,淄博钢厂厂长。他勇干改革,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率先推行工资金额浮动承包和劳
动组合制,激发了职工们的劳动热情,促进了生产。他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在全厂建立QC小组21个,狠抓产品质
量。 到1988年他任厂长四年来, 钢产量达7.8万吨, 产值6396万元,上缴利税补上了建厂初期亏欠的1000万元。
1986年, 他被评为省冶金系统先进工作者; 1987年,被评为市优秀企业家,“十佳厂长”之一;1988年,荣获省
“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毛其荣 47岁,中共党员,淄博毛巾厂厂长,他大胆改革,用科学方法管理企业,改革内部管理制度、用人制
度和分配制度,重视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使企业3年迈了三步,利税每年以100万元的速度递增。1987年产值、
利润分别比1984年增长26.29%和119%,有9个产品被评为部优、省优产品,被省定为出口定点厂。1986年创汇443
万美元, 1987年创汇,t50万美元,是市属企业中创汇最多的一家。工业总产值、针织拆纱、利税总额、全员劳动
生产率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第一。1987年他被评为市优秀企业家;1988年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
劳动模范”称号。

孙即廷 46岁,中共党员,博山美术琉璃厂厂长。1986年该厂实行厂长负责制后,他领导全厂职工强化企业经
营管理机制, 改革内部管理、分配制度,并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这一年产品出口额达206万元,比1985年
提高21.5%,1987年又比1986年提高31%。他制定了新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使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主导产品琉璃花球和内画鼻烟壶被评为部、省优质产品,多次获得省轻工系统质量管理奖,全国工艺美术行业优质
管理企业和省级先进企业等光荣称号。他本人先后被评为省二轻厅优秀厂长,市优秀企业家;1988年荣获省“富民
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于达沧 53岁,中共党员,市城乡建委主任。1985年,他在担任市建筑工程公司经理期间,勇于开拓,实行百
元工资含量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和弹性工资法,调动了职工们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他领导公司
与省国际技术开发公司等单位进行经济协作, 承建了美国关岛价值400万美元住宅工程。他重视智力投资,先后引
进6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安排多名职工外出学习深造,从而使公司活力增强,效益逐年提高,和1984年相比,1987
年总产值提高1.38倍, 利润提高2.03倍,单位工程合格率100%。1987年,他被命名为市优秀企业家,优秀知识分
子;1988年,省总工会授予他“山东省优秀经营管理者”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又荣获“市职工劳
动模范”称号。

杨玉修 50岁, 中共党员,淄博电子元件厂厂长。1986年他任厂长时,面对全厂亏损额达5.9万元、资产损失
38万元的严峻局面,整顿劳动纪律,狠抓产品质量,注重技术进步,实行一系列经济责任制,仅一个月就消除了亏
损, 三个月补上了亏损额,当年底盈利8.81万元。1987年又实现利润34.7万元,完成承包计划的432.5%;与此同
时,全厂在两个产品保持部优的基础上,又有两个产品获全国质量评比二等奖。1987年他被评为优秀企业家,1988
年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孙启玉 40岁,中共博山区蕉庄镇岜山村总支书记,淄博第四毛纺厂厂长。他坚持改革,发展商品生产,领导
所在村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村办企业。1987年产值达3500万元,利税675万元,居全市村办企业之首。
1987年, 全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80元提高到850元。同年,他曾获得市“农民企业家”、“市农业劳动模范”称
号;1988年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王锡三 51岁,中共党员,桓台县建筑总公司唐山公司经理、支部书记,唐山镇经委副主任。他努力开拓,将
公司由单一的民用建筑扩大为工业建筑,由单纯的劳务型发展成技术性。他广开门路,与济南化工厂合办无水氟化
氢工厂,为企业年增利税160万元。他重视施工质量,1985年在建设东营石油城时,在284支施工队伍的质量抽查中,
他们公司的施工质量,名列榜首。1987年,山东省总工会授予他“山东省优秀管理者”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
劳动奖章。1988年4月,他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李振洪 51岁,中共党员,临淄有机化工厂厂长兼支部书记。他勇于改革,大胆推行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并把
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生产中各个环节,使全厂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1987年年产量超过设计能力50%,实现利税比
1984年翻了一番半。吨糠醛煤耗为1.6吨,煤耗之低在全国同行业中居首位。该厂生产的糠醛远销日、美、苏等国,
被青岛商检局定为质量信得过产品。该厂被省经委、乡镇企业局定为“山东省乡镇企业示范单位”。1988年他荣获
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栾贻信 50岁,中共党员,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他从事政治理论和美学研究工作已多
年。在政治课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编写讲授提纲,对改革中出现的新理论、新思想不断进行研究探讨。近年来在
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了四部著作(其中三部与他人合写),还参加了文科统编教材《文艺美学
原理》的编写。《中国当代美学家传略》中刊有他的事迹。1987年,他曾被评为淄博市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
88年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高梦龄 51岁,中共党员,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致力于文学创作事业已多年,自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发表《残夜》等四部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七八星天外》及报告文学《走出低谷》、《观海门散记》
等;另外还在省、地、市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文艺理论、散文等。在全省作家中,他是由人民出版社
出版长篇小说最多的一个。近年来,他还辅导了一批文学青年从事创作。1987年他被评为市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988年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霍俊萍 41岁,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淄博市五音剧团演员。她为着力刻画现代人的形象,多次深入基层体验生
活,汲取营养,丰富自已的表演艺术。1987年以来,她参加演出的剧目,有4个被山东和中央广播电视台采用播放。
她主演的《窦女》、《豆花飘香》由山东电视台录制播放,中央电视台向全国转播。其中“豆剧”在1985年全国电
视剧“鹰象奖”评比中,获进取奖第一名。1986年,她在《石臼泉》剧中扮演鲁丫头,获省第三届戏剧月唯一的最
佳主角奖。1987年,晋京演出荣获第五届戏剧梅花奖。同年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她“山东省优秀文艺工作者”称号和
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她又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刘木森 48岁,中共党员,山东机器厂副总工程师。他研制的一些军工产品多次获得科学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
他负责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工作,每年都有较大发展,仅1987年,他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项目就获经济效益
444万元。 他自己每年提建议10余项,为厂增加效益10万元。1987年,他被评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材,市科技劳动
模范;1988年,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冯乃藻 50岁,淄博美术陶瓷厂研究所所长。他是远近闻名的淄博陶瓷艺苑中冯氏三兄弟中的老二。四十多年
来,潜心钻研,对陶瓷雕塑、造型设计、彩绘设计和艺术釉彩等研究有较高造诣,他的作品在日本、美国、香港等
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赞誉。他雕塑的《天女散花》、《太白醉酒》在五十年代崭露风姿;六十年代的《雄师》、
《大象》风靡海内外;大型雨点釉双龙瓶被日本朋友以万元购去。近年来他的作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价
值1500多万元。他的作品先后有34个品种获部、省和陶瓷行业新产品设计奖。他是淄博市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之
一,1988年,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王家仁 49岁,中共党员,桓台县水利水产局工程师。他根据本县井多、机多、油缺、水缺的情况,经过多次
试验,总结出了浇地省水14法和井、机、泵29项节能技术改造措施。推广应用后,全县每年节约柴油千余吨,节约
电180多万度,节水4432.4万立方米,加上省工、节约土地,创经济效益达224.46万元。他主持节能技术试验成果,
先后获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他曾在省级以上科技刊物上发表论文27篇,科普文章70篇,还和别人合作出版了一
部30万字著作。他的事迹已被载入《中国职工自学成才者辞典》。从1983年起他先后被评为市优秀知识分子、优秀
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88年,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司志杰 46岁,中共党员,山东博山陶瓷厂科研所工艺美术师、科长。他刻苦钻研业务,先后设计开发各类新
产品达200多个。 他设计的产品融艺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在全国、全省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中多次受到表彰奖励。
1987年, 他获得了山东省总工会授予的“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又荣
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狄冰淦 54岁,中共党员,淄博市皮肤病防治所主治医师、所长。他长期致力于全市的麻风病防治和研究工作,
亲自参加并主持了全市两次麻风病普查和10余次线索调查,摸清了全市麻风病病情,加强了防治工作。他领导制订
了《市麻防工作十年规划》、《淄博市麻风病报病奖励实施细则》,推进了全市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发展,为基本消
灭淄博市的麻风病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1978年以来,他先后5次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知识分子。1987年,
获山东省总工会授予的“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荣誉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 劳动奖章; 1988年4月又荣获
“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崔汉武 48岁,淄博市建筑工程公司科研所助理工程师。1978年至1980年,他先后设计并试制成功了“电焊机
空载自动断电装置” 等3个项目,满足了生产急需。1985年完成了ZBT型多头点焊机的电气设计,提高工效3.7倍。
1986年在30万吨乙烯污水处理设备安装中,克服了不熟悉外文的困难,检查出计算机系统图纸72处错误,保证了施
工质量,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赞扬。1987年,山东省总工会授予他“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
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他又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赵树棠 51岁,中共党员,市建设银行副行长。他倡导开展了“争当文明行员”活动,率领全体职工深化金融
改革。 1987年,该行分别以超额38%和39%完成省行核定的存款和收贷指标;为重点建设项目组织发行债券416万
元。他在工作中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坚持与职工民主对话日制度,受到总行、省行赞誉,被评为省建行系统先进工
作者。1988年他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夏道奎 47岁,中共党员,淄博矿务局洪山煤矿矿长,总工程师。他坚持改革,积极推行单面、单头承包;组
织有关人员对3处工作面实行生产改造,简化工艺流程,节约成本50.45万元;坚持一业为主,拓宽生产门路,发展
第三产业,使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他还亲自拟定了各项安全规章13份,健全了矿山安全体系,杜绝了各类事故
的发生。自1985年以来,他连续被评为“局劳动模范”;1987年,获山东省总工会授予的“山东省优秀经营管理者”
荣誉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又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沈树修 40岁,中共党员,淄博铝制品厂厂长。他带领职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调整产品结构,改革分配制
度, 不仅扭转了企业连续3年亏损的局面,而且自1983年起,企业创利税年递增率达27.1%。他注意培养人才,先
后选派20多人到各类大专学校进行技术理论深造,使企业增加了后劲。他严以律己,团结群众,得到群众的拥护。
1986年,厂工会代表职工为他挂匾表扬,职代会给他晋升一级工资,省二轻厅评他为1986年全省二轻系统“优秀厂
长” 。1987年山东省总工会授予他“山东省优秀经营管理者”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
又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张应恕 55岁,中共党员,市纺织批发公司经理。实行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后,他在领导体制、经营体制和管
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行了目标管理,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在全国行业性亏损中,这个公司成为
全省唯一一家超额完成利税计划的纺织批发企业。1987年销售额比1986年上升49%,实现利税比1986年上升38%,
各项经济指标列全省之首。在他领导下,这个公司还首次创办了三个股份制企业,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88
年他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安其瑞 58岁, 中共党员,淄博肉类联合加工厂总会计师。他先后提出了8条治厂建议,被领导采纳后,收到
良好效果。他改革厂内核算制度,提议内部实行承包和积极探索产品发展方向,都直接提高了企业生产能力和创汇
收入。1985年,他被评为市优秀知识分子;1987年获山东省总工会授予的“山东省优秀经营管理者”称号和山东省
“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昃宗义 52岁,中共党员,淄博钴厂厂长兼党委书记。他推行经济承包,积极进行综合开发,使企业提前10年
实现翻两番的奋斗目标。他开发了氧化钴等10多个钴类产品,填补了本省空白。他组织废气回收利用,使企业获得
年产5000吨亚硫酸铵化工产品。1987年,他获得山东省总工会授予的“山东省优秀经营管理者”称号和山东省“富
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又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张光玺 54岁,中共党员,淄博市博山区大街饭店经理。他从抓管理、扩大经营范围、改善服务态度入手,使
饭店成为闻名全市的“双信” (卫生信得过、质量信得过)饭店。1986年营业收入达到52.49万元,比1981年提高
了156%, 年创利润提高了369.37%。 他总结管理经验, 创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工作方法,收到了明显效果。自
1983年以来,他年年被评为商业局系统先进工作者;1983、1985、1986年度被评为博山区优秀共产党员;1987年获
山东省总工会授予的“山东省优秀经营管理者” 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又荣获“市职工
劳动模范”称号。

纪茂荣 45,岁,中共党员,淄川制药厂厂长。他狠抓企业管理,重视选拔人材,利用信息,实行多种形式的
联产承包制,使企业迅速从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从1980年到1987年工业总产值、利税平
均年递增14%, 累计为国家创汇252万美元。全厂有13种产品达国家标准。他严以律己,不谋私利,先后荣获省卫
生厅优秀政工干部、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1988年被评为市职工劳动模范并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苏桂荣 32岁,中共党员,淄博剪刀厂车间主任。她被厂方聘任为车间主任后,在车间内实行了层层承包经济
责任制,以及提取职工30%的工资与奖金捆在一起,按定额考核、多超多得的浮动工资分配办法,调动了职工们的
劳动积极性。 她狠抓技术革新, 1987年全车间完成4项技术改造,提高产量40%,当年生产旅行剪刀400万把,比
1986年提高23%;出口340万把,比1986年提高22%。完成产值170多万元,实现利润6万多元,创汇达30多万美元,
她曾先后被评为市“三八”红旗手、区优秀共产党员;1988年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匝劳动模范”
称号。

丁慎国 43岁,中共党员,淄博市电业局管理办公室计算机软件程序员。自1970年以来,他先后完成了铅酸电
池摇测装置、液位计、6A稳压电源等产品研制任务,完成各类革新7项。1983年他自行设计研制的GD—1型断钢芯测
试仪受到水电部表彰,并获重大科技发明三等奖。1984年调入计算机室后,积极利用这一先进设备,为生产服务,
先后开发应用程序30多项。其中“送电线路安装工程预决算系统程序”获省电力局优秀程序奖。自1983年以来,他
先后被评为局和省电业系统先进工作者,1985年被评为市优秀科技人员;1986年获省自学成才三等奖;1987年,山
东省总工会授予他“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又荣获“市职工劳
动模范”称号。

胡在簋 42岁,中共党员,第四砂轮厂研究所模具试验组组长。几年来,她坚持科研为生产服务,在样板磨砂
轮研制中,解决了棱角保持与偏摆等关键问题,产品质量达到瑞士同类产品水平。1986年她出国考察后,积极投入
引进设备工作,加快了企业更新速度。她还和大家一起,使螺纹磨砂轮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新设计的国家
标准GG、GB系列配方,为企业创产值8万余元。自1984年以来,她连续3年被评为厂级标兵;1985、1986年先后被市
妇联命名为“市女能人”、“三八”红旗手;1987年,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她“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山东
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于百功 48岁,中共党员,市药材站生产技术科科长,工程师。他试验成功的“马兜铃和紫草野生变种”项目,
获省医药总局三等奖;他的论文“马兜铃凤蝶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获省医药局三等奖,其方法在南方几个省
已得到广泛应用。他试验的“温室人工养蝎”获中国医药总局1987年科技进步二等奖。1985年他带领本科职工进行
全市中药材资源普查,采集1.34万份标本,制成3200份腊丸标本。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全市近期中药材保护药源的
开发利用计划、长远规划及中药材科技档案。还撰写了《淄博市中药资源普查报告》、《淄博市药用植物名录》等,
共20万字。其中《淄博市中药材资源普查报告》获1987年市科委三等奖。他先后被评为市医药系统先进工作者、优
秀共产党员和市优秀知识分子;1988年荣获“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王瑞兰 47岁,淄博市废旧物资公司收购门市部主任。她参加工作26年来,热爱本职工作,克服社会偏见,团
结门市部6名职工,年收购废旧物资数百吨,折款10万多元,人均创利是全公司人均创利的3倍。她常常拉地排车走
街串巷,收购废旧物资。20多年来,没和顾客红过一次脸,帐目没出一次错。她严格执行收购政策,积极配合公安
机关打击盗窃分子的破坏活动。仅据近3年的初步统计,就协助公安机关破获盗窃案226起。1979年她被评为山东省
“三八”红旗手;还多次被评为市供销系统的先进工作者;1987年获山东省总工会授予的“山东省优秀经营管理者”
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王瑞贞 41岁,中共党员,淄博无线电三厂一车间副主任,助理工程师。1985年在他主持下,为本车间完成了
具有较先进水平的总装生产线设计任务。 1986年11月为厂主导产品“微机运动装置” 设计了“导轨板注塑模”,
1987年又主持完成了“蓄电瓶注塑模” ,两项合计为厂节约资金4万余元。为支援乡镇企业,他给高阳乡设计了一
套“地毡上胶定型”设备,为该乡企业节约资金近30万元。自1984年以来,他先后被评为厂级标兵、厂模范共产党
员; 1987年获山东省总工会授予的“山东省革新能手”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荣获“市
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魏玉富 52岁,中共党员,桓台县土产杂品公司党支部书记兼经理。他自担任公司领导以来,狠抓经营管理,
使企业经济效益逐年上升。第一年实现利润6.8万元,1984年上升到31万元。1985年以后,在贷款利率增高,工资、
税收及其它各项费用上升的情况下,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注意做思想工作,从政治上关心、帮助
人, 使正气上升,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他关心职工生活,为职工建立了浴室、托儿所、女工冲洗室等福利设施。1
987年山东省总工会授予他“山东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又荣获
“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孙秀芳 48岁,中共党员,淄博市周村丝绸路粮油食品店主任。十几年来,她团结全店职工,热心为顾客服务,
受到群众普遍称赞, 她以身作则,组织职工上门服务,仅1986年就为驻地工厂、部队、干休所等用户送粮16.26万
公斤。 还组织青年职工为附近孤寡老人料理家务, 七年如一日。1984年以来,她多次受到区、省粮食系统表彰;
1987年获山东省工会授予的“山东省优秀经营管理者” 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 劳动奖章; 1988年4月又荣获
“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刘国良 36岁,淄博市临淄水泥厂烧成车间副主任。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积极参加技术改
造活动, 先后提出改造循环水池、钢珠密封润滑、改造立窑摆辊、增设吸尘风机等4条建议,使该厂产品质量得到
提高, 生产环境得到改善, 每年为厂创造价值达1.6万余元。 他工作17年来,多次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和标兵;
1987年获山东省总工会授予的“山东省革新能手” 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荣获“市职工
劳动模范”称号。

申秀英 45岁,中共党员,淄博丝织二厂力织二车间二工段工段长。她针对本工段青工多,技术素质差的情况,
狠抓工段管理和技术练兵,使青工们技术水平很快得到提高。她经常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工段内职工违犯纪律的
现象大大减少,许多后进职工成了生产骨干。她严格要求自己,虽患多种疾病,仍坚持顶岗上班。在她带领下,工
段产量、质量在车间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厂里的先进集体。她本人自1983年以来先后受到全总、省、市工会
的表彰;1987年获山东总工会授予的“山东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
4月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乔英才 36岁,中共党员,山东铝厂电解铝厂北电解车间第四大组组长。自担任大组组长以来,他先后制订了
《大组经济承包责任制》等近10项管理制度,改变了班组生产面貌。他积极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先后进行了《提高
电解质分子合格率》 等研究课题,使分子比合格率连续11个月100%。1986年,第四大组在他带领下,全组人员努
力奋战,实现了安全、文明生产、各项经济指标名列各班组之首,在车间竞赛中,获第一名,被分厂评为先进集体。
1987年, 山东省总工会授予他“山东省优秀班组长” 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 劳动奖章。1988年4月,他荣获
“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李景春 37岁,淄博铸钢厂维修车间电工班班长。他大胆管理,健全了班组各项制度,建立了质量、安全、工
具、材料、纪律、劳动竞赛等10余本台帐,使工作有章可循,井然有序。在他带领下,全班职工关心集体,热爱企
业,一年贡献义务班287个,他本人贡献129个。他改进工作,主动上门排除故障;他带领全班积极投入“双增双节”
活动,一年就为国家节约1万余元。1987年,山东省总工会授予他“山东省优秀班组长”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
劳动奖章。1988年4月,他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郭正远 37岁,中共党员,山东省轻工业机械厂铸造车间小件班副班长。他自1984年起,3年完成了9年的工作
量,被誉为跑在时间前面的人,他严格要求自己,参加工作十几年来,坚持出满勤,干满点。他能团结大伙一道积
极工作, 全班1986年完成年生产计划225.4%,废品率控制在2.92%,成为全厂的先进班组。1987年,山东省总工
会授予他“山东省生产能手”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又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于克平 30岁,中共党员,市外贸局土产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包装科业务员,市包装技术协会理事。他设计的十
寸彩陶挂盘礼品包装盒,先后获省轻工系统包装装璜最佳设计奖和华东地区包装装璜大奖;1987年他与别人合作设
计的“齐都窖王酒”礼品包装和五头彩陶文具包装在同年10月份分别获市包装装璜一等奖和二等奖。其中“齐都窖
王酒” 包装获省一轻系统包装装璜优秀设计奖。1987年,他在设计中将纸箱用纸由每平方米1154克降为984克,全
年减少用纸150多吨, 节约包装费用10多万元。为此,他曾先后被评为省工会积极分子,市优秀知识分子。1988年
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刘同珉 50岁,中共党员,市烟草公司经理、烟草专卖局局长。他为改变淄博烟叶质量差、竞争力弱的现状,
跑遍全市考察土质,大胆提出“北烟南移”方案,在南部山区种植烟叶。1986年,产出中黄一级烟叶,在全国获同
级烟叶第一名。 1987年全市烟叶获大面积丰收,产烟3.2万担,增收利税210万元;烟农增加收入478万元。同年济
南卷烟厂遭受水灾,他带领140人前往抗灾,奋战21个昼夜,抢出烟叶15.8万担,为国家减少损失126万多元。1987
年,该公司被中共淄博市委、省烟草公司党委命名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1988年他荣获省“富民兴鲁”奖
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耿佃勤 52岁,中共党员,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他在院内推行了经济技术承包责任制、岗位责任制、“五定
一奖超额提成”等改革措施,调动了全院职工的积极性。1987年全院收入突破500万元大关,比1986年增收138万元。
在他倡导下,全院还开展了“评优创佳立志立功”为主要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1987年,该院先后被评为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和省文明单位。1988年他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
工劳动模范”称号。

孙传栋 39岁,中共党员,淄博水泥厂质管科科长。1985年,他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利用当地劣质煤试
验生产425号R型普通水泥获得成功,降低了成本。为提高主机台时产量,他改进了生产工艺,提高了水泥的产量和
质量。他刻苦钻研技术,几年来,和大家一起先后实现较大革新10项,创经济价值30万元。他关心青年职工技术成
长,组织青工学习技术、岗位练兵,收到良好效果。1984、1985年他先后获得市“质量标兵”和省“水泥质量管理
先进工作者”称号。1987年,获得山东省总工会授予的“山东省质量标兵”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1988年4月又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高绍举 37岁,中共党员,淄博啤酒厂基建科副科长。他克服了文化水平低的困难,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学习
了材料力学、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等8种科技书籍,提高了科学技术水平。自1978年以来,他参与年产3~5千吨酒
精等7项技术改造、 扩建项目的土建工程设计,均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其中罗马尼亚进口啤酒罐装厂房的设计、给
排水设备的安装、工艺的理顺,均较快地发挥了效益,被省评为引进设备消化吸收先进奖。他设计的2×107/时锅
炉房结构合理, 设计图纸先后被省内外7家工厂选用。1986、1987两年他被评为厂级标兵;1988年荣获省“富民兴
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靳运福 57岁,中共党员,淄博矿务局钻探工程师。他参加工作后,热爱煤炭勘探事业,刻苦钻研技术,搞革
新项目130多项。 他成功地将普通卷管机改装成大直径卷管机,自制大直径套管,每年为国家节约材料购置费十几
万元。 他设计的油压端管器,提下钻速比以前提高2倍多,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1988年,他荣获省“富民兴鲁”
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王世珉 43岁,中共党员,淄川区淄城西关中学教师。他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刻苦学习,认真总结教学经验,
撰写的《中学作文教学实践与体会》被区教育局印发给全区各校老师参考。他除注重课堂教学外,还组织学生开展
多种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他所教的3个毕业班,均被市教育局授予优秀班集体称号。3个毕业班中有20多人考入大
中专学校深造。 他已连续6年被评为镇、区、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1988年,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
“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蒋会平 49岁,中共党员,南定热电厂锅炉运行车间主任。他加强了对锅炉运行工作的管理,自1983年以来,
连续5年没有发生事故。 他还和职工们一起研究制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使职工搞好安全生产有章可循。1988年,
该车间的燃料制煤粉电耗由原来的29~30度/吨下降为28~28.5度/吨, 全年节约燃油7吨多。从1986年以来,他
连续3年被评为淄博供电局先进工作者;1988年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陈维玺 48岁,中共党员,淄博钢窗厂铸造车间主任。他改革管理方式,狠抓薄弱环节,使车间扩大了生产规
模,产品由年产200吨增加到12240吨,用户由20多家发展到70多家。1987年实现利润18.4万元。他注重提高职工素
质,举办技术培训班,亲自授课。在他领导下,这个车间采取质量跟踪调查法,严格质量检查分析制度,提高了产
品质量。他努力提高生产能力,改变了原来不能浇铸1吨以上大件的状况;还改进了地坑组合造型,开发了4种新产
品。他带领职工修旧利废,为国家节约21万多元。他曾被评为市技协积极分子、厂标兵;1988年荣获省“富民兴鲁”
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石佐军 32岁,中共党员,临淄煤矿掘进工区队长。他在全队实行了《掘进工区班队干部岗位责任考核办法》、
《掘进工区职工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并注意做政治思想工作,带领全队职工努力搞好生产,连续四年95%的月
份达到或超过地方进尺标准水平。 1987年提前125天完成全年进尺计划。1988年他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
“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李建奎 55岁,中共党员,山东铝厂水泥厂工人出身的技师。他刻苦钻研技术,不断进行技术革新,解决了一
些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他自制材料,改装简化了装卸桥小车走轮,保证了正常运转;改进了多品种煤双管螺丝
和罗包机油缸结构, 提高了工效。1987年8月,5#头鼓风机运转不正常,他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检查修理,解决了
轴承温度高、影响水泥产量的问题。他曾被评为厂级劳动模范,1988年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
动模范”称号。

高云禄 33岁,中共预备党员,淄博牵引电机联合公司冲剪车间铸铝组组长。在他带领下,全组月月超额完成
任务, 从未出现过质量事故。他成功地改进了410牵引电机抱轴瓦浇注工艺,将单凸台模具改造成双凸台模具,仅
1986年就为国家节约巴氏合金价值达20.22万元。 这一年, 他还义务修废轴瓦15副, 为国家节约了2.46万元。自
1983年以来,他年年被评为厂先进工作者、标兵。1987年获山东省总工会授予的“山东省革新能手”称号和山东省
“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黄加铎 43岁,中共党员,淄博电机二厂金工车间金工一班班长。他重视班组建设,在注意做好思想工作的同
时,建立和健全了一套以岗位责任制为内容的班组管理制度,实行了体现奖优罚劣的浮动工资制,还开展了保证提
高产品质量的活动,使全班月月超额完成各项生产任务。1984年,他所在的这个班被省政府命名为先进班组。他本
人连续3年被评为厂级标兵;1988年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昃继斌 38岁,中共党员,博山电机厂二分厂总装组班长。他不断完善班组管理责任制,团结带领全班工人年
年完成厂下达的各项任务。1987年完成8.8万多千瓦,比1986年提高55.1%。在他带领下,班QC小组自1983年以来,
先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20余项, 发表QC重大成果3项,仅《Y系列电机振动》一项,一年可节约近2.4万元;操
作设备由手工操作逐步实现了半机械化操作,提高工效3倍。1987年全班人均完成额定工时190%,他被评为厂标兵。
1988年,他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吴光成 47岁,中共党员,淄博矿务局石谷煤矿采煤一区一班班长。他依靠职工,加强班组管理,建立和健全
了各项管理制度。他坚持做政治思想工作,关心职工生活,保证全班出勤率85%以上。为了抓好生产,他在班里组
织了“对口”“对手”劳动竞赛,还组织职工学习各项劳动法规、技术规程,让每个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思想。
在他率领下, 全班年年月月完成或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并且十几年来未发生过重伤以上事故,轻伤率也降到2%以
下。1986、1987两年他被评为矿务局系统劳动模范;1988年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
号。

李同兰 25岁,山东福山陶瓷厂彩烤车间采贴二组组长。她注意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技术,
使全班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1987年全组内销产品贴花质量达99.91%,出口产品达99.05%,分
别比计划提高1.91%和2.05%。 她和大家一起实干加巧干,保证了全班生产任务的完成,产量计划230.2万余元,
实际完成279.1万多元, 超额48.9万多元。1987年她被评为市技术能手、厂“三八”红旗手;1988年荣获省“富民
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彭洪业 37岁,中共党员,山东建材机械厂电工班班长。在他带领下,全班职工年年安全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13年生产无事故。1987年,他带领全班人员利用公余时间完成铆焊车间大型设备和照明安装任务,为企业节约开支
3万元。在“双增双节”中,修旧利废价值达1.7万元。他所在的班组人员到全国各地开展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
17项。在市局组织的学习安全知识的培训中,全班平均得90分以上。为此,他被评为厂级标兵,1988年荣获省“富
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赵志清 36岁,中共党员,第四砂轮厂二车间班长。她注重抓班组建设,建立健全了民主管理体系和各项规章
制度, 使全班人员齐心努力搞生产, 年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仅1986、1987两年,她们全班就创产值68.8万元。
1984年,她们生产的白刚玉微粉荣获国家银质奖。1986年,她所在班被国家机械部和省政府分别命名为“模范班组”
和“先进班组”。1988年,她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王继忠 30岁,中共党员,山东铝厂工程处架工班班长。他在工作中事事带头,苦活、累活,险活抢着干,并
注意做思想工作,通过谈心和家访,为班内人员排难解忧。在他带动下,全班生产任务年年出色完成。在班组管理
工作中, 他总结出了“真、实、热、严、宽、精、诚、信”8字管理方法。他带头献计献策,提合理化建议28项,
实现革新3项, 节约价值5万元。 他曾被评为厂劳动模范,省、市新长征突击手,优秀共产党员;1988年又荣获省
“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赵明祯 31岁,中共党员,淄博矿务局夏庄煤矿二井采煤三队生产班长。他带领全班人员月月完成或超额完成
生产任务, 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一级品率达70%,安全、质量和出勤率均居全矿首位。在双增双节运动中,
他带领青年团员回收废钢铁1200多公斤; 回收的坑木、引板等,仅1987年就为国家节约2000元。他5年提合理化建
议289条,被区队采纳265条。1987年,他曾被评为矿劳动模范;1988年,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
劳动模范”称号。

王玉玲 24岁,中共党员,淄博第一棉纺织厂挡车工。她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年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从1983
年起, 5年内4次创“万米无疵布”的好成绩,跨入同工种先进行列。她连年被评为厂级先进工作者。1987年8月间
《人民日报》报道了她的先进事迹。她曾获得省“七五”建功奖章,并被评为省操作能手、市纺织公司标兵;1988
年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徐化齐 31岁, 中共党员,山东铝厂动力机修厂机修车间起重班班长。他在厂4号窑会战中,在现场指挥连续
奋战几个昼夜, 使需用1周多时间的工作量4天完成。在厂2号窑收尘烟筒排险中,不顾个人安危,攀登倾斜30度的
大烟筒顶排除险情,保障了正常生产。他注重班组管理,改进分配制度,解决了班组人员迟到、早退、出工不出力、
使用工具无手续等问题。他关心集体财产,连续几年为厂制作和修复设备价值达几十万元。他多次被评为厂先进生
产者、优秀班长;1987年山东省总工会授予他“山东省优秀班组长”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
4月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崔淑琛 32岁,中共党员,淄博合成纤维厂毛条车间乙班班长。几年来,她重视做思想工作,用交友谈心方式,
使全班职工团结一致,努力搞好生产。在班组管理方面,制订了《班组管理示意图》、《经济核算分配明细表》,
使班组生产量由计划的529.75吨上升到639.66吨,一等品率也有所提高。自1983年以来,她所领导的班组先后被评
为厂、公司先进班组,自1984年起她连续被评为厂级先进生产者和标兵。1987年,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她“山东省优
秀班组长”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赵玉淦 52岁, 淄博制酸厂硫酸车间液流班班长。在班组管理中,他认真执行质量、设备、生产操作等7项管
理制度, 使班组连续取得无泄漏、设备完好率100%的优异成绩。他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在QC活动中采用国际
先进工艺,使液体三氧化硫质量大幅度提高,1984年被评为省优产品。1986年,该产品含水率又超过了国际先进标
准。他善于合理组织生产,班组产量七年平均每年递增11.34%。为此,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1987年,
山东省总工会授予他“山东省优秀班组长” 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又荣获“市职工劳动
模范”称号。

王忠兴 38岁,中共党员,山东耐火材料厂耐火砖车间烧成工段拣砖工。他工作一贯勤勤恳恳,不怕脏和累,
月月超额完成工作任务。从1982年开始,他每年完成计划都在180%以上,12年来义务加班460多个。经他所检查的
产品,合格率都在98%以上。自1974年起至1985年,他连续十二年先后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和标兵;1986年又被评
为厂优秀党员。1987年2月省冶金公司授予他“劳动模范”称号;同年5月,获山东省总工会授予的“山东省质量标
兵”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月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韩道生 30岁,淄川区淄城信用社农业信贷员。他认真执行党的经济政策,管好用活信贷资金,扶持农民发展
各项生产。仅1984年,经他扶持的3个村、120个农户,共发展副业34项,全部脱贫致富。1986年他为信用社创利润
23万元,占全信用社总利润的47%。1984年以来,他连续被评为区级金融先进工作者;1986年被评为省、市级金融
先进工作者; 1987年获山东省总工会授予的“山东省优秀信贷员”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年4
月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李永新 25岁,共青团员,淄博市公共汽车公司司机七队乘务员。她虚心好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注
意礼貌用语, 准确报站, 态度和蔼,经常为乘客做好事,仅1986年有记载的就达11次。1986年她完成收入计划的
108.59%,卫生合格率达到100%,先后3次受到电台、电视台表扬。自1984年以来,她多次被评为全国、省、市同
行业先进工作者;1987年获山东省总工会授予的“山东省优秀服务员”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88
年4月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巩华运 31岁, 淄博市公路运输公司汽车五队驾驶员。他十分注意生产效益,1986年完成运输计划457.3吨公
里, 比计划超额42.8%;创收8.3万元,比计划超额44.9%;单车成本完成135.4元,比计划下降了7.6%;利润完
成1.53万元,比计划超额67.4%;全年节油4401公升;并取得了全年无大小交通事故和商务事故的优异成绩。1986
年,他被评为省交通系统先进生产者;1987年,山东省总工会授予他“山东省优秀驾驶员”称号和省“富民兴鲁”
劳动奖章;1988年4月又荣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赵志莲 35岁,市邮电局张店电信分局长途话务员。她热爱本职工作,牢固树立“人民邮电为人民”的思想,
努力掌握业务操作技术,满腔热情为用户服务,经常为用户送话上门,为有急事、要事的用户排忧解难。仅1988年
接通长途电话5.52万张,无任何差错,并为用户千方百计接通疑难电话85次,多次受到用户赞扬。自1987年以来,
她先后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被市评为“三八”红旗手、“明星服务员”、“十佳服务员”;1988年又荣
获“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吴茂杰 李圣喜)

庞秀清 36岁,淄博长途汽车站服务员。自1986年创建“文明窗口”活动以来,她不怕脏和累,热情周到地为
旅客服务, 得到广大旅客的好评。1987年以来,她为旅客做好事374件,照顾老、弱、病、残、孕、幼等旅客2563
人次, 得到旅客表扬信8封、表扬稿2300多篇。1986年,她被省交通厅评为“优秀服务员”;1987年被评为市“明
星服务员”;1988年市政府授予她“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王有吉 晓斐)

李明光 23岁,市邮电局临淄邮电分局国际业务营业员。他工作认真负责、热情为国内外用户服务。至1988年
的5年间,他共受理各类邮电业务14.5万多件;国际友人的业务随来随办,经常早上班,晚下班。为提高业务素质,
他除自学英语专业外, 还苦练拍发报基本功,发报速度每分钟达260个字母,缩短了外宾拍发电报等候的时间。他
还千方百计为外宾复活“死报”,几年来送复活的死报53件,受到外宾一致赞扬。他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
88年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

(圣喜 晓斐)

市农业劳动模范

翟慎德 60岁,中共党员,市农委主任。他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围绕农村改革,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写出了大
量有创见性的工作报告和文章。 他主持起草的5个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规定,均被市政府采纳。1988年,他指导推
广吨粮田、高密度种植、节水农业、立体种植和培育食用菌等技术,促进了全市农业的发展,全面完成了当年各项
农业生产指标。全市粮食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是全省粮食增产的三个市地之一。1987年,他被市直机关
党委评为优秀党员;在政绩考核中被市委、市政府记大功一次;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考明金 45岁,市林业局局长。1984年以来,他带领林业干部、职工创造性地进行林业建设。全市造林每年以
5万亩的速度增加,建成了七大片12万亩的果品基地,使果品产量翻了一番;创建了自然保护区、植物园和鸟展馆;
在全市推广了容器育苗造林新技术及山区老果树资源、高产优质果园和幼龄果园早实丰产三项技术开发,均取得了
显著成效。他还对国营林场苗圃进行了改革,使林场苗圃由国家补贴变为向国家做贡献。1985年他被市委、市政府
评为先进工作者;1987年被市委、市政府记大功一次;1988年获得林业部劲松奖,被省林业厅评为森林保护先进工
作者,并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牛均启 52岁,中共市农机公司纪委书记。近年来,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大量农机方面的文章和调
查报告,完成了某些难度较大的农机理论研究课程,写出了10万多字的专题或综合报告,多数在国家和市级刊物上
发表。1988年,他荣获省市农机系统10多项技术进步奖。1987年以来,他重点抓了区县农机学校建设,积极推行了
校长负责制,为培养农机力量做出了贡献。1984年,他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1985至1986年被该公司评
为先进工作者;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邵成孝 40岁,太河水库管理局副局长,分管防汛和工程建设。在太河水库几个大型工程建设中,他带领广大
职工艰苦奋战,重视工程质量,顺利完成了1987、1988年度工程建设计划,为太河水库东溢水道建闸工程顺利竣工
做出了积极贡献。1988年,他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王学芝 47岁,市良种场场长。1988年,他挑头承包市良种场,带领全场职工大胆改革,在场内层层落实了承
包经营责任制,制定了干部守则、财务供销管理制度和保证牛奶质量等规章制度,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他还以本
场为龙头, 联合3个村办奶牛场、16个奶牛专业户建立了奶业联合集团,为解决张店城区吃奶难做出了贡献。1988
年,这个场年总产值、产品产量、利润、人均创利等创建场40年来最好水平。和1987年相比,总产值增长50%,利
润增长906%,牛奶总产量增长39%。1988年,他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韩顺祥 41岁,张店区常务副区长,分管农业。1988年,他指挥打通了水利工程通水渠道玉皇山隧洞;组织发
动石桥、 大张、房镇3个乡完成了3000亩高标准林网。在领导农业生产中,他超前研究,深入基层,在春播、秋种
和抗旱、灭虫等关键时刻,及时组织召开各种现场会指导工作,并提出了许多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1988年,该区
粮食单、总产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1.6%,农业总收入增长32.8%,多种经营收入增长34.6%;蔬菜栽种面积增
长4%;新建千亩鱼池,年产鲜鱼200吨。1987年,他在干部年终政绩考核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8年荣获“市
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张月生 49岁,张店区水利水产局局长。在玉皇山水渠隧洞工程建设中,他连续一年多大部分时间吃住在工地,
以其自身的模范行动推动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到1988年底,这个工程掘进完成98%,衬砌工程量完成96%。1987年,
他在区级机关干部政绩考核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袁真 37岁,中共张店区中埠镇委员会书记。他重视对农业的领导,带领全镇人民开展以治水为重点的农田水
利建设,1987年以来,投资89万元,投工24万个,完成了该镇太河水库引水工程,缓解了全镇水源短缺的矛盾。两
年来新打机井28眼, 修蓄水池1座,修防渗渠9550米,增强了全镇农业发展的后劲,1987年粮食单产、总产分别比
1986年增长4.5%和6.4%;1988年单产、总产又分别比上年增长4.3%。1988年,他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苗士森 52岁,中共张店区南定镇漫泗河村支部书记。1978年以来,他大胆改革,领导全村落实了联产承包、
专业包干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85年,该村创办了全市第一家村办集体农场,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成
为省农机化试点先进单位。 该村又先后投资550万元兴建了砖瓦厂、养殖场等11处村办企业。到1988年底,全村经
济总收入871万元, 人均收入1400元。同时,他还注重了精神文明建设,在村内建立了教学实验楼,修了道路,为
村民安装了自来水。 1987—1988年该村先后被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和“科普文明村”。1979至1987年他连续9
年被市、区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胡立新 39岁,中共张店区傅家乡黄家村支部书记。1986年任职以来,他带领村领导成员,在抓好村办企业的
同时,注重对农业的投入,并在全村建立健全了服务网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与1987年相比,1988年全村集
体固定资产总值增长166万元;经济总收入增长364万元;人均收入增长53元;粮食总产增长15吨。1988年,他荣获
“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李恕林 49岁,中共博山区农村工作委员会书记。他提出了博山区城乡共建副食品基地的意见,并帮助农村联
系共建单位。 1988年为该区农村联系10多家厂矿企业,筹集了共建资金100多万元。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主持
制定了扶贫责任制意见,对全区贫困村落实了厂矿、机关、姊妹村“三包一”的扶贫措施,仅一年时间就消灭了人
均收入300元以下的贫困村。 在协助分管农业的副区长抓农业工作中,成绩突出。1984年,他被国家科委、经委、
农业部、林业部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同年被市政府评为优秀知识分子;1987年被区政府评为“专业技术拔尖
人才”;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马应洪 53岁,中共党员,博山区农业机械服务公司经理。在全区农机系统推广了机关工作人员百分计奖法的
政绩考核办法,促进了机关制度建设。他组织推广了改变耕、播方法的双向犁、玉米套种耧、小麦沟播耧等新技术,
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表彰奖励。他还将竞争机制引入区拖拉机站,加强乡镇农机站建设。到1988年,全区已有60
%的农机站变成了经济实体,年创利50万元。1987年他被区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
称号。

阎西国 34岁,中共博山区南博山镇委员会书记。他注重干部队伍建设,先后制定了党委议事规划,党委、支
部和党员目标责任制,机关干部守则,干部奖惩办法等10多项制度,调动了全镇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他重视
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在全镇推行了土地有偿使用承包制和劳动积累制度,至1988年,集体积累达到15.4万元,扩大
水浇地300亩。 1985、1987年,他被区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市委评为先进政治思想工作者,并荣获“市
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王其祥 61岁,博山区域城镇阎家楼村主任。他带领全村群众利用本地资源,先后办起了耐火材料厂、煤井、
砂锅等村办企业,全村经济收入有较大增长。集体积累增加后,投资10万元建起了1500立方的配套水利设施蓄水池,
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1988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112.03万元,人均收入1339元,分别比上年增加36.63万元和
409元。到1988年的五年中,共投资2万元,为村民提供了统一耕种、收割等系列化服务,还投资给村里安上了自来
水, 给学校安上了暖气和风扇,改善了村民们的吃水条件和学校的教学条件。1984年以来,他连续5年被镇政府评
为先进工作者;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孙华祥 32岁, 中共博山区白塔镇因阜村支部书记。他领导全村群众集资兴建了弹簧厂、轧钢厂,还建立了6
家村户联办企业, 使集体积累大幅度增长。在此基础上,他又创办了农业服务队,投资5万元,在耕地、浇水,脱
粒和化肥、 农药、种子供应等方面,为村民提供无偿服务,促进了粮食生产。1988年全村粮食单产693公斤,总产
24.67万公斤,皆比1987年增长6%;工农业总收入达762万元,人均收入1418元,分别比1987年增长78.5%和41%。
19 88年,他被区政府评为“青年农民企业家”,同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王际夏 48岁,中共淄川区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党组书记。他1982年任职以来,先后起草了“土地承包”、“完
善荒山、林果承包合同”、“延长土地承包期”、“加快吨粮田、副食品基地建设”等改革文件,1987年在农村倡
导开展了“丰收杯”竞赛活动;1988年又组织了牧场、果园达标活动;这些,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粮食和副食品生产
的发展。他还提出并组织了发展工牧结合、林牧结合的规模经营和城乡共建副食品基地的活动。1988年,全区有15
处农场、 果园建起了养猪、养鸡场,有6处饲养场与厂矿单位建立了共建关系。1986至1987年,他被区政府评为先
进工作者;1987—1988被区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李士农 46岁,淄川区林业局副局长。他主持制定了全区林果发展规划,并精心组织落实;还组织了峨庄、太
河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的规划设计;引进火炬、沙棘等林木新品种;推广了侧柏营养杯育苗造林新技术;还组
织了淄川池梨开发;推广了果树地膜覆盖、穴贮肥水等实用技术,促进了果品生产的发展。1988年,全区果品总产
比1987年增长2.67倍。1985年,他被区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1986至1988年连续三年被区科协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
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张庆林 41岁, 淄川区冶头乡副乡长。 他带领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投资45万元,打深井2眼,修防渗渠
7500米,使全乡水浇地扩大到7250亩,加之完善了承包合同,1988年全乡粮食单产456.2公斤,总产492.3万公斤,
创历史最高水平。1982年,他被市农业部门评为先进工作者;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冯衍明 38岁,中共党员,淄川区双沟乡孟机村村委会主任。自1985年任职以来,他带领全村群众先后建起了
化工厂等5个企业,到1988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14万元,年实现利润38万元,使这个有名的落后村一跃成为全乡的
先进村。 工业致富后,不忘强化农业基础,4年共向农业投资32万元,努力扩大水浇地面积,为增产粮食奠定了基
础。 1988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521万元,比1987年增长2倍;人均收入980元,比1987年增长36.1%,1986年他被
区政府评为农民企业家,1987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刘兴书 33岁,淄川区罗村镇聂村村委会主任。他重视发展农村工副业,也不放松强化农业,对农业实行倾斜
政策, 1988年向农业投资69万元,新打和配套机井26眼,新建扬水站3处,使1700亩粮田全部变成水浇地。与此同
时,还抓了果菜生产,办了养猪、养鸡场。1988年,全村果、牧、菜发展规模居全镇之首,创历史最高水平;工农
业总收入1108万元,人均收980元;粮食单产603公斤,总产89万公斤,分别比1987年增长30.4%、8.8%、7.6%和
7.6%。1988年,他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褚全德 36岁,中共淄川区龙泉镇韩庄村支部书记。1978年以来,他带领全村群众先后建起了炊具厂、塑料厂、
针织厂等15个企业。在重视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同时,不放松粮食生产,采取以工补农的方法,发展农业。1987年
拨出20万元打机井, 修建防渗渠、水池和毛渠,努力扩大水浇地面积。1988年全村粮食总产量26.42万公斤。工农
业总收入846万元,人均收入1020元,分别是1978年的40.5倍和8.7倍。全村收入增加后,在他的倡导下,近年来村
里建起了幼儿园、卫生室、妇女之家、青年民兵之家等农村文化福利设施,还为村民安上了自来水。1985年,该村
被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1985至1987年他被评为区、镇优秀共产党员;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高峰岭 36岁,临淄区副区长分管农业工作。他指导和组织全区农村完善了土地承包合同,落实了两田制(口
粮田和责任田) ,推行了义务工商品化制度。他结合实际先后撰写了8篇指导农业生产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均被有
关刊物刊用。他科学地提出了在全区建立粮食、畜牧、蔬菜等商品基地的设想,被采纳后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显
著效益。1988年,他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王厚裕 46岁,临淄区蔬菜局局长。1983年以来,他根据该区周围大工业企业多的特点,提出注重发展蔬菜生
产的农村经济工作方针,并认真组织实施。他注重学习外地经验,引进新技术,总结出“抓销售、促生产”的一套
经验,实行了蔬菜产供销一体化管理,有力地促进了蔬菜生产的发展,1988年,全区瓜菜种植面积12.5万亩,总产
7.07亿斤,总收入1.24亿元,比1983年分别增长140.8%,96.9%和393.6%。1987年该局被市委、市政府记集体一
等功;1988年被市蔬菜办公室评为先进单位。同年,他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王铭寿 44岁,临淄区齐都镇镇长。他正确处理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的关系,优化农业内部结构,使农林牧副
各业全面发展, 其中粮、菜、林业生产在全市乡镇处于领先地位。1988年,他率领全镇农民修建机井109眼、防渗
渠2.5万米,大大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1988年,粮食单产771公斤,总产2777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业总收
入6249万元,人均收入913元,分别比1987年增长37.5%和20.3%。1984至1987年,他连续4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
先进工作者,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朱光汉 48岁,中共临淄区孙娄乡朱营村支部书记。他带领全村农民积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开展农业基
本建设,投资20多万元,打机井4眼,修防渗渠600米,并购置大量农业机械,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1988年,
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91万元, 人均收入1005元,分别比1987年增长63.4%和25.6%。1977年以来,他连年被乡政府
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邵士俊 38岁,中共临淄区皇城乡顾邵村支部书记。他重视全面发展本村经济,既努力发展村办企业,又不忽
视农业生产。 1982年以来,他领导全村投资140万元,先后建起了造纸厂、农机配件厂、水泥预制厂、建筑队等村
办企业,固定资产达到250万元,年创利30万元。与此同时先后投资150万元,打机井、修渠、添置大量农业机械,
扩大水浇地面积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1987年相比,1988年全村粮食单产、总产分别增长3.4倍和4.1倍,工农
业总收入增长29倍,人均收入增长2.6倍。1983~1987年他连续5年被评为市、区优秀共产党员;1985年、1986年被
区委、区政府评为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的标兵干部;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李建文 40岁,中共临淄区北羊乡南卧石村支部书记,他带领全村群众努力进行农业基本建设,促进了农业生
产的发展。添置了电力设备,新打机井11眼,使粮田全部变成了水浇田。1988年,该村粮食单产715公斤,总产280
万公斤, 分别比1983年增长188公斤和62.75万公斤; 工农业总收入348万元,人均收入810元,比1983年分别增长
17.47%和51.6%。1984至1988年他连续5年被区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田家德 50岁, 周村区副区长,分管农业工作。他在全区倡导建立了6个技术指导站,鼓励农业事业单位改为
企业和兴办服务实体。对建设农副产品基地采取了许多倾斜性政策,全区初步建立了吨粮田、水产养殖、蔬菜、畜
禽和林果基地,收到较好的效益。1988年全区农业总收入比上年增长40%,粮食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同
年,他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孙树成 52岁,中共党员,周村区农委主任。他结合实际在全区农村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调动
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同时,狠抓了粮食生产和副食品基地建设。全区1.2万亩粮田通过吨粮田技术开发,亩产达
到1048.4公斤。1988年,全区粮食单产、总产分别比上年增长4.8%和3.1%,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生猪、大牲畜存
栏量,果品、蔬菜等产量也有了新的增长。1988年,他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陈夕江 32岁,周村区张坊乡农委主任。为促进粮食生产,他在全乡组织推广了小麦精播和玉米密植法;带领
农民先后建起了两处防汛闸,修复了引用萌山水库水的7条水渠,修复机井250眼,扩大水浇面积2000亩。1988年,
又组织人员新打机井7眼, 进行了吨粮田开发,使全乡2470亩粮田亩产达到1069.3公斤;17亩夏玉米高产试验,亩
产达到802公斤,为大面积高产提供了经验。1988,全乡粮食单产达到730公斤,总产7050吨,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
高水平。1987年他被区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尹德喜 35岁,中共桓台县唐山镇书记。1984年任职以来,他坚持重视工业也不忽视农业的指导思想,带领全
镇人民大搞农业基本建设, 先后投资50万元,整修防渗渠和农业用电线路,购置农业机械,使全镇4.2万亩粮田全
部实现了机械化、 水利化。1988年,镇办企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位居全县之首。粮食单产1688斤、总产6830万
斤,分别比1987年增长15%和11%。1987年,该镇被省政府命名为“农业先进单位”;1988年,被市委、水利部分
别授予“政治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水利水保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986年他被评为“市优秀知识分子”,
1987年在政绩考核中,县委、县政府给予记大功一次,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毛执平 44岁, 中共周村区南闫乡桃园村支部书记。1983年任职以来,他带领全村群众新建了玻璃模具厂等4
个村办企业,产值、效益年年递增。在努力发展村办企业的同时,他又重视领导农业生产。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改
变了土地分散承包方式,由种田能手集约经营。至1988年,全村粮食单产达到725公斤,比1982年增长1倍多;人均
收入达到950元,比1982年增长3.3倍。1985~1987年,他先后被区、乡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88年荣获“市农
业劳动模范”称号。

刘仙修 47岁,桓台县农牧业局局长。他注重人才培训和农技推广,每年都组织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农技人
才;印发技术措施指导农业生产。近年来,他还组织科技干部进行以提高单产为主攻方向的综合技术开发,先后推
广了小麦精播、 配方施肥、秸杆还田等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1988年,全县4.6万亩粮田亩产吨
粮。全县连续10年粮食丰收。他在搞好农技开发的同时,先后指导农业部门内部建起了饲料厂、饭店、印刷所等经
济实体,为搞好农业服务积累了资金。1985年,他被县政府评为“优秀知识分子”,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
称号。

郝子敏 44岁,桓台县水利水产局长。在引黄过清补源工程建设中,他从工程规划、测量到具体施工,始终坚
持在第一线,和干部、职工、技术人员一道克服重重困难,按质按量提前一年完成了20公里干渠挖掘、10公里护砌
任务,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表扬。他还提出并组织了以建设防渗渠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到1988年,全县修
建各类防渗渠173万米。与此同时,他带领水利系统职工开展了“以水养水”的综合经营,开辟了23个经营项目,1
988年获纯利180万元, 返还水利建设资金43.8万元。 1986年他被县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1987年被记大功一次,
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高奎营 35岁,中共党员,周村区八里乡郭家村村委会主任。他积极带领全村群众发展商品经济,先后建起了
砖场、 面粉厂、养鸡场和饲料加工厂。1988年村办企业固定资产达到120万元,年创利50万元。在此基础上,兴建
了一些文教、福利设施,建起了幼儿园、学校,为村民安上了自来水,统一规划全村住宅建设。1986至1988年,他
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巩遵庭 46岁,中共桓台县起凤镇鱼二村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兴办建筑公司、纸箱厂、制修厂和对虾加工厂
的同时,注意以工补农,兴修水利设施,实行科学种田,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1988年,全村粮食单产达到1663
斤,总产达到169.6吨,工农业总收入492.6万元,人均收入1000元。该村1987年被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他本
人自1982年以来连续七年被评为县、镇优秀共产党员,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毕立勤 38岁,中共桓台县索镇前毕村支部书记。自1981年以来,他带领群众先后建起了建筑队、面粉厂、酿
造厂等12个村办企业。 1988年,这些企业总产值达750万元,纯收入50万元。1986年,他在全村企业落实了“按年
度产值、利润递增承包目标责任制”,使企业产值、利润连续几年按20~25%递增。还先后向农业投资60万元,使
全村农业生产全部实现了水利化和机械化。 至1988年, 粮食单产、总产连续五年分别以5%和7.4%的速度递增。
198 8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00万元, 人均收入800元;1985和1986年,该村分别被市、县政府命名为“文明村”。
1985至1987年,他被县里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滕卫东 46岁,中共桓台县陈庄乡滕家寨村支部书记。1986年以来,在他领导下,全村领导班子既重视抓工业,
又重视抓农业,领导全村群众先后办起了电器开关、砖瓦厂、预制厂,全村经济收入显著增加。1988年,投资40万
元, 修建了防渗渠, 办了养鸡场、养猪场,增加水浇地,扩大肥源,促进了农业生产。当年,全村粮食单产达到
900公斤、总产67.5万公斤,全年工农业总收入117万元,人均收入1500元,分别比上年增加70.4万元和650元。198
4年,他被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88年荣获“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市计划生育劳动模范

李志璟 32岁,中共党员,博山区池上乡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他做计划生育工作13年,工作积极,任劳任怨。
他主持制定了一套较完整的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使全乡计划生育工作从1985年以来连续4年出现“三无”(无计划
外出生,无大月份引产,无多胎)。1986年该乡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他本人1988年被评为市计划生育劳
动模范。

张玉爱 39岁,中共党员,博山医域城镇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她从事计划生育工作14年来,勤勤恳恳,敢抓
敢管,积极为领导当好参谋。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先后改变了石门(她原在这个乡工作)域城两个乡镇计划生育落
后的局面。她多次被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评为计划生育劳动模范。

李长春 46岁,中共党员,淄川区查五乡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她善于出主意、想办法,是乡政府开展计划生
育工作的好参谋、 好助手。她团结计划生育办公室一班人努力工作,使这个乡自1983年以来,连续6年无计划外出
生,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单位,1986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她本人1988年被评为市计划生育劳动模范。

许兆海 46岁,中共党员,淄川区淄城镇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他从事计划生育工作18年来,热爱本职工作,
积极为镇党委、镇政府当好参谋,使全镇的计划生育工作多次被评为省、市、区先进单位。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
进工作者,1988年被评为市计划生育劳动模范。

侯淑英 48岁,中共党员,淄川区洪山镇董瓦村支部委员、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她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使
全村计划生育率、晚婚率、晚育率连续五年保持在100%。她以经常性工作为主,减少了育龄妇女透视检查的次数,
保证了育龄妇女的身体健康,密切了党群关系。该村从1984年起,连续五年被评为区级文明村。1988年,她被评为
市汁划生育劳动模范。

张洪范 40岁,中共党员,张店区石桥乡副乡长。他做计划生育工作从宣传教育入手,深入做思想教育工作。
自1987年起,用两年时间,改变了全乡计划生育工作的后进局面,多次受到上级表扬。1988年,他被评为市计划生
育劳动模范。

李基睦 51岁,中共党员,张店区车站办事处贾庄村党支部书记。他坚持生产、计划生育“两种生产”一起抓,
为巩固计划生育成果制订了一整套管理办法,开展了计划生育保险,落实独生子女优待政策和安排好孤寡老人晚年
生活, 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1988年1月,全村49对符合二胎生育条件的夫妇,自觉退出生育指标,在全市带了
好头。1988年,他被评为市计划劳动模范。

王国元 45岁,中共党员,周村区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在中共周村区委、周村区政府的领导下,他带领区计
生委一班人努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使全区计划生育工作跨入全省、全国先进行列。1984年周村区被省政府命名为
计划生育红旗单位;1986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他本人也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8年又被评为市计
划生育劳动模范。

侯传利 32岁,中共党员,周村区王村镇镇长助理。他分管计划生育工作以来,带领全镇计划生育干部,全面
落实责任制。1987年全镇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名列全区第一,被区授予“计划生育红旗单位”。他本人1987年被评为
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评为市计划生育劳动模范。

张兴兰 45岁,中共党员,临淄区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她工作积极,作风扎实,密切协助主要领导抓计划
生育工作,积极为中共临淄区委、临淄区政府提供计划生育信息。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她推广了序列化管理的经验,
使全区计划生育管理水平上了新台阶。1986年临淄区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1988年她本人被评为市计划生
育劳动模范。

褚思明 41岁,中共党员,临淄区路山乡副乡长。他带领全乡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积极工作,从1986年起,连续
3年完成人口计划,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3‰以下,流产控制在2%以下。全乡应落实节育措施的全部落实,在全区
乡镇计划生育工作中名列前茅。1988年,他被评为市计划生

张佑尧 47岁,中共党员,桓台县陈庄乡副乡长,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经他积极努力,全乡计划生育率从1984
年起连续5年保持在100%,先后被评为县、市、省、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他也先后被评为县、市、省、全国计
划生育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评为市计划生育劳动模范。

张希部 46岁,中共党员,桓台县耿桥乡副乡长。他做计划生育工作,坚持经常性为主,杜绝了全乡计划外生
育和多胎出生。 从1985年以来,全乡计划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00%。他还狠抓了晚婚晚育工作,有效地缓解了全乡
人口生育高峰, 保证了全乡人口计划的完成。1987年全乡计划生育率等5项指标总分列全县第一。1988年,他本人
被评为市计划生育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