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3&rec=162&run=13

文化概况
截至1988年底, 淄博市属文化单位19个,区、县属文化单位3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属文化单位107个,村
文化室、文化大院1762个;全市营业性舞厅24个,电影管理、放映单位453个,放像点120个,图书馆(室)1124处。
年内,按照全市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以改革总揽全局,全方位竞争,满负荷工作,抓两个效益,创一流业绩”
的指导思想,制订了《市直文化系统改革试行方案》;成立了淄博市影剧演出公司,全市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
大抓“以文补文”工作。1988年坚持“繁荣文化、服务社会、改善设施、富裕职工”的方针,以文补文工作获
得较大进展, 全年纯收入30多万元,创出了全国一流业绩。7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以文补文”经验交流
会,受到文化部、财政部的表彰与奖励,市文化局被两部授予“全国以文补文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戏剧工作。 市属3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坚持“双百”方针和“两为”方向,下基层、入厂矿、去农村,全年
演出场次515场,比上年增加6.4%;创收26.6万多元,比上年增加12.66%。全年剧团演员荣获国家级奖3人次;省
级奖7人次;市级奖45人次。
进行文、 企联合的尝试。以互惠互利为原则,以共同发展为目的,市属3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与企业结成联谊
体。专业作者到企业任艺术顾问、文化单位与企业联办全市性大型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文化事业的共同
发展。
文艺创作。1988年共创作各类剧本55个。其中在《剧本》正刊发表的1个,在增刊发表的6个,成为全省在国家
级刊物发表戏剧作品最多的市。有4个剧本由专业剧团搬上舞台进行公演,3个剧本拍成电视片在全国各地发行,45
个本子由30多支业余演出队排演,参加了第二届柳泉文化艺术节的演出。
电影工作。加强了对放映单位的管理、技术培训,提高了放映、宣传和服务质量,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1988
年全市放映场次、放映收入、发行收入比上年分别上升6.75%、33.44%、30.81%,观众人数近4416万人次,增长
幅度居全省第一位。录像放映2.76万多场,观众达156万多人次,在全省市、地级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群众文化。1988年群众文化有了较大发展。市、区县图书馆(室)进书量比上年增加1倍。通过延长开放时间,
改善办馆条件,提高服务质量,使读者人数、借阅次数均大幅度增加。各放映点、放像点、营业性舞厅坚持常年开
放。文化馆(站)、室(文化中心)开办各类人才培训班260多期,培训9000余人次,提高了群众的文化思想素质。
年内,本着“小型、多样、朴实、节俭”的原则,组织春节期间群众文化活动,为城乡人民的节日生活增添了健康
喜庆的气氛。举办了为期10天的第二届柳泉文化艺术节,有36支代表队、1000多名演职人员,演出各种节目229个,
作品、演员获奖的450多个。举办书法、美术、摄影等各种展览70多个,展出作品4000余件,比上年增加1000余件;
联办了青年歌舞大奖赛、京剧大奖赛等多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对丰富城乡人民文化生活,促进全市两个文明建设
起了积极作用。

在职称聘任工作中探索新路
1988年, 在职称评定工作中,市直文化系统共有420多名专业人员申报了专业技术职称,但因限额、体制及其
它原因, 只有363人取得了各级专业技术职称,但在这些取得职称人中,存在不合理现象。部分取得职称的人产生
了新的“铁饭碗”思想,部分未取得职称的人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为此,市文化局根据工作需要和专业人员的实
际水平,决定纠正某些弊端。在聘任工作中,打破“论资排辈”、“吃大锅饭”的常规,对部分已有职称和尚无职
称的技术人员大胆实行了“低职高聘、高职低聘、有职不聘、无职特聘”的聘任办法。
具体做法是: 对有职称而不在岗位的15人实行了“有职不聘” ;对在岗位无职称、但业务水平较高的实行了
“无职特聘” ,有3人被聘为中级职称;对在岗位、水平较高但职称较低的,实行“低职高聘”,全系统有23人由
初级高聘为中级;对虽有职称,却在业务上不称职的,降职聘用,实行“高职低聘”。为确保这一聘任办法的实办
法的实施,制定了市直文化系统职称。首先是确定任务,实行职称浮动管理。对所聘人员,均签订“定时、定项、
定量、定质”的任务协议书,“级别”不同,指标各异,以此为据,上下浮动。同时规定“无职特聘”、“低职高
聘”者的职称只在本单位、本聘期有效,中级和初级人员的经费由所在单位解决,高级人员的经费由市文化局统一
解决。

淄博市首次召开“以文补文”经验交流会
1988年12月,淄博市文化局、市财政局在张店联合召开了首次全市“以文补文”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省、
市有关领导,五区一县的区、县长,文化局、财政局、文化馆(站)、电影管理部门和市直文化单位的负责人。市
文化局主要负责人总结了近几年全市开展“以文补文” 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提出了今后的奋斗目标,有6个单位介
绍了经验。对成绩突出的35个单位(张店区5个,博山区6个,淄川区5个,临淄区4个,周村区5个,桓台县4个,市
直文化单位6个),进行了表彰,授予“以文补文”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同时受表彰的还有1名文化个体户。

市文化局被评为全国“以文补文”先进单位
根据文化部、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颁发的《文化事业单位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暂行办法》和
“繁荣文化、服务社会、改善设施、富裕职工”的方针,近几年市文化局把。以文补文”工作作为增强文化事业自
身活力、 增强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到1988年,全市共有“以文补文”项目500余个,创纯收入128.27万
元,是上年的3.5倍。其中市直文化系统创收85.39万元,是上年的2倍多,相当全市国拨文化经费的2/3。7月,市
文化局出席了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召开的全国“以文补文”经验交流会,会上被评为全国“以文补文”先进单位,
受到文化部、财政部的表扬和奖励。10月,又受到山东省文化厅、财政厅的嘉奖。其后有70多批、1000多名省内外
文化、财政方面的负责人和技术干部前来淄博参观学习,有效地推动了全市文化事业的发展。

实施《市直文化系统深化改革试行方案》
年初,市文化局全面系统地拟定并实施了包括改革领导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经费投放制度为主要内容
的《市直文化系统改革试行方案》,先后有18个单位实行了行政首长负责制或聘任制。
改革领导体制。对市属单位明确党政分开,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局长和市属单位行政领导人签订目标责任书,
明确责、权、利和考核、奖惩办法,年终考核时优升劣降。实行简政放权,市局除负责下属单位党政主要领导的任
免外,人事调配权、生产经营权、机构设置和工资奖励权一律下放到基层单位。
改革人事制度。一是改委任制为聘任制。对下属单位的副职,市局只规定限额,具体人选采取自荐、推荐和评
选相结合的方法。下属单位的中层干部,经民主选举,由行政领导确定。这两类职务,干部、工人都可投标应聘,
聘用后职务工资兑现。二是对专业技术干部根据实际能力和岗位需要,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有职不聘和无职
也聘的办法,破除新的“铁饭碗”。三是在内部实行人员自愿流动,达到优化组合,人尽其才。
改革分配制度。为了合理拉开档次,奖勤罚懒,在企业单位推行定时定额、超奖欠罚的全额或半额浮动工资制;
在事业单位实行“定岗位、定责任、定工作数量、定工作质量”为主的记分记奖分配方式;在专业剧团拉开主要演
员与一般演员的工资档次,按演出场次、角色主次、工作态度记分计奖;对单位负责人以目标责任书为依据,年终
考核后在经济上给予奖励或处罚。经费投放70%,其余30%以补贴方式下拨。
拓宽经营渠道。对企业单位除实行承包或租赁经营外,进一步扩大与市内外的横向联合,利用现有设施大力开
展多种经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经过改革实践:一是增强了人们的改革意识,坚定了信念,消除了过去存在的“文不经商、士不理财”的陈腐
观念,积极探索和深化改革已成为全文化系统的一致行动。二是人事制度开始松动,促进了优化组合。市京剧团经
过民主推选、投标答辩,在竞争中产生出新的团长;市艺术馆、图书馆、电影公司等单位重新聘任中层干部,并在
人员上进行了重新组合。三是改革促进了事业的发展,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市图书馆、市
艺术馆除完成主要业务外,积极开展“以文补文”活动,分别创收34万多元和23万多元,改善了办馆条件;全市戏
剧演出场次比上年增加6.4%,收入比上年增加12.66%。

附:1988年文艺演出在省以上获奖情况统计表

┏━━━━━━━━━━┯━━━━━━━━━━━━━━┯━━━━━━━━━━━━━━━━━━━━━━━━━━┓
┃姓名 │演出形式 │获奖单位及获奖名称、等级 ┃
┠──────────┼──────────────┼──────────────────────────┨
┃韩乃舜 │美声唱法 │中央电视台银屏奖 ┃
┠──────────┼──────────────┼──────────────────────────┨
┃韩乃舜 │美声唱法 │中国音协金龙杯优秀歌手奖 ┃
┠──────────┼──────────────┼──────────────────────────┨
┃彭骏 │京剧 │省级优秀演员奖 ┃
┠──────────┼──────────────┼──────────────────────────┨
┃岳庆银 │京剧 │省级演出奖 ┃
┠──────────┼──────────────┼──────────────────────────┨
┃周庆孝 │京剧 │省级演出奖 ┃
┠──────────┼──────────────┼──────────────────────────┨
┃李常华 │五音戏 │全省地方戏曲比赛八大名丑奖 ┃
┠──────────┼──────────────┼──────────────────────────┨
┃霍俊萍 │五音戏 │全国戏剧"梅花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