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感动淄博”年度人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29&rec=237&run=13

王一君男,中国陶瓷大师。他是国家领导人熟知的“国礼艺术大师”,在2013年博鳌论坛期间,为习近平主席创作的赠送
给六国元首的国礼刻瓷作品聚焦了国内外赞赏的目光,2014年承担创作了李克强总理的外事国礼陶瓷,倍受赞誉。他将“淄博
陶瓷当代国窑”的品牌推向了国际舞台。他屡次摘得国内外大展大赛桂冠,用个人的才智展示、弘扬着淄博陶瓷文化;他师故
知新,发明结晶釉刻瓷等新兴刻瓷艺术语言,丰富了淄博陶瓷艺术表现形式;他敢当重任,多方奔走呼吁,为淄博陶瓷产业的
发展建言献策,并主持制定了3项山东省技能大赛规则;他开门收徒,口传心授,壮大淄博的陶瓷艺术人才队伍,他培养出了1
位国家级大师、4位省级大师和3个省技能大赛技术能手;使淄博刻瓷技艺得以传承;他排除万难,力促中华陶瓷大师联盟国际
陶艺家协会在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设立交流创作基地,以国际大师之手推送淄博陶瓷品牌。

王新利男,淄博市公安局临淄分局巡逻特警大队副大队长。1985年以来,一直工作在派出所、巡逻特警大队等基层一线,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凭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毅力,写下了40多本“警务日志”,将3000多名社会重点人员及城
区12条主干道、 379条街巷、83个居民小区的信息全部牢记在脑子里。从警近30年来,王新利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
心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承诺,他先后找回走失人员30人次,救助老人、迷路少年、醉酒者、急
需送医伤者等150人次,为群众找寻物品50件,提供各类咨询1000余次,为群众提供帮助180余起,收到感谢信、锦旗10件,到
困难群众家中走访慰问6次。 2013年以来,带领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48人,破获各类案件892起,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出了不平凡的工作成绩。

陈兰芳女, 桓台县世纪中学人民教师。其丈夫王玉峰是桓台县公安局的一名民警。2004年4月28日,王玉峰在桓台县起凤
镇辖区检查烟花爆竹时,由于连日操劳突发脑溢血,昏迷不醒,被送往医院抢救。当厄运降临,陈兰芳选择了和丈夫共同承担。
10多年来,陈兰芳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的丈夫。小到血压、排尿情况,大到针灸、站立时间,她都一一进行了记录。家里
10年没换过一件的家具打扫得一尘不染。厨房的墙上、冰箱上贴满了小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写着给丈夫列的每一天的营养菜谱。
为了能让丈夫尽快康复,陈兰芳经常到处打听有关的康复治疗医院,并带着丈夫开始了漫长的康复治疗,她学会了各种专业的
康复训练方法。 但是,天天挪动180多斤重的丈夫,也让陈兰芳腰椎间盘突出。可她却说:“只要他好好的,我就不累,很满
足。”从王玉峰的手指微微颤动到如今自己转动轮椅,陈兰芳用了10年。10年,3600多个日日夜夜,陈兰芳践行着“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的爱情宣言,病榻不离不弃,温情呵护有加。爱,是最能承载重量、包容一切的。陈兰芳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
10年来,陈兰芳便是把爱当作支点,用她身体里蕴藏的正能量,与厄运顽强地抗争,守卫着家庭的每一座堡垒,收获并享受着
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刘树海男,高青县常家镇蓑衣樊村党支部书记。几年来,凭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事业的追求,刘树海带领全体村民借助党
的富民政策,先后创建了淄博凯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淄博农鑫牧业有限公司、山东瑞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农业生产经营
中结合村内土地盐碱渍涝、零散、耕作不便、青壮年劳动力少等实际,积极整合优势发展合作经济,探索成立了高青县硕果水
稻专业种植合作社、 青彩农业合作社等,发展立体、生态种养稻田10公顷、新流转周边村庄土地400公顷发展生态高效农业,
新栽植特色林果13.33公顷, 浅水藕10公顷,高档蔬菜棚17个,绿化苗木基地20公顷,丰富了蓑衣樊乡村旅游资源类型。促进
经济发展的同时, 扩大了就业,设农民季节工岗位500多个,为30余名青年安置就业岗位,实现了农业增收和农民致富。吃水
不忘挖井人,他积极为家乡父老贡献自己微薄之力。组织工人定期检修村内的自来水管道、疏通排水沟渠、平整田间道路;每
年组织全村43名70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查体,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免费入意外伤害险;个人筹资20万元购置校车,免费接送村
里孩子上学,为留守儿童建立了“儿童之家”;投资建立了文化娱乐室,村容村貌和村风民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朱彦夫男, 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人。1933年7月出生,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级伤残军人。1947年,朱彦夫参军入
伍投身革命,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10次负伤,朱彦夫
先后做了47次手术, 昏迷了93天,3次荣立战功。1956年,他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毅然要求回乡自强自立,开拓
新的人生之路。1957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群众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经过25年的艰苦奋斗,使全村群众
逐步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过上温饱殷实的好日子。他本人多次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1982年,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
他用嘴衔笔、 残肢抱笔,历时7年,七易其稿,创作完成了两部震撼人心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朱
彦夫他用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书写了一部感天动地、催人奋进的“极限人生”。先后荣获全国模范伤残军人、全国优秀
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被誉为“永远的战士”“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2014年又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大典型,成为全国
时代楷模第一人,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在全省全市举办的54场朱彦夫先进事迹报告会,引起强烈反响。

王 晓男,张店区黄金国际小区居民。2000年入伍参军,2001年10月在一次例行巡逻时因制服偷摩托车小偷被评为优秀士
兵。 2003年8月随部队在青岛海训期间,因救起溺水儿童被团通报嘉奖,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12月退伍后多次参加
社会各种爱心事业并资助失学儿童至今。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发生,得知灾区急需婴幼儿奶粉的情况后自费采购3万余元的
奶粉, 驾车历经2200公里、30多个小时将救援物资在第一时间送往灾区,并在重灾区参与救援行动。2013年10月6日以“老兵
王晓” 的名义发起向地震重灾区天全县二龙山希望小学、宝兴县灵关镇烟溪口村定向援助活动,4天共收到社会各界人士捐赠
的过冬衣物2000余件, 书籍1500余本,自费发往灾区。2014年1月11日以“老兵王晓”的名义为玉树灾后300余名孤儿募捐,3
天内收到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的过冬衣服3000余件、 书籍2000余本、铅笔4000支、作业本2500本、糖果4件自费发往灾区。2014
年10月底以“老兵王晓”的名义资助了247名孩子。

袁天男,山东全正律师事务所律师,“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4年来,他分别在贵州省的册亨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疏勒县、 青海省同仁县从事法律援助志愿工作,先后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46起,解答法律咨询近6000人次,代写法律文书
30余份,参与当地组织的法律宣传活动47场次,有效地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赢得了受援地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
价。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被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等单位授予“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优秀律师”光荣称号。袁天通
过在被援助地区进行街头免费咨询、发放普法手册、上法制课、有奖问答活动等多种方式,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2014年7月,
袁天律师牵头为青海省同仁县中小学编著通俗易懂、 图文并茂的汉蒙两种文字的普法图书。 在受援地,群访案、信访积案、
“难题”案都少不了袁天律师忙碌的身影,“有困难,找袁天”几乎成了当地百姓的口头禅。2011年10月,袁天与淄博人民广
播电台合作, 成立“牵手册亨·关爱贫困儿童”考察团,为贵州省威旁乡威旁中学送去了帮扶资金4万余元、价值10万元的图
书、 150双鞋子和50套童装。袁天律师先后为贵州省的册亨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勒县、青海省同仁县的50多名贫困学生进
行资助,为4户困难家庭捐款4000元。

淄川区特教老师群体他们天天面对的是自闭、 多动、脑瘫、智障的孩子,虽然他们只有30人,却要负责135个特殊孩子的
学习生活,教会他们吃饭穿衣,训练他们自理,传授他们技能,引领他们回归主流社会、融入正常生活……他们就是淄川区特
殊教育中心优秀教师群体,呵护残障孩子健康成长的“妈妈老师”。把特殊孩子培养成为“能生存、会生活”的人是淄川区特
殊教育中心的办学目标。手把手教孩子大小便、擦屁股、提裤子……一次次为孩子擦鼻涕、擦口水……反复教孩子发音、手把
手教孩子们写字,是他们日复一日的工作。他们既是老师,又是妈妈,既是保姆,又是朋友。老师们走遍学校所有学生家庭,
收集反馈家长意见和建议200余条,实现了家访全覆盖。对全区418岁有需求的适龄、重度残疾少年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
全面实现了特殊教育“零拒绝”。孩子在他们精心呵护和教育下,学到了自立自强的生存本领,有的做保安,有的进了企业。
在全国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 特教中心3名学生入选省足球队,获团体第三名,赵斌同学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
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特奥优秀运动员荣誉称号,李品山同学的十字绣作品被省残联作为中美自闭症交流活动的展品在美国展出,
多次在全市百灵艺术节上获得一等奖。

牛角电工组苏明法、李明国所在的牛角电工组,位于博山区平均海拔600米的西部山区牛角村,这里地势险恶,道路崎岖,
他俩已在这孤寂的大山深处, 默默坚守了14个年头,服务着大山深处的9个自然村的1076户农户的供电,以及17个配电室约16
公里的高压输电线路和10公里的低压输电线路维护。由于大山阻隔,经济欠发达,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生活的基本都是老
人和儿童,在别人看来是举手之劳的事,而大山深处的村民由于缺乏相应的用电知识,都要找电工。苏明法和李明国曾经跑过
十四五里山路帮70多岁的老汉接一根电灯拉绳,冒着大雨跑三四里山路为村民更换保险丝,跑20多里山路帮村民合上电表开关
……。苏明法和李明国平时就把村民家的停电故障总结出10多条原因,以便“对症下药”,碰到新情况,他俩立即“会诊”,
并收入到自己总结的停电故障总结中。为确保唯一电源岭西支线能健康运行,苏明法和李明国都是翻过十几座山头,十几条山
沟,进行巡视消缺。除了巡线,在大雪封山的日子,两人还通过“一内一外”的密切配合,保证村民能及时缴上电费,正常用
电。除做好本职工作外,两人还救过火、打捞过遇难者遗体、救过突发疾病的老人,当地百姓纷纷夸赞他们是山乡农民贴心人。

帮扶高青医疗专家团队为了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医疗公益性和公开性,市卫计委确定市属医疗机构对口帮
扶高青,市中心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分别对高青县人民医院、高青县妇保院进行托管,组建医疗联合体,共派驻30余名管理人
员和专家骨干。自2013年8月2日启动卫生帮扶高青至2014年,15家市级医疗机构对口帮扶高青县16家医疗机构,向高青县派出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70余人,涵盖36个专业,举办培训班149期,培训医务人员2038名,免费接受进修医生27名,诊治农村患者
14357名,开展手术396例,向被支援单位捐赠器械、药品价值90余万元。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带动高青县域医疗发展,为高
青带来了全新的服务理念和医疗技术,切实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高青人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便捷高水平
的医疗卫生服务。他们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长期驻扎院区,坚持24小时听值班,无论白天、黑夜随叫随到。有的为了病
人的需要,多次星期天不休息守护病人,有的撇下年幼的孩子长期坚持在工作一线……一年来,仅高青县人民医院就收到锦旗
31件、表扬信8封,病人满意度98.8%,《光明日报》《大众日报》等20多家媒体报道了他们的事迹,他们的工作受到了省市领
导的充分肯定。(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