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28&rec=141&run=13

【概况】 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73.07亿元,占预算的100.1%,比2012年增长7.11%。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
出228.29亿元,完成预算的100.99%,比2012年增长6.2%;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完成324.54亿元,比2012年增长11.57%。

【健全组织收入长效机制】 把增加税收作为组织收入的核心,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组织税收工作的意见》,强化
区县政府组织税收的主体地位和税务部门税收征管的主体责任,健全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调动了各级各部门发展增
收的积极性。坚持以税源管控为基础和支撑,启动税源网格化管理和涉税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税、科学治税、公平
治税,通过严格税收征管、加强社会综合治税、加大欠税清理力度、强化监督检查等措施,加大税收收入组织力度,保持了税
收收入稳定增长。2013年,全市地方税收收入突破200亿元,达到200.7亿元,比2012年增长11.02%,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
比重为73.5%,比2012年提高2.59个百分点。

【推进经济新发展】 深入推进结构性减税,启动实施“营改增”试点,全面落实增值税转型、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节
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 降低企业和社会税收负担131.86亿元,增强发展后劲。围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
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双500强”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等制定出台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总部经济,通
过实施落户补助、办公场所补助、财政扶持、融资支持等激励政策,在巩固壮大本土总部经济的同时,吸引更多总部企业落户
淄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财政增收点。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着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和循环经济发展。全市经济建设性支出81.92亿元,比2012年增长9.06%,
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财政增收提供有力支撑。认真研究对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积极做好促
强扶弱工作, 市对下转移支付资金10.3亿元,增长24.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打开了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上升空
间。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压一般、保重点,加大资金调度统筹力度,集中财力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保障市重点项目
资金需求,最大限度地压减无关发展与稳定、没有实际效益的支出项目,取得明显成效。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
市预算内“三农” 支出82亿元,比2012年增长14.28%,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推动“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
太河库区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有力促进了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繁荣。以办好十个方
面的民生实事为切入点, 加大民生和重点社会事业投入,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184.81亿元,占总支出的比重为57.
01%,比2012年提高0.18个百分点,各项民生政策均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基本构建起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
的民生保障体系。 全市教育支出76.02亿元,增长11.88%,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实施和学校标准化建设,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
生资助政策,推动教育资源科学配置、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市医疗卫生支出22.1亿元,增长10.61%,推进医疗保障、医疗
服务、 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7亿元,增长13
.3%,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创业就业政策的有效落实。全市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6.04亿元,增长31.27%,
支持“十艺节”参赛剧目创作和相关剧场改造,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惠民工程实施,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全市住房保障支出4.16亿元, 增长8.91%,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支持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圆满完成保障房
建设任务。 全市公共安全支出17.81亿元,增长10.69%,支持社会管理创新“三大工程”实施,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推进食
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及省、市有关
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全市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0.05%,低于总支出增幅1.52个百分点,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进一步加大对上争取力度, 实现补助政策和补助资金规模“双丰收”,全年争取上级资金76.68亿元,增长15.83%,有效缓
解了地方财政支出压力。

【国有资产和政府资源监管】 积极实施多元化融资战略,第三期城投债获批发行,成为全省首个发行三期城投债的城市,为
城乡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顺利实施,淄博新区重要功能区块建设全面提速,
商务金融中心、文化中心、齐盛公园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及时落地、按时开工、扎实推进,新淄博·大都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盘活政府资源资产,制定《关于加强公益性资产运营工作的意见》,将固化、闲置、分散的城市各种资源和特许经营权等政府
性资产进行归集整合、统筹运营,提高公益性资产的使用效能和收益水平。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运营,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建
立完善市级国家出资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规范企业改制重组行为,推动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确保
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财政管理改革】 2013年,结合省对市财政体制调整,市以下财政体制改革顺利实施,促进新增财力在级次之间、地区之间
合理分配。“营改增”改革试点顺利启动、进展平稳,对转方式调结构的助推作用逐步显现。预算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年初预
算到位率不断提高,预算约束力不断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准确性进一步提高,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前期准备工作
扎实有序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快向县、乡延伸,资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公务卡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运行机
制更加安全规范高效。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深入推进财政投资评审和支出绩效评价,全市共完成评审值51.35亿元,审减资金
7.77亿元,审减率15.13%。加强政府采购监管,强化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全市政府采购完成51
.67亿元,节约资金9.09亿元,节支率14.96%。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修订各项制度办法43项,涵盖资金申报、分配、管理、
使用、监督全过程的资金管理制度,业务规程更加完善,财政管理更加科学透明。基础管理工作更趋规范化,初步建立起涵盖
行政事业单位、 “双500强”企业、示范镇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和信息报表体系,提高预算编制和财务监管的科学性。加强行政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实行公物仓制度,加大资产的统一调配和处置力度,国有资产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加强财政监
督,突出抓好重大财经政策落实、会计信息质量、收入征管质量和预算编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重点资金使用情况的
跟踪问效,维护了良好的财经秩序。

【服务社会发展】 坚持正税清费,取消、免征11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23项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开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
性基金目录。认真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启动建设项目“一费制”改革试点,推动政府转变职能,净化收费环境。推进财
政和金融有机结合,认真抓好产业基金运作和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工作,探索实行“以存引贷”机制、财政贴息与银行信贷联
动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健全财源建设服务体系,加大政策
宣传解读、 服务引导、兑现落实力度,建立以“双500强”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绩效动态考评机制和企业品牌推介机制,注重发
挥基层财政就近监管、直接服务作用,提高财政服务发展的效能和水平。

【加强内部管理】 完善局党组学习制度,积极开展理论讲座、政策辅导、道德讲堂等专题教育活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
系列决策、部署,确保财政工作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运行。加强选人用人机制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通过民主公开、
竞争择优的方式对部分干部进行调整,实现人岗相适。坚持问题导向,制定落实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大范围、多渠道、多层次
培训干部,全面提高财政干部的依法理财能力和工作适任水平。注重“建机制、畅流程、提效能”,积极开展“三服务一争创”
主题实践活动和“庸懒散”专项治理,组织开展作风效能专项检查,提高财政审批事项办理效率,加快资金拨付速度,进一步
提升财政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财政干部理
想信念、职业道德和廉政纪律教育,完善资金资产管理、内控管理、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制度规定,积极构建内外并举的反
腐倡廉监督格局, 确保财政干部安全、财政资金安全。是年,市财政局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连续4年获得全市民
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综合管理类第1名,2个科室(单位)分别获得市直部门“百个科室大家评”综合管理类第1名和第7名的好
成绩。(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