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25&rec=68&run=13

【综合经济实力】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年年均增长14.3%(按可比价格),按现价计算比2005年翻一番,提前一年实现比2000年
翻两番目标;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464元人民币,按年均汇率折算为9430美元;境内财政总收入达到398.19亿元,其中地
方财政收入162.4亿元, 提前一年实现比2005年翻一番目标,年均增长20.4%;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90.92亿元,年均
增长14.7%,5年累计完成4270.7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5.68亿元,年均增长18.5%。

【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外向化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形成南部林果、中药材、越
夏菜,北部优质粮棉、畜牧养殖和中东部蔬菜三大优势经济板块,标准化基地面积突破6.7万公顷(100万亩),“三品一标”
数量达到221个, 进入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市行列。 工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 累计完成技改投入2015.64亿元,组织实施“5年
1500亿元”技改计划,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成
功跻身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50强和最具创新绩效城市行列, 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04家,总数达到172家,其中国家级8
家,数量居全省第1位;新增中国名牌产品19个、中国驰名商标34个,总数分别达到30个和41个。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30%,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05年的27.1%提高到38.2%,被列为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
家级生物医药、 功能玻璃、先进陶瓷、泵类等特色产业基地和山东省功能玻璃、生物医药高技术产业化基地。8家企业进入全
省工业企业100强, 5家企业进入全国企业500强。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5年累计完成服务业投资1822.35亿元,现代物流、文
化、旅游、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一批外埠银行和著名连锁超市入驻淄博,启动了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中心城
区城市综合体、 淄博保税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全市三次产业比重
由2005年的4.2∶66.8∶29调整为3.7∶61.6∶34.7。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网络日臻完善。济青高速公路南线沂源段、胶济客运专线、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晋豫鲁铁路通道
过境沂源项目、 309国道改造、中心城区大外环等一批交通干线工程相继实施,形成“干支相连、区域相通、城乡通达、顺畅
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全市境内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45.4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0317公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
一步加强,联通、移动、电信、广电等骨干网络快速发展,建成传输光缆总长度54万芯公里,传输网络覆盖全市城区和乡镇,
容量、 性能、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能源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在关停小火电91.8万千瓦的情况下,全市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20万
千瓦, 总容量达到420万千瓦,华能白杨河热电公司、华电淄博热电公司和淄博天源热电公司3个2×30万千瓦电源项目相继建
设,电源结构明显优化;形成以中石油、中石化两大气源为保障,中石油沧淄线和中石化济青线“十”字交叉的天然气管网干
线结构, 年供气能力达到6.5亿立方米。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启动实施南水北调淄博市续建配套工程,全面完成
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实施淄博市同源同网饮水安全暨“引太入张”供水工程,累计解决了112.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
问题。

【城乡面貌新变化】按照“中心凸显、十字展开、组团发展”的要求,修编完成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
心城区、组团城区和城镇组群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中心城区建设步伐加快,旧片区改造、立面整治、城市干道改造全面
推进,老城区面貌焕然一新;新城区“五纵六横”路网建设全面完成,市体育中心、运动员公寓竣工启用,客运中心完工,新
城区框架全面形成;淄川、博山、临淄、周村、桓台5个组团城区和高青、沂源2个县城的特色日益鲜明,马桥、双杨等一批中
心镇初具规模。全市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226.35平方公里扩大到269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62.5%。全面实施建设农村殷
实小康十大工程,新建改造农村道路2320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和通广播电视的目标;“两区三村”改造工程累
计开工项目291个,完成安置房面积874万平方米。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加强,启动新一轮碧水蓝天行动计划,实施中心城区东部
化工区搬迁改造和南部建材区综合整治工程, 全面完成水泥、 石灰窑、砖瓦窑等落后生产线的淘汰任务,淘汰“土小”企业
3800余家。全面实现秸秆禁烧。实施孝妇河、淄河、沂河、猪龙河、范阳河等骨干河道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98平
方公里, 提前3年完成四宝山基础绿化目标。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分别达到42.2%和36.3%,先后创建成为国家
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各项任务目标全面完成。

【改革开放】老工业城市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得到有效解决,市属企业破产重组全部完成。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全面
完成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 上市公司历史遗留问题全部得到解决。新增上市公司8家,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19家,发行
股票21只。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市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淄博股权托管中心和淄博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正式挂牌运营,39家中小
企业成功实现在天津股权交易所及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交易。政府融资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全市资产运营公司融资能力
达到100亿元以上。管理体制创新取得积极成效,对淄川、博山、周村3个老工业区调整下放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争取高青县
成功列入国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桓台县成功列入全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
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和燃油税费改革,深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信用担保体系建
设等走在全省前列。 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201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67.2亿美元,年均增长16.5%,其中出口40.3亿美元,
年均增长14.9%; 5年累计到位外来投资895.2亿元人民币,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3.8亿美元。“走出去”战略迈出新步
伐,宏达矿业股份公司成功收购秘鲁邦沟铁矿,传统产业向境外投资建厂和向西部地区有序转移取得新突破。对外交流与合作
继续扩大,成功举办5届陶博会、新材料论坛等大型经贸交流活动,扎实开展援藏、援川和支持菏泽东明县等对口支援工作。

【社会民生建设】全市城乡居民收入5年年均分别增长12.6%和12.9%。把促进就业放在保民生的重要位置,5年累计新增城镇就
业59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39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
实现城镇5项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城镇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0%以上,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88亿元,住房
公积金达到102.3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77.83亿元和71.3亿元。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待遇和城
市低保标准,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全部解决国有(集体)破产关闭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
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城乡低保不断提标扩面。全面实行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免除城乡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初步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建一批中小学校,
建成淄博师专、淄博职业学院和原淄博科技职业学院新校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完成61处乡镇卫生院、1200
处村卫生室、 178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造建设任务,一批市级医院新建扩建项目相继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公
办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实现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稳定了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
在4‰以内。启动文化建设五大工程,国家和省精品工程获奖数量连续3年居全省首位,群众文艺活动蓬勃开展,文化设施建设
得到加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分别有8个和28个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协办和
承办第十一届全运会、 第二十二届省运会、省第八届残运会、2010年亚足联U19青年足球锦标赛决赛等重大赛事。大力实施安
康居住工程, 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累计为1.1万余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廉租住房保障。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实
事、办好事,在城乡居民教育、医疗、保险、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为群众办实事52件。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
善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实施创建文明城市“四大工程”(城乡综合整治、创建服
务品牌、城乡社区建设、市民素质教育)、文明淄博建设“十大行动”(营造环境、文明养成、繁荣文化、塑造品牌、科学普
及、诚信友爱、容貌整洁、环境保护、奉献爱心、健康成长),荣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建设先进市称号, 成功创建全国红十字服务示范市。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成功处置“4·28”胶济铁路重特大交通安全事
故,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明显增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建设、双拥共建和优抚安置工作成效显著,获得全
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妇女儿童、慈善、残疾人、红十字、仲裁、老龄、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史志、档案、防
震减灾、气象、统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新成绩。(王庆伟魏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