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21&rec=152&run=13

【气候特点】2006年,全市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日照偏少,部分时段和地区气温、降水、日照等要
素出现历史极值。四季的气候特点:冬季(2005年12月~2006年2月)温度起伏明显,降水、日照偏少;春季回暖快,
降水前期偏少、后期偏多,光照比较充足;夏季气温偏高,盛夏出现高温酷热天气,汛期降水少且时空分布不均,
光照不足;秋季气温异常偏高,初霜期偏晚,中期降水偏少,后期光照不足。年内,出现干旱、大风、暴雨、冰雹、
大雾等气象灾害,其中干旱、冰雹、大风等灾害对农作物影响较大,但总体灾情较轻。从全年总的气候状况来看属
正常年份。
气温:全市年平均气温14.5℃,较2005年偏高0.9℃,较常年偏高1.5℃。全市年平均气温在13.6℃~15.7℃之间,
张店年平均气温全市最高,沂源最低,全市各地较常年偏高幅度在0.7℃~2.2℃之间。除周村气象记录年代较短外,
张店、博山、沂源年平均气温创40年来最高记录,淄川平均气温与1998年并列为最高记录值,桓台平均气温仅次于
2004年,临淄、高青平均气温分别居本地有记录以来的第三位和第七位。从全市平均来看,年平均气温与1998年、
2002年平均气温并列为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全市年极端最高气温39.0℃(出现在张店,6月19日) ,是自1980年以
来与1988年并列的第三个高值年份;年极端最低气温-14.3℃(临淄,2月4日) 。2006年属气温异常偏高年份。日最
高气温≥35℃的日数全市平均9天。 高温时段主要出现在6月中下旬和8月上旬末至中旬前期。夏季虽然出现酷热天
气, 但维持时间较2005年短,程度偏轻。日最低气温≤-10℃的日数全市平均4天,张店未出现日最低气温≤-10℃
的日数, 其他区县出现2~6天,阶段性的低温天气以2月上旬最为突出。从各月气温的变化情况来看,各月平均气
温均较常年偏高,1月、3月、5~6月、10~11月气温较常年偏高幅度较大,其他各月偏高幅度相对较小,其中11月
是正距平最大的月份,10月平均气温创40年来历史最高记录。
2006年全市各站月平均气温演变图(℃)
2006年全市各站平均月降水量演变图(毫米)降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442.6毫米,较2005年偏少381.2毫米,较常
年偏少183.2毫米。 沂源年平均降水量610.1毫米为全市最多,张店年平均降水量318.8毫米为全市最少,博山、高
青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515.7毫米和527.7毫米,其他区县年平均降水量在334.5~453.8毫米之间,全市各地年降水
量较常年偏少幅度在58.1~290.3毫米之间。其中,临淄年降水量334.5毫米,创本地最小记录;张店、淄川为历史
次小值。2006年属降水偏少年份,综合考虑气温和降水2个因素,2006年属严重偏旱年份。从各月降水情况看,仅5
月较常年偏多,其他各月均较常年偏少,其中7月偏少最多。全年日降水量≥0.1毫米的日数全市平均68天,较2005
年少2天,博山最多74天,高青最少59天。8月下旬降水日数最多,全市平均6天,是全年降水最集中的时段。全年8
个测站累计出现暴雨(日降水量≥50毫米)6站次,比2005年少22站次。其中,沂源出现3次、高青2次、桓台1次,
其他区县没有出现暴雨。暴雨最早出现在6月14日,8月29日是最后一次暴雨过程。全年日最大降水量103.5毫米(高
青,8月9日)。从全年降水情况看,农作物生长季节雨水偏少,部分时段出现干旱。
日照:2006年全市平均年日照时数2006小时,较2005年偏少310小时,较常年偏少495小时。沂源年日照时数最多为
2193小时,博山最少1541小时,其他区县1917~2177小时。博山、高青、张店突破历史最小值。从各月日照分布看,
3月接近常年略偏多, 其他各月均偏少。偏少明显的时段主要集中在1月、7月、8月和11月,其中1月偏少最多,11
月下旬为全年各时段最少。
2006年全市各站平均月日照时数演变图(小时)
湿度:张店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6%,终霜日为3月2日,初霜日为11月29日,全年无霜期271天。
风向风速:张店年最多风向为西南风,极大风速16.7米/秒。

【气象灾害】2006年,影响全市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冰雹、雷雨大风和暴雨天气等。
干旱: 4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7月和11月,全市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给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3月、4月
降水偏少, 至4月中下旬旱情持续发展,全市约13300公顷小麦受到较大的不利影响,约13300公顷春田不能适期播
种。春旱造成农田灌溉次数增加,消耗大量水资源,增加了生产成本。
7月,全市除沂源、博山降水量接近常年外,大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偏少,加之气温偏高,土壤失墒快,至7月下旬初
全市玉米等农作物轻旱面积达73000公顷,其中旱情较重的46700公顷。7月下旬末至8月上旬初全市出现较大降水,
墒情得到改善。
进入秋季后, 全市降水稀少,尤其是9月下旬至11月中旬,除博山10月中旬降水16.9毫米外,其他区县多为无效降
水, 桓台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长达59天(9月26日至11月23日)。由于长期少雨,加之10月份以来气温持续较常年
偏高,土壤含水量不断下降。至11月中旬,全市小麦受旱面积23700公顷,其中旱情较重的5800公顷。
冰雹:6月5日16时左右,淄川区张庄乡10个自然村出现冰雹灾害,冰雹最大直径0.4厘米,最长持续时间8分钟,雨
量27.7毫米。小麦受灾面积130公顷,减产10%~20%,经济损失15万元;林果受灾2公顷,估计损失20万公斤,经济
损失20万元。此次灾害累计经济损失35万元。
6月16日21时30分至21时37分, 高青县花沟镇榆林管区出现冰雹灾害,冰雹最大直径1厘米,最长持续时间7分钟。
蔬菜、 棉花等农作物受灾面积166.7公顷,桃树受灾面积26.7公顷,经济损失580万元。此外,高青县田镇镇6月16
日21时45分至22时出现冰雹,冰雹最大直径1厘米,最长持续时间15分钟,基本未成灾。
6月17日18时左右,沂源县中庄镇西柳峪村、焦家上庄村水库附近、社庄村出现雹灾。冰雹最大直径1.5厘米,持续
时间10到15分钟,无大风。此次灾害主要受灾作物为苹果,受灾面积70公顷,造成苹果少数落果,大部分为外部损
伤,使果品外观质量受到较重影响,影响果品价格,从而造成较重的经济损失,估计损失约500万元。
6月27日19时左右,沂源县燕崖乡出现冰雹灾害。冰雹最大直径3厘米,最长持续时间10分钟左右。沂源县燕崖乡12
个村受灾, 受灾人口1万人。苹果受灾133.3公顷,葡萄86.7公顷,桃、李子53.3公顷,黄烟13.3公顷,减产20%~
30%,经济损失640万元。
雷雨大风: 6月7日17时18分,高青县出现雷雨大风天气,持续时间11分钟,极大风速为24.0米/秒,过程降水量为
11.4毫米。高青县小麦倒伏面积1900公顷,桃园受灾面积3.53公顷,被毁大棚10个,损坏树木870棵,经济损失400
万元。
8月3日16时17分至20时00分, 周村区出现雷雨大风天气,大风出现时段为17时12分到17时25分,极大风速26.2米/
秒,17时至18时1小时降水量达到30.3毫米。造成全区1870公顷玉米农田不同程度倒伏,直接经济损失235万元。
8月3日18点10分至12分, 高青县遭受大风袭击,极大风速达24.0米/秒,降水量20.7毫米。造成部分玉米、棉花倒
伏,受灾面积为2000公顷,造成直接损失8万元。
暴雨:7月31日下午至8月1日晨,博山区北博山镇、南博山镇、石马镇、源泉镇等乡镇出现暴雨、大风灾害。7月31
日17时至8月1日6时, 源泉降水量47.4毫米,极大风速15.5米/秒;南博山降水量54.6毫米,极大风速15.7米/秒;
石马降水量50.3毫米,极大风速26.8米/秒;八陡降水量34.7毫米,极大风速31.5米/秒。北博山镇、南博山镇、石
马镇、源泉镇等乡镇的34个村受灾较重。出现果树果实脱落、玉米等高秆作物倒伏、小面积黄烟受灾和房屋倒塌、
损坏等灾情。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853.3公顷,倒塌房屋213间,直接经济损失562.2万元。
8月14日16时至21时,临淄区边河乡降水140.8毫米,出现暴雨灾害。倒塌房屋10户28间,经济损失约10万元;玉米
受灾31.2公顷,经济损失28.08万元。

深入校园开展科普宣传(董庆岳摄)【气象服务】加强对暴雨、冰雹、雷雨、大风、高低温、寒潮、大雾等关键性、
转折性、 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全年共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呈阅件8次、各类重要天气公报77份、气象
信息84份,为政府抢险救灾、指挥生产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11次在市气象局报送的服务
材料上作出批示,对气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完善重要天气新闻发布会制度,及时向市内主要媒体通报灾害性天气
预警信号和重要天气预报信息。 全年共向媒体发布各类预警信号91次,召开新闻发布会5次。在元旦、春节、“五
一”“十一”等节假日前制作发布节日天气公报,向社会各界提供节日期间天气趋势预报服务,为各行各业和广大
市民节日出行提供可靠的气象保障。

【气象工作】11月16日,市政府印发《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确定“十一五”期间全市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提出到2010年要基本建成结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
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气象保障服务能力达
到省内先进水平。
新建成的博山石马自动气象站(董庆岳摄)
完成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阶段性建设任务。根据省气象局的统一部署,对市及区县局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市局设
办公室、 业务科技科、人事教育科3个内设机构,设气象台、气象科技服务中心(专业气象台)、雷电防护技术服
务中心、 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和财务结算中心5个直属单位;县局下设办公室、气象台、防雷中心、气象科技服务
中心4个单位。通过组织机构调整,为进一步推进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健全6条轨道业务(天气、气候、生态与
农业气象、 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和雷电)和6大保障体系(综合观测、预报预测、公共气象服务、信息与技术
保障、气象科技创新、教育培训)建设奠定了基础。
完成全市53个四要素(气温、降水、风向、风速)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任务。3月至6月底,根据省气象局统一规划,
在全市范围内建设53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为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市气象局多次部署、协调,先后制定了《淄博
市区域天气观测站建设实施方案》《淄博市区域天气观测站选址指导意见》《关于加密站址选择需要注意的问题》
等文件。全市53个区域气象观测站在6月底前全部完工,投入业务使用,并在汛期发挥积极作用。
基础业务质量稳中有升。年内,全市气象部门共创全国地面气象测报优质集体2个、优秀测报员6个、优质百班40个。
测报、 农气、酸雨三项错情率为0.0‰,市局连续10年业务目标考核达一级,被省气象局授予业务明星单位称号。
在全省气象部门综合目标考核中淄博市局位居全省第三位,实现历史性突破。
全市气象部门台站综合改造取得新进展。周村区气象局新址投入业务使用,临淄区气象局新址开工建设,市气象局
业务系统搬迁工程获得市政府批准立项。桓台、淄川、博山、沂源等区县气象局综合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认真贯彻各项气象法律法规,气象行政水平不断提高。从2月下旬至5月上旬,针对易燃易爆品、危化场所以及重要
企事业单位, 组织开展防雷检测,共检测335家。开展新建建筑物防雷工程的审核备案工作,从源头上抓好防雷减
灾工作, 年内在市行政服务中心气象窗口审核备案的新建建筑物防雷工程达235项。组织开展施放氢气球专项执法
检查37起,查处封存违法物品20余件。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组织的第二次“百家企业评窗口”活动中,气象局行政审
批窗口满意率为100%。【人工影响天气】2006年,全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在防雹减灾、增雨抗旱中
发挥积极作用。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培训和管理工作,3月29日至4月2日,在淄川举办全市人工影响天气炮手上岗证
培训班。 组织炮手参加全国人工影响天气高炮安全作业知识竞赛,有2人入围,其中沂源县的翟配波在全国竞赛中
获一等奖, 受到中国气象局和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表彰。5月4~5日和11月24~25日,抓住有利时机,在全市
开展大规模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了严重旱情。全市共进行防雹作业62次,累计有效防护面积7127平方公里,减
少损失5.5亿元。进行增雨作业28次,累计影响面积5300平方公里,增加降水2400万立方米。
夜间实施火箭人工增雨作业(董庆岳摄)

【全市各区县主要气象要素】
┏━━┯━━━━━━━━━┯━━━━━┯━━━━━━━┯━━━━━━━━━━━━┯━━━━━━━━━━━━┯━━━━━━━━━━━━━━━━┓
┃测站│气温(摄氏度) │ │ │年降水总量(毫米) │年降水总日数(天) │年日照总时数(小时) ┃
┠──┼─────────┼─────┼───────┼────────────┼────────────┼────────────────┨
┃ │年平均 │极端最高 │极端最低 │ │ │ ┃
┠──┼─────────┼─────┼───────┼────────────┼────────────┼────────────────┨
┃张店│15.7 │39.0 │-9.6 │318.8 │64 │2122 ┃
┠──┼─────────┼─────┼───────┼────────────┼────────────┼────────────────┨
┃淄川│15.0 │38.0 │-11.9 │411.9 │74 │2021 ┃
┠──┼─────────┼─────┼───────┼────────────┼────────────┼────────────────┨
┃博山│14.6 │36.5 │-11.2 │515.7 │74 │1541 ┃
┠──┼─────────┼─────┼───────┼────────────┼────────────┼────────────────┨
┃周村│14.4 │38.8 │-12.3 │453.8 │72 │2031 ┃
┠──┼─────────┼─────┼───────┼────────────┼────────────┼────────────────┨
┃临淄│14.4 │38.4 │-14.3 │334.5 │69 │2177 ┃
┠──┼─────────┼─────┼───────┼────────────┼────────────┼────────────────┨
┃桓台│14.5 │38.9 │-12.1 │368.0 │67 │2049 ┃
┠──┼─────────┼─────┼───────┼────────────┼────────────┼────────────────┨
┃高青│13.8 │38.5 │-13.6 │527.7 │59 │1917 ┃
┠──┼─────────┼─────┼───────┼────────────┼────────────┼────────────────┨
┃沂源│13.6 │36.8 │-13.7 │610.1 │66 │2193 ┃
┗━━┷━━━━━━━━━┷━━━━━┷━━━━━━━┷━━━━━━━━━━━━┷━━━━━━━━━━━━┷━━━━━━━━━━━━━━━━┛
(董庆岳)

本部类编辑:孟明
副主编:王娟
校对:王峰
赵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