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淄博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报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20&rec=17&run=13

联合调查组

(2006年1月12日)

一、淄博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主要特点
近几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多予、
少取、放活”的方针,着眼于农村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组群式城市、老工业城市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特色之路。主要表现在:
(一)农业经济结构逐步调整优化,农业综合效益得到较大提高。粮食生产在农业中的基
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国家粮食生产收购优惠政策的引导下,我市积极保护和提高粮食
综合生产能力, 实现了粮食生产的恢复性增长,200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638万吨,2005
年又创历史新高,达到1313万吨,确保了我市的粮食安全;推广良种良法,优质专用粮种
植比重不断扩大,占粮田总面积的80%,粮食生产效益有了较大提高。大力发展畜牧、蔬菜
和林果三大产业,着力构建起有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带和特色产业群。一是集中建设一批
规模化种养基地。 形成了以沂源县为重点的67000公顷林牧生态农业基地,以临淄区为重点
的53600公顷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 13400公顷特色农业基地和67000公顷优质专用粮基地,
有8种农产品进入省级农业优势产区。 二是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通过对重点龙头企业的
奖励、贷款贴息和落实财源扶持政策,农业龙头企业迅速成长。全市已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
业1家, 省级龙头企业16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1家;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1100多
家,固定资产4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健全完善
农业标准体系、 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规范完善3家省级和12家市级标准化基地,
推进了“三绿” 工程建设。四是深入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全市通过认证的有机食品2个、
绿色食品39个和无公害食品14个;培育了一批名牌农产品,其中得益乳业获国家名牌称号,
沂源中庄苹果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使我市农业资源优势逐步转化
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农业和农产品竞争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2005年全
市农业增加值预计达到60亿元,比2000年增长30%。
(二)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民收入增速呈现加快态势。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农业
的产业化、标准化建设,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确保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在此基础上,广
大农民积极探索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各级党委、政府大力进行政策扶持,农民增收渠道进一
步拓宽。一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和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成为吸
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十五” 时期末,全市农村私营工商业户达到9145家,比
“九五”时期增长835%;以供销社为主导的日用工业品超市达到221个,农业生产资料连
锁店1121个,各类经营网点达到2345个。二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全市约有40%左右
的农民长年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
程度逐步提高, 由政府组织的“阳光工程”培训转移备受农民欢迎,近三年共培训农民3
75万人, 实现转移就业319万人,收到了学技术、强素质、增收入的良好效果。三是积极
实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增收减负成效显著。深入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严格兑现了各种
直补, 我市提前一年取消农业税,仅2005年全市农民减负增收就达11181万元,人均政策性
增收42元, 拉动农民收入增加1个百分点。 通过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各级政府的扶持引导,
“十五”期间全市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3247元,提高到2004年的
4432元,四年增长36%。2005年有望突破5000元,成为农民收入增加最快的时期之一。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
农村公共设施投入力度,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初步呈现出城市与农村和谐发展的良好
态势。一是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构建科学合理的
城镇体系的重点内容,科学规划,政策引导,突出扶持发展20个省市级中心镇。对农村水、
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资金,重点向小城镇倾斜。采取征用、置换和农村宅基地集中
使用等多种灵活形式,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降低小城镇建设成本。形成了马桥镇、凤凰镇、
双沟镇等一批产业支撑力强、人口聚集度高、辐射带动面广的新型小城镇,成为农村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龙头和平台。二是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搞好三个“村村通”工程。
“十五” 期间先后投入18349万元,进行乡村道路的建设改造,共建设乡村道路2911公里,
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 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全市通客车村庄已达3126个,通车率达988
%, 实现了村村通客车;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投资1500万元,解决68个村、5万人饮水
难及饮用水质不达标等问题。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十五”期间全市累计投资20185万元,
完成了太河、田庄等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708平方公里, 占应治理面积的89%。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全市农机总动力突破300万千瓦
大关, 亩均动力超过1千瓦,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过程机械化。三是农业综合开发力度
进一步加强。 “十五”期间全市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达31473万元,完成土地治理3496
万亩, 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非项目区增加300元以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生
态环境明显改善。
(四)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农村教育发展上,全部实
行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健全农村中小学“三保一助”机制,即保教职工工
资、保正常公用经费、保中小学校舍安全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两免一补”的助学机制。
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 全市共投入9969万元,顺利完成一期90862平方米中小学危
房改造工程。建立了教育救助制度,市区财政拿出1700万元用于解决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上学
问题。在卫生事业发展上,已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累计投入资金
161亿元, 全部完成乡镇卫生院第一轮改造建设任务。截止到2005年,新型合作医疗试点
扩大到五区(县)十三镇,涉及农民15195万人,占全市农民总数57%,参合人口13419万
人,参合率达8833%。在文化事业发展上,不断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特别是加强了乡
镇文化中心建设。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对贫困乡镇文化设施建设予以扶持。
目前,全市建成各类文化大院1100余个,图书室1450个,文化广场80个。在农村社会保障上,
全市已基本建立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保障标准执行每年700元。全市所有乡镇和98%
的村已经启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目前参保的农民已达35万人。同时进一步做好扶贫工
作,对263个年人均收入千元以下的村和1万多贫困人口,采取干部包点、政府资助、对口帮
扶、 社会援助等措施,加快贫困村、户脱贫步伐。2002~2004年第一期扶贫开发,共扶持贫
困村251个,覆盖人口113268人,实际脱贫人口79692人。2005年是第二期重点扶贫开发的第
一年,安排的1100多项扶贫开发项目年内已基本完成。
(五)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增强,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一是村民自治
工作得到较快发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制度得到较好落
实。通过第六、七、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大批群众信得过的优秀村民被选为村委会成员。
多数村都及时依法建立了人民调解、治安保卫、社会保障、经济管理等组织,制定了村民自
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基本落实了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使村民对村中事务享有知情
权、建议权和参与权,对村中的重大事项享有决策权,并注重用制度规范村委会的工作,为
村民自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我市3136个村委会中,已建立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
议制度的村3067个,占978%;落实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村3061个,占976%;
出台村务公开规定等村规民约的村3101个, 占989%;村务公开情况较好的村2654个,占
846%;签定村委会任期目标责任书的村3095个,占987%。在我市广大农村,民主选举
用好人,民主决策定大事,民主管理出成效,民主监督有保障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二是群众
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从2004年开始,我市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了“三个一”活动,
一个村庄从一条街道抓起,从整治环境卫生入手,重点放在治理“脏乱差”、集中清除“三
大堆”上,配套跟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文明一条街
1450条, 农村新建垃圾池2500余个,已建环卫所的镇达70个,新建垃圾中转站160个,极大
地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大力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从2001年开始,先后实施公民文明素
质教育三年计划和五年计划,以文明养成行动为重点,扎扎实实推进农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积极开展以移风易俗教育为重点的科普教育,提高市民抵制封建迷信和各种伪科学的能力。
组织开展了“十星级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十大孝星”评选等文明创建活动,收到
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三是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
坚持不懈地普及法律常识,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近年来,全市农
村没有发生影响重大的刑事和治安案件,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疑难信访
案件不出县区和市,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主要差距和不足
按照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对照我市城乡发展的实际和“三农”工作的现状,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仍然任重道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是:
1农民收入总体偏低, 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拉大。按照小康社会目标测算,今后五年
农民收入要保持10%左右的增速;按照城乡和谐的目标测算,农民收入要保持25%左右的增
速。 “十五”期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247元预计2005年有望突破5000元,年均增长9
%左右。近两年,由于各种惠农政策连续实施,没有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农产品价格稳中有
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多,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仅仅达
到13%左右,新时期农民增收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目前
我市有农村劳动力186万人, 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约有79万人,从事二、三产业的约有72万
人,仍有35万左右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二是在现有生产方式下,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
很难实现农民收入有大的突破,尤其是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的山区农村实现增收难度更大。三
是广大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普遍偏低,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不强,特别是
高青、沂源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较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四是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不平衡。部分村如淄川的南韩、临淄的南金等村由于工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基础雄厚,农
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相应的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医疗、教育、养老、救助等福利制度;而部
分贫困村,几乎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和干部补助工资都依靠财政转移支
付来维持,农民人均收入很低。调查显示,全市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乡镇是最低乡镇的25
倍,三分之二的行政村农民人均收入还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下。五是我市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步
拉大。调查显示,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由1998年的183∶1扩大到2004年的225∶1,收
入差距由2444元扩大到5528元。地区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制约了我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进程。
2农村基础设施不够配套健全,农村发展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尽管农村“路、水、电”
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提高,但总体来看,农村基
础设施还不够配套,投资效益不高,投入缺口大,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一方
面,对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如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系统、食品饮水安全监控、公共卫生防
疫服务等投入不足,增加了农民生产成本和生活支出,农民抵御自然风险能力比较脆弱;另
一方面,农业经济结构正处于战略性调整关键时期,种养结构调整、启用新品种新技术、产
业结构升级、区域基地建设等,由于投资额度和投资风险较大,投入产出周期较长,民间资
金、市场资本等对农业的生产性投资的积极性不高,需要政府进行投资启动和引导。据调查,
农业发展长期投入不足, 农户贷款难,我市农民人均农业贷款不足100元,年人均购置生产
性固定资产不足60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健全配套,制约了农业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优化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3农民综合素质普遍较低, 乡风文明程度亟待提高。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
乐观,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很大。在思想素质方面,思想还比
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
拓进取精神;法制观念、信用意识比较淡薄,不守法纪、不讲诚信的行为时有发生。在文化
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2004年,据农村固定调查户调查,全市农村劳动
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236%,初中文化程度占613%,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占27
1%,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6%。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
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
人还比较少,导致农业生产只能粗放经营,务工经商则只能卖苦力做辅助工,严重地制约了
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养方面,有些地方出现理想信念缺乏、封建迷信回潮、道德观念滑坡、
信仰宗教人数增加等现象。在文化生活方面,存在文化生活方式单一、品位不高的问题,赌
博打牌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等现象比较严重。
4部分村级班子软弱涣散,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不够规范。部分村由于没有集体经济收
入,加之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造成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减弱;
部分村在“两委”换届选举中出现了问题,突出表现在由于法律法规对选民资格的界定,选
举中的贿选以及干扰、破坏、阻挠等行为规定不明确、不具体,给依法处理带来诸多困难;
部分村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公开栏设置仍不够规范,村务公开内容
不够全面,对群众最为关心的村财务收支公开透明度不高,村务公开不够及时,一些重大村
务未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资料档案建立不够完善,村
务公开档案不全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5农村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滞后,弱势群体救助体系不完善。(1)农村医疗卫生方
面,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民因病致贫的比重较大,比如沂源县有
5%的贫困人口, 其中43%是因病造成。主要原因有:一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我
市的医疗卫生资源80%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不足,条件差、设备少、水
平低,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二是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目前正在试点的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只覆盖约57%的农村人口,而且筹资水平不高,保障能力不强。三是农村
医疗卫生投入不足,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主要靠向群众就诊收费维持运行和发展,有些医疗
机构盲目追求收入,出现了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有些药品经销企业靠回扣销售药品,加之
以药养医的机制导致医疗机构开大处方,卖贵重药,加重农民医疗负担。(2) 农村社保体系
建设方面,困难十分突出。一是保险档次低、“保障性能”小。由于投保金额少,投保时间
短,所以一些年龄较大的投保者届时领取的养老金寥寥无几,难以达到“保障老年人基本生
活”的要求;二是政策制定不尽科学,增加了农保工作推行的难度。农村养老保险的“个人
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政策难以落实,降低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三是养老保险法制建设滞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组成部分,截止到目前仍旧
无法可依,严重制约农村社保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由于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不足,部分乡镇仍
没有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弱势群体救助保障体系薄弱,个别乡镇“五保户”供养经
费到位不及时,残疾人保障经费未能足额发放。(3) 在农村教育方面,尽管我市对农村贫困
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和免住宿费等优惠扶持政策,但部分学校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这些
优惠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农村家庭教育支出依然沉重,辍学、失学现象依然存在。
三、关于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这个目标和要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却有继续扩大之势。中央实行了“多予、少
取、放活”的方针之后,农村经济形势出现了明显转机。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明显
滞后的局面是长期形成的,改变农业和农村的落后面貌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中共十六
大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六届三中全
会正式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部署,并将它放在“五个统筹”之首;中共十六届四中全
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著名的“两个趋向”论断,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以工补农、以城
带乡的阶段;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由此应当充分认识到,统筹城乡发展
是中央在新时期调整城乡关系的战略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实施
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战略举措。它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
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
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只有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立有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逐步缩小
城乡差距,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市作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城
市,城乡差别、区县差距仍然比较突出,“三农”工作任务依然很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事关发展全局和长远未来。
(二)进一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坚持
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
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农民素质、生活
质量为根本,以制定新规划、建立新机制、发展新产业、建设新设施、培育新农民为重点,
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
农村。在这一总的工作思路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统筹规
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出发,立足当前,紧密结合我市“三农”工作实际,确定新农村建设的近、中、长期规划,
制定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工作重点和指标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二是因
村制宜、自主创新的原则。要针对村庄发展的不平衡性,坚持从实际出发,一村一策,确保
实际效果。要尊重群众意愿,组织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三是抓点带面、分类指导的原则。
要确定试点、选树典型,搞好示范引导,在着力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试点
村的同时,各区县、乡镇、街道要全面发动,对各村提出不同的创建目标和要求,抓好面上
新农村建设工作。
(三)尽快研究确定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和指标体系。“十一五”时期,
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是: 1农村经济显著发展。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日臻完
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力争“十一五”期间,
农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2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在完善农村公共设施,村村通公路基础上,
实现镇村道路全部硬化;完成农村电网改造,户通电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6%;
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 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全市城市化率达到60%。3生
态环境显著改善。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水、大气、噪音等达标排放,污水、垃圾集
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 4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阳光工程”转移培训10万人,就业
率达到8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合率达95%;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0%;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农
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覆盖率达到80%以上;人均住房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村村通有线
电视、 电话。5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显著增强。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村“五好”党支部达到90%以上;“两委”工作制度健全,“四民主一公开”工作规范有
序, 村级财务乡镇代管达到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农民对社会安全满意度达到
90%以上。
(四)强化措施,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制定科学统一的新规划。我市作为组群式工业城市,有着城市
化、工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基础优势,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又快又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奠定了坚实基础。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一手抓城市现代化建设,一手抓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尽快形成“新城、新镇、新村”
三级规划建设体系。“十一五”期间按照“中心突出、十字展开、组团发展”的总体思路,
进一步搞好行政区划调整,研究制定市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村庄整合的规划方案。充分发
挥我市组群式城市结构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有利条件,加快发展小城镇,重点发展中心镇。
在近城区和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心镇,严格控制一般性旧村改造的宅基地审批,鼓励、支持有
条件的农民进城或中心城镇创业居住。国家及地方对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
资金和政策,进一步向小城镇倾斜。中心镇建设用地,优先纳入所在区县用地计划。农村各
类工商企业和较大规模的市场,一律进入小城镇或各类开发区,实行规模经营,方便农民入
住。广大农村实行统一规划。经济强村、乡镇驻地村、整体搬迁村实行高标准的社区建设规
划,搞好功能配套;其他村庄适度超前规划,在城郊、主干道路沿线等进行试点,按照因地
制宜,分类指导原则,逐步探索建设如生态型、中心村型、移民新村型、城镇小区型村庄,
有序进行旧村改造。
2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建立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新产业。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
整,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
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
度,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强企业对农民的辐射带动能力,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建立自己的
原料生产基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
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通过
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制订
农畜产品质量和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检测手段,促进优质优价和专业化生
产,不断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党在农村的
各项政策,确保已经实行的支农政策不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减,不断加大支持力度。继
续落实好粮食补贴、农机补贴、良种补贴、农技推广补贴、中小型水利工程补助、农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补助、农民合作组织补助等各项政策。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加强以水利、林业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解决一些制约农业发
展的重点问题,争取使农业生产条件逐年有较大改善。继续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我市有中低
产田87万亩,这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最大增长点。认真落实国有土地出让金支持农业
基本建设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力争在未来5年,改造40万亩以上。
3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 建设配套完善的新设施。公共财政要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
入力度,综合配套建设,重点实施“四大工程”。一是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抓
好道路修筑、村庄绿化、垃圾收集、污水处理和新能源建设,创造使农民安居乐业的生产生
活环境。围绕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
源,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抓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白色污染”综合
治理,推进人与农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是实施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建设重
点要从城市向农村扩展,加强村镇公共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投入,统筹建设城乡水、电、路、
通讯、气、热等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高公共设施的运营效率。三
是实施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使农民尽可能多
地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与城市居民共享现代文明。四是实施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工程。
不断加大投入,尽快完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任务;进一步支持乡镇文化中心和镇、村卫生
院(卫生室)建设,力争到2007年底对需改造建设的1600处村卫生室改造一遍。
4提高全社会保障能力, 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新机制。逐步打破二元结构,建立完善
统一的城乡户籍制度。统筹城乡就业,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制度。全面取消农村劳动力
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和限制政策,把农村劳动力纳入全市统一劳动力市场,统一管理,统一
使用,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增加农民非农收入。逐步衔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提
高全社会保障能力。要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探索和
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
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
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我市山区、库区、
滩区共有37个乡镇、86万人,分别占全市的44%和35%,“三区”农民收入明显低于全市平
均水平,这是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难点。应紧紧围绕增加“三区”农民收入,安排
专项资金,增加扶贫开发项目,按照“村为基础,整乡推进,区域规划,综合开发”的方针,
加大扶贫力度,不断改善“三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使“三区”农民尽快实现脱贫。建议
对沂源、高青的扶持政策延续到2010年。
5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一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努力把
传统农民改造成为能适应市场经济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现代农民。按照“面向社会、公平
竞争、合理布局、方便农民”的原则,整合各类培训资源,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推行“订单
式”“定向型”“创业型”等培训模式,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大力加强
对务农农民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
业技能培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大在城镇的就业率,打造我市农民工市场品牌。二是加
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完善村务公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五
位一体”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严格按程序办事,通过建立全过程、多层次的立体监督网络,
实现村务工作法制化、村务公开规范化、民主监督程序化,增强村务工作的透明度,激发广
大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开展农
村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和农村“三个一”等特色创建活动,提升农村文明水平;
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
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
程,是关系农村长远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
观的战略高度,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强领导, 健全机制。建议成立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门
办公室负责抓好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协调、督导、服务工作。各区县也要结合实际,建立相
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具体的工作规划和实施细则,认真组织实施。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
抓落实的有效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安排专人负责,并纳入当地经
济社会发展规划,深入研究,常抓不懈,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各级各部门要找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认真履行职
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抓好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总
体把握,确定目标,积极推进。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对上多争取资金、项
目等支持,对下多做具体指导、多协调落实、多服务推动。村“两委”要切实增强工作积极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和带领群众扎实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努力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新
突破。
3强化宣传, 营造氛围。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各级
新闻单位要运用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设立专栏、专题,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
义,推广典型经验;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广
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不
断取得新成效。
4明确职责,强化考核。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区县、乡镇、
村,明确责任人,实行工作责任制。结合“三个体系”建设,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对各级党政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的指标体系,作为检验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
和领导水平的重要内容,年终严格考核。建立相关调度、通报、督察制度,加强对工作进展
和履行工作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