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15&rec=201&run=13

【综述】 2000年底,沂源县辖7镇、9乡、1个城区办事处、3个居民委员会、630个村民委员
会、982个自然村。总面积0.16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万公顷,人均耕地0.05公顷。总人
口55.26万,比上年末增加0.17万人,增长0.3%;其中农业人口46.64万,非农业人口8.62万,
人口出生率11.9‰,自然增长率5.7‰。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
增加值完成6.42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0.9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10亿元,分
别比上年增长6.0%、 15.1%、15.0%。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3亿元,增长15.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亿元, 增长10.1%;实现外贸出口总值1970万美元,增长18%。全年完
成地方财政收入1.28亿元,财政支出1.9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49%、12.62%。城镇居民
人均生活费收入43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2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4元、192元。

农业。实现农业总产值10.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全年粮食总产7.72万吨,蔬菜总
产17.87万吨,肉类总产2.4万吨,水产品总产3222吨。年内,突出抓了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和优化。 发展大田葡萄2333.33公顷,大枣、板栗等干果1400公顷,发展以克兰大樱桃、美
国黑李子为重点的名优特鲜果1666.67公顷, 发展以冬暖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333.33公顷,
发展烤烟1400公顷, 越夏蔬菜2333.33公顷,完成果实套袋4.65亿个;重点抓了汇源公司新
上浓缩果汁生产线、鲁村福利冷藏厂蔬菜加工保鲜等项目;扩大现有果品冷藏库的收储、营
销能力,新发展以户办、联户办为主的农民运销组织60个,建设大中型果蔬恒温库24座,小
型恒温库170座,新增果蔬贮藏保鲜能力6000吨。

工业。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2.73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销售收入21.71亿元,
增长18.3%;实现利税2.59亿元,增长22.4%,其中利润9300万元,增长31.4%。有8家企业实
现利税过千万元,7家企业利税过500万元。对年初确定的工业重点技改和新上项目,实行项
目建设责任制,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基本实现年度目标,其中有6个项目投入运行,新增产
值1.36亿元,利税2800万元。对亏损企业,制定扭亏解困方案,建立责任制,坚持因企制宜,
一企一策,通过优势资产剥离、低效资产重组、闲置资产盘活出让等措施,使企业亏损面下
降到9.5%,亏损额下降到150万元,减亏175万元。

第三产业。制定并全面落实流通企业扭亏增盈责任制,加强企业的人本、财务和营销管
理,县属流通企业亏损面下降61.5%,同比减亏66%。调整城区市场布局,建立“沂蒙山”商
标依法管理、无偿使用的运作机制,规划并开工建设沂蒙山果品批发市场,新建13处季节性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新上28个农副产品加工、营销项目,在国内大城市新设4个直销点。

个体私营经济。鼓励机关干部、离退休干部带头,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失业下岗
职工转业,农民进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制定出台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成
立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开和集中清理整顿涉及个体私营经济的收费、罚款和检查项
目。全县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569户,私营企业103家,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本达到3.1亿元,
同比增长31%,个体私营经济纳税额达到1393万元,增长10.2%。

外经外贸工作。成立自营进出口服务中心,加强对自营进出口权运作的规范管理,全年
实现出口创汇340万美元,同比增长10.1%;认真落实部门联动招商责任制,组织企业参加各
种形式的经贸洽谈会,对重点利用外资项目实行部门帮办和定期督查调度责任制。全县实现
外贸出口总值1.5亿元,同比增长15%;新办“三资”企业3家,实际利用外资416万美元,增
长11%。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市亮化工程和振兴路城市管理示范“一条街”建设,完成东
风路拓宽改造、工业路中段硬化、鲁山路东段路基拓宽等一批市政工程。完成了博沂路南线
21.6公里路基改建和博沂路西线、韩莱路东线、东里河南至可乐山段等部分路面硬化工程;
改造县乡路、乡村路80公里;投资8178万元,完成609个村的低压电网改造,建成2处变电站;
建成1个电话乡镇、38个电话村和城区百米报刊廊亭。

社会事业。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狠抓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引进高层次、实用型人才
105名;组织开展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强化乡镇卫生一体化管理,完成4处乡镇
卫生院改貌;解决75个偏远山村群众看电视难问题,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6000户,全县实现
广播电视“村村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绩斐然】2000年,沂源县立足山区优势,围绕农业结构调高、调优、
调强的总体目标,坚持走“山上抓林果、大田抓高效、庭院抓养殖”的路子,年内完成调整
面积5733.33公顷, 粮经比例调到3∶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14元,比上年增长9%。
重点发展以红提葡萄为主的葡萄生产和名优特干鲜果生产,顺势发展以冬暖大棚为主的设施
农业、 应税农业、创汇农业。全县基本形成1.67万公顷优质苹果、6666.67公顷优质葡萄、
6666.67公顷干果和3333.33公顷名优特鲜果的林果生产格局。立足饲草资源优势,突出发展
牛、羊、兔等食草动物,顺势发展沂蒙全蝎、肉鸽、肉鸳鸯等特色养殖,新发展畜牧养殖业
专业户1500户。

【建立农业产业链分配新机制】年内,针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用一种或几种产业链条
将分散经营的农户联成一个有机整体,把一家一户的生产要素纳入区域规模经营之中,逐步
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沂蒙山高档果品开发公司与农村集体、农户或单位合作,
实行“合作投资,风险共担,让利于民”的办法,与全县40万果农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使全县高档果品的生产开发步入健康、有序轨道。淄博民悦食品有限公司与果农签订合同,
负责周边地区的苹果、 山楂、桃、佛手瓜的收购和加工,年产佛手瓜系列酱菜200吨,远销
日本、 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使合同农户年人均增收500元。沂源县福利冷藏厂在全县设立
17个肉食兔养殖基地, 企业与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按每公斤高出市场价1元的价格收
购,并实行免疫收购卡制度,定期给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同时拿出一部分利润返还给农户购
买生产资料和种兔,带动全县13万农户发展肉食兔。至年底,全县近20家农副产品加工、销
售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这种新型关系,所带动的农户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增加收入近5亿元。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年内,重点抓了红水河河道治理、红提葡萄基地田庄北干渠
配套和青扬圈、 高村河两条小流域治理工程。全县完成各类水利工程500处,扩大改善灌溉
面积1733.33公顷, 发展节水灌溉666.67公顷;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23平方公里,其中整修
梯田533.33公顷,发展经济林80公顷。建塘坝、蓄水谷坊12座、水池2460个,修经济路10公
里,新砌深坝2440米,小型水利工程可增加蓄水16万立方米。

【农副产品销售领域更加广阔】广辟信息渠道,在规范完善农副产品信息上网工程的同时,
同南京农贸市场、北京大钟寺市场、济南八里桥市场、广州南北果品批发市场等国内大型农
贸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取和发布市场信息,指导农副产品销售;积极推行
“订单农业”,加强与龙口复发中记公司和香港长荣贸易公司的合作,通过订单销售苹果15
万公斤; 加强对外地市场开拓,在1999年设立8处外地直销点的基础上,又在鹰潭、诸暨、
蚌埠等城市设立4处直销点,在南京设立沂源县农副产品专营市场;新建果蔬恒温库190多座,
新增贮存保鲜能力6000吨;举办广州沂蒙山果品营销推荐座谈会、南京沂蒙山果品新闻发布
会和沂蒙山果品观赏营销座谈会,加大“沂蒙山”牌农副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全县销售苹
果、葡萄等大宗农副产品4亿多公斤。

【工业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有效】2000年,围绕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壮大县域工业经济总
量,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县委、县政府确定抓好县造纸厂碱回收(二期)等11个新建和技改
重点工业项目。为加快项目建设,实行县几大班子领导、主办银行和承办单位“三位一体”
的包项目建设责任制。至年底,有8个完成或基本完成,有3个跨年度项目继续列入2001年工
业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44亿元,年新增产值2.9亿元,利税4260万元。

【创建园林县城】2000年,县委、县政府确定在城区开展创建园林县城活动。县政府与县直
九大口签订《创建园林县城目标责任书》 ,将城区8.9万平方米绿地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各
大口。至年底,共建设绿地工程8.7万平方米,完成公共绿地绿化5万平方米,摆花2.3万盆,
栽花2.6万株, 争创省级花园式单位1个、市级花园式单位2个、县级花园式单位12个,城区
绿化覆盖率达到32.1%。 在抓好城区绿化的同时,积极开展环城造林绿化活动,绿化城区周
围山头30余座,完成造林补植933.33公顷。

【高考取得好成绩】2000年,全县本科上线人数630人,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有4名学生
进入全市文理科前十名, 并夺得文史、外语类两个状元。有3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录取。

(袁艳玲 许子军)

本部类编 辑:景奉润
校 对:景奉润 王晨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