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商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15&rec=104&run=13

【综述】 是年, 全系统超额完成工作目标, 实现总销售额42亿元,增长7.69%;实现利润
1475万元, 增长256.28%;上缴税收2666万元;费用水平5.02%,下降0.3个百分点;亏损单
位、亏损额分别减少13个和399万元。其中市属企业实现利润比市政府下达目标减亏290万元,
利润水平居全省同行业第六位,较1998年前移3个位次。

一、扭亏增盈工作。市属企业实现商品总销售额1.4亿元,增长4.8%;费用水平7.17%,
下降3.22个百分点; 比上年减亏403万元,减亏幅度65.74%。全市基层供销社实现总销售额
5.38亿元,增长7.08%,实现了减亏。

二、 深化改革,转机建制。至年底,全市供销社已组建股份有限公司2个,有限责任公
司26个, 股份合作制企业38个,组建企业集团5个。采用剥离、拍卖、出售、承包、租赁和
破产等多种方式,搞活困难企业,对19个包袱沉重的困难企业实行剥离分立和抵贷返租改革,
成立新的独立法人企业22个;对59个经营萎缩的边、小、微、亏门店和网点实行拍卖、出售,
收回资金2486万元; 将部分营业设施和闲置固定资产出租,年收取租金500万元;对20个社
有企业和基层社实行破产重组,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全系统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健全
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规则,提高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抓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
作,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三、深入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加强财务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堵塞跑冒滴漏。是
年, 全系统费用水平仅为5.02%, 下降0.3个百分点;盘活闲置资产1825万元;清收外欠款
1000万元。严把商品质量关,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的流入,保证商品质量;以农资、棉花等商
品为重点,加大内部质量检查力度,维护供销社信誉;推行承诺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坚持
安全与经营并重,杜绝万元以上责任事故的发生。抓好社员股金的清理整顿工作,加强社员
股金管理。 至年底,全市供销社社员股金已由最高时的1.6亿元减少到5623万元,有效地防
范和化解了股金挤兑风险。

是年,市供销社荣获全省供销社系统扭亏增盈奖,并被评为全省供销社安全工作目标管
理先进单位。系统内有3家商场被评为全国供销社百强商场。

【基本建设】一是加大经营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经营条件。全年经营设施投入4483万元,新
建、改建、扩建大型商场、沿街营业房、专业批发市场、超市、连锁店等经营网点22处,营
业面积达4.57万平方米。二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全年社办工业技改投
入达3100万元。三是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盘活闲置资产。全系统基建投入
达1.05亿元,其中投资2950万元用于开发房地产。四是搞好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促进企
业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开拓市场】一是抓住时机,增加收入。在市场逐渐复苏的有利情况下,理顺购销渠道,加
大购销力度,狠抓农资、棉花等传统主营业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全系统农资供应总值
3.21亿元, 其中化肥37万标准吨;收购新棉1.56万吨,创最近7年来新高;销售棉花2.65万
吨,同比增长45%;鞭炮烟花经营额800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饮食服务业营业额106万元;
再生资源业务实现回收额1.43亿元,增长29%。二是大力发展现代营销方式,扩大经营规模。
全系统新发展地区以上总代理、总经销业务50余个,其中摩托车、酒类副食、家用电器等业
务实现集约化经营;系统内外16家企业加盟电子商务;在乡镇设立连锁店、超市,在市外设
立分店、办事处,延伸经营触角,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区经营。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年内
新增农业综合开发面积133.3公顷; 建成一批棉花、蔬菜种植基地,奶牛、种兔、家禽养殖
基地和高科技示范园;社办工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系统社办工业产值达5.18亿元,增长20
%。 培植“宗申”牌摩托车、“王村”牌食醋、“流云”牌棉纱和“青驰”牌色拉油等一批
拳头产品。四是外经外贸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实现出口创汇410万美元。

【为农服务】一是大力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加强基层服务组织建设。年
内全市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站已达1033个,从业人员2268人,全市百户以上行政村建站率达
33%。 二是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站作用,以农资供应和农副产品购销为
重点, 搞好物资供应服务,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全年实现农副产品购销额2.2亿元,为农民
增加收入1200余万元。三是依托庄稼医院,聘请专家教授举办讲座,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解
答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全年共举办农业科技讲座30余场
次,培训农民千余人次。

(吴东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