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13&rec=208&run=13

综述
1998年, 全区辖乡、镇、办事处14个,行政村254个。总面积6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000公顷。全区实
现国内生产总值6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70亿元,比上年增长9.23%;第二
产业增加值完成37.6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9%。全区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2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8%、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地方财政
预算内支出1.25亿元,比上年增长6.39%。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79%。职工平均工资5200
元,比上年增长8.6%;农民人均收入3182元,比上年增长11.22%。全区总人口47.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77万
人,非农业人口21.95万人,是年人口出生率10.14‰,人口自然增长率3.82‰。
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全区农业总收入完成6.3亿元,同比增长10%;粮食总产6622.7万公斤,同比增加1126.9
万公斤;新增经济林253.3公顷;建成冬暖式大棚840个;畜牧规模养殖场发展到332处,水产养殖面达到193公顷;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 对76处水利设施和0.1万公顷荒山进行了拍卖、承包。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
基本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工业初步形成地区板块优势。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坚持“工业立区,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加快技术和
产品创新,不断加强企业管理,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86.6亿元,同比增长16.77%;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
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利税3.7亿元,同比增长11.5%。
第三产业持续发展。积极开发旅游资源,不断拓展旅游市场,加快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对石门、泉河头和五阳
山景区开发进行了规划;源泉开元溶洞、天然游泳场、空中索道建成运营。全区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15.4亿元。
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入。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办合资企业4家;实际利用外资1182万美元,同比增长97.3%。
完成出口商品供货总值8.38亿元,同比增长24.2%。加强对三资企业及自营进出口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实现出口创
汇2815万美元。
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全区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9422户,私营企业1117家,注册资金总额达4.86亿元,个体
私营从业人员达2.8万人,同比分别增长15%、49.1%、86%和32.9%;个体私营企业完成产值10.15亿元,销售收
入9.35亿元,税收135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18%和36.9%。
城乡建设取得新成果。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完成张博公路博山段改造任务。改造、硬化镇村道路40公里。对19
处重点污染源进行了限期治理,大环境绿化42公顷,提前一年完成市政府下达的道路绿化任务,完成城市综合开发
面积15.3万平方米。
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突出。全区组织开展了“五下乡”、向灾区群众献爱心活动。年内,被命名为第四届省级精
神文明建设先进区、第二届市级精神文明建设红旗区和首届省级“下乡活动”先进区。

(焦方刚)

工业初步形成地区板块经济优势
1998年,20家市属企业下放博山区管理,为发展全区“三泵两机”、陶琉、冶金建材为主要产业特色的地区经
济创造条件。 首先抓了对大企业的调控,建立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税收过300万元的重点企业领导责任制,帮助
企业及时掌握市场变化、产品开发等信息,努力开拓市场。调整经营降幅较大的水泵厂、电机厂、钢厂等企业班子,
促进企业的发展。二是组建以博山水泵厂、博山电机厂为核心的山东电机泵业集团,出台《博山地区电机水泵配套
销售办法》,促进机电泵业产品的开发和发展。三是结合企业改制,按照触及产权,成熟一家、改制一家,一企一
策的改制原则,采取租赁、拍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放开搞活小企业。年底,中小企业改制面已达70%以上,全
区工业已初步形成地区板块经济优势。

(焦方刚)

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博山区结合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突出发展优势产业,集中连片开发,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特色农
业经济。 1998年建成0.2万公顷优质果品,0.2万公顷桔梗,0.2万公顷吨粮田,0.2万公顷无公害蔬菜,3万平方米
食用菌,0.067万公顷优质黄烟,0.067万公顷粮菜良种,133.3公顷水面水产养殖,332处大型畜牧养殖场,初步形
成9大特色生产基地, 建成13处高效高新技术特色示范园区。发展“冬季农业”,建成蔬菜、花卉、畜牧养殖冬暖
式大棚1600个。 实施9大龙头企业带动战略。一是淄博格林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带动南部山区果药基地发展,联接
农户5万户。 二是博山石马食用菌种场,联结农户5000户。三是淄博蔬菜良种繁育中心和淄博市鲁中蔬菜良种场,
带动北博山、石马、南博山等镇蔬菜制种基地的发展,联接农户5000户。四是淄博裕采实业公司,带动南博山水产
养殖基地开发, 联结农户500户。五是博山区烟草公司,带动南部山区优质黄烟生产,联结农户2000户。六是博山
区畜牧开发中心, 带动三处规模养殖场,联结农户200户。七是淄博众康食品有限公司,发展农产品符合加工,联
接农户1000户。八是博山种鸡场带动八陡、石马等镇商品蛋鸡养殖基地发展。九是博山乳品厂和淄博馨牛食品有限
公司, 带动全区奶牛业的发展。通过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1998年全区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02亿元,农民人均
纯收入达到3182元,同比增长11.22%。

(焦方刚)

实施名牌战略发展蔬菜基地
年内,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提高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加市场占有份额。1998年,泉河蒜黄荣获首批市
级名牌称号后,迅速在全区推广,当年全区蒜黄总面积达到了35.08公顷,总产量达到360万公斤。继而赵庄黄苗芹、
因阜大金钩韭菜、 郭庄村长茄获第二批市级名牌称号,赵庄扩种黄苗芹菜面积40公顷,年产量达到600万公斤,实
现年产值600万元。 因阜大金钩韭菜133.3公顷,年产量达到500万公斤,实现产值1000万元。郭庄村长茄的发展,
带动了全镇的发展,年内,全镇种植长茄13.3公顷,总产达到1250公斤,产值达到1000万元。
博山区还在源泉、石马等镇建设“生姜、越夏菜、食用菌”三大蔬菜基地。1998年,石马镇桥东、桥西村及元
化实业公司、源泉镇泉河村布点试种6.67公顷生姜,总产量达到20多万公斤;越夏菜0.23万公顷,总产量达到35万
公斤;食用菌达到35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200余万元。三大蔬菜基地建设成为全区蔬菜生产新的经济增长点。

(焦方刚)

“五下乡”活动丰富多彩
博山区针对山区农民文化水平低、看病难、法律知识淡薄、科技信息传递慢、思想教育薄弱等问题,在农村广
泛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教育和法律“五下乡”活动,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文化下乡:在乡下演出文艺节目100余场,放电影300多场。科技下乡:积极向农民传播科技知识和信息,举办
各类科技培训班160次。 卫生下乡:重点向农村特困户、烈军属、五保户、老党员、老干部等义务诊病治病,义务
诊疗达3400多人次,免费为农民送药、送医疗器械达万余元。教育下乡:重点向农民进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
的教育。法律下乡:主要向农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教育,教育农民要遵法守法,人人争做文明户、文明先进工作者。

(焦方刚)

开发建设沂蒙工程示范区
年内,省林业厅决定在博山区启动第二期沂蒙工程示范区。经过认真考察和分析,确定在南博山镇开发建设万
亩板栗工程示范区。截至年底,按高标准、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的要求,采取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办法,整穴
500亩。该工程计划1999年竣工。

(焦方刚)

池上建成中药材出口生产基地
池上镇大部面积属沙性土地, 适宜桔梗、 黄芩、 黄芪、 板蓝根、大青叶等中草药种植。1998年,全镇种药
0.136万公顷, 实现总产量316万公斤,总收入1024万元,全年仅中药一项人均增收500元。该镇生产的3000吨鲜桔
梗和120吨干桔梗全部销往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焦方刚)

博沂路西线二期工程建设
博沂路西线二期工程10月底全面开工,计划12个月完成。工程为下瓦泉至谢家店淄河桥段,全长12.6公里,按
山岭重点二级公路标准设计。 该线占地21.9公顷,拆迁房屋90余户,迁移各类电线杆268根,路基挖填土石方34.4
万立方米, 设置防护60余处,设置小桥涵748.9/座。路基桥涵工程和征地拆迁投资2500万元。该路开通后,可带
动南部山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焦方刚)

TLF型系列垃圾焚烧炉通过成果鉴定
年内, 淄博继玉环卫窑炉有限公司自行研制的TLF型系列垃圾焚烧炉通过省级鉴定。该产品主要用于医院、疗
养院、各大机关院校、港口码头产生的有严重污染垃圾的焚烧,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焦方刚)

源泉旅游索道正式运营
源泉索道建在二郎山、 泉河头两处风景区之间,线路水平距离1184米,安装168个吊蓝,一次性循环乘客可坐
336人。自10月1日开放以来,已有2.1万余人观光游览。

(焦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