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12&rec=199&run=13

综述
1997年底,桓台县辖13镇、343个村民委员会、325个自然村。总面积509.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458万公顷,
人均耕地0.0765公顷。 总人口47.70万,比上年末增加0.33万人,增长0.69%;其中农业人口41.1万,非农业人口
6.6030万。人口出生率13.43‰,自然增长率6.65‰。
1997年, 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
7.95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8.2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3.6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74%、12.63%、
16.16%。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1亿元,增长15%;实现外贸出口供货值
9.03亿元, 增长19.08%。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0.90亿元,财政支出1.3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27%、15.78
%。农民人均纯收入2848元,比上年增长7.55%。
1997年, 全县农业总产值13.66亿元,农业增加值795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67%、0.74%。全年粮食总
产360817吨,棉花总产603吨,蔬菜总产252535吨,水果总产3102吨。肉类总产31865吨,比上年增长7.47%,其中
猪牛羊肉总产19235吨,比上年增长32.48%,牛羊奶总产1361吨,禽蛋总产37823吨,禽肉总产10907吨,水产品总
产1347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9.4%、34.29%、20.55%、7.16%。农业基本建设得到加强。新增小麦联合收割机、
玉米秸秆还田机和精播机559台, 第三期黄淮海平原开发通过国家验收。被确定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县和农
机产业化实验示范县。
1997年, 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72.74亿元,其中轻工业完成总产值36.61亿元,重工业完成总产值36.13亿元。
全县工业实现利税2.95亿元, 周家、唐山、索镇3镇分别突破千万元大关。截至1997年全县工业固定资产净值达到
12.53亿元。 全县镇及镇以上工业企业125个,比上年减少9.42%,完成工业总产值331731万元,比上年增长13.36
%。工业增加值92470万元,工业销售值308498万元。全县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25个,职工年平均人数3.38万人。其
中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9个, 职工年平均人数979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1892万元,工业增加值1797万元,实现销
售收入20843万元; 独立核算集体企业75个, 职工年平均人数14731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32143万元,工业增加值
40259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25048万元。截至1997年底,全县独立核算“三资”企业15个,职工年平均人数4671人,
199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9984万元, 工业增加值15871万元,实现销售收入43099万元。年内,全县工业企业组织实
施了结构优化战略和管理示范工程,深入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万祥、东岳、锦乐3家企业通过ISO9000国际标
准质量体系认证,运行质量稳步提高。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对60家企业实施了兼并、联合、租赁、拍卖和破产,
盘活存量资产1.7亿元。
1997年,全县拥有乡镇企业1052家,实现总产值594168万元,增加值190909万元。全县个体经济快速发展,新
增个体工商户1942家,私营企业98家,荣获全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先进县”称号。全县商业流通企业实现销售额
7.76亿元,上缴税金56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2%和28.9%。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8.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
额24.9亿元, 比上年增长13%。 各种保费收入达3284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587.2万美元,居全市之首。出口创汇
3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4%。科教文卫等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32项,35项科技成果获
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推广优秀科技成果28项。基础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幼儿教育、职业教育和
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史家遗址出土了我国迄今最早的甲骨文,中国殷商文化国际研讨会在桓台召开。农村卫生工
作荣获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 称号。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率分别达到99.7%和98.5%、99.7%。1997年3月
25日,中宣部命名桓台县为“全国创建精神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

(王松亭)

企业改革实现重大突破
1997年,桓台县企业改革的重点由改制转为改组、联合和盘活存量。有60家企业实施兼并、联合、租赁、拍卖
和破产, 盘活存量1.7亿元。县造纸厂整体收购原食品公司并租赁邢家镇东营板纸厂;淄博新宇化肥有限公司兼并
瑞华纸塑公司,既盘活320万元的资产,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县巨明有限公司挂靠上海向明机械厂后兼并拖修厂,
新上玉米秸秆还田机项目,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846万元,利润41.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3%和120%;陈庄镇镇
办企业万家园集团,一次性购买凤宝公司原址,盘活资产600万元,实现低成本扩张。
跨地区联合兼并实现突破。1997年,县委、县政府鼓励外地企业来桓兼并、收购或控股企业,同时也鼓励桓台
企业到外地兼并、收购或控股企业。山东颖汇集团两下内蒙古伊克昭盟达拉旗,兼并购买其固定资产2950万元的造
纸厂,使当地500多名下岗职工得到妥善安置。
大力发展私营经济作为全县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目标。县委、县政府鼓励企业内部职工和县内外有实力、
有能力的私营企业兼并、 租赁或整体购买弱小困难企业。私营业主傅光荣1997年春天购买停产8年的东镇啤酒厂,
新上印染化工项目, 又投资1800万元购买县蛋粉厂和制药厂,安置140多名下岗职工。1997年10月,桓台电器厂在
净资产评估后一次性出售给企业内部职工, 公司经理孙立祥出资62万元,他人出资5到10万元不等,一次将净资产
177万元全部购买; 集体转私营后,企业生产经营出现转机;11~12月实现销售收入近800万元,同期相比,完成4
个月的任务,在全县走出一条可行之路。
商业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也迈出步伐,成立桓台商业集团,撤销桓台商业总公司,所属企业进行不同形式的
改革;撤销县物资集团总公司,所属14家企业全部完成改制,在淄博市物资系统中尚属首家。
全县企业改革成绩显著。 到1997年底,全县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1000多家,镇及镇以上改制企业144家。其中
21家县属工业企业有17家完成改制,占81%;镇办122家企业有116家完成改制,占96%。经省政府确认的规范股份
有限公司20家, 有限责任公司124家,总股本达4.05亿元。依靠政、银、企联手,对80多家企业实施兼并、租赁、
拍卖或破产,有10多家企业转为私营,盘活存量资产3.3亿元,800多名下岗职工全部得到分流安置,既促进了资本
结构的优化,又维护了社会稳定。

(王松亭)

连续两年实现小麦千斤县
1997年桓台县小麦单产在1996年504公斤的基础上,又增长13公斤,连续两年实现小麦千斤县。
全县各级都把小麦千斤县建设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日程,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每年建立15处面积
20亩单产指标600公斤的攻关田和20处面积50亩单产指标550公斤的样板方,用以带动全县大面积均衡增产。为强化
基础设施建设,对全县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每年不少于5000万元,亩均百元以上;仅大型水利建设累计利用劳动积
累工1300多万个, 投入3000多万元, 推广管灌、微灌、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新技术,修建地上、地下防渗渠道
380万米, 全县整建制实现农田灌溉防渗化。全县每年节水5000万方,直接经济效益1875万元。原有水利设施进一
步配套完善,全县达到每40亩地一眼深水井,实现机、井、房、渠、路、林六配套,轮灌周期由1990年的10至15天
缩短到5至7天,灌水定额减少到35至40立方/亩。全县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用于新型农机具的推广应用,农机化
水平不断提高。 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33.4万千瓦,亩均动力0.7千瓦。在连续几年的高投入下,桓台农业综合生产
能力和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为小麦千斤县建设和农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王松亭)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
1997年,桓台县委、县政府动员全县上下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投身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宜工则工,宜商则商,
宜农则农,不划圈圈,不定框框,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能发展什么就搞什么,社会需要什么就
干什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全县个体私营经济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年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和
私营企业分别达到16950户和601家,与上年相比分别增加1942户和98家;从业人员41000人,比上年增加11615人;
注册资金3.5亿元,比上年增加0.9亿元。
全县专业村和专业户迅速发展,已成为推进桓台县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县有个体私营专
业村17个, 专业户1800户, 初步呈现出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区域性发展的格局。全县私营企业资产超过50万元的有
126家, 比上年增加41家;超100万元的36家,比上年增加13家;超千万元的4家。荣获全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先
进县”称号。

(王松亭)

桓台县被确定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县和全省农机化实验示范县
1993年中共桓台县第七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桓台县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制订《桓台县农业现代化
试验总体方案》。截至1996年底,全县农业各类服务组织发展到2600多个,从业人员近万人。按照种养加工一条龙、
贸工农一体化的要求,全县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龙头企业发展到40多家,改扩建集贸市场88个,专业批发市场6个,
形成粮油、有机化工、纸制品、畜禽、制革、棉纺六大加工体系,农产品转化率达60%以上。加工产值达12.6亿元。
全县建立起土地流转机制,形成集体农场、绿化车间、大户承包、联户承包和股份合作经营模式,适度规模经营面
积发展到16.7万亩, 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0%。种植15亩以上的承包大户3528个,种植100亩以上的44个。全县农业
机械化程度达85%,主要配套农机具达1.2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33.4万千瓦,亩均0.7千瓦。小麦联合收割机和玉
米秸杆还田机拥有量居全省县(市)第一位。全县小城镇建设开发面积达15平方公里,2/3的工业企业和市场规模,
以及1/3的人口集中在小城镇, 小城镇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75%以上。1997年3月,桓台县被确定为全省农业现
代化建设试点县和全省农机化实验示范县。

(王松亭)

博汇集团一次引进外资1200万美元
1997年11月,山东博汇集团与美国欧格登能源中国B公司投资兴办的“欧汇热电有限公司”宣告成立。12月5日,
外方投资1200万美元一次性到位。10日,热电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首次公司董事会,决定正式启动使用资金。
欧汇热电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博汇集团的“桓台热电厂”,始建于1996年,装机容量2.4万KW,年产热量120万吨,
发电1.8亿KWH。 实现当年立项,当年见效,12月并网发电。合资续建后,年供电量达8974.97万度,供热量155.81
万吉焦,年实现销售收入7661.49万元,税后利润2364万元。

(王松亭)

桓台县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
桓台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从强化组织领导入手,狠抓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典型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等
八大工程, 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全县的整体文明水平。在连续8年保持全市精神文明建
设工作先进县、 红旗县,连续三届荣获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县称号的基础上,1997年3月,又被中宣部确定
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

(王松亭)

桓台县人民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荣记集体一等功
桓台县人民法院在社会上树立起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执法形象。1992~1996年,桓台县人民法院共审结
各类刑事案件428件, 614人, 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315万元; 审结各类经济纠纷案件5599件,结案标的额
4.62亿元, 为企业追回各种外欠款2.02亿元;审结各类民事案件7301件;审结各类行政诉讼案件106件,非诉讼行
政执行案件85件;执结各类案件4329件,标的额为1.21亿元,执结率为95%。业务工作在全国法院系统创出一流业
绩。1997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为其荣记集体一等功。

(王松亭)

史家遗址鉴定会暨新闻发布会在桓台召开
1996年,桓台县史家遗址考古发掘获重大成果(详情见′97《淄博年鉴》第203页)。1997年5月26至27日,史
家遗址发掘成果鉴定会暨新闻发布会在桓台召开。来自国家、省、市的12位专家、学者对史家遗址及出土文物进行
现场评审和鉴定。 鉴定认为, 该遗址中部沟壕壁为土台遗迹,遗留有加工痕迹,其使用年代自龙山文化至商代。
“井”字形木构祭祀坑,为岳石文化晚期遗存,这种结构和方式的祭祀遗迹,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和认
识岳石文化的社会发展进程及东夷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岳石文化祭祀坑底层出土的2件刻有文字的卜骨,形态较为
原始,时代属岳石文化晚期(年代约在公元前15世纪以前),早于殷墟发现的甲骨文,为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甲骨
文字之一。遗址沟壕北部的商代墓葬,出土数十件商代青铜器,其中带有族徽等铭文的铜器近20件,证明当时是一
处贵族墓地。与会专家建议今后在史家及其周围有关遗址继续开展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以深入了解其性质和内涵。
为记载中国考古史上这一辉煌成就,桓台县人民政府与淄博市邮电局联合印制“桓台县出土最早甲骨文纪念封”、
“桓台考古获重大新发现纪念封” 各一封及“中国桓台考古发现”邮政明信片一套10枚。于5月26日举行首发式,
公开发行。

(王松亭)

城标广场落成
桓台城标广场地处县城南大门,占地10万平方米,其中交通环岛直径228米,与205国道、城区交通干道兴桓路、
南外环路相连接, 纵横交错,规模位居全省第一。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以草坪绿化为主,为全市1997年度四大绿
化广场之一。与城标、工商银行大厦、建筑商城、邮电821局大楼等大型建筑设施融为一体,气势恢宏。1997年3月
1日开工,6月18日全面完工。

(王松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