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12&rec=198&run=13

综述
1997年, 周村区辖9镇2乡3街道办事处,215行政村,总面积263平方公里。全区耕地面积13千公顷,人均耕地
0.043公顷。 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
亿元, 比上年增长5.95%;第二产业增加值3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2.9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7亿元,比上年
增长16.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亿元,增长1.77%。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亿元, 增长14.07%。实现外贸出口总额4220万美元,增长0.24%。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11858万元, 增长27.49%。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5000元,比上年增加5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5元,比上年
增加387元。 年底全区总人口305208人,比上年末增加2147人,增长0.71%。其中农业人口180542人,非农业人口
124666人。人口出生率12.51‰,自然增长率8.04‰。
农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夏粮生产获得丰收,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秋粮生产因
遇暴风雨灾害而减产。全年粮食总产10.21万吨,比上年减产1.36万吨;耕亩单产664公斤,比上年减产86公斤。种
植蔬菜4.3万亩, 鲜菜总产量22.07万吨,总产值2.6亿元。畜牧业发展迅速,初具规模的养殖场达到95个,畜牧业
总产值1.85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49%。科技兴农迈出新步伐,试验推广农业新技术35项、新品种19个,有6处乡
镇、145个村实现统一供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加强,山旱田改造完成2.4万亩,其中三灌(喷灌、滴灌、微灌)
面积1.4万亩。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大型农业机械187台,农机总动力14.6万千瓦。农业总产值6.7亿
元,比上年增6.65%。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 企业改革取得突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1.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1.44亿元,利润2.94
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20.21%、18.68%和16.2%。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万吨苯酐、1万吨造纸机械、400吨
氨基酸等15个重点项目年内竣工投产。 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新批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集团各2家,全区企业
集团31家。鲁宝、昌亚、赫达3家公司股票上柜交易,李家、春晖、鑫耐达3家公司股票进行了托管。企业资产重组
取得突破。 南阎镇东塘村恒星集团兼并淄博铸钢厂, 开创全市村办企业兼并市属国有企业的先例;市属雄鹰集团
(淄博毛巾厂)兼并区属东方丝绸总厂;萌水镇龙泉村春晖集团兼并区属三益机电公司。
外向型经济取得新成绩,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4个,实际利用外资1410万美元,完成出
口创汇4220万美元。合资企业中外商红利兑现率在90%以上,没有一家企业因违约被外商投诉。投资环境的优化,
信誉的提高,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全年新增个体工商业户624家,个体私营企业128家。个体私营企
业实现营业额48.2亿元,交纳税费237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7%和10%。
财政金融形势稳定,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年内加大财税征管和金融监管力度,全年财政收支平衡。金融事业保
持稳定发展, 全区银行年末存款余额26.7亿元,贷款余额27.6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3.37亿元和3.39亿元。市场
物价稳定, 零售物价指数为100.4%。专业市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纺织大世界六期工程、沙发市场三期工程、板
材市场扩建工程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木材、摩托车等专业市场初具规模;纺织大世界成交额35.8亿元,比上年增长
10.8%。 城乡市场成交额55亿元,比上年增长0.9%。区域公共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开始运行,以信息服务业为代表
的新兴第三产业开始起步。
城乡建设进展顺利,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性成果已上报国务院,东部新区建设按规划
继续推进。道路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张周路建设工程和正阳路南延工程竣工通车,新建路西延工程和老周长路、南
长行街、油坊街南段改造工程全部完成。邮电事业完成电话641局扩容工程,电话装机总容量4.4万门。利用电厂循
环冷却水集中供热工程和管道液化石油气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城市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建绿地30万平方
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1.6%,人均占有公共绿地5.39平方米。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科技教育事业成绩显著。申报实施各类科技计划33项,其中国家级7
项,省级10项,为企业争取贷款4250万元;利用火炬计划争取外商追加投资500万美元,争取低息引导资金175万元。
周村区被列为全国首批农村技术市场试点区。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设施不断完善,体育
馆暨中小学活动中心配套设施基本完成, 游泳训练基地完成主体工程。教师公寓建成交付使用,216户教师喜迁新
居。广播电视大厦完成主体工程,完成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有线电视入村率达到95%。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
善,区妇幼保健站改院工作全面完成,大姜、南营、萌水三镇卫生院改造竣工投入使用。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完善。
周村区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征兵工作连续17年18次无责任退兵,受到国防部表彰。职工再就业工作
取得成效,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1.44亿元,比年初增加3.01亿元。城市人均居
住面积13.2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26.2平方米。

(王荣修)

农业“双万”工程成效显著
1997年,周村区实施的农业“双万”工程(万亩山旱田变水浇田,新开辟万亩棚菜田)成效显著。
南部山区万亩山旱田变水浇田工程实际完成24383亩, 超额完成14383亩。 此项工程共投资1460万元, 投工
118.2万个,建扬水站18座,修防渗渠1万米,建塘坝7座,辅设管道10.4万米,工程范围包括5处乡镇43个村。其特
点是突出发展节水灌溉,其中三灌(喷灌、微灌、滴灌)面积1.43万亩。
万亩棚菜田实际完成1.01万亩,其中春秋小拱棚蔬菜种植面积8822亩,冬暖式大栅蔬菜种植面积1278亩。工程
采取四条措施: 一是资金扶持。区政府专列100万元农发资金,各乡镇也加大对工程的投资。二是合理调整土地。
共计调出土地1.3万亩。三是保障物资供应。组织购进棚膜、架杆、草苫、种子、农药、化肥、钢丝等物资价值150
余万元。四是搞好技术服务。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26次,使90%以上的菜农掌握了1—2项实用技术。全区蔬菜种
植面积达到4.3万亩, 占耕地总面积的22%。 蔬菜总产值2.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9%。农民人均占有蔬菜收入
1440元。

(韩其永)

企业集团不断发展壮大
周村区以技术改造为动力,贯彻“规模发展、二次创业”的方针,通过深入开展“管理效益年”、“规模效益
年”等活动,企业集团不断发展壮大。1997年,全区有企业集团31家,其中:经农业部批准的国家级乡镇企业集团
5家, 省级企业集团9家,市级企业集团17家。总资产过亿元的5家,其中:恒星集团过4亿元,宏信化工集团过3亿
元。被重点扶持的10家企业集团全年销售收入和利税占全区工业的24.2%和23.1%。企业集团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
支柱。

(雍永利 翟明本)

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
1997年, 周村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至年底,全区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业户达到16224户,比上年增长16
%; 从业人员34200人, 增长10%; 注册资金12790万元,增长12%;工业总产值78000万元,增长45%;营业额
268000万元,增长25%;商品零售额21440万元,增长48%。全年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932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6%;
注册资金14100万元,增长16%,其中: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有限公司22家,注册资金2000万元以上的集团公司
2家;从业人员9333人(其中投资者1283人),增长6%。年内,全区个体工商业户和私营企业上缴的税金占全区纳
税总额的10%,工业产值占全区的4%,从业人员占全区总人口的14%。此项工作位居全市同行前列。

(焦方德 翟明本)

区域公共信息服务网络系统通过国家鉴定
1997年12月6日,周村区“区域公共信息服务网络系统”通过国家信息中心的鉴定验收。
周村区“区域公共信息服务网络系统”是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八五”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专题试点项目,
总投资260万元。该系统连接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以及部分乡镇企业等。10月20日接入国际互联网INTENET,
入网用户达100余家。

(王善美 甘爱华)

火炬基金利用成效显著
截至1997年,周村区争取到国家科委“火炬基金”2500万美元,建设高新技术项目,并获得显著经济效益。
1994年, 山东恒星集团总公司高频变压器生产入选火炬计划项目, 1995年底新加坡祥峰公司向恒星集团投资
300万美元。 由于合作顺利,祥峰公司于1996年、1997年又分别追加投资450万美元和500万美元,用于万吨造纸机
械扩产等项目。1997年恒星集团实现利税2800万元。
1996年,新加坡祥峰公司扩大在周村区的合资项目,向周村有机化工厂一次投资1250万美元,建设两万吨苯酐
扩产项目。1997年周村有机化工厂实现销售收入2.84亿元,利税2900万元。

(王振声)

大姜韩国工业园初见成效
周村区政府命名的大姜韩国工业园位于大姜镇政府驻地,占地1.98平方公里,济青高速公路横跨东西,交通便
利。投资1500万元进行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内已建成镇办企业7家,韩国独资企业2家。
其中:韩国独资企业淄博新宇铝制品有限公司于4月投产,生产不粘锅30万只,出口创汇200万美元;淄博宇日铝业
有限公司于年底建成投产。园内企业全年完成销售收入26710万元,实现利润1935万元,出口创汇453万美元。

(刘迎新 翟明本)

教师新村落成
1997年9月8日, 周村区举行教师新村落成典礼。教师新村于1995年11月1日奠基开工,总投资1100万元,占地
2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建成6幢楼房216户。每户建筑面积96平方米,宽敞明亮,设计合理,水、
电、 暖等配套设施齐全,并建有绿化美化景点。1997年8月2日,216名教师拿到新房钥匙。建设教师新村是建国以
来周村区教育史上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安居工程,基本解决城区教师的住房难问题。

(甘爱华)

80余名本科生就职明星村
1997年8月26日,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山东大学等全国30余所高等院校的80余名本科毕业生分别就职于
淄博恒星集团、淄博赫达公司、山东宏信化工有限公司等明星村或明星企业。这是周村区实施人才工程的又一举措。
1991~1997年,周村区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近6000人,其中高、中级人才近1000人。截至1997年
年底,引进的人员中有近1000人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有400多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有310多人搞技术革新项
目624项。人才引进对周村区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韩志武 甘爱华)

张周路周村段竣工通车
1997年10月16日,张周路周村段竣工通车。该路段东起孝妇河大桥,西至丝绸路,全长8.35公里,宽80米,其
中快车道宽25米。 孝妇河大桥长200米,宽39.5米,10跨。路桥总投资1.17亿元,其中周村区投资0.68亿元。道路
建设于1996年1月28日开工,孝妇河大桥建设于1996年8月底开工,1997年10月上旬全部竣工。张周路周村段的建成
必将促进全区经济的发展。

花园宾馆开业
1997年6月29日, 周村花园宾馆开业。花园宾馆是周村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工程和对外开放的形象工程。该
宾馆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由花园国际俱乐部、花园美食府、花园国际旅行
社和淄博欧亚花卉公司四部份组成;按国家“三星级”酒店标准建设。截至年底完成营业额700万元。

(王振声)

《周村年鉴》(1993~1995)出版发行
《周村年鉴》(1993~1995)于1996年3月开始编纂,1997年10月由齐鲁书社出版。该年鉴是继《周村区志》、
《周村年鉴》(1986~1992)之后的又一部综合性资料工具书。1997年11月,在全省年鉴评奖活动中获一等奖。

(甘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