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10&rec=77&run=13

农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1995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实施“两个战略”(产业化战略、科技兴农战略)的步伐,调
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创汇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粮棉获得大丰收。 粮食生产战胜风雹等自然灾害,总产167.76万吨,播亩单产410公斤,单产、总产均创历史
最好水平,均比上年增长4%。粮食高产开发获得突破,玉米千斤市开发项目通过省级验收,全市168.8万亩玉米平
均亩产515.7公斤。棉花总产达2.10万吨,比上年增长11.8%。
“菜篮子”工程建设健康发展。肉蛋奶生产,在饲料价格上涨,畜牧业走入“瓶颈”的情况下,各级都出台了
一些扶持保护政策,保证了畜牧业的稳定发展。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15.12万吨、15.79万吨、1.48万吨,分别比上
年增长27.8%,11.7%和26.7%。蔬菜生产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面积和总产已分别达到55.6万亩和176.57万吨。
农业基本建设成效显著。水利基本建设进展较快,完成各类水利工程项目5200项,投入工日2468万个,新打配
套机井1640眼, 发展农田“三灌”4.5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15.0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1%,占耕地面积
的74.1%。 农村社会化供水工程全面竣工,全市113个乡镇已全部实现吃水用水自来水化。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新
的提高, 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8.6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70%以上,高产高效
林业迈出可喜步伐,新建完善农田林网32.5万亩,建设高标准林带130多公里,建成经济林基地92万亩。
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农民收入增幅明显。全市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4.4亿元,比上年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
入2061元,比上年增加392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3.8%,是近几年来增长最快、增幅最大的一年。

(李东标)

农业资源农村经济信息动态监测网点建设基本完成
1995年底,淄博市农业资源农村经济信息动态监测网点建设基本完成。全市汇总内业理论点数为5971个,实际
落点近一半落在城镇居民点,交通用地、水域或荒山、裸岩等地形,成为虚点。
网点监测运行内容包括:土地、生物、农业灾害及农业生产、产业结构、农民意向、生活水平、农村市场、投
入结构、人口、劳力、文教卫生等综合信息。
信息网点系统采用全面微机信息处理系统。在反映农业农村现状,预测发展,追寻变化轨迹,以及领导决策科
学化,部门指导生产、进行综合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李光训)

“八五”扶贫任务圆满完成
“八五”期间,全市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到1995年底,全市“三区”(山区、库区、滩区)贫困乡镇经济
总收入达72.48亿元, 比1990年增长7.4倍。 农民纯收入1200元以上的乡镇29处,1000~1200元的乡镇11处,不足
800元的乡镇5处。 全市“三区” 1790个行政村,人均纯收入达1200元以上的1072个村,109万人口,不足800元的
180个行政村, 10.2万人口,山区人均占粮307公斤,比1990年增加57公斤。其中,沂源县1989年人均收入不足200
元的1 35个行政村,到1995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3元,比1990年增长3.6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八五” 期间的扶贫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点:一是狠抓了农田基本建设。5年来“三区”新搞基本农田30多
万亩,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二是建设多种经营基地,发展区域性支柱产业。形成果品、畜牧、蔬菜、棉花4大支
柱产业, 总收入达19.35亿元, 占农业总收入的80%以上。 兴办了一批乡镇企业,“三区”的乡镇企业收入达到
28.36亿元,比1990年的4.63亿元,增长了5.1倍。三是狠抓了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的扶贫包点工作。全市扶贫包点
单位共为贫困村投入资金物资折款1050万元,为60多个贫困村解决了人畜用水困难,帮助35个村新建或维修了学校,
新上村办企业项目30多个, 为贫困村安排上千人的劳务输出。四是抓科技扶贫。5年来,“三区”共举办各种类型
的培训班4000余期, 受培训人员达35万人次,建立各类科技示范点300多个,有80%贫困户的主要劳力掌握了一到
两门致富技术。 五是注重启动资金的使用。自1991年以来,市里共投放扶贫启动资金390万元,发展村办企业项目
19项,安排各种公益工程78项,解决了贫困村的人畜用水、行路等困难。

(刘家德)

多种经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经过“八五”期间的发展,淄博市农业多种经营初步实现了由小而全的分散生产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
转变。到1995年底,淄博市农业多种经营总收入达到497.15亿元,是1990年的6.8倍;各种类型的专业村发展到939
个,专业乡镇25个,庭园经济开发户达到40.3万户。多种经营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主导产业基本形成。
在全市确立了粮食、棉花、油料、烤烟、桑蚕、畜牧、果品、瓜菜、水产品,工艺品等十大主导产业,制定了一系
列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围绕十大主导产业,建立完善了十大服务体系,保证了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二是龙头
企业成为产业化发展的推动力量。淄博市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来抓。到1995年
底, 全市共发展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1329个,总产值73.62亿元,实现利税4.8亿元。其中年加工值在500万元以上
的企业138个,千万元以上的60个,亿元以上的9个。三是创汇农业发展迅速。到1995年底,全市农副产品及乡村两
级出口交货值实现33.38亿元,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的“三资”企业发展到29家,年出口创汇7005万美元。

(石广友)

科教兴农成效显著
“八五”期间,淄博市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使科技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到1995年底,
全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科技进步因素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由“七五”期间的40%提高到45%以上,其
中种植业达到50%以上。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中主要抓了四项工作:一是把科技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八五”期
间,市委、市政府及各级农业部门把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和成果作为农业上新台阶的战略措施来抓。
开展了农业科技效益年活动,制定了《关于开展农业科技效益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组织1200多名农技人员下乡,
推广农技成果。 以此为起点,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速度。“八五”期间,全市共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150余项,
引进各类优良品种500余个。 二是以科技促开发。“八五”期间,先后实施了百万亩吨粮田、30万亩山旱田、百公
斤皮棉、百万亩荒山绿化和百万亩经济林等开发工程。三是以科技促提高。“八五”期间,共引进蔬菜良种68个种
类300余个品种, 其中稀有蔬菜100余个;引进畜禽良种6大类30余个品种,良种普及化程度大幅度提高;蔬菜保护
栽培技术推广面积达到24万亩。四是科教结合。“八五”期间,大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农业职业教育,
健全完善了市、区县、乡镇、村四级科技服务网络。充分利用农业广播学校、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等对农民进行系统
的学历教育。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上山下乡,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八五”
期间,共培训农民或农民技术员200万人次。

(汪训伟)

全市首批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镇
《淄博市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方案》 要求,到本世纪末,全市重点建设30个左右人口2
~5万,现代化功能齐全的新型中心城镇,使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基本实现乡村城镇化。为实现上述目标,
整个农村城镇化改革试验计划用6年时间分3批完成, 每批选择10个左右基础条件较好的镇,用2年左右的时间完成
试验。每批之间相互交叉,实行滚动发展,压茬推进,定期监测。1995年市政府确定:淄川区龙泉镇、杨寨镇、双
沟镇,桓台县起凤镇、新城镇,周村区王村镇、萌水镇,张店区湖田镇,博山区石马镇,临淄区朱台镇,高青县青
城镇,沂源县东里镇为首批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镇。

(司志彪)

农作物秸杆资源利用渠道拓宽
1995年,全市各级政府采取措施,拓宽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渠道。一、机械秸杆还田。1995年底全市拥有各种
类型的玉米秸杆还田机2400部、铡草机6700多部,月还田能力超过10万亩,全市完成玉米秸杆机械还田面积61万亩。
二、青贮氨化饲料。全市各类永久性青贮池已达4.7万个,存贮能力3亿公斤。临淄、桓台、高青等区县推广了土坑
袋装青贮技术。 全市氨化麦穰1.8亿公斤。三、秸杆干馏气化。农业部与省农科院在桓台县陈庄镇东潘村安排的玉
米秸杆干馏气化项目,经过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四、利用玉米秸杆发展食用茵生产。周村区固玄店村,在山
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的指导下, 投资30万元建设塑料大棚98个,利用秸杆进行平菇生产,每年消化玉米秸杆500吨,
生产平菇400吨,实现销售收入96万元,人均增收560元。五、玉米秸杆转化的其他途径。桓台县邢家、果里、陈庄
等乡镇,以玉米秸杆为原料,加工成轻体板门、高密度纤维板、刨花板等产品,年转化利用4.3万亩玉米秸杆。

(刘迎军)

清理整顿农村集体财产
1995年,市农业局在全市积极稳妥地开展了清理整顿农村集体财产工作。年内,全市有2059个村完成了清财任
务, 占总村数的62.87%,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清财任务目标,维护了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各区县
在清财工作中,建立领导小组,抓好试点,实行五个结合:清财与农村会计队伍建设相结合;清财与发展农村合作
基金会相结合;清财与规范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相结合;清财与完善农村承包合同相结合;清财与减轻农民负担相结
合。 全市年内共清理出现金5834万元,其中白条顶库1454万元,存款7.8亿元,固定资产83.4亿元,物资65亿元,
应收款26.5亿元, 应付款25.3亿元。处理呆账、坏账1120笔,计632.2万元。清理整顿财务档案40万卷,追回欠款
2.8亿元,查出贪污挪用公款720万元,追回544万元,涉及有关人员326人。

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1995年,市农业局认真贯彻上级有关部门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狠抓了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通过广播、电视、
报纸、 会议等形式宣传法规、政策,回答农民提问,报道好的典型20余次,编制印发了《农业法规汇编》100册,
印发农民负担简报3期。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分别于3月和12月对农民负担反弹情况进行了两次大检查。查
处农民上访案件26起。通过对23个乡镇、46个村的抽查,查出被挪用的村提留、乡统筹费88.6万元,被区县有关部
门平调186.7万元。为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在大姜镇抓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规范化试点,在全市设立264个农户观测
点。

(徐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