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10&rec=27&run=13

综述
199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6.2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2.97亿元、
36.41亿元、 21.41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1.74%、14.5%、9.10%;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6.36亿元,比上年增长
45.45%;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4239元,比上年增加76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45元,比上年增加416元。
城郊型农业展现新特色。 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0.65%;粮食总产达到10.8万吨,单产
创历史最好水平, 达947公斤。农业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村”为目的,为城乡提供肉类11286吨,鲜蛋18787吨,
鲜奶7142吨, 果品4733吨。7月1日开工建设的黄土崖水利工程,一期工程进展顺利,二期完成投资475万元,占计
划投资的50.58%。 全年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140.71亿元,比上年增长50.98%,村及村以下工业总产值达到78.86
亿元,同比增长47.9%,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6.4%,实现利税5.29亿元,利润2.8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
长49.9%和31.8%,工业产值过亿元的村达到24个,企业集团达到17家。
工业运行质量有新提高。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03.3亿元,比上年增长46.81%,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其中镇
及镇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产值达到21.8亿元, 增长46.75%; 利税、 利润总额分别实现1.7亿元、 7533万元,增长
34.18%和39.99%; 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7.3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19.46%,比上年提高2.85个百分
点;技术进步步伐加快,全区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3亿元,完成技术开发项目106项。
第三产业开发有新进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01亿元,比上年增长25.28%;零售物价总指数控制在15
%以内。建屋材料城、淄博商厦、华夏商场和三个城区农贸市场均已建成开业,天舒宾馆、金贸广场、唐家温泉度
假村一期工程、威尼斯乐园、黄土崖风景区、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等商业及旅游设施正在建设中。
外向型经济开创新局面。 全区外贸出口收购值达到5.65亿元,比上年增长46.33%;出口创汇3804万美元,增
长27.13%;合同利用外资1693万美元,利用外资的质量明显提高。以青交会、北京国际招商会、陶琉节等为契机,
加强了与国内外其它城市和地区的交流与协作,开放地区和领域不断扩大。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果。全区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已达17家,有限责任公司6家,拍卖、租凭、兼并企业146家,
外资嫁接企业113家,推行股份合作制企业699家。商、粮、供系统一批小企业通过改革恢复了生机。加快了以失业
和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和使用权有偿转让,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精神文明建设呈现新风貌。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了社会安定。教育事业健康发
展,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新的提高,获得“全国艺术教育示范区”称号。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人口自然增长
率控制在8.0‰以内,连续9年获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一等奖。环境保护、土地管理、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取得较好效果。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马国舟)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取得重大进展
年内,全区16.9万亩耕地,有9万亩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依托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其中,集体机械化农场33家,
经营土地1.5万亩;种田大户786家,经营土地3万亩;半数以上的村实行了“两田制”,经营土地4.2万亩。林果业、
养殖业规模经营发展也很迅速, 全区30亩以上果园发展到90处,达14400亩,万只以上规模养鸡场达37处,饲养蛋
鸡70万只,年产鲜蛋800万公斤,百头以上规模养猪场130处,30头以上的规模养牛场10处,规模养殖占畜牧业产值
比重达到60%以上。农业规模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产业化进程,提高了全区农副产品社会有效
供给总量。

(黄立学)

农业“三个一千”工程成效显著
年内, 张店区农业投入向特色农业倾斜,农发基金主要用于实施农业“三千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
投资492万元实施“千亩无公害蔬菜开发工程” ,新上蔬菜1100亩,新建冬暖式大棚317个,其中连片100个;引进
西兰花、 荷兰豆等5个稀有蔬菜品种,年产无公害蔬菜600万公斤。2、建成“千亩观光果园”。该工程在湖田镇,
占地1400亩, 实有果园面积1200亩,二处塘坝水面面积200余亩,可储水10万立方。是全市第一家集旅游、观光、
林果业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工程。 1995年全园共栽植各类优质果树8.2万株, 其中苹果7万株,桃、杏、梨、葡萄等
1.2万株。3、建成“千亩良种繁育基地”。该项工程占地5000亩,主要用于繁育各类粮食、蔬菜、瓜果优良品种。
1995年,重点抓了小麦良种的繁育,成立了鲁中小麦研究所,开发小麦良种面积1200亩,对比试验品种30个,研制
开发出陕229、中麦9号、核生2号等7个优良品种,并初步筛选出适宜区内种植的小麦品种3个,亩产均在500公斤以
上。年内,全区共收获小麦良种50万公斤,为全区小麦统一供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马丕太)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年内,张店区以建立城郊型现代化农业为目标,加强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方面,
全区农机总动力达17.1万千瓦,亩均1.12千瓦,万亩平均拥有农机442台(套),种植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6%,
农机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服务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53.1%。 6项农机化新技术累计推广面积54.9万亩,小麦机耕、
机播、机收面积占适宜面积的100%。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全区现有配套灌溉机井4490眼,配套大型喷灌机254台,
防渗渠总长89.5万米。有小(二)型水库4座,总容量119.3万立方,塘坝26座,总库容56万立方,水库干区有太河
水库二干灌区和萌山水库黄土崖灌区, 干渠、分干渠总长4.6万米,配套支渠39条,总长10万米,农田轮灌周期缩
短为7天。 农业科技网络建设方面,健全区、镇、村三级配套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区、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展
到84个,农业技术推广人员152人,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组织216个。基本形成了以区农技推广为中枢,镇综合服务站
为骨干,村级服务组织为基础的专群结合的农技推广网络。实行农科教相结合,加强技术培训,共培训绿色证书学
员1200名, 培训农民技术员766名。农资供应服务方面,实行了连锁经营与保质监销制度,由区农资公司对农资实
行专营。 供销社与技术监督部门联合成立农资保质监销机构,负责对农资经营进行监督。95年,全区共购销化肥2
万吨,农药60吨,农膜35吨,良种1500吨。

(边昌文)

实施大企业带动战略
年内,张店区利用驻地大中型企业多的优势,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广泛深入地实
施大企业带动战略。 共实现大企业带动项目41项,增加产值5.726亿元,利税8135万元。主要做法是:各级政府部
门定期组织召开经洽会、联谊会、座谈会等有关会议,制定地区性的经济技术联合协作的规划和相应对策,组织指
导全区面上的工作。同时,积极搞好督促检查、调研反馈、配套服务等各项工作。以“服务、沟通”为基础,“联
合、创业”为目的,创建企业联合体,促进企业和经济的发展。联合的形式已由经济型向技术管理型转变,协作的
层次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合作的区域向产品配套、工业加工、一厂两制、联合办企、资产拆股、农副产品开发、
市场建设和科技产品开发等全方位发展。

(刘志鹏)

“三产强区”战略见成效
年内,张店区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实施“三产强区”战略,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初步形成了以城市服务业为主,
辅以金融、保险、信息、技术咨询等生产要素产业的大三产格局,使张店中心城市的吸纳力和辐射力明显增强。二
是以商贸、餐饮及宾馆业为主、游乐业为辅的三产基本格局初具规模。至年底,全区拥有各类商业、饮食服务网点
1.2万个, 集贸市场68个,商贸流通建筑总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市场成交额达29.38亿元。三是产业结构得到合
理调整。 年内,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累计达21.41亿元,占全区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6.2%,仅商贸、饮食服务
业固定资产投资就达5亿元, 是“七五”期间总投资的4.5倍。具体措施是:1、抓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一是继续
推进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产权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产权制度改革;二是采取果断措施改造微利、亏损企业;三
是发挥集团优势,商、供、粮、物资四大集团加快向实体型集团发展,真正形成四大主体企业的龙头;四是改革批
发体制, 增强辐射功能。 2、抓开发,市场建设上规模。(1)建屋材料城一期工程完工,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投资4600万元, 于陶琉节前开业; (2)南郊蔬菜市场,年内抓好扩建和完善,占地280亩,成交额达到2.6亿元;
(3) 投资500万元在城区新建三处高档农贸市场。3、抓重点,商业设施上档次。坚持三个一流的原则,即一流的
建设风格, 一流的装饰水平,一流的规模效益,向高档次、新水平、大规模发展。(1)建成了全省最大的商业零
售设施——淄博商厦, 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已于年内开业;(2)建成了华夏商场,总面积1万
平方米,投资1200万元,当年开工、当年营业;(3)金贸广场、金融大厦、天舒宾馆,年内完成主体工程。

(张开胜)

外经外贸工作实现新突破
年内, 全区外贸出口收购值完成56491.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23%,外贸出口创汇完成3804万美元,比
上年同期增长27.13%,全区出口品种达64个。实际利用外资额为938.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1%,外资到位率达
到44.8%;“三资”企业开业投产率达78.57%;“三资”企业利税额达到5428.15万元,其中利润额3791.38万元,
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主要措施:1、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从软、硬环境两方面着手,做到所有涉外工作都按
国际惯例进行,与国际惯例接轨。2、注意新上合资合作项目与投资政策、产业结构的良性结合。3、发挥出口导向
作用。一是利用优质产品、出口产品吸引外资。二是重点扶持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和出口基地建设。至年底,全
区已有4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4、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一是在巩固、提高、整顿、发展
传统的化工、建材、陶瓷、皮塑、食品、机械等行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对外加工业务,转换中间体,提高附加值。
二是做好产品的更新换代和老企业的嫁接改造工作。

(夏磊)

连续12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1995年, 张店区财政总收入20361万元,总支出13383万元,其中灶内收入15956万元,灶内总支出9764万元,
连续12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主要做法:一是实行主要领导责任制。把增收任务落实到财政、地税部门,把收入任
务能否完成作为考核检查各镇、办事处政绩的主要内容和硬指标。二是积极组织收入。把解决欠税问题作为年内组
织收入主攻方向,分类排队,定出清欠计划,落实到企业,落实到责任人;加强银行资金调度,支持有效益的生产,
按照“税、贷、货、利”顺序,优先保证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划解入库,不占压税款。三是严格控制支出。1995年增
加财力主要用于保工资发放,不追加新的支出预算。坚持一支笔签字制度,经费包干制度,会议费许可制度,汽车
定点维修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大力压减“人、车、会、节”等非生产性支出,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四
是进一步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对各种收费、专项资金和小金库进行彻底清理,并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纳入
财政专户储存,对罚没收入和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

(程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年内,张店区全面实施了“668311”工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的中心城市。六条道路工程,
张田路、湖罗路按规定完成基础工程,新村东路拓宽、西五路北延、西四路南延、西六路中段改造全部提前竣工,
总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工程长度3055米;南部排洪绿荫长廊、西部排洪绿化带、新村路丰花月季一条街、海关街
心绿地、 淄博中心广场一期工程等五项绿地工程全部按要求完成任务,绿化面积近5万平方米,张南森林公园完成
规划设计方案; 张博路等8路开发共开工面积10.754万平方米,总投资8326万元;3处停车场于8月中旬建成启用,
总面积15855平方米,总投资211万元,停车泊位303个;1处花卉基地建设完成;威尼斯乐园游泳池等项目建成投入
使用。这些重点工程的建成启用,进一步优化了张店区的投资环境,提高了中心城市的承载力和辐射力。

(于翔)

跨入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区行列
张店区把创建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区作为1995年工作的重要任务列入了议事日程。一是成立了区创建全国科技实
力百强区领导小组,区直各部门、各镇、村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实行了创建部门分工责任制,并将
争创科技百强县列入各级党委、 政府的年度政绩考核指标, 列入企业承包责任制。二是组织了“科技宣传月”、
“科技周”、“科教电影放映月”等活动,举办了《专利法》、《技术合同法》、《技术市场管理条例》等各种法
规学习班。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简报等宣传工具,宣传争创全国科技百强区的重要意义。三是突出抓
了科技兴工、科技兴农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结合争创全国科技百强区,突出抓了“3210”工程的实施,编制实
施了丁级油井水泥等30项工业振兴计划,“高颈法兰盘”等10项星火计划。安排实施了“新型小麦联合收割机推广”
等20个丰收计划项目,重点总结推广了“正大科技养殖场”、“宏伟饲料加工厂”等先进的畜禽养殖技术。为了加
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成功地组织了首届科技成果交易会,邀请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等40余家大院大所
的80多名专家、 学者参加。签定各类合同协议40项。年内共开发新产品110个,其中填补国内空白25项,省内空白
33项,完成技改项目80项。四是对照国家科委制定的县(市)区《科技实力评价指标体系》20项40个评价指标,进
行逐项排查、找出弱项,重点解决。做到了强项更强、弱项变强,全面达到了争创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区的要求。

(张峰)

在全省率先实现镇镇通有线电视光缆传输
年初, 区委、区政府将“实现镇镇通有线电视光缆传输”作为为群众办的6件实事之一。区里拨款60万元支持
工程建设并积极与金融部门协调,筹集资金近200万元,各镇也积极筹资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多方总投资达360万元。
立杆、组杆1600多条,挖土石方348立方米,铺设线路80余公里,拉绞绳8余吨,组挂配件10吨,架设光缆72杆公里。
选择并引进了美国亚特兰大公司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光端机设备, 采用星形结构750MC满屏传输。张店数十万农村
群众可清晰地收看到全国各地的20多套节目。这在全省尚属首家。

(梁峰)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年内,张店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刑事案件比上年下降34.5%,其中,重大案件下降86.1%。
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年初,区委、区政府与区、镇、村三级党政主要负责
人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每季度对所有单位进行一次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综合治理
整顿意见书,挂牌警告,对有关责任人查究通报,限期整改。同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形
成了专业化和自防自治相结合的新防范体系。 全区公安巡警大队达112人,123个公安派出所配备专职巡逻队员427
人,内部单位配备保卫干部424人,244个村居全部建立了群防群治组织,治保人员达2396人,2902幢楼房有2798幢
落实了看护人员, 看护率达95%以上;协助抓获各类犯罪分子700余名,调解治安纠纷1600余件,破获各类刑事案
件670起,预防各类案件160余起。另外,对辖区单位实行责任押金制度,用经济手段推动责任制的落实,并设立了
见义勇为基金会,筹集资金30余万元。实行社会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发挥人大、政协和纪检、监察等专门监督机
构作用,聘请党风警风监督员750余人,并设立监督举报箱1300余个,下发征求意见信12000份。

(刘培剑)

“八五”期间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八五”时期,张店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八五”计划的各项
任务和指标。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由1990年的6.6:62.7:
30.7调整到“八五” 末的4.9: 59.9: 35.2;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6.2亿元,是1990年的1.97倍,年均增长
14.53%,提前8年实现了第二个翻番;全区财政总收入保持年均递增12.24%的水平,1995年达2.04亿元;一、二、
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了2.97亿元、36.4亿元、21.4亿元。城郊型农业框架初步形成,亩均产值达到1853元,粮经
比例调整到6:4,建立了全省起步最早的农业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基础地位持续加强,产品、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八五” 期间生产性投资累计达28亿元;1995年工业总产值实现103.26亿元,年均增长50.78%,工业产品销售率
达到97.36%, 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8236元/人。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增加值达到21.4亿元,是1990年的1.7倍,
年均增长11.3%,1995年全区城乡集贸市场交易额达到29.3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01亿元,是1990年
的3.62倍,年均增长29.33%。外向带动战略成果丰硕。“八五”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12个,实际利用外资3000
万美元, 出口创汇企业发展到17家,2家企业取得自营进出口权,1995年全区出口商品收购值达到5.65亿元,年均
增长69.16%。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基础公益建设投资累计达2亿多元,建成区面积达33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公共绿
地5.9平方米, 交通、能源、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都有较大改善。科技兴区初见成效,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共应用科研成果101项, 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达到45%, 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人口自然增长率从
1990年的8.31‰降到8‰,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1995年农民、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2245元、423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74%、22.06%。全区电话普及率达16%,城市绿化率、气化率分别达到52%、
90%。

(鲍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