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煤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1&rec=92&run=13

历史概况
淄博市地方煤炭工业是1958年随着“大办钢铁”运动发展起来的。当时煤炭需用量急增,全市掀起了“大办小
煤窑”的热潮,社办小煤井在淄川和博山两区遍地开花。此后,地方煤矿历经28年的生产和建设,取得很大成绩。
截至1985年,全市地方煤矿累计生产原煤3275.8万吨。从1973年至1985年,基本上年年超额完成省、市上调煤炭计
划,13年共上调煤炭1126.2万吨。
淄博市地方煤矿的发展历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8~1961年。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从开始的盲目发展到初步得到整顿。1958年末,全市有小
煤井507处, 其中生产井185处,施工井322处。由于这些小煤井大都是一哄而上的,土法生产,设备简陋,职工的
技术水平低下,因而生产效率不高。是年,从业人员达3.6万余人,仅生产煤炭37万吨。1959年2月,市煤炭工业管
理局建立之后,对全市小煤井先后进行过两次较大的整顿。第一次整顿是在1959年的六、七月份,除保留少数小煤
井继续由公社经营以外, 将大多数社办煤井收归区营,建成由区煤炭工业局直接管辖的8个地方国营煤矿。同时,
市政府还把原属市轻工局领导的陶土矿划归市煤炭工业局管辖。1959年末,全市共有煤井85处,其中生产井70处,
施工井15处,职工1.4万人。全年生产煤炭115.7万吨,比1958年增长两倍多,完成工业总产值1689.8万元,比1958
年增长210.6%。第二次整顿是在1961年的4月份,撤销了淄川和博山两个区煤炭局,把原区属矿全部收归市营,并
将原来的8个区属矿合并成湖田、 寨里、岳庄、石炭坞4个市属矿。至此,全市共有5个市属煤矿,成为地方煤矿的
骨干力量。1961年生产原煤61万吨,比1960年减少43.2%。1958~1961年,全市地方煤矿共生产原煤322.1万吨。
第二阶段,1962~1968年。这阶段地方煤矿继续收缩,处于停顿时期。1962年4月撤销寨里煤矿,6月,湖田煤
矿交由省劳改局管辖, 同时有5处生产矿井先后报废停产。经过撤、交和报废之后,至1962年底,市属地方国营煤
矿只有3个(9处生产井) ,社、队集体煤井83处,全年共生产原煤37.8万吨,比1961年减少38.1%。1963年6月,
市煤炭工业局撤销,其业务并入市重工业局。1964年市属石炭坞煤矿并入岳庄煤矿。这期间,全市地方煤矿生产井
总数在30处左右,年产原煤保持在30~40万吨。1962~1968年,共计生产原煤240.4万吨。
第三阶段,1969~1978年。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地方煤矿加强管理,使其逐步纳入有计划健康发展的轨道。“文
化大革命”开始后,地方煤炭生产失去控制,1967年和1968年,全市乱开煤井之风盛行,小煤井一度达到250余处。
1969年10月, 市煤炭石油化工局成立,1973年8月又恢复建立了市煤炭工业局。从1969年开始,先后对全市已开办
的小煤井普遍做了摸底调查,按照中央和省、市“全面规划、合理开采、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指示精神,进行
全面整顿。这时期虽然遭受“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但在广大煤炭职工的艰苦努力下,经过整顿和加强管理,
全市地方煤矿仍然得到长足的发展,煤炭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市地方煤矿的原煤年产量由1969年的56万吨,
猛增到1978年的207.6万吨,比1968年增长近5倍,平均年递增率为47.6%。
第四阶段,1979~1985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国家实行一系列扶持地方煤矿发展的方针政策,极
大地调动了地方、集体开办煤矿的积极性,全市地方煤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至1985年,全市地方煤矿已发展
到149处, 其中市属矿4处,乡镇、村办煤矿145处。职工总人数达18345人。全年生产原煤217.6万吨,创历史年产
量最高纪录。1979~1985年,全市地方煤矿生产原煤达1440.5万吨,相当于1958~1976年19年煤炭产量的总和。

附:1973~1985年全市地方煤矿生产和上调煤炭完成情况统计表

┏━━┯━━━━━━━━━━━━━━━━━━━━━━┯━━━━━━━━━━━━━━━━━━━┯━━┓
┃年份│原煤产量(万吨) │上调煤炭(万吨) │备注┃
┃ ├───────┬──────┬───────┼────────┬───┬──────┤ ┃
┃ │计划 │实际 │完成年计划% │计划 │实际 │完成年计划%│ ┃
┠──┼───────┼──────┼───────┼────────┼───┼──────┼──┨
┃1973│95 │110.5 │116.3 │44.5 │40.3 │90.6 │ ┃
┠──┼───────┼──────┼───────┼────────┼───┼──────┼──┨
┃1974│105 │122.7 │116.9 │55 │46.2 │84 │ ┃
┠──┼───────┼──────┼───────┼────────┼───┼──────┼──┨
┃1975│115 │150 │130.4 │56 │58.5 │104.5 │ ┃
┠──┼───────┼──────┼───────┼────────┼───┼──────┼──┨
┃1976│130 │177.3 │136.4 │75 │93.6 │124.8 │ ┃
┠──┼───────┼──────┼───────┼────────┼───┼──────┼──┨
┃1977│148 │200.4 │135.4 │88 │101 │114.8 │ ┃
┠──┼───────┼──────┼───────┼────────┼───┼──────┼──┨
┃1978│180 │207.6 │115.3 │90 │94.9 │105.4 │ ┃
┠──┼───────┼──────┼───────┼────────┼───┼──────┼──┨
┃1979│200 │209.8 │104.9 │93 │96 │103.2 │ ┃
┠──┼───────┼──────┼───────┼────────┼───┼──────┼──┨
┃1980│192 │201.6 │105 │93 │95 │102.2 │ ┃
┠──┼───────┼──────┼───────┼────────┼───┼──────┼──┨
┃1981│170 │203.6 │119.8 │85 │85.3 │100.4 │ ┃
┠──┼───────┼──────┼───────┼────────┼───┼──────┼──┨
┃1982│180 │216.8 │120.4 │75 │75 │100 │ ┃
┠──┼───────┼──────┼───────┼────────┼───┼──────┼──┨
┃1983│180 │194.6 │108.1 │112.2 │112.2 │100 │ ┃
┠──┼───────┼──────┼───────┼────────┼───┼──────┼──┨
┃1984│192 │196.5 │102.3 │115.6 │115.6 │100 │ ┃
┠──┼───────┼──────┼───────┼────────┼───┼──────┼──┨
┃1985│185 │217.6 │117.6 │111 │112.6 │101.4 │ ┃
┗━━┷━━━━━━━┷━━━━━━┷━━━━━━━┷━━━━━━━━┷━━━┷━━━━━━┷━━┛

附:1986年全市地方煤矿基本情况统计表

┏━━━━━━━━━━━┯━━━┯━━━━━┯━━━━━━┯━━━━━━┯━━━━━━┯━━━━━┯━━━━┓
┃单位名称 │矿井数│设计年生产│实际产量(万 │单位成本(元 │平均售价(元 │职工人数( │矿井剩余┃
┃ │(处) │能力(万吨)│吨) │/吨) │/吨) │人) │可采储量┃
┃ │ │ │ │ │ │ │(万吨) ┃
┠───────────┼───┼─────┼──────┼──────┼──────┼─────┼────┨
┃全市总计 │163 │311.4 │250.79 │33.00 │34.00 │20529 │5447 ┃
┠───────────┼───┼─────┼──────┼──────┼──────┼─────┼────┨
┃一:市属矿合计 │4 │33 │23.87 │33.06 │32.28 │2375 │1654 ┃
┠───────────┼───┼─────┼──────┼──────┼──────┼─────┼────┨
┃其中: │ │ │ │ │ │ │ ┃
┠───────────┼───┼─────┼──────┼──────┼──────┼─────┼────┨
┃沣水矿 │1 │15 │8.11 │34.31 │32.62 │967 │448 ┃
┠───────────┼───┼─────┼──────┼──────┼──────┼─────┼────┨
┃临淄矿 │1 │9 │8.43 │31.43 │32.52 │713 │17 ┃
┠───────────┼───┼─────┼──────┼──────┼──────┼─────┼────┨
┃淄川矿 │1 │9 │7.33 │33.43 │31.51 │620 │226 ┃
┠───────────┼───┼─────┼──────┴──────┴──────┼─────┼────┨
┃王庄矿 │1 │(2.1) │(基建矿) │75 │963 ┃
┠───────────┼───┼─────┼──────┬──────┬──────┼─────┼────┨
┃二:乡镇(村)办矿合计 │159 │278.4 │226.92 │33.49 │36.65 │18154 │3793 ┃
┠───────────┼───┼─────┼──────┼──────┼──────┼─────┼────┨
┃其中:淄川区 │88 │109.6 │104.57 │33.00 │33.50 │8872 │1147 ┃
┠───────────┼───┼─────┼──────┼──────┼──────┼─────┼────┨
┃博山区 │45 │88.3 │58.99 │32.64 │35.00 │4972 │1233 ┃
┠───────────┼───┼─────┼──────┼──────┼──────┼─────┼────┨
┃张店区 │24 │77 │60.13 │33.33 │40.60 │3910 │1394 ┃
┠───────────┼───┼─────┼──────┼──────┼──────┼─────┼────┨
┃周村区 │2 │3.5 │3.23 │35.00 │37.50 │400 │19 ┃
┗━━━━━━━━━━━┷━━━┷━━━━━┷━━━━━━┷━━━━━━┷━━━━━━┷━━━━━┷━━━━┛

(刘学武)

1986年工作综述
淄博市煤炭工业公司现有直属企事业单位9个, 即:淄博市沣水煤矿、淄博市王庄煤矿(基建矿)、淄博市临
淄煤矿、淄博市淄川煤矿、淄博煤矿机械厂、淄博煤田地质勘探队、淄博市煤炭工业公司汽车队、淄博市煤炭工业
公司职工学校、淄博市煤炭工业公司张店调煤站。公司直属单位共有职工2803人,另外,归口由市公司实行行业管
理的单位有张店、 淄川、博山3个区煤炭工业公司,159处乡镇、村办煤矿,其中张店区24处(含1处区办矿),淄
川区88处,博山区45处,周村区2处。全市乡镇、村办煤矿共有职工18154人。
1986年,全市地方煤矿生产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煤炭产量、产值和安全都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原煤生产计
划177万吨, 实际完成250.8万吨, 比1985年增长15.3%。 完成省、市上调煤炭计划105.7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
5934.9万元(包括乡镇、村办煤矿),比1985年增长3.1%。市属煤矿完成掘进进尺9292米,其中开拓进尺3235米,
完成年计划的112.6%。基本建设投资完成920万元,其中王庄煤矿完成350万元,张店煤矿完成450万元,沣水煤矿
完成128万元。 安全状况良好,全市生产矿井事故死亡6人,比省下达死亡控制指标减少7人,比1985年减少11人。
产煤百万吨死亡率为2.4人,比上年下降5.4人。地质勘探、汽车运输、煤机制造等各项生产任务都完成得较好。
抓经济改革,促煤炭生产。淄博市煤炭工业公司在直属企业中进一步推行和完善经济承包责任制,增强企业活
力。公司与市政府签订经济承包协议书之后,立即与直属企业签订了经济承包合同。各单位又把所承包的内容,按
照分期、分口的原则分解到科室、区队、车间和班组,克服了长期以来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弊
病,调动了干部、工人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增强了职工做企业主人意识。1985年,公司在沣水煤矿试行了矿长负责
制,1986年又在该矿推行矿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该矿原煤生产、基本建设均超额完成计划。
抓整顿、改造,提高矿井素质。公司执行“放开、搞活、管好”和“谁办矿、谁管矿”的方针,分期分批、有
重点地对全市乡镇、村办矿井进行整顿和改造,不断提高矿井的生产水平和抗灾能力。全市地方煤矿有23处新颁发
了开采证,新上防坠器的38处,新安风机53台,完成补欠工程139项,总投资达426万元,使大多数小煤井逐步向小
型正规化矿井迈进。通过加强技术和机电设备管理,开展通风三防和顶板管理会战,改变了矿井面貌。1986年全市
有18处地方煤井达到甲级通风矿井要求,5处达到乙级通风矿井要求。淄川区岭子镇一号煤井,名列全省第3名,受
到省煤炭局的表彰奖励。许多乡镇矿井坚持正规开拓,工程质量按标准验收,坚持壁式采煤,使用金属支柱、水泥
支架、煤电钻测式供水和湿式凿岩等新技术,节约了原材料,改善了作业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资源回收率。张
店区崔军煤矿坚持使用机组采煤,淄川区煤炭工业公司试验成功井下斜井斜巷行车不行人信号闭锁装置,并在全省
进行推广。淄博煤矿机械厂与上海煤矿机械研究所联合研制成功MSZ—15S型湿式煤电钻,已通过省级鉴定并批量生
产,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
抓安全管理,取得显著成效。1986年全公司从上到下普遍加强了安全工作的领导。市公司领导经常深入井下现
场指导安全生产,并从安全科派出3名同志分住博山、淄川、张店3个产煤区,协同各区安全监察人员及时检查处理
事故隐患。沣水煤矿、临淄煤矿层层坚持行政第一把手是安全第一责任者制度,把安全工作列为经济目标管理的重
要内容。淄川区煤炭工业公司实行经理分片包干安全责任制,各位经理包片靠上抓安全。
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安全检查经常化。1986年公司根据煤炭部和省地方煤炭局的要求,按季在全市地方煤矿开
展安全竞赛活动。 先后组织4次安全大检查,检查545井次,停产整顿161井次,检查出各类不安全因素5487条,督
促各单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顿。
抓技术培训, 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全市培训把钩工3612人,专职安全员542人,放炮员126人,电工215人,矿
井长324人,群检员150人,受培训人员都经考核合格发证,特殊工种人员已达到持证上岗要求。
全市有14处矿井实行安全生产年。淄川区和张店区煤炭工业公司安全工作创历史最好水平,受到省地方煤炭局
和煤炭部的表彰。
提高煤炭质量,扭转滞销局面。近年来国家能源建设有了新的发展,煤炭市场供求矛盾趋于缓和。1986年第三
季度煤炭一度出现滞销,7、8月份全市地方煤矿共积压煤炭30多万吨。造成滞销的原因主要是煤炭质量不过关,用
户信不过。为了提高煤炭质量,各矿井普遍上筛选设备,努力做到精心筛选,定期进行化验。市公司调煤站和淄川
区煤炭工业公司新建了化验室,购置了检测仪器,以加强煤质化验。各矿井配备了专职煤质检查员,严把煤炭质量
关,保证原煤含矸率不超过规定标准,取得用户信任。进入第4季度,煤炭市场又出现销售兴旺、供不应求局面。
淄博地方煤矿大多数处在国营大矿的周围,开采着大矿所在煤田的边缘或浅部煤层,基本上是挖老空、采柱脚
煤。随着矿井开采年月的增长,煤炭资源日趋贫乏,尤其是淄川、博山两地区,煤炭资源接近枯竭,不少矿井正在
逐步报废和停产。截至1986年底,全市地方煤矿剩余可采储量仅有5447万吨。为了稳定地方煤矿的生产,保障本市
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用煤的需要,市、区两级煤炭工业公司正在抓紧组织力量,加快煤田地质勘探步伐,尽
力为老矿井的生产接续和新矿井的建设提供较多的煤炭地质储量,力争在公元2000年内,使全市地方煤矿的年产量
稳定在200万吨左右。

(刘学武)

博山区地方煤矿生产稳步发展
博山区地方煤矿从1958年以来数量不断增加, 产量逐步上升。 全区1973年生产原煤30.11万吨, 1979年达到
40.32万吨,1983年上升到50.48万吨。1973~1985年累计生产原煤522.79万吨,平均年递增率为6.01%。
1986年末,全区有石马、岳庄、八陡、岳阳河、福山、山头、域城、西山、龙门、蕉庄、五龙、海眼、万山、
白塔等14处煤矿, 管辖52处煤井,其中乡镇办25处,村办27处,年设计生产能力102万吨。全区地方煤矿从业职工
8700余人, 其中本区乡镇人员占70%,外地区人员占30%。1986年全区生产原煤59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40.5%,
比1985年增长9.5%。

(刘学武)

淄川区地方煤矿又有新发展
淄川区地方煤矿从1955年开始创办, 至1958年共有乡社办煤井311处,投产82处,全年生产原煤19万吨。28年
来, 该区地方矿井不断增加,煤炭产量逐步上升。1973年全区地方煤矿生产原煤66.11万吨,1977年猛增到115.79
万吨。1978~1985年,年产量均保持在80万吨以上,8年累计生产原煤达734.17万吨。
1986年,全区已经批准的煤井共计93处,其中乡镇办53处,村办40处。有生产井49处,全年生产原煤104.57万
吨,劣质煤8.56万吨。有基建井26处,产煤31.88万吨。全区共计生产煤炭145万吨,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75万吨产
煤计划。49处生产井实现工业总产值2094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超额完成区经委下达的2000万元的产值
计划。 截至1986年末,全区49处生产井保有可采储量82.56万吨,形成固定资产原值2760.7万元,净值1981万元,
从业职工8872人。

(刘学武)

崔军煤矿产量高、效益好,实现“六化”矿井
1985年曾被煤炭工业部地方煤炭总公司一位领导同志称赞为“山东乡镇煤矿一朵花”的张店区南定镇崔军煤矿,
1986年生产建设又创出新成绩,煤炭产量突破历史最高纪录。
该矿建于1969年,其前身是两处村办小煤井。建矿后前10年,生产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生产方式落后,设
备陈旧, 供电、排水、提升运输等配套不合理,产量低而不稳,连年徘徊在4万吨左右,吨煤成本高达35元以上,
长期摆脱不了亏损的局面,1978年亏损额高达24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镇政府和矿领导班子端正办矿思
想,按照正规办矿、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的要求,重新制定了总体建设规划,确定新井加快建设,老井改造挖潜。
他们利用自筹资金,先后投资650万元用于矿井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330万元,用于设备配套。矿井建设逐步走上
正规化,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年生产能力由原设计10万吨提高到15万吨以上。崔军煤矿1985年生产原煤15万吨,
比建矿后的前10年的年产量提高3倍,比1984年提高33.9%。
1986年, 该矿狠抓效益,努力增产,煤炭产量持续增长,全年原煤产量达175万吨,比1985年提高16.6%,为
设计生产能力的175%。 原煤全员效率达到0.9吨,创工业总产值385万元。1986年10月被省地方煤炭局命名为“文
明生产矿井”。年底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省地方煤炭局授予“双文明先进单位”称号,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煤炭
工业部提出的采煤机械化、掘进扒装机械化、运输溜子化、大巷运煤机车化、斜井人车化、井口连动化的乡镇矿井。

(刘学武)

张店煤矿基建工作名列全省同类煤矿前茅
淄博市张店煤矿是一处正在建设中的区属地方国营煤矿,被列入市“七五”规划重点建设工程。该矿井田占地
面积1.81平方公里,设计年生产原煤15万吨。自1986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主井已掘砌成井202米,月平均成井
24米,创省最高纪录。井下巷道已掘进434米。矿井通讯、供水、供热、厂外公路全部完成,完成投资780万元,占
总概算的59%。年终被省地方煤炭局授予先进单位称号。
张店煤矿在基建施工中,发扬艰苦创业、勤俭建矿的精神,改进施工方法,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争速度、求效
益, 力争节约资金开支300万元。他们的具体做法,一是发扬主人翁精神,本着既能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又要节
约资金开支的原则,就近、就地组织施工力量,缩短施工周期,预计可提前11个月完成矿建工程,仅利息一项就可
节约资金近40万元。二是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对临时性建筑工程,坚持数量上少建,结构上简单,材料使用上力求
复用、代用。三是增强价值观念,在凿开设备的选用上坚持土洋结合,因陋就简。仅建井用稳车一项就节约租赁费
14万元,并减轻了安装负荷。四是坚持既符合规律要求又确保安全的原则,以多快好省为目的,根据施工实际,对
原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进行大胆改进。他们先后改进了主井井架结构和主井井筒的装备形式,缩小井筒掘砌直径,
改变了5层总回风道及地面工场、 排矸系统的布置,获得上百万元的经济效益。他们因地制宜,利用主井附近有一
个旧井的优势, 将原设计中的3次井筒注浆法改为分段打钻排水、壁后注浆的方法,使主井掘砌工程不但提高了质
量,而且提前4个月完成。

(刘学武)

村办煤井的一面旗只——河洼煤井
淄川区岭子镇河洼煤井是一处村办煤井,建于1983年的下半年。该井历经3年生产和建设,从一个设计年产1万
吨的小煤井发展成为一个年产3万吨原煤的小型矿井。 3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15万元,上交村委利润60万元,年
递增10%, 连续3年半实现安全生产。1986年10月省地方煤炭局命名为文明生产矿井,被人们称赞为村办煤井的一
面旗帜。
河洼煤井创办文明生产矿井的主要做法,一是村委、党支部把利润与安全指标相结合,放权给煤井管委会,实
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二是加强煤井领导班子的建设,把年富力强、懂技术、会管理、有事业心的同志充实进领导班
子。三是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坚持高标准建井,实行正规开拓和壁式采煤;四是舍得投资,用
于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
该井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时,投资20多万元购置和安装了正规的提升绞车,主斜井和副巷全部更换为水泥顶棚
并两边砌砖墙,采煤工作面用上了煤溜子,转载机用上了喷雾洒水,煤电钻用上了综合保护与侧式供水。井上建了
男澡堂, 新建了女浴池,淋浴、池浴齐全。新建职工食堂160平方米,配备了电冰箱、馒头机等炊食设备,并实现
了送饭到井下、免费供应班中餐。扩建职工宿舍260平方米,并配备床、橱等用具,设置了专职宿舍服务员。此外,
还实行了免费医疗,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刘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