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1&rec=210&run=13

概况
周村区位于淄博市西北部, 总面积为262.99平方公里, 其中城区面积7.39平方公里。区辖9个乡、2个镇,共
212个自然村, 设216个村委会; 城区有3个街道办事处, 辖26个居委会。全区总人口268708人(男134430人,女
134278人),其中农业人口184419人,占总人口的68.6%,非农业人口84289人,占31.4%,城区人口96606人,人
口密度1022人/平方公里。 少数民族有回、蒙、满、苗、壮、朝鲜、侗、瑶等9个。1986年,全区共出生3970人,
死亡15 1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15‰。
周村区以丝绸、 纺织工业为主体,工农业并举。建国初期,全区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3.99%。1986
年,全区围绕乡镇企业、多种经营、第三产业、城市建设和智力开发五个重点,坚持改革、搞活,加强精神文明建
设,使经济建设迈出了新步伐。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完成33821万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工业总产值完成27811万
元,增长37.49%,农业总产值完成6010万元,增长4.6%。农村人均全年总收入达830.89元。

(周村区志办公室)

工业、交通
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了年计划。区内有市属以上企业41个,职工35641人;区属企业
11个, 职工2370人;乡镇企业4271个,从业人员47519人。年内乡镇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全年新增乡镇、
村办工业企业126个, 新增固定资产2027万元, 已投产的100余个, 新增产值6500万元。 年内乡镇企业完成产值
22291万元, 占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的65.9%。自1983年以来,乡镇企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0%以上。全年实现利
润1026.6万元,比上年增长23.21%;年销售总收入达16799.4万元,比上年增长43.48%。
横向经济联合有了突破性进展,从区到乡镇普遍加强了对外经济联系,围绕发挥地区优势,开始突破地区和行
业界限, 向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的方向发展。1986年联合项目由上年的53个增加到99个,可新增产值1.3亿元。大
姜纺织机械厂与省纺织公司联合, 试制成功了YC442化纤机,每台价值26万元。新建村与中纺部设计院联合建成静
电植绒厂1处, 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在有关联合单位帮助下,全区先后新建和改造纺织厂3个,毛巾厂7个,棉纺
织厂2个,毛纺织厂4个,纺机厂1个,新增各类织机500余台。目前全区乡镇企业已初步形成了丝绸、巾被、棉纺织、
毛纺织和纺织机械五大工业群体,既扩大了地区优势,又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
加强企业管理, 落实和完善各项承包责任制,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都有新的提高。年内又有2
种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 1项获全国综合考核第二名;二十里铺村办化工厂的“红丹”,被列为出口免检产品;淄
博毛巾厂周村分厂80%的产品可出口外销。
交通运输创出历史最好水平,提前3个月完成1986年计划。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941公里。全年运输量完成89.8
万吨,比上年增长18.6%。运输周转量2690万吨公里,增长114.9%。公路管理在全省公路检查中名列前茅。
邮电事业稳步发展。1986年区内邮路总长52公里,电话线路总长48.3公里,交换机总容量1900门,长途电话电
路24路。全年完成邮电总业务量124.5万元,比上年增长18.9%。

(周村区志办公室)

农业
农村经济继续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农田建设、粮食生产、多种经营等均好于往年。全区耕地
面积为224655亩,比上年减少5733亩。1986年在遇到特大干旱情况下,粮食总产量仍达81770吨,比上年增加980吨。
平均亩产447公斤,增加19公斤。
多种经营有了新的突破,一些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4.11万亩,比上年增加74余亩,占
耕地面积的19%。1986年产棉花80吨,花生637吨,芝麻109吨。蔬菜、瓜果发展最快。蔬菜种植面积达2.11万亩,
比上年增加10%, 总产量达62976吨,增长125%,单产高达2985公斤。种植瓜类7000亩,年产11545吨,比上年增
长42.5%。
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1986年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12616千瓦,比上年增长20.4%。其中电动机8091台,
大中型拖拉机333台, 小型拖拉机1468台, 各类农机具822混合台。 当年实际机耕面积16.5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
73.48%。机播面积12.74万亩,占33.53%。机收面积7.54万亩,机收率居全省各县的第4位。
水利建设重新引起重视。 1986年投资211.73万元, 投工6.1万个,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年内恢复灌溉面积
130269亩, 新建防渗水道10万米, 修复更新机井250眼, 新增排灌机械200台、 735.29千瓦。全区有效灌溉面积
16.1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1.65%,旱涝保收面积12.35万亩,占54.96%,排灌机械拥有量达4915台、2.97万千瓦。
林、牧、副、渔各业兴旺。1986年实有林地面积26290亩,其中当年新造2521亩。四旁树木532万株,森林覆盖
率为6.66%。年末实有果园8627亩,年产果品2142.6吨。实有桑园956亩,蚕茧产量27吨。全年林业总收入128.5万
元, 比上年增长3.62%。牧业、渔业均有发展。年末共有大牲畜3333头,其中牛1189头,驴1314头,马379头,骡
451头。 猪年末存养量21166头,当年出栏肉猪33680头,出栏率90.9%。渔业方面,范阳河淡水养鱼、萌山水库网
箱养鱼试验成功,养鱼面积已达870亩,比上年增加218亩。全年水产品产量259.56吨,其中鱼类产量159.56吨,增
加66.5吨。副业生产年总收入1082.38万元,比上年减少17.7%。
农村专业户和经济联合体日益发展。 1986年全区共有专业户5138户,占农村总户数的10.5%,从业人员10660
人。经济联合体达170个,从业人员2150人。

(周村区志办公室)

财贸
财贸工作的各项改革逐步深化,流通渠道日益拓宽,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城乡贸易繁荣活跃。1986年全区商业
网点已达798个,从业人员9236人;个体商业户4717个,从业者7698人。年购进商品总额2284.83万元,占年计划的
108.29%,比上年增长16.9%;社会商品零售额18019万元,比上年增长31%。区内设有集市14处,农贸市场9处,
年集市贸易成交额达2297万元。供销系统共有职工1469人,年完成购货总额6468万元,销售总额7098万元,实现利
税133.9万元,提前1个月完成年计划。为搞活流通,10月举办了全区首届商品交易会,一次成交额791.5万元。
财政、金融部门积极筹措资金,支援生产建设。1986年财政总收入完成60741万元,增收691.6万元,比上年增
长12.85%。财政总支出1729.6万元,占年计划的116.67%,比上年增长18.47%。金融机构均较健全,全年存款达
24814万元,现金收入39998万元,支出34727万元,回笼货币5271万元。年末城乡储蓄余额为12232万元,比年初增
加3730万元。 其中农村储蓄余额4049万元,增加1150万元。为支援工农业生产,年内各项贷款总额达35962万元,
其中农业贷款13200万元,水利贷款909万元,乡镇企业贷款1185万元,“挂网联”贷款1600万元,商业贷款1780万
元,并发放商业交流转贷款4300万元。

0512001;繁荣的周村农贸市场 (肖成顺 摄)

(周村区志办公室)

城镇建设
针对人民生活和城市建设中急待解决的问题,1986年初提出10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其中新建7项,改造3项,
总投资近1000万元。年内各项工程进展顺利。居10项之首的城区道路建设进展最快,城北路、军民路中段等均已竣
工,北下河路已改造350米,9处路段共完成2423米,其中沥青路面22310平方米。道路大为改观。
早已动工的市南小区、航北小区等居民区,原计划投资4470.6万元,截至年末已投资3067.3万元,占总计划的
68.61%。已建成住宅14万平方米,其中年内建成19380平方米,已迁入居民2000余户、9280人。其他重点项目进展
也比较快,取得了可喜成绩。
城市绿化取得新成绩,环境有了改善。全年共植树37400株,新辟街头绿地24处、4932平方米,植草皮28500平
方米,绿化覆盖率达29.9%。新建高标准厕所4处,维修10处。在全市城市环卫评比中获第一名。年内还投资7.3万
元,治理了29个单位,完成锅炉改造233台,旧烟囱改造46个,其它污染项目8个,城区污染状况有所改善。交通噪
音比上年降低16.62分贝,环境噪音降低3.31分贝。

(周村区志办公室)

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
科技部门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认真组织实施“星火计划”。全区11个乡镇均设有农科站。全区各类技
术人员3238人,其中有技术职称的779人,年内培训技术人才1000人次,共完成科技项目39项,有14项已通过鉴定,
其中4项填补了省内空白,2项达到省内先进水平,3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教育工作在改革中前进,中等教育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1986年周村一中经省批准转为中等职业学校,扩大了
职业生比例。全区已有农业、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906人。中小学共220所,在校学生44191人。其中小学189所、
25505人; 普通中学31所、17780人。全区教师共2303人,其中小学1264人,中学975人,农、职业中学64人。全年
共招生11041人,其中小学5211人,初中4586人,高中907人,职业中学337人。全区有310人考入大专院校,比上年
上升7.6%,是恢复高考后录取人数最多的一年。
医疗卫生工作以农村为重点。 1986年进行农村卫生室整顿后, 村卫生室由上年的181个增加到203个,乡医由
358人增加到435人。 区、乡卫生机构79个,医务人员1062人,其中医师228人,护理200人;有病床772张。计划生
育工作坚持对育龄妇女的科学管理, 人口得到有效控制。年计划生育率达99.83%,育龄妇女节育率为81.9%,独
生子女领证率75.2%,荣获国家计生委颁发的“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称号。
文化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6年全区有文化馆、图书馆、俱乐部各1处,文化站4
处,电影院7所,民兵之家166处,建家率达80%。文化馆全年为农村举办文艺训练班7期,培训骨干250余人。在全
市首届柳泉艺术节上,区代表队有21个节目获奖,名列第二位。元宵灯会有80多个单位、上千盏花灯参展,有30多
个单位、17000余人参加杂耍活动,观众150余万人次,接待外宾420人次,市以上新闻单位50余家。
群众体育蓬勃开展。1986年区内有业余体校1所,在校学生113人,业余锻炼队207个,有省级体育传统学校1所,
市级2所,区级10所,全年组织体育运动会6次;区代表队在全市业余体校“希望杯”田径赛、市七届运动会和省十
三届运动会上均获较好成绩。

(周村区志办公室)

“丝绸之乡”话沧桑
周村是一个工商业重镇,向有“丝绸之乡”之美称。远在明朝万历年间,周村的丝绸手工业就已初具规模。至
清朝初年,逐步发展成为丝织业中心。从道光年间开始,又由家庭副业逐渐转变为作坊手工业。1904年胶济铁路建
成通车,周村辟为商埠后,丝绸业日趋兴盛,“步步闻机声,户户织绸缎”。近代工业的出现,推动了周村丝绸业
的发展。1915年后,“小框丝”取代了“大框丝”,铁机代替了木机,缫丝也改用蒸汽机。至1924年,丝织机已达
6000余台, 丝绸炼染业50余家。1931年,机坊大量增加,并逐步扩展到附近农村,在200平方公里内,形成了以周
村为核心的丝绸业基地, 丝织机发展到1.6万余台,成为当时山东桑蚕、丝、绸的产销中心。盛时,日产绸、缎、
湖绉万余匹,远销东北、河北、河南、山西、四川、上海及东南亚地区。
1937年12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周村,百业凋零,民不聊生,周村丝绸业受到严重摧残,至1948年解放前夕,
全区织机已不足60台。
新中国成立后, 周村丝绸业迅速恢复发展。1955年,织机增到1000多台。1956年公私合营后,全区建有4个合
营厂、 3个丝织业生产合作社, 并建成全省第一个国营制丝厂。 至1966年,初步形成了缫丝、丝织、丝绸印染的
“一条龙”丝绸生产系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城区丝绸工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又发展了一批乡镇丝绸企
业,还相继恢复建立了丝绸研究所、丝绸科技情报所、茧丝检验所、丝绸工业学校等,进一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生产、
科研、情报、教育等丝绸生产体系。1986年,全区丝绸系统拥有固定资产6100万元,总产值高达14637.61万元,年
产桑蚕丝334.17吨,丝织品1766.69万米,实现利润918.4万元,年创汇1000万美元。产值、产量、出口创汇等,均
占全省丝绸行业的1/3,已成为全国13个丝绸出口基地之一。

(周村区志办公室)

全面振兴的纺织工业
19世纪20年代, 周村丝织业的兴旺发达,带动了棉织业的发展。至1934年,周村纺织业已有麻织工厂200家,
棉织工厂25家,家庭麻织业2500多家,包括丝织、造纸、榨油等业,年产值达510万元。后因战乱影响,市场萧条,
纺织业一蹶不振。
建国后,周村纺织业得到了复兴与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经
济的发展,纺织工业率先闯出了一条城乡经济联合的工业发展新道路。1980年,由区工业公司、淄博毛巾厂和周村
公社联合,建成全市第一家城乡联合企业——淄博毛巾厂周村分厂。随之,以纺织工业横向联合为先导的城乡经济
联合普遍展开,仅周村乡近年来就建立联合企业40多个,其中有淄博毛纺厂与杜家村联办的毛纺厂,有省化纤所与
建国村合办的化纤厂,还有纺织工业部设计院与新建村联办的静电植绒厂等。1986年,全区纺织工业已基本形成以
城市大工业为依托的工农结合、 城乡结合的区域性专业化生产体系,有纺织企业47个,拥有棉纺织纱绽4.2万枚,
各类织机1351台;纺织工业全年实现产值41998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9.11%。
在纺织工业中, 毛纺织工业是80年代初新兴的工业门类,1986年有毛纺纱绽1万枚,年产量2000吨,产品畅销
国内外。新近引进的“拉舍尔”毛毯生产流水线,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的毛纺设备,生产的高档毛毯,颇受中外客商
欢迎。 巾被是周村纺织工业实力较强的行业,生产各种毛巾、浴巾、毛巾被等,年产量折纱5646.39吨,产品远销
美、日、英、法及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周村纺织工业中,近年来有多种产品荣获部、省、市级名牌、优质、
优良产品等称号。

(周村区志办公室)

“三街一场”的开发
周村是明末清初形成的商品流通枢纽,民国初期成为“百货丛积,商旅四达”的商业巨镇,鼎盛时期有大街、
丝市街、绸市街等,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曾有“金周村,银潍县”和“博山日进斗金,不如周村一个时辰”的谚
语流传。自帝国主义经济渗入后,民族商业日渐萧条,后又经长期战乱的破坏,街道虽在,面目全非。新中国成立
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周村商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和根本性变化。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疏通商
品流通渠道,振兴周村经济,1985年,区政府决定开发“三街一场”,即恢复大街、丝市街原貌,新辟东门商业街
和观山商场。一年来,集中各方力量,对大街、丝市街以明清建筑风格修葺一新。新辟的东门商业街沿街建起了新
颖别致的封闭或半封闭式货棚211个; 观山商场从大门到店铺营业室,均以民族色彩装饰。“三街一场”的开发,
使周村商业辐射面不断扩大。来自广州、浙江、福建、江苏、上海、河北等省市的36户客商和本省烟台、潍坊、惠
民、济南等地市的167户客商,都在“三街一场”内设立纺织品批发联营机构。1986年底,三街一场使用面积13800
多平方米,固定店铺322处,临时滩点247个,从业人员1500多人,其中国营、集体占1/3,其余2/3为个体和联营
户,日成交额约20万元,旺季可达25万元。1986年内,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国家经委主任吕东以及山东省长李昌
安等均亲临视察,对“三街一场”的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周村区志办公室)

“引萌济周”工程
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周村城市用水处于极度紧张状态。1984年,据51家工厂统计,因供水不足,
年损失工业产值6530万元, 少收税利940万元,成了影响工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1985年初,市委、市政府决
定投资100万元,引萌山水库的水供应周村城区。同年9月,工程破土动工。驻地38家工厂与区政府签订协议,投资
283万元;有46个厂矿、机关和乡镇的干部群众赴工地义务劳动。1986年7月,全部工程基本竣工,共动用土方和混
凝土11.5万立方米,工日14.85万个,总投资达430万元。1986年年底,已有21个单位受益,累计供水量达47.3万立
方米。缓解了工业用水的紧张状况。

(周村区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