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1&rec=191&run=13

历史概况
解放前,淄博卫生事业落后,没有医院,只有少数私人诊所、药店悬壶行医。旧政府不关心人民健康,致使瘟
疫时常流行,广大劳动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建国后,淄博地区的党和政府极为重视人民健康,认真贯彻执行了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医疗卫生事业
迅速发展。1950年,建立了医、政合一的淄博专区中心卫生院,组织卫生人员和人民群众开展医疗、防疫、保健工
作。1951年,建立淄博专署卫生科,城乡卫生机构进一步发展。1955年建立淄博市卫生局。1958年普遍建立了公社
卫生院,市、区专业卫生机构也相继建立。“文化大革命”中,卫生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传染病发病率上升。19
70年市卫生局恢复后,被撤销的卫生机构相继恢复,各项卫生工作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党
的知识分子政策,深入进行改革,卫生战线出现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1949年,除刚刚建立的山东工矿部休养所、淄博特区医院、洪山煤矿卫生所、山东军工局卫生所等国营医疗机
构外, 仍以个体诊所、药店为主。共有卫生机构288个,病床5张,卫生人员657人。医疗设施极为简单,仅有两台
50毫安的旧X光机, 用拉风箱锅煮消毒。内科、儿科、妇产科只能处理一般疾病,外科只能做疝气、阑尾切除之类
小手术。 1970年,全市卫生机构发展到323个,有病床3497张,卫生技术人员4136人。市、区不仅有综合医院,而
且有中医、防疫站、妇幼保健、结核病、精神病、卫生学校等专业卫生机构,市里还有职业病、皮肤病、耳鼻喉医
院、药检所和医科所,厂矿医疗机构也迅速发展。至1985年12月,全市卫生机构发展到690个,比1949年增长了1.4
倍, 比1970年增长了1.1倍;病床9492张,比1949年增长1887.4倍,比1970年增长1.7倍;卫生技术人员12301人,
比1949年增长17.7倍,比1970年增长1.97倍。医疗设备除了万能手术床、紫外线手术灯、显微镜及各科常用器械外,
还有1000毫安X光机、 颅脑X光机、心脏监护仪、高压氧舱、B型超声诊断仪、人工肾、胎儿监护仪、奥林巴斯万能
荧光显微镜、超低温冰箱等较先进的设备。医疗卫生技术不断发展,形成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技术力量。
仅以外科为例,除能做腹部、泌尿、神经、胸、骨科等大、中型手术外,还能开展断臂再植、大面积烧伤植皮、颅
内肿瘤摘除、脑血管搭桥、人工关节置换、婴儿瘫后遗症矫形等难度较大的手术。内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等
技术也有相当发展。
建国后,党和政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取得显著效果。1953年淄博消灭了天花,
1954年消灭了回归热,1958年消灭了性病、黑热病,1981年麻风病、头癣病达到基本控制的指标,1985年地方性甲
状腺肿达到基本消灭的要求,白喉从1975年起未再发生。其他如疟疾、麻疹、流脑等传染病,均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医学教育与医学科研工作不断加强,1956年建立淄博卫生医士学校,1960年建立淄博市卫生学校,1082年建立淄博
第二卫生学校,30年内共毕业学生8000余人。广大卫生技术人员刻苦钻研技术,创造出一批达到国内,省内先进水
平的医学科研成果,提高了医疗卫生技术水平。

(张学成)

1986年工作综述
1986年的卫生工作,围绕改革,认真贯彻了市政府批转的《卫生工作改革的实施意见》,并进行了积极探索。
机构人员。 截止1986年12月,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85处,病床9742张,职工1614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559
人, 其他技术人员100人,管理人员1417人,工勤人员2065人)。与1985年相比,机构减少5处,病床增加300张,
职工增加457人, 卫生技术人员增加258人。在12559名卫生技术人员中,副主任医师(以下含同类职称者)27人,
主治医师494人,医师2887人,医士6291人,初级卫生人员2860人。
农村卫生。农村卫生工作重点是三级卫生网的建设。在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认真进行了整
顿。全市农村全部建立了卫生室,其中甲级卫生室达到29.5%。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共4033人,平均每村有专职卫生
人员2.09人。经过考核,有3237人达到了中专水平,换发了乡村医生证。在区分院和乡镇卫生院中,确定了18处中
心卫生院,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和业务技术建设。市、区医疗卫生单位派出40个卫生工作队,分赴农村为群众防病治
病。
医疗、中医。各医院坚持“以医疗为中心”和“病人第一”的原则,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推行了目标管理责
任制,制定了任务指标和质量指标,健全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通过试点,市精神病医院、中医院、药检所
实行了院(所)长负责制。举办了责任制护理学习班,开展了责任制护理,由功能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
护理。在23处县级以上医院开展了生化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合格率达到86.4%。各医疗单位建立了保健机构,为39
45名离休干部和中级以上知识分子查了体。建立家庭病床940张,医疗协作联合体20个。举办了中医函授大学辅导,
提高了中医药队伍的技术素质。对市中医院进行了考核,突出了中医特色。淄川区中医院出席了全国县级中医院工
作会议。由于加强了管理,医院诊疗人次比1985年提高12.7%,病床使用率提高2.5%,治愈好转率提高6.9%。

0450001;新建淄博市疗养院 (陈文祥 摄)

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继续开展“门前三包”、“门内达标”活动,全市文明卫生单位达54.6%,周村、张
店、淄川、博山区被评为爱国卫生先进区。采取“本标兼治”措施,使蚊蝇密度大幅度降低。全市开展了群众性灭
鼠活动, 实现了灭鼠“一役达标”。健全预防保健网,普及了计划免疫,传染病总发病率比1985年下降15.21%。
地方病防治,完成17个病区村的防氟改水任务,氟区群众喝上了清洁卫生的低氟水。对精神病进行了21个乡镇的线
索调查。 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 环境监测、放射防护、学校卫生有了新的进展。继续贯彻了《食品卫生法》,对
85000名饮食从业人员进行了体检, 对38700余个食品单位和个体摊贩进行了检查发证。 食物中毒起数和人数,比
1985年分别下降72%和48%。
药政管理。继续贯彻了《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农贸市场进行经常性监督,加强了医院药剂
科管理。 认真查处了假劣药品,查出假劣中药材55500余千克。县级以上医院成立了药事委员会和药学小组,指导
临床合理用药。
妇幼卫生。贯彻了卫生部颁发的《妇幼卫生工作条例》,推行了妇幼卫生工作程序化管理,妇女儿童保健和计
划生育技术指导得到进一步加强。 儿童健康查体92182名,查治妇女病83542人,做节育手术98316例,遗传病调查
22万余人。举办了优生遗传学习班,开展了优生咨询服务活动。
教育、科研。淄博卫生学校和淄博第二卫生学校,完成了教学计划。市卫生局举办专业培训班15期,参加学习
的计650余人次。 医用英语电视讲座和日语速成进修班,为2300余名卫生技术人员补习了外语。全年安排和转接医
学科研项目39项, 有12项通过鉴定。其中9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项达到国内水平,1项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年内
还有1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积极开展了学术活动,收到论文855篇,其中37篇参加国家和省级学术交流。红十字会
建立基层组织115个,会员达14000余人。
计划财务。全年新发展病床300张,增加卫生技术人员258人。改变了过去按人头或床位分配经费的办法,实行
了定额包干和预算包干。对直属卫生系统的医疗收费标准,药品收费价格进行了检查,完成了年度财务会审。全市
医疗卫生单位共完成了26947平方米的基建任务。

(张学成)

实行院长负责制
1986年6月6日,市卫生局在市精神病医院首次召开院长负责制大会,任命解克平为院长,张海惟为副院长,任
期三年。会上,市卫生局局长张启然与该院院长解克平签订了《业务合同书》,院长解克平聘任了本院各科室主任
和护士长,并颁发了聘书。市药检所、市中医院也先后于7月5日和9月5日,实行了院(所)长负责制。市卫生局分
别任命孙启武为市药检所所长、 赵钦祥为副所长;张方元为市中医院院长、郭聿琪为副院长。任期均3年。张启然
代表市卫生局,分别与张方元、孙启武签订了《业务合同书》。
3个单位实行院(所) 长负责制后,认真贯彻市人民政府批转的《院长负责制试行条例》,严格执行《业务合
同书》的规定,超额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提高了业务工作水平。如市精神病医院,全年完成诊疗任务25834人次,
超指标834人次;病床周转2.89次,超指标0.3次;诊断符合率98.79%,提高了0.79%;治愈好转率99%,提高了2
%;床位使用率112%,提高了14%。在市直医院工作检查中,获第一名。

(张学成)

卫生技术职称改革试点
1986年10月30日开始,在市中医院进行卫生技术职称改革试点,成立了淄博市卫生技术职务中级评审委员会。
市卫生局组织各方面专业人员50余人,分12个专业组进行考核。该院共有职工28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26人。在
卫生技术人员中,原有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16人,医士116人,未定职称的26人。在这次试验中,申报主任医
师的3人, 副主任医师的11人,主治医师的44人,医师的76人,医士的26人,原职务不变的66人。12月底,对申报
者已全部考核结束。其中申报高级职称者,已呈报省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审批,中级职称者评审完毕,初级
职称者待下达限额指标后进行评审。

(张学成)

爱国卫生运动获显著成效
1986年,全市深入开展经常性卫生活动,坚持了综合治理的治本措施,城市卫生面貌大有改观。共拓宽整修道
路196条, 123.6万平方米,新建水冲式厕所57个,增设垃圾箱、果皮箱580个。全市街巷硬化率达72%,绿化覆盖
率达30.54%。 文明卫生单位923个,占全市机关、厂矿、企事业、学校等单位的54.65%,超过省里提出的40%的
指标要求。 经省考核确定张店区、周村区为山东省爱国卫生先进区,各获奖金2千元。在灭鼠工作中,张店区、周
村区、淄川区、博山区、临淄区实现了灭鼠“一役达标”区。

(张学成)

传染病总发病率下降
据疫情报告,1986年全市共发生流脑、百日咳、猩红热、麻疹、痢疾、副伤寒、病毒性肝炎、斑疹伤寒、流行
性出血热、 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11种法定传染病。总发病率为548.27/10万,比1985年下降了15.21%。
其中疟疾在本市未有发病,达到基本控制的指标。
淄博市的疟疾病, 本世纪50年代为散在发病。1962年发病幅度下降。1965年又有上升,发病率9.9/万;1970
年发病上升达1361例,发病率18.65/万;1972年为最高年份,发病4707例,发病率为25/万。1974年实行苏、鲁、
豫、皖、鄂五省疟疾联防后,进一步加强了环境改造,灭蚊治本,现疟病人管理等措施,发病率大幅度降低。1976
年比1975年下降了48%, 此后逐年下降。1981年以区为单位计,发病率第一次降到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的指标1
/万以下。1985年,全市发病16例,发病率为0.06/万。1986年进一步加强了防治措施,复治疟史病人17例,进行
重点人群、灶点人群、流动人口预防服药7821人次,举办疟原虫镜检学习班329人,完成血检32870人,全市未有发
病。 1986年11月经省考核验收认定:淄博市的疟疾发病率连续五年控制在1/万以下,发烧病人血检率在规定要求
以上,达到了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的各项指标要求。

(张学成)

计划免疫有新发展
1986年,市卫生防疫站设立了计划免疫科,制定了1987年85%以上儿童实现全面免疫的规划;狠抓了“冷链”
建设的落实,张店、博山、淄川、周村区的装备已基本配齐,有的乡镇卫生院进入安装调试阶段;组织了业务技术
培训,108名专业人员参加了计划免疫学习班学习;卡介苗接种由结防系统移交给防疫部门管理。全市1至11月份共
完成7种生物制品1129721人次的接种任务,有苗传染病的发病率比1985年有所下降。其中,百日咳发病率为4.92/
10万, 下降78.47%;乙脑发病率0.33/10万,下降74.29%;麻疹发病率7.69/10万,下降23.08%;脊髓灰质炎
仅发生一例;白喉无发病。

(张学成)

整顿健全农村卫生组织
1986年,市卫生局组织人员对全市区分院、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室进行了全面调查。其间,王裕民副市长
深入临淄、博山区的部分乡镇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各级卫生部门对农村卫生机构进行了整顿。一是各区
(县)把整顿农村卫生室作为创建文明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了规划和措施,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实行分类指导。
二是狠抓了乡村医生的技术培训,进行了考核,有3237人达到中专水平,换发了《乡村医生证书》。三是大部分乡
村较好地解决了乡村医生的报酬, 稳定了乡村医生队伍,平均每村有专职卫生人员2人多,发挥了他们在农村防病
保健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四是加强了农村中心卫生院的建设,并有13个乡镇成立了农村卫生协会。五是市、区派出
了卫生工作队,深入农村防病治病。通过整顿,所有行政村都建立了卫生室,方便了群众就医和保健工作。全市共
有行政村1936个,村设卫生室等医疗机构2107个。其中,村办或集体办的1728个,占82%;乡村医生联合办的80个,
乡镇卫生院设点27个, 个体办的247个,其他25个。据对1926个村卫生室的统计,其中甲级卫生室568个,占29.49
%, 超过了省里提出的20%的要求;乙级卫生室919个,占47.7%;丙级卫生室439个,占22.79%。淄川区甲级卫
生室191个,占全区行政村卫生室总数的39.2%。

(张学成)

医院医疗质量提高
1986年,全市18处市、区县级医院(市属9处、区属9处),门诊诊病1959671人次,出院病人65335人。与1985
年相比,分别增加12.6%和13.5%。病房病人的治愈率76.7%,比1985年提高2.3%;好转率18.3%,降低4.7%;
病死率2.0%,降低9.1%;病床周转率20.8次,提高5.1%;病床使用率92.1%,提高3.1%。
市、区县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普遍推行了护理工作责任制。即护理人员对自己分工负责的病人,从入院到出
院采取8小时上班24小时听班的办法, 全面负责到底。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由过去的功能护理变为对病人的
整体护理,建立了新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治疗质量。

(张学成)

结核病疫情管理工作位居省首
1986年的防痨工作,注意抓了防治工作的质量,突出了疫情登记报告和病人管理的重点,逐步走向了正规化。
由于建立健全了市、区、乡三级防痨网,技术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使初治排菌病人基本达到了发现一个,及时落实
治疗一个的要求。 1986年的初治排菌病人发现率为7.6/10万,超过了省里提出的3—6/10万的要求,痰菌阴转率
达到97%, 5月份省里在淄博召开了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会议期间,全国劳动模范、防痨专家、省结核病防
治院名誉院长王德理,深入到张店区、周村区进行检查指导。对全市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作的评价是:淄博市的结核
病患病率已控制在0.239%的较低水平;疫情统计居全省首位。

(张学成)

实行妇幼卫生工作程序化管理
1986年,全市统一实行了妇幼卫生工作程序化管理。实施中,把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儿童保健三个
方面的工作溶为一体,从婚前检查到学龄前儿童,分为妇女婚前、早孕、中孕、晚孕、分娩、产褥、新生儿、婴儿、
幼儿、 学龄前儿童10个期,进行制度化、条理化的保健管理。一年内,全市共进行妇女病普查83540人次,儿童健
康查体92182名,做计划生育手术98316例。通过22万人口的遗传病调查,查出遗传病111种,患病率60.91/万人。
全市普及了新法接生,新法接生率达99.69%。

(张学成)

加强药品质量监督
1986年, 市卫生局验收药品生产企业1家,灭菌制剂室2家,普通制剂室5家。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会
同市公安局、 工商局等部门,查处销毁假、劣、淘汰药品57种,价值589883.57元。其中,假、劣中药材12种,价
值128571.33元;变质中成药37种,价值190403.60元;淘汰药品8种,价值271908.64元。另外,还查处了第二批假、
劣药品5种,计555公斤,已全部封存。全年依法取缔无证游医药贩264人,销毁查获的各种假、劣药品200余公斤。
同时,对淄博人民制药厂生产的抗风湿片(消络痛)不符合省药品标准和淄博药材站大量销售淘汰药品的问题,分
别进行了调查处理。

(张学成)

淄博市中心医院
淄博市中心医院, 即淄博市红十字会医院,位于张店共青团路,是一所有500多张病床规模的全民所有制综合
医院。
该院前身是淄博专区中心卫生院,建于1950年秋,由淄博特区医院、清河专区医院、张店市立医院合并而成,
住张店火车站北天主教堂内,占地17334平方米。始时,医、政合一。1953年1月,改称淄博专区人民医院,1955年
7月,改称淄博市第二医院。1960年2月,改为淄博专区人民医院。1961年4月,恢复淄博市第二医院名称。1966年4
月,迁址于现驻地,占地50662平方米。1986年8月,更名淄博市中心医院,隶属市卫生局。
医院初建时,有病床49张,职工5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5人。设内科、外科、妇产科、药房、化验室,平均
日门诊量60人次,只能做外科小手术和诊治一般疾病。至1986年12月,共有病床501张,职工782人,其中卫生技术
人员581人(副主任医师8人, 主治医师64人,医、药、护师191人)。病床和卫生技术人员,比1950年分别增长了
9.2倍和22.2倍, 比1966年增长了1.4倍和2.5倍,比1976年增长了近1倍和2.1倍。1986年总门诊量41万人次,住院
病人9351人。该院是滨州医学院、淄博第二卫生学校的教学实习医院。

0453001;淄博市中心医院年青的医务人员正在认真学习外语 (赵新喜 摄)

该院临床科室齐全。内科分呼吸、消化、血液、肾病、神经、心血管系统,外科分普外、颅脑、骨科、胸心、
泌尿系统,按病种分床管理。医技科室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麻醉科、病理科、理疗科、超声波检查室、
心功能检查室、内窥镜室、血库、营养室、以及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皮肤科、传染科门诊及家庭病床科。主要的
仪器设备有:日本产1000毫安x光机1台,日本产B型超声诊断仪1台,日本产电脑验光仪1台,西德产裂隙灯显微镜1
台,日本产心脏监护仪2台,日本产超声心动图仪1台,国产生化分析仪1台,奥地利产血气分析仪1台,国产手术显
微镜1台,日本产纤维食管镜、纤维胃镜、纤维支气管镜,纤维膀胱镜各1台。
该院医疗水平不断提高。1986年住院治愈率达76.5%,好转率达17.4%,病死率3.1%,病床使用率达94.6%,
病床周转率达18.6次, 平均每日诊疗病人1155人次。近两年内,有6项科研技术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在省级以上医
学刊物发表论文25篇, 出版医学专著3本,电子计算机初步在医院管理中应用。骨科和心血管科,是该院主要的技
术专长。

(张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