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1&rec=183&run=13

历史概况
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于1978年11月27日建立。1980年8月3日,成立了淄博市文学工作者协会、戏剧与曲艺
工作者协会、音乐与舞蹈工作者协会、美术书法与摄影工作者协会。
淄博市文艺创作从建国初期至1978年文代会前, 先后创作出长、短篇小说100余篇(部);诗集2部,诗歌500
余首;戏剧20余出;美术摄影作品上百幅。1964年,根据知侠同名小说改编的现代京剧《红嫂》参加了全国京剧现
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德委员长的肯定和赞扬。短篇小说《落户第一课》和《开山王》被
译成几种外文介绍到国外去。群众业余作者创作的歌曲《喜煞俺这些老妈妈》、《俺村有个王大娘》、《峨庄溜小
唱》和舞蹈《巧穿珍珠帘》、《画碗姑娘》等节目,先后参加了省及“上海之春”音乐会的演出,受到了好评。在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引下,淄博市的优秀文艺遗产得到发掘整理、改革和提高。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文学艺术事业更加繁荣昌盛。小说创作取得了可喜的
成绩。已出版《古城青史》、《峨嵋山奇遇》、《劫难风流》等长篇小说6部,中篇小说4部。已摄制播放的电视剧
有《美的心灵》 、《欢声笑语》、《豆花》等7部,电影故事片《一路顺风》填补了全市一项空白。艺术创作方兴
未艾, 1978年以来在省级报刊发表音乐作品228件,获奖42件;舞蹈作品37个,获奖12个;戏剧作品41部,获奖29
部;曲艺作品28件,获奖26件;美术作品310件,获奖9件;书法作品90件;摄影作品230件,获奖10件。

(杲红星)

1986年工作综述
文学创作日趋繁荣。1986年淄博市出现了一批青年作者,中长篇小说创作出现了好的势头。已经出版的长篇小
说有工人朱兴中的《劫难风流》、待出版的有张宏森和于清才合著的《阳光与蛇》、王福昌的《生死恋》等。还出
版了杲红星的故事集《蒲松龄的故事》、康云、杨长瀛的中篇小说《出狱之后》。农民作者王献章的中篇小说《跨
过龙山桥》,在《当代小说》发表后,山东大学中文系部分师生为之召开了讨论会。1986年,《当代企业家》还发
表了反映全市企业家勇于改革先进事迹的3篇报告文学。
电视剧等的创作发展很快。1986年14集电视连续剧《蒲松龄》拍摄完成;宋本善、成希伟的《鸳鸯楼趣话》已
由贵州电视台承拍。在1986年柳泉艺术节期间,创作出了一大批质量较高的音乐、舞蹈、美术、曲艺作品。
文艺创作队伍不断壮大。1986年淄博市有全国文联会员19名,省文联会员260名,市文联会员821名。创作队伍
的素质在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批起点高、有拼劲、潜力大的青年作者,为淄博市文艺事业的繁荣带来了希望。

(高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