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1&rec=118&run=13

历史概况
建国前,淄博地区农业生产均系手工操作,使用锄、镰、锨、镢、犁、耙、耧等传统农具。建国后,党和政府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发展。1950年淄博专署成立农具站,引进推广新式步犁、
双轮双铧犁、解放式水车等半机械化农具。1956年淄博市建立淄博国营农业机器拖拉机站,至1960年全市农用动力
达到9677千瓦, 其中拖拉机39台,945千瓦。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全市农业机械化呈跨跃式发展。1964~1966
年,主要以发展手扶拖拉机、排灌机械为重点;1973年前后,着重发展粮食脱粒等场上机械。1974~1976年先后实
现了社社队队有拖拉机, 此后两年集中上数量、 赶进度。1978年全市农用动力发展到544303千瓦,比1970年增长
4.2倍, 拖拉机猛增到8463台、129627千瓦,分别比1970年增长15.4倍和19.5倍,主要农作物的耕、播、灌溉、脱
粒、运输、加工等操作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商品经
济的发展,农民有了办机械化的自主权,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机专业户大量涌现,农业机械趋于小型多样,农业机
械化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985年全市农用动力达到1107699千瓦, 比1980年增长62.63%, 其中拖拉机18118台、
258219千瓦,分别比1980年增长65.45%、45.71%。30年来,淄博市农业机械化事业由于较好地发挥了自然资源丰
富、工矿企业多,工业支援农业、以工补农条件好等经济优势,已建立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1985年全市
农业机械总值(原值) 已达34464万元,平均每1农业人口占有171.25元,每1农业人口占有农机动力1.19千瓦,每
万亩耕地平均占有拖拉机84台, 农业生产主要环节综合机械化水平近70%,农机队伍发展到5万余人。农业机械化
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解放劳动力、适时收种、抵御自然灾害、保证稳产高产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全
市种麦时间比机播前普遍缩短10~15天,约有50%以上的劳动力从农田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工副业和其它行业,有
力地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杨占英 亓荣堂)

1986年工作综述
1986年,市农机服务公司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各项服务功能,开拓新的服务领域,使全市农业机
械化事业得到了突破性发展。
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23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2.3万千瓦,增长11%;比1978年增加68.6万千瓦,增长126%;全
市农村人均占有0.64千瓦,比上年增加0.06千瓦。
全市农用拖拉机达到20502台、28.2万千瓦,比上年增加2384台、2.35万千瓦,增长率分别为13%和9%。万亩
耕地半均占有95台, 比1985年增加11台。其中:农户用拖拉机17174台,占农用拖拉机总数的83.8%,比1985年上
升2.8%; 小型拖拉机达16913台,占农用拖拉机总数的82.5%,比1985年上升2.6%。全市机引田间作业机械(不
含拖拉机) 达22587台,比1985年增加3344台,增长15%。拖拉机与机引田间作业机械的配套比为1∶1.1,与上年
持平。
全市农用汽车达4901辆,比上年增加823辆,增长20%。其中农户用2416辆,占总数的49.3%。
全市农业机械原值达4.24亿元, 比1985年增加0.8亿元,增长23%。农民人均占有221.53元,比1985年增长29
%。
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粮食生产主要环节的综合机械化程度达70%以上,在全省市、地中占第一
位。
全市机耕面积167.3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9.47%。其中:小麦机耕148万亩,占麦田面积的98%;小麦机播
121.83万亩,占麦田面积的81.2%;小麦机收68.6万亩,占麦田面积的45.7%;秋种机械筑畦71.3万亩,占麦田面
积的48%;机械秸秆还田44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29%;机械中耕灭茬66.92万亩,占麦田面积的46.1%。
由于大量机械投入农田作业,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不误农时,解放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
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转移率达50%以上),保证高产稳产创造了条件。1986年全市农村劳力、畜力、机械
动力比为1∶0.11∶10.15。
1986年底,市及五区一县共有农机服务公司7处,144人;农机安全监理站7处,43人;农机化学校(培训站)6
处,25人;市农机职工中专1处,26人;拖拉机站、维修站7处,370人;农机科研所4处,14人;农机供应公司6处,
365人。 乡镇农机管理站97处,农机人员879人。为适应经济体制政革的需要,加强了村级农机组织的建设,有118
个农机重点村建立了农机服务队(组) 。全市农机队伍发展到53040人,比上年增加2181人,其中拖拉机有证驾驶
员22715人,比上年增加1521人。
全市农机工作的改革、创新主要表现在:1.由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2.落实经济目标责任制;3.加强横向经济
联合,搞活农机经营;4.建立健全农机信息服务网络;5.开展农机化发展战略研究,搞好宏观决策。由于在宏观指
导上注意按经济规律办事,不断克服盲目性,全面而有重点地增强服务功能,因而使全市农机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
的局面。

0292001;农民驾驶4GL-140型割晒机在收割小麦 (陈旗 摄)

(亓荣堂)

农机经营与油料管理
1979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 农业机械的经营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市7处国营拖拉机站由经营拖拉机
进行农田作业为主,改为农机维修、中小农具和零件制造、配件供应等多种经营。集体经营的主导地位发生了变化,
个体、联户经营有了很大发展。1986年,全市农机经营的形式及规模是:
一、国营。全市共有7处国营农场、林场拖拉机站,有拖拉机48台,占全市拖拉机总数的0.2%。1986年通过深
入进行企业整顿, 加强了基础建设,提高了企业素质,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实现站站有盈余。共创产值351万
元,获纯利润32万元。
二、集体所有,多种形式经营。1.统一经营。在一部分集体经济基础雄厚、经营管理能力较强的村,一般建有
农机服务队(组),实行一级或二级承包,由集体统一管理使用。1986年底这类拖拉机有58台,占全市拖拉机总数
的0.3%;2.农户承包经营。集体与承包户一般都签订承包合同,明确规定作业服务时间、质量、维修保养间隔期、
油耗标准及利润分成等。1986年底,这种形式的拖拉机有627台,占全市拖拉机总数的3.1%;3.其它形式的经营。
这部分机具和技术状况差,多用于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经济效益低。1986年底有2594台,占全市拖拉机总数的12.7
%。
三、合作组织所有并经营。此种形式的拖拉机1986年底仅有1台。
四、农户所有,联合经营。这是一种乡邻亲友间的自愿结合、灵活经营的形式,一般三五户至七八户不等,有
较明确的分配办法和推选的负责人, 可开展多种作业。1986年底,此种形式的拖拉机有704台,占全市拖拉机总数
的3.4%。
五、户有户营。这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营形式。其特点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相统一,经
营项目、作业时间比较灵活。1986年此种形式经营的拖拉机有16470台,占全市拖拉机总数的80.3%。
随着农机数量的增加和农机经营的广泛开展,农用柴油的管理使用问题越来越突出。自1984年农牧渔业部、商
业部下达农用柴油分配供应管理办法以来,农用柴油归农机部门管理和分配。市、区县农机部门狠抓机构和制度建
设,搞好计划分配、统配定量、基层供应和节约管理等项工作,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农用柴油管理体系。1986年共
分配计划内柴油21850吨, 计划外柴油、汽油1200多吨。博山区农机服务公司在12处乡镇实现了农用柴油管理、供
应、节约“一条龙”,收效较好。

(亓荣堂)

农机供应
1986年,全市农机供应继续贯彻“放开搞活”和“多层次、多渠道、少环节”的方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稳
定提高。 全市6处农机供应公司完成总销售额5438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农机分公司完成1481万元,比上
年增长15.4%。 全市总购进额完成51068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农机分公司完成1409.2万元,比上年增长
13.8%。以上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由于增提削价预备金、开征批发税和费用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全市实现利润
13 7.3万元,低于上年。
1986年基层农机供应网点由上年的180处增加到200多处,主要农机商品销售量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拖拉
机销售2847台,比上年增长53.3%;电动机销售1896台,比上年增长5%;柴油机销售2316台,比上年增长34.9%;
水泵销售8247台,比上年增长53.9%;各种配套机具,如收割机、机引耙、机引犁、播种机、中耕机、秸杆还田机
等,销售量也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1986年淄博农机分公司在农机供应中,狠抓市场信息,搞活流通渠道,发展横向联合,与“五拖一动”(上海、
洛阳、潍坊、青岛、山东拖拉机制造厂和莱阳动力机械厂)和另外一些厂家、集团签订了联合经营协议,使拖拉机
销售量大幅度增长,尤其“洛拖淄博销售中心”成立后,大型拖拉机销售量比1985年增长3倍多。

(亓荣堂)

农机科研与推广
1986年, 市农机服务公司科教科与6处区、县农机科研所和技术推广部门,承担省、市科研推广项目11项,科
研经费23500元,到年底完成9项。其中1项通过了市级鉴定,并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各科研所在工作中树立了“面向经济建设”的思想,根据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科技体制的实际情况,重
新调整了科技工作方向,将以科研为主转变为以新技术推广为主,1986年推广课题占70%以上。方向任务的调整使
科研推广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情况及推广效果是:
一、 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推广。省公司下达的计划推广面积为40万亩,实际完成43.57万亩,占玉米种
植面积的29%。 全市拥有还田机具1145台,其中大型机具120台。年底市科委鉴定认为,对该技术的工艺过程、技
术要点、机具的经济效果、操作规程等的理论研究,为推广该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经济有效地利用作物秸秆,
促进物质良性循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这项成果的推广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和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二、小麦半精量播种技术的推广。在上年小面积示范试验的基础上,1986年在较大面积上进行了推广。全市半
精量播种面积达13万亩。从麦苗考察情况看,普遍好于常量播种的麦田。在推广中,选择了用普通9行播种机改制6
行半精量播种机的优化方案,节省了新购机具的费用,经济效果较理想。全市共改制半精量播种机60余台,节约费
用2万余元。13万亩半精量播种的麦田,在正常情况下预计每亩可增产40公斤,亩增产值16元。
三、 池塘养鱼机械化技术。桓台县农机科研所,选择了唐山镇大有村和邢家乡演马村的2个池塘为试点,池塘
水面为1.5亩和10亩,分别配置了增氧机和软颗粒饲料机。在水产部门协助下,获得亩产鱼434.5公斤的好效果,比
全市平均亩产75公斤增加34.8倍, 每亩纯收入578.4元。通过技术示范获得了大量资料,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可靠
依据。

(亓荣堂)

农机化教育
1986年全市各区县有农机化学校5处, 培训站1处,达到每区、县1处。除博山区外,各校都有校舍,教育培训
基地总面积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5万元,培训规模达到同时容纳350人;有教职工
25人,其中干部8人,教师14人,大专以上学历的6人,中专10人。主要实物教具有:大中型拖拉机12台,小型3台,
投影仪3台, 幻灯机2台,解剖车4台。各校广开门路,改进教学,以服务为目的,实行低费和免费培训。1986年共
培训各类农机人员6910人, 其中初训拖拉机驾驶员2511人(共举办33期),修理工552人,各类农机手2296人,军
地两用人才98人。
1986年,原市农机化学校改为农机职工中专,当年招收机械制造专业2个班,农机经营管理专业1个班,工业企
业管理专业1个班。原招收的机械制造专业2个班共63人,同时毕业,年底在校学生146人。1986年该校有较大发展。
省、市拨给基建和教学经费50多万元,新建一幢1500平方米教学楼,购置了一批教学仪器设备,主要有拖拉机、幻
灯机、 电视录像机、彩色电视机等。师资力量加强,新增11人,其中教师9人。年底共有教职员工26人,其中教师
18人(2名工程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2人,中专5人。

(亓荣堂)

农机安全监理
1986年,市和区县农机安全监理站以“安全生产,服务社会”为宗旨,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中心,不断改
革、完善监理制度和方法,增强了服务功能。各监理站按照农牧渔业部1984年制订的《农用拖拉机及驾驶员安全监
理规章》中的规定,认真组织实施了对全市农用拖拉机及驾驶员的落户、检验、考核、核发牌证及年度审验工作,
并担负了农机在田间、场院和乡村道路上作业安全及技术状态的监督管理,处理农机事故等工作。年底,市、区县
两级专职监理员共43人。全年主要安全生产指标好于往年,共发生农机事故15起,千台事故率为0.75起,比上年下
降50%; 死亡14人,千台死亡率为0.7人,比上年下降40%;重伤6人,千台重伤率为0.3人,比上年下降30%;直
接经济损失1.78万元,千台损失率为900元。周村区达到全年无上报事故。
针对拖拉机油耗高、功率低、污染环境的问题。市农机安全监理站组织区、县、乡镇开展了对泰山—12型拖拉
机功率、油耗的检测,举办技术推广示范培训班6期,培训检测技术人员170人,检测发动机2189台,其中甲级占22
%,乙级占43%,丙级占35%,对386台发动机作了调整,平均功率提高0.94千瓦,油耗降低32.22克/千瓦小时。
通过检测基本查清了占全市总数82.5%的泰山—12型拖拉机的技术状况,为以后的安全、节能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条
件。
各区县农机安全监理站经常开展对拖拉机的路查,全年路查1500多台次,纠正和处理违章作业1300多人次。各
级农机部门还把脱粒机的安全作业列为工作重点之一,每年夏秋都对投入作业的机具、人员进行普查和培训。1986
年全市16000台脱粒机全部检修一遍,其中36%作了防护改装;检修配套机具3万多台件;培训脱粒机、收割机操作
手2万多人,从而保证了安全生产。

(亓荣堂)

农机维修
1986年全市农机维修网点共742个,经审核,其中合格、定级发证的530个,占总数的71.4%。全市农机维修人
员4614人, 其中修理工2300人,已经考核的1087人,考核合格、定级发证的584人,占考核人数的53.7%。另有修
理技术员138人。 1986年全市农机维修网点拥有维修设备2791台,比上年增加834台。全年维修机具13.88万次,比
上年增加5万多次。全年维修总产值2598.5万元,比上年增加920万元。全年盈利647.7万元,比上年增加145.7万元。

(亓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