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9&rec=677&run=13

1995年青岛日报社进一步推进“一三四”工程。即:一个目标:坚定扎实地建设报
业集团。三
项基本建设:建设一个开放型、多功能、多层次的宣传舆论中心;建设一个现代化报社;
建设一
支政治上坚定、业务上过硬、作风上廉洁的党报工作者队伍。四个指导思想: 始终要
把当好党
和人民的喉舌、办好报刊作为报社头等重要的大事;坚持宣传、经营两个轮子一起转,
为建设
现代化报社和强大的舆论中心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 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战略任务来
抓;要适
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建立新的报社内部管理体制。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进一步实施“一三四”工程过程中, 报社始终强调要把
当好党和人民
喉舌、 办好报刊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来办, 强调这是重中之重。根据这一指导思想,
1995年三
报两刊的宣传本着团结、稳定、鼓劲、以正面宣传为主的精神, 宣传了党的路线、方
针、政策,配合了市委的中心工作,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根据市委提出的当龙头、上水
平、争一流和学
上海赶大连的奋斗目标, 《青岛日报》加强了宏观策划意识,每月一台重头戏,连续组
织了学上
海赶大连的系列报道,农业、工交方面的系列报道,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呼唤爱心”
行动系
列报道, “张家港”系列报道,“三优一做”系列报道,“海陆空客运满意在岛城”系
列报道等
, 使日报宣传高潮迭起。《青岛晚报》积极贯彻坚持党性、突出特色、贴近生活、服
务群众的
办报宗旨, 连续推出挽留海鸥行动系列报道,抢救王凡秀系列报道,帮助演员王晓东系
列报道,
救助特困大学生系列报道等,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公共关系导报》、《青岛画报》、
《读
报参考》都紧密配合,使宣传搞得有声有色,起到了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效果。
建设报业集团迈出新步伐 《公共关系导报》改为青岛日报社主办后, 报社三报
两刊的报业集团的框架基本形成。在这种形势下, 报社对各报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新
的要求,搞好定位,使报
业集团的发展迈出了新步伐。
《青岛日报》为适应双休日的新形势, 从1995年4月8日起, 周末改出16个版
(周六、周日出
4个版) 。日均发行量12.5万份,比上年增长5.2%。成为青岛市及周边地区最有权威、
最有影
响的报。该报编辑部有编辑、记者95人。
《 青岛日报 》遵照“办一张开放型、多功能、多层次、有鲜明地方特色的
党报”的办
报方针和“同党中央的精神更近些、同实际工作更近些、同群众生活更近些”的编辑
思想,努
力开拓创新, 向读者奉献精品。在8个版的版面中,前4个版充分发挥党报的优势,迅速
报道国内
外重大事件和本地的重要新闻,努力宣传改革开放浪潮中的新事物,经济建设的新成果、
新发
展,科技文化体育方面的新消息和金融商贸的新信息。在后4个版的版面中,文艺副刊、
新闻专栏专刊,以贴近社会热点和群众生活为出发点,多层次地满足读者求知、求新、
求乐的要求,努
力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努力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
风气。
1995年涌现出大量有影响的好新闻, 有多篇新闻作品获省新闻奖和地市好新闻奖。
“呼唤爱心
行动”系列报道还获省精品工程奖。为把《青岛日报》真正办成开放型的报纸, 年内
报社先后
在深圳、上海、北京建立3处记者站,并己陆续发回报道。
《青岛晚报》日发行量平均达23.4万份, 比上年增长14.1%,最高日发行量达
26.8万份
。市区平均1.4户家庭就有1份《青岛晚报》。该报编辑部有编辑、记者50人。
《青岛晚报》以广大市民为基本读者对象, 以“坚持党性、突出特色、贴近
生活、服务群
众”为办报宗旨,强调从生活角度、读者角度多捕捉、采写读者应知和欲知的内容,努
力做到
思想性和可读性的统一,突出新闻性、知识性和服务性 。1995年该报有多篇新闻作品
获全国晚报奖、省新闻奖和全省地市好新闻奖。
《青岛画报》是由青岛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全国第一份计划单列城市拥有的
大型综合性
画刊。国内外发行, 发行量8000份。1995年1月1日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编辑部由13
人组成。
《青岛画报》坚持严肃求实的新闻原则, 充分发挥图文并茂、新闻纪实与艺术欣赏兼
容的优势
, 对青岛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取得的新进展、新成
就做出忠
实记录和报道。同时也注意反映普通百姓生活。成为青岛向世界洞开的一个窗口。
《读报参考》是青岛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一份大型文摘刊物。全国发行, 半月
刊,1995年1月
1日起正式扩为16开48个页码,期平均发行13.4万份,比上年增长91%,最高发行量达16.
7万
份。发行全国300多个城市。编辑部由13人组成。《读报参考》的编辑方针是,在坚持
正确的
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力争做到新闻性、可读性、知识性的有机结合;精心设计、选稿、
编稿,精心写按语;不搞大而全的文摘,不登低级趣味的东西;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
重点,针对社会
上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以及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问题,提供比较详尽的背景新闻
资料。
它的出版发行,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
《公共关系导报》原属于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的一份报纸。1988年12月15日
创刊并于19
94年底正式划归青岛日报社领导, 由青岛日报社主办。全国发行,发行量近3万份。编
辑部由3
8人组成。《公共关系导报》划归青岛日报社后, 在坚持正常出报的前提下,寻找探索
新的办报
思路,改刊为《青岛生活导报》,4开8版,周6刊,并已经上级批准和进行了试刊,1996年
1月1日
起将正式出刊《青岛生活导报》,《公共关系导报》至此停刊。
在三报两刊不断发展的同时, 报社印刷厂、新闻实业公司的经营也有新的发
展变化。
坚持“两个轮子”一起转 1995年报社继续坚持了宣传、经营两个轮子一起转的指导
思想,千方百计增加经济收入,全年全社总收入达9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7%。投资1678
万元,完成了60
00平方米的厂房建设,并且又在新厂房区买场地20亩,为印刷经营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拓
展了空
间,投资700多万元购进了一台新的德国印刷机,加上微机等其它方面的投资购进,报社
的固定
资产达到2764万元。
强化管理 1995年,报社加强了制度建设,对报社多年来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各方面
规章制度进
行了全面的收集整理,并借鉴工矿企业和兄弟报刊的经验,进行了补充、修改、完善工
作,最后
集中起来形成了一本有15万字的青岛日报社的规章制度汇编,人手一册,遵照执行。这
对报社
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将发挥重要作用。
队伍建设 1995年,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首先狠抓了党员干部的廉政建设,
先后制订了职
工守则、关于清正廉洁的规定等, 要求全社职工认真遵守。与此同时还继续认真落实
“三头”政策。即让职工在政治上有奔头、在业务上有干头、在生活上有靠头。所谓
“政治上有奔头
”, 就是让每个职工,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能正确分析形势,看到前途、看到光明,自觉
热爱党,
热爱社会主义。“在业务上有干头”, 就是千方百计地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
境,即可
以进行平等竞争的用武之地。只要你做出成绩,不论年龄、资历,都可以受到表扬、奖
励,或提
拔使用。“生活上有靠头”,就是随着报社收入的增加,报社职工的收入和其他福利待
遇也不
断增加和改善。随着“三头”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全社职工的积极性。
对外交往 1995年全社共有11批18人次出国采访考察。先后两次组团参加了已建
立友好协作
关系的韩国岭南日报社社庆活动, 应邀访问考察了日本山口新闻社,进行了交流,准备
进一步建
立友好协作关系。派出去采访的记者也日渐增多, 足迹遍布欧美亚洲许多个国家和地
区,报社还派记者参加了北极科考采访,这在地方报纸也是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