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对外经贸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8&rec=160&run=13

对外贸易
1994年进出口总额234978万美元,比1993年增长68.99%;外贸商品收购值911807
万元, 比1993年增长15.05%。出口总额16.41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63.77%;占全市
国民生产总值的27.19%。占全省出口额的23.18%。
1994年出口商品销往10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居前8名的国家(地区)依次为:
日本48105万美元, 占出口总额的29.3%;韩国,34829万美元,占21.2%;美国27090
万美元, 占16.5%;香港24960万美元,占15.2%;德国5464万美元,占3.3%;加拿大
3721万美元,占2.3%;新加坡2302万美元,占1.4%;法国1529万美元,占0.9%。
1994年进口总额70843万美元,比1993年增长82.4%。初级产品进口额9331万美元。
占进口总额的13.17%;工业制成品进口额61512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86.83%。
进口商品的国别(地区)30个。主要进口市场的国别(地区)及进口额依次是:韩
国18881万美元; 日本18224万美元;香港12724万美元;美国8777万美元;法国2537
万美元。
利用外资
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中生产型项目549个,合同外资80278万美元,占总额的66.84%;
非生产型项目190个,合同外资39822万美元,占总额的33.16%。过千万美元的项目38
个,合同外资56242万美元,占总额的46.83%。
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别(地区)31个,按合同外资分,前6名依次是:香港32352万
美元;韩国27958万美元;新加坡16065万美元;台湾9558万美元;美国8175万美元;
日本6818万美元。
1994年累计投产开业的外商投资企业1420家, 出口88451万美元,比1993年增长
91.5%;实现利税5.5亿人民币,比1993年增长30.2%;完成工业产值112亿元,比1993
年增长83.9%;销售收入107亿元,比1993年增长101.9%。
1994年投产项目45个,完成产值20.28亿元,利税4.85亿元,创汇6564万美元。
对外经济合作
1994年对外签订合同166项, 合同金额5013万美元, 比1993年增长3%; 营业额
3192万美元,比1993年增长23.5%;当年派出劳务人员2378人,比1993年增长30.2%;
年末在外人数3180人,比1993年增长75.8%。派往的主要国家(地区)有日本 、奥地
利、韩国、俄罗斯、美国、香港。
承担援外项目1个: 塞内加尔国家文化中心项目;当年派出援外人员15人,年末
在外15人。
接受国际组织及双边援助项目5个, 金额30万美元。资金来自德国、新西兰,另
有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5个智力开发项目。
1994年在海外举办企业1个,中方投资99万美元。
1994年进出口货运总量181.6万吨,比1993年增长19%,其中,出口量85.5万吨,
进口量96.1万吨。
强化实施28条责任制
1994年,为了适应青岛市对外开放形势的发展,进一步完善青岛市的投资环境,
促进全市开放型经济的更快发展, 由市外经贸委牵头,在对1993年7月市委、市政府
青发[1992]28号文件提出的“改善对外商服务的28条意见”实施、落实情况调查研究
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落实“改善对外商服务的28条意见”的责任制》。此
件经反复讨论修改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研究同意,于1995年3月9日以青
办发[1994]17号文件正式印发。《责任制》包括进一步改善轮渡、机场、港口、邮电、
供电、供水、金融、宾馆、医疗、外商生产服务和飞机航班条件、公路及市内公共交
通条件、常驻外商居住条件、劳动管理、三资企业管理、项目审批、公安部门服务、
外商投诉等,妥善解决劳动用工、外籍人员子女入学、外商业余活动组织等问题,制
止乱收费以及进一步加强对外招商的组织协调、规范对外招商政策的口径、加强对外
商服务工作的监督检查、地方涉外法规建设和建立对外经贸信息新闻发布制度等共30
个方面的问题、81条具体措施,涉及全市及中央、省驻青46个部门和单位。
’94青交会
’ 94中国青岛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于3月12日至18日举行。青岛市代表团全面超
额完成了预定目标,创出了青交会经贸洽谈、成交签约新水平。
外贸成交14618万美元, 超过预定目标4618万美元。一般贸易出口成交8573万美
元,超过预定目标2573万美元。三资企业成交6054万美元,超预定目标2054万美元。
利用外资:共签订项目合同、协议490项,总投资42.8亿美元,外资金额34.6亿美元,
比上届增长20.9%。其中合同289项,外资金额7.3亿美元,超过预定目标4.3亿美元;
协议201项,外资金额27.2亿美元。
外经签约:共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海外投资企业项目合同、协议22项,
金额2853万美元, 合同协议金额比上届增长72.7%。其中,对外承包合同及劳务合作
项目19个, 合同金额783万美元, 合同派出劳务1274名, 分别比上届增长89.1%和
136.4%;海外投资项目协议3个,金额2070万美元,比上届增长67.2%。
本届青交会青岛市代表团经贸洽谈、成交签约有6大特点:1. 出口市场扩大,轻
纺、机电产品成交增加。成交商品分布76个国家和地区。纺织、轻工产品成交4850万
美元;机电产品成交8929万美元,占61%,比上届有大幅度增长。2. 外贸参展单位增
加,自营出口企业和三资企业成交活跃。共有89家外(工)贸企业和三资企业参展,
是历届最多的。成交额超过百万美元的企业有30多家。参展的40家三资企业成交额比
上届增长28%,并涌现出一批成交大户,如青岛宇宙集装箱有限公司成交2713万美元、
青岛奎姆电子有限公司成交1080万美元。3.外贸布展新颖别致,接洽新客户多于往年。
青岛市外贸展馆布展采用视线宽、透视性好的敞开式新布局,被大会评为布展一等奖;
接待外贸客户1100多人次,其中新客户占近30%,成交金额达900多万美元。4.大财团、
大项目较多,老企业嫁接有新进展。总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项目83个,外资金额
28.6亿美元;签订老企业嫁接项目合同、协议116项,外资金额4.7亿美元。5.一园三
区洽谈成果显著,市郊农村仍为投资热点。高科园签订项目95个,外资金额12.7亿美
元,分别占19.4%和37.1%;开发区签订项目77个,外资金额6.8亿美元,分别占15.7%
和19.9%;保税区签订项目26个,外资金额6248万美元。市郊5市1区共签项目135个,
外资金额4.2亿美元, 分别占27.6%和12.4%。全市共签乡镇企业利用外资项目79个,
外资金额1.5亿美元。6. 轻纺机电化工投资集中,外商独资项目比例上升。轻纺、机
电、 化工行业共签项目297个,外资金额13.4亿美元,分别占60.6%和39.5%;共签独
资项目175个,占35.8%,比上届增长35.7%,外资金额13.9亿美元,占40.5%。
’94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
5月19日至20日, 市委、市政府在市人民会堂召开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传达
贯彻全省对外开放会议精神,总结近两年全市对外开放工作,研究制定新形势下全面
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再造青岛市开放和发展新优势的措施,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进
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在青岛市掀起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高潮。市委副
书记、常务副市长秦家浩在会上讲话,要求正确认识青岛市对外开放的形势,进一步
增强扩大对外开放的紧迫感,并总结出青岛市对外开放的6条经验,提出再造7个新优
势、 实现7个新突破,即:新的大口岸优势、新的政策优势、新兴产业优势、新的市
场优势、新的科技和人才优势、新的城市群体优势、新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在完善开
放布局、进一步发挥各园区带动和辐射作用上有新突破,在引进国外大公司、大财团
嫁接改造老企业上有新突破,在招商引资领域和方式上有新突破,在加快第三产业利
用外资领域上有新突破,在加快乡镇企业利用外资、加速发展创汇农业上有新突破,
在扩大对外贸易和出口创汇上有新突破,在强化对外服务、改善投资软环境上有新突
破。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的决定》(讨论
稿)。青岛海关、山东商检局、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市税务局、市工商局和贸促会、
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分别就支持、促进和服务全市对外开放作了大会发言。市委书记、
市长俞正声最后作了重要讲话。各区、市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乡镇党委书记以
及市直机关正处以上领导干部20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外贸改革
1994年,青岛市进一步加大了外贸改革力度。一是根据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
定》,年初制订出台了《关于深化我市外贸体制改革的意见》,并认真组织市属外经
贸企业学习贯彻。 二是加快推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6月份完成了市化工医保进出口
公司的改制,成立了全省首家外贸股份制企业;并按照外贸企业“三化”的发展要求,
12月份组建成立了“青岛纺织服装集团公司”。增强青岛市外贸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开
拓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三是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市属外贸专业公司全面推行了全员
劳动合同制,这在全省是第一家。继续完善并推行美元工资含量和出口创汇增长奖办
法,把企业、部门、个人的经营成果和工资奖金紧密挂钩,坚决拉开分配档次,组织
完成了市五矿机械进出口公司和市土畜产进出口公司的清产核资工作,并结合清产核
资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为下一步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做了准备。四是积极为工业企业
申请争取进出口经营权。年内又争取申报授予19家工业企业、物资企业拥有进出口权,
使青岛市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工业、物资企业达到70家,形成了外贸、工贸公司、自
营进出口企业共同发展的大外贸格局。1994年全市自营进出口企业创汇2.08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62.7%,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2.7%。
青岛市外商投资服务中心
青岛市外商投资服务中心是青岛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对外招商、服务机构,隶属于
青岛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
青岛外贸投资服务中心的宗旨是:依照国家法律政策和国际惯例,竭城招商引资,
并为客商投资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服务中心内有一批熟谙国家政策、精通经贸业务、通晓多国语言的复合型人才,
具有较高的办事效率和协调能力。
在招商引资及承办境外企业在青岛设立办事机构的过程中,由原来单纯办理营业
执照延伸到办理公安登记、税务登记、海关登记、外商长期居留手续、招工手续、协
调劳资纠纷、解决出口配额、许可证等,具备了对外从接待、谈判、签约、建设、开
工、生活等方面进行一条龙服务的功能。
1994年,青岛市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在招商方面,把触角伸向海外,重点放在海外
大企业、大项目上;把服务的对象转移到跨国公司和重点项目上。全年组团派出17个
招商洽谈团, 参加市里组织的大型出访团组5次,出访了15个国家和地区;邀请和接
待了重要海外团组40余个,400余人次;完成招商项目85个,约占全市总数的11.5%;
合同外资14175万美元, 约占全市总数的11.8%;新办外商驻青办事机构145家;所属
贸易公司外贸出口232万美元。
为能更好地为外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及时有效地帮助外商解决在投资过程中遇
到的困难,青岛市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在全市5市7区分别建立了12个基层的外商投资服
务中心,从而形成了遍布全青岛市的外服网络。
青岛市贸促会
全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青岛市分会, 于1987年6月经中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和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88年3月,被列为青岛市人民政府直属局级事业单位;
1988年9月, 同时使用中国国际商会青岛商会的名称。该会是青岛市进行对外经济贸
易、 经济技术合作的促进机构,有人员320人。下设青岛市外商投资促进委员会、青
岛国发实业集团、青岛国际展览公司、青岛招商国际旅游公司、青岛国际经济贸易公
司、 青岛国际招商房地产开发公司等6个工作部门,担负着投资促进、贸易促进、外
国投资咨询、信息咨询、法律咨询等职能,是青岛市开展对韩、对日工作的重点单位。
投资促进工作。1994年共承办外资项目34个,投资总额达1.27亿美元;接待来访
团组250多个,1900多人次,办理邀请函2353份(4274人次),团组385个,代办护照
签证延期、居留证、外国人就业证539人次。
1.继续做好对韩工作。韩国是青岛市利用外资的重点国家。1994年,该会承办韩
资项目32个, 投资总额1.27亿美元,其中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3个,超
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引资30家、投资额5000万美元的年度计划。承办外国企业驻青
办事处2个,经办外资企业变更手续10余项。全年接待来访团组200多个,来访人员超
过1500人次。 积极推进、协调现代精工集装箱项目、1500万吨大炼油项目和6万吨聚
脂项目。
2.适时加大对日工作力度。199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强对日工作,并由该会
具体负责。该会及时调整工作结构,成立了日本投资事务处,负责日常的对日工作。
接待来访团组47批400多人次,其中包括以丰田章一郎为团长的日中经济协会考察团。
在接待的这些访问团中,大型的经贸考察团人数多,影响面大,层次高。有11个投资
考察团来青进行实地考察,已有2家公司在青投资,投资额114万美元。同时,接待了
一些日本驻华商社、新闻机构。
3.拓宽工作领域,加速海外基地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该会相继
在韩国的汉城、日本的大阪设立了经贸代表处。这两个代表处积极配合市政府代表团
访问韩国、日本,努力宣传青岛投资环境,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青岛一大阪、青岛一汉
城空中直航的促进工作, 并积极协助外商来青投资考察。驻日本代表处先后召开了5
次投资说明会。 9月,驻韩国代表处促成韩国美丑剧团访问青岛演出成功;11月,促
成市文联与韩国文化艺术界总联合会大邱支会结成友好协会。
4.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连续、主动、整体的全方位服务,以改善投资软环境为目
标,努力提高为外商投资企业服务的水平和档次。全年为企业办理货物进出口手续共
5000票,办理集装箱进出口2000个。先后协调有关部门为10家外资纤维企业进行设备
检疫; 协调、处理外资企业罢工、纠纷事件3起;为32家外资企业提供参与式全方位
服务;为54家外资企业办理了出口核销手续。
贸易促进工作。1.1994年,共组织全市42家外贸企业及自营进出口企业,参加在
美国、 越南、巴西、日本 、韩国、沙特、澳大利亚举办的国际展览会、博览会;组
织了23家企业参加北京第5届亚太国际博览会, 北京劳动服务企业产品展览会;承担
了’94青岛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广州春季交易会青岛展馆的设计、布展工作,前者
以设计水平高、 布展新颖获山东省一等奖;承担了市科委主办的第8届全国发明展、
市经委组团参加的北京国际中小企业成果展览会、市妇联的妇女巾帼建功图片展以及
第4届青岛国际食品和包装机械展览会及首届青岛韩国投资企业产品展览会暨合作项
目洽谈会。
2.围绕招商引资,抓好经贸、投资信息的搜集整理、整体开发和综合应用工作。
共接受市委、市政府及部分企事业单位要求的专项调查、信息咨询27件次;提供外企
在青投资情况及韩国、日本投资企业一览14份;参与部分韩国、日本等在青投资项目
的前期调研、 考察工作,撰写专题调查报告7份。积极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三资企
业党、工、团组织建设情况综合调查和外商投资企业宗教渗透情况调查等;承担了修
改《青岛投资指南》中文版的任务。
3. 依法办证,做好出证认证工作。5月,设立出证认证处。登记注册的企业已达
189家, 出证认证业务数量比往年有大幅度增加。截止12月底,共出具中国产品原产
地证明书3150份, 认证单据400份。还积极开展商标注册业务,接受法律咨询服务30
多件次,并与香港2家律师机构建立了联系。
4. 积极稳妥地抓好会务工作。新成立李沧区、四方区2个贸促支会;全年累计向
会员单位提供信息资料800余份。
规范运营。1.走集团化发展道路,进行规模经营。青岛国发实业集团公司以“组
建、整顿、开发”为工作目标,将1994年的工作具体化为8项重点工作,形成了集团8
个月的工作基本框架。截止12月底,产品销售收入4500万元,资产总额7500万元,逐
步走上了国际化、实业化、集团化发展道路。
2.以上水平、上档次为目标。青岛招商国际旅游公司已获国家二类旅行社资格,
成为青岛市一支重要的涉外旅游接待力量。配合贸促工作,全年,共接待团组60余个,
邀请来华韩国、 日本客人36批,旅游车队接送客人120余批,营业额达1500万元,营
业利润59万元。
3.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开拓经营。青岛国际招商房地产开发公司集中力量,重
点抓好四方区民众一、 二院棚户区改造项目。此项工程占地7.1公顷,拆迁居民2100
户,规划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1.52亿元人民币,是市政府1994年确定的10件
大事中的第一件——13片棚户区改造工程之一,也是1994年全市拆迁的最大棚户区。
二期工程已基本拆迁完毕,争取1996年春节前竣工回迁。
4.抓创利、创汇。以抓经济效益为中心,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青岛国际经济贸易
公司扬长避短,跨省收购,协调服务,实现年创汇370万美元,人均创利20万元。
“宏观引导与参与式推进相结合”投资模式。为了有效地改善青岛市的投资软环
境,青岛贸促会把构建一个适应外资企业生存的仿真的“投资生态环境”作为重要的
基础工程,推出了“参与式推进与宏观引导相结合”的投资模式。它的主要内容是:
1.建立有利于降低外商投资风险的投资方式,即合理减少外商初期投资规模,鼓
励加速回收投资,理顺中外双方利益关系。这是一种“外延合作式”的投资模式,即
形式上的独资,实际上的合作:由中方提供厂房、场地,以收取租金和有关费用,提
供企业经营的外部条件。中方作为配套投资者,除直接获取租金等收入外,还能通过
为外资企业进行外协加工生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通过扩大就业,增加当地群众收
入。外商则提供资金、设备、技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在初期成功的前提下,
不断扩大投资规模。
2.创建能顺利移植国际通行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管理环境。选择青岛市郊机制
灵活地区,建立独资企业,并实行当地协助(派驻中方副总经理,及时建立工会组织),
外商为主的管理形式,使外商到青岛投资能够有效地将其所在国的管理经验改造后,
移植到中国并发挥作用。这种投资和管理在主体上的统一及管理方式的双向融通,对
投资的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郊区的工人对失业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若被企业
辞退,可解甲归田;其次,近郊农民受教育的水平和市区人员相差不大,可塑性强,
较容易接受外方的管理;第三,在城区的企业,既要负责职工住房,又要解决交通工
具,而在近郊,经营机制灵活,企业负担也较轻,既有利于管理,又利于降低费用。
3.缩短外商对中国社会环境的适应期。推出主动、连续、跟踪式的服务方式,力
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外资企业适应中国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为有效地消除中外双
方合作过程中因国别体制差异引发的磨擦,在现行管理体不变的情况下,改过去通行
的“被动反应式”服务方法为主动超前式。通过提前介入、全程参与的跟踪服务来提
高办事效率和投资项目的成功率。即:首先,是审批阶段的“委托总包”服务。外商
只需根据中国外资企业审批规定,提供其企业的资料和各种证明材料,其他大量复杂
的具体工作全部由贸促会所属的外商投资促进委员会办理。在外商领取营业执照之后,
即替他们办好银行开户及税务、海关、商检的登记务案等全部手续,配合当地完成建
筑物的改造及交通、通讯、水电供应等条件的完善,并协助办理验资和设备、材料的
进口以及人员选聘等事项。外方常驻人员来青后,即可组织设备安装、工人培训和试
生产。这一总体工作量载体的重组,实现了审批筹建阶段工作的内繁外简。其次,是
中外双方合作过程中的“中介协调”服务。外资企业面临的招工、确定工资标准、提
缴有关基金、劳资纠纷、企业与当地利益冲突等敏感问题,都由外商投资促进委员会
居中调解,较好地弥补了中方单位涉外经验不足和外商了解中国国情不够的缺陷。第
三,是对外资企业营运初期进行的“参与式过渡”服务,也叫“软着陆过渡”。为使
外资企业能尽快适应青岛市的社会环境,外商投资促进委员会采取暂参与外资企业部
门工作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直接的过渡期服务。即:选派有一定业务专长的人员常驻
外资企业,协调企业与有关部门的关系,帮助办理进出口、通关、验货、融资和运输
等各种手续,使其尽快适应中国经贸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最终能独立开展企业的经
营活动。
“参与式推进与宏观引导相结合”的投资模式,使外商感到处处方便,处处有人
管,事事有人问,大大提高了青岛市在外资企业中的知名度。它的提出、确立和应用,
为如何在现行体制下有效地优化投资软环境,做了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