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青岛市委员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8&rec=108&run=13

1994年, 青岛市被评为省内唯一的地市级青少年工作先进单位、 团市委被评为
“青春立功”活动先进团委、省红旗团委。
全面实施青年文明工程
开展正面教育和特色理论学习。各级团组织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团干部和团员
青年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
题的决定》。在爱国主义主旋律教育中,通过确立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组织青
年学生参加国庆节“升国旗仪式”,进一步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青年志愿者活动初见成效。年初,以青岛橡胶六厂、市卫生局的团员青年和团市
委机关干部的无偿献血为启动点,拉开全市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序幕,影响和带动了全
市无偿献血活动的深入开展。春节前后集中开展了为老干部、烈军属、孤寡老人、见
义勇为者和旅客送温暖活动,3月5日开展了志愿者集中奉献日活动。许多基层团组织
在学雷锋的基础上,落实了长期的“一助一”服务计划。全市已建立各类青年志愿者
队伍2000余支,四方区团委还成立了青岛市第一家区级青年志愿者协会。
青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团市委举行的庆“五四”大型文艺晚会、“读优秀图书、
谈读书心得”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寓教于乐,增强了青少年改革开放意识和现代
文明意识。各级团组织还通过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乡村文化以及论辩会、征文、歌
咏比赛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宣传跨世纪战略目标,提高了青年挑起跨世纪重担的自觉
性。
“青年文明号”活动向纵深发展。企业团组织着力加强了岗位建设工作,重点突
出了岗位建功成才。 培养了一批省、市级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全优岗。3个单位被省推
荐为全国级青年文明号。农村团组织广泛开展了以创建青年绿化工程、水利工程为主
要内容的“共青团工程”建设。围绕绿化济青高速公路和烟青一级公路,积极组织团
员青年参加绿化植树, 大力创建“青”字号工程,有7处青年绿化工程和48名先进个
人、20个先进集体受到市级表彰。
“双优”竞赛和“小康团支部”活动齐头并进。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团组织中开展
的“双优”竞赛,是企业团组织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的好形式,
以大中型企业联谊会的成立为标志,本市企业团的工作在转换经营机制的新形势下开
始了新的起步。争创“小康团支部”是农村团组织参与经济,全面活跃农村团的基层
工作的有效载体。全市80%的农村团组织开展了该项活动,有100个农村团支部被命名
为“小康团支部”。
系统实施青年人才工程
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一是把青年岗位能手活动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使企业
团的活动与企业行为协调统一。二是拓宽了青工培训渠道。团市委与市有关部门联合
举办了全市性的工人技能大赛。农村团组织在乡镇企业青工中广泛开展了第五届乡镇
企业青工技术比武活动。产生了青岛市乡镇压企业有史以来首批高级青年技工和35岁
以下的青年工人技师,有232名青工获得了中高级工人技术等级证书,671名获初级工
人技术等级证书并获得晋升一级工资的奖励。三是健全激励机制。《青年岗位成才奖
励暂行规定》的出台和“青年岗位成才奖励基金”设立,有效地调动了青工争当岗位
能手的积极性。
青年科技活动。 第八届“五小”智慧杯竞赛评选活动顺利进行,2项青年QC成果
受到全国表彰。 在全国第八届发明展上,青岛市青年科技成果有8项获金奖,12项获
专项奖。全市有3800多个乡镇企业科技攻关小组,已选题立项4000余项,青工参加面
达30%以上。
“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一是加强了培训工作,形成科技培训网络。各市区广
泛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集生产、经营、培训、学习于一体的多功能青年科技培训示
范基地。二是发挥“龙头”作用,创办科技服务组织,促进技术推广。已建立起全国、
省、 市三级示范市(区)3处,各市(区)建立示范乡(镇)30处,各乡(镇)建立
示范村320个。 三是建立配套措施,抓好人才管理。对全市青年星火带头人,建立了
档案和联系制度,命名了100名星火带头人、6处培训示范基地。
宣传举荐优秀青年人才工作。评选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和“青岛市外经外贸
青年标兵”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赞誉。选拔推荐第二批优秀青年专业
技术人才工作进展顺利,有100多人被推荐为市级优秀人才。
“希望工程”活动。一是重宣传。借助新闻媒体的辐射作用,在电视台、电台开
办希望工程专题栏目。“六·一”儿童节前夕,团市委和市有关部门组织了“青岛市
保护明天——希望工程社会宣传日”活动,使希望工程走向社会。二是抓实事。以兴
建希望小学为突破口, 将希望工程活动不断推向高潮。截止年底,全市完成捐款300
多万元, 资助1000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兴建了7所希望小学。三是建制度。市希望
工程办公室建立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管理体系,制定了全省第一个地区性
的希望工程管理办法——《青岛市希望工程管理细则》,受到了团省委和中共青岛市
委的充分肯定。团市委荣获全国希望工程建设奖。
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中重点开展了“改革百点考察营”、“百岗
挂职实践营” 社会实践活动。采取了3项措施:一是建立了由优秀企业和先进乡镇组
成的40个市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成立了“青岛市学生校外活动指导服务中心”,
并以此为依托,组织青年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科技文化活动。二是完善了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激励机制,建立评选表彰制度和社会实践活动情况通报制度。
三是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勤工助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争取专项拨款,为活动的
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依托。1994年,青岛市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少先队工作。围绕“做现代化国际城市小主人”主题教育活动,团市委、市少工
委举行了庆“六·一”少先队大型检阅式,建立了“青岛市少先队生存与技能培训基
地”,举办了“青岛市少先队生存知识与技能电视大赛”;组织了首次国际儿童夏令
营,近百名优秀少先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及20名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赴朝
鲜参观游览。在“手拉手”互助活动中,全市少先队员捐款24万余元,在即墨乔家屯
兴建红领巾希望小学。在“十佳故乡学十佳”活动中,市少工委被全国少工委授予最
佳组织奖。
“东西互助劳务协作” 工作。1994年,共组织了6批劳务协作活动,为用工单位
输送了450名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务工学员。 胶州市、即墨市团委还安排了40名菏泽农
村团支部书记挂职锻炼。
全面加强团的自身建设
致力推进改革。一是加强培训,提高团干部素质。团市委先后组织30多名优秀团
干部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团市委举办的团干部培训班。选送了部分专职团
干部参加了中央团校、省团校的培训。在市团校举办各类团干部培训班及研讨班,对
团干部系统地进行特色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和团的业务理论的培训。二是健全组织、
加强团的基层建设。各级团组织根据经济组织性质、社会结构和青年流向,合理调整
优化团的组织结构,大胆尝试和探索新型经济组织团建及管理的新方法,促进了三资
企业、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团建工作。就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做出了部署。
三是完善制度,发展壮大团员队伍。把团员发展的重点放在生产第一线青年和中学生
上。 全年发展新团员69000多名。四是为帮助基层团组织解决经费的不足,团市委联
合市财政局下发了《关于调整基层团组织活动经费及列支渠道的通知》,增加了企业
团的活动经费。
立足服务青年。全市各市(区)已有团委实体47家,各市直团委实体37家,乡镇
团委实体60多家, 30%的村级团支部有创收项目,已经形成全市团办实体蓬勃发展的
局面。
做好维权服务工作。各级团组织认真普及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和《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5月29日举办了“保护明天社会宣传日”活动,全
市上千名团员青年走上街头宣传,提高了全社会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意识和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