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科技工作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7&rec=218&run=13

发展民营科技事业
民营科技型企业直接从事技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科技开发活动。是加速
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密切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符合科技工作发展规律和
“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体制改革原则,具有很强的发展后劲。市委、市政府
十分重视民营科技的发展,在全市科教兴市大会上提出,要进一步放宽政策,鼓励和
扶持民营科技事业的发展。加强对民营科技的统一管理和服务,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
扶持政策。市科委正式成立民营科技企业处,作为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归口管理部门,
在科技企业认定、科研计划立项、科技开发贷款、职称考评、人员出国等方面承担协
调服务和管理职能。在计划管理上,改革了往年对民营科技不立项的做法,将民营科
技纳入1993年的科技计划,并在项目上给予一定的资助。为使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发
展有章可循,市政府正式通过并颁布了《青岛市民营科技企业管理暂行规定》,为民
营科技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许多科技人员纷纷走出科研教学单位,创办、
领办科技企业。 截止1993年11月底,在市科委登记注册的民营科技机构已有977家,
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者占55%;研究开发的课题涉及机械、化工、
电子、生物工程、海洋、环保、节能、医药、艺术、教学培训等领域。在全市首批认
定的27家高新技术企业中, 有8家是民营科技企业。青岛银河新技术总公司由几名科
技人员在1988年自筹2000元资金起家,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243万元,下设9个
独立经营分公司及两个中外合资企业, 合同利用外资162万美元的科工贸一体化的企
业集团,被市体改委批准为首家股份合作制民营科技企业。成立刚刚一年的青岛联盟
技术发展公司,建有一个高档次净化生物实验室,进行的“肿瘤免疫细胞大规模制备
及临床技术研究”课题居全国领先水平;该公司开发的氟胶汽车密封圈顺利通过中国
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各项技术检测,其性能远远超过同类进口产品,攻克了中国汽车工
业3大难题之一, 产品具有极好的产业化和市场前景。年内,在山东省首届民营科技
企业工作会议上,银河技术总公司经理亓久平荣获省十大优秀民办科技实业家之一称
号; 远东机械技术研究所等5家民办科技机构进入省首届民办科技机构30强之列;泛
达经济咨询公司等3家民办科技机构跨入省首届29家优秀民办科技机构行列。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1993年,市科委对科技计划的管理进行了改革。一是把历年的科研计划拨款制度
改为拨款和贷款以及投资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把科研计划的科研项目由过去的讲求水
平变成讲求效益,由水平型管理变成效益型管理,从机制上促进科研工作向经济贴近,
促使项目申报单位对所申报项目进行严格的可行性论证和市场调研,避免盲目性。使
项目承担单位在科研阶段就要考虑科研成果与未来产业化的衔接,使成果能够产业化
并取得效益。二是在安排计划时,对一些生产发展需要和在科技发展趋势中能领先、
有优势的领域,优先立项并拨出一部分引导资金培育项目的前期研究。在取得成果或
阶段性成果后,除争取国家科委的支持外,以全市整体利益为重,打破部门界限,积
极推荐市有关部门到国家对口部门争取立项和资金支持。这一做法收到良好效果,已
有5个项目在国家计委等部门立项并获得1405万元拨款, 拨款数是市科委前期投入
(70.9万元)的20倍。三是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上,根据全市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安
排能对全市经济、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重点攻关项目。将过去分散使用的科研经
费集中投入到这些大项目,全年已安排了10个大项目,经费投入的单位强度大大高于
往年。
1993年全市共安排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25项。 其中国家级项目62项,计划投
入总经费2.4亿元。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546项。其中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92项;
国内首创或省内先进水平的59项; 以上3项累计523项,占成果总数95.8%。新创产值
22亿元, 利税4.8亿元。科技成果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星火奖1项,省科
技进步奖30项,市科技进步奖95项。
建设和完善技术市场
重点抓了以中间环节为主的技术贸易市场、中介机构和中试基地的建设。
1、 市科技街的建设。一期工程的2000平方米门点房已提前完成,进街企业已达
103家,对进街企业实行免二减三的税收政策已经兑现。企业总收预计达6800多万元。
初步形成了市级常设的技术贸易市场。二期工程的准备工作业已展开,在“八五”末
可基本建成功能完善、服务齐全、对内对外开放的全国性常设科技成果交易市场。
2、 组建中介机构。一是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市科委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的政策规定,组建了全市性的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并在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和市科技街设立了分公司。技术进出口总公司是山东省科委系统第一家从事技术进出
口业务的机构。它主要面向国内外市场,广泛吸引和推销高新技术成果和产品,增强
和扩大企业的营销活动,促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公司业务归口市经贸委,具
有进出口业务权。公司在10月份办妥各种手续后,立即开展了业务;向荷兰出口海藻
酸钠创汇5万美元; 与日本合资建立青岛精工新产业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管道燃气具
产品,并建成了800平方米的厂房;引进技术研制生产磁卡煤气表,产业化前景乐观。
二是青岛科技经营公司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科技经营公司将成为真正把科技成果转
让到企业转化为生产力,使企业能够找到理想成果的公司。
3、 加快中试基地建设。市委、市政府提出,“八五”期间,全市要集中建成化
工试验开发、 农业生物和海洋技术开发3处市级中试基地。建立中试基地可以缩短小
试成果到产品的开发周期,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市科委经过半年多努力,在市
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具备条件的市化工研究所建立了青岛市化工工业试验开发基
地。另两处市级中试基地正在积极筹建。
1993年全市共签订技术合同8818项, 成交金额8844万元。 审批了技术贸易机构
345家,成立了青岛市技术合同仲裁委员会,并开始受理案件进行仲裁。
加快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步伐
1993年共安排实施了10大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涉及精细化工、生物工程、电子
信息、海洋科技和新材料研究并进展顺利,已完成阶段目标。
分级组织实施了以高新技术研究产业化、商品化、国际化为目的的“火炬”计划。
全年共争取国家火炬计划3项,争取贷款1050万元,其中国家科委“火炬”办投资400
万元。地方“火炬”计划筛选33项,总投资7942.5万元,其中自筹2775万元,分属机
电一体化、节能、新材料、生物技术、辐照技术、环保等6个领域。这些项目达产后,
年新增产值3亿元。对已实施的“火炬”计划组织了验收,国家级“火炬”计划已有3
项提交了验收报告。对1994年的“火炬”计划的申报工作早作准备,主动到国家科委
寻求支持,共组织了15个项目到国家科委汇报,争取列入1994年的“火炬”计划。这
批项目中有6项有望形成亿元以上产值, 有4项出自首批市高新技术企业,有8项出自
第二批待批的市高新技术企业。民办科技企业和乡镇企业也跻身此列,形成了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骨干队伍和多级分布的格局。这些项目的申报使青岛市在高新技术项目开
发中显示了较强的实力,受到国家科委的好评。
在工业领域,积极培植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国家科委的规定,高新技术企业的认
定工作归口市科委管理。年内,市科委本着“立得起、站得住、管得了”的原则,对
提出申请的43家企业逐个进行审查,并经市高新技术开发指导委员会批准,认定了首
批27家高新技术企业。 这27家高新技术企业共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06项,分别属于光
机电一体化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化学技术和精细化工技术4个领域和类别。批
准第一批27家高新技术企业半年以来, 总的发展趋势良好,有3个共同特点。一是这
些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各厂的收入比往年均有新的增长,有的表现
突出;二是新产品开发的后劲有了新的增强;三是加大了科技投入。
在农业方面, 高新技术在4个领域取得突破。一是生物技术领域。大规模生产切
花配套技术研究,年产花卉试管苗50万株,销往20个省市,直接经济效益120多万元。
二是快繁脱毒苗木及人工种子技术领域。。其中苹果无病毒苗木,1989年自荷兰引进
试验示范,1993年经中国果树所检测均不带应检病毒,并在胶南建立了无毒苗木繁育
基地。三是高产优质抗逆农作物品种领域。小麦、玉米、花生新良种推广,从1989年
至1993年已增产粮食5.5亿公斤,增产花生4.2亿公斤,增产菌的实验推广工作从1989
年至1993年,在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上累计推广面积达412.7万亩,增产粮食1.4
亿公斤,增产花生1815公斤,增加产值1.14亿元。
协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街三方面工作,取得积极效果。通过积极争取,
青岛列入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并为试验区和科技街争取了政策,1993年3
月国家科委到青岛为之正式挂牌,为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大的政策环境的形成创造了
条件。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会上,青岛市的规划获得好评,形成了全国范
围的影响。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立为外商投资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美、日、
韩、法、新加坡等国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了投资热点。协调园、区、街向国家科委
申报了1994年的基本建设贷款计划,汇报了开发区的现状和规划,做了争取列为国家
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探索性汇报。
加强海洋科技开发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1993年,青岛市海洋科技工作坚持以海洋科技产业化为发展方向,优先发展有利
于形成产业的海洋生物工程、海洋药物和保健食品等海洋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在海洋
药物及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方面,发挥青岛市的资源和人才优势,逐步形成了新的支
柱产业。青岛海洋大学、省海洋药物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海洋科研教学单位
及一批民营海洋科技机构不断研究开发海洋药物和食品,有30多项形成生产规模。国
家已把青岛市列为开发海洋药物的“重点”。已列入国家“八五”计划重点项目的有
“甘糖酯” 、“黄海葵毒素-A”、“细胞毒素-SD提取技术”、“多功能复合医用材
料及剂型的研究”、“海康”等5个项目。继PSS藻双酯钠、甘露醇烟酸酯形成产业后,
甘糖酯、深海龙、海康创伤愈合海绵等也已形成产业,有的已投入市场。
海洋养殖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全市水产业的快速发展。海湾扇贝、栉孔扇贝、鲍鱼
的引进、培育技术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成功推向全国后,不仅
带起了全市,也带起了全国海洋养殖产业的发展。南美白对虾全人工批量育苗技术研
究, 经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研究员等科研人员长达5年的艰苦攻关获得成功,
培育出9.7万多尾第三代南美对虾幼体。 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优良养殖品
种之一,和中国对虾相比,具有繁殖季节长,可全年育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生
长快、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是世界水产品贸易市场争夺的对象。这项成果属国内
首创,居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这一对虾品种养殖在中国形成产业,已具备技术条件。
随着鱼类养殖越冬科研课题的解决,以中科院海洋所和青岛电厂为龙头组织的胶南、
黄岛、即墨、崂山等地养殖河豚、牙鲆、真鲷、黑鲷等活鱼的试验开发已开始实施。
1993年7月份以来,全市虾场虾 病蔓延,损失严重,原因不明,无法控制。对此,
市科委紧急组织攻关(在此之前市科委需拨款10万元组织联合攻关),并采取了有针
对性的6项有力措施,为罅虾病蔓延争取了时间,为攻克这一难关打下了基础。
历时4年的青岛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取得丰硕成果。 由全国著名海洋专家组成的评
审验收组对调查结果给予很高的评价。这次海岛资源调查是国家海岛办统一组织的全
国性调查,是国家“八五”攻关重点计划项目。全市的调查工作是由市科委具体组织,
联合驻青的海洋科研教学单位共同完成,对青岛市海岛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
等方面进行多学科的综合调查。在调查组织方式上,青岛市率先采用了公开招标承包
的方法组织调查,在全国海岛调查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时结合实际增加了离底20cm
的底层流喧哗续15个昼夜的观察和柱状取样调查的方法,并采用全国最先进的航空遥
感技术对海岛面积、岸线长度、物质组成和植被进行调查,使调查的内容丰富而且水
平高。在调查的基础上和保护海岛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出了海岛资源开发利
用设想,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由于贯彻了边调查边开发的原则,田横岛、灵
山岛、斋堂岛、大管岛的开发利用工作已启动。其中田横岛已投资6000万元进行以度
假村为中心的旅游开发。
科研机构产业意识大大提高
在1993年5月召开的市属科研所长会议上, 市农科委对科研机构提出了“转向、
搞活、干大事”的工作思路。省海洋药物研究所以租赁的方式在青岛第三副食品厂建
立了具有生产能力的海洋药物实验厂,走研究——开发——研究的路子。市农科所发
挥在蔬菜和果品方面的科研优势,重点开展蔬菜和果品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引种。选育
的西洋和南方菜系已占据全市“高档宾馆”饭店的宴席,并逐步走上市民的餐桌。在
苹果、桃子等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选育的优良草莓品种,经当地农民大面积
种植后,获得非常高的经济效益,使许多农民走上致富路,市农科所自身也取得了可
观的收益。市化工研究所抓住化工产品国际市场变化的信息,以产品出口为主,不断
研制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化工产品,并迅速投入批量生产,经济效益连年翻番,出口创
汇能力逐年提高,1993年创汇80多万美元,成为全市科研机构创汇的佼佼者。特别是
全市第一处市级中试基地建在化工所,使该所的科研、生产能力大大加强。市科委正
在全力以赴积极为市化工研究所争取出口产品自主经营权。同时,市科委领导主动走
访青岛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中央驻青科研教学单位,通报市科委工作思路
及具体打算,诚恳希望发挥大院大所的优势,为青岛的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积极争取科技外事归口管理。市科委抓住修改青岛市因公出国管理规定的时机,
向市政府撰报了科技外事工作归口管理的意见, 得到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联合
国资助水资源管理研究项目完成了地表水、 地下水、水管理3个模型的建立和青岛市
自定的宏观管理和水质预测模型,通过了由中外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鉴定并受到
好评。在国际科技合作大项目的立项和实施方面,对“院前急救系统网络化”、“海
珍品立体集约化养殖模式”两个国际合作项目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委的支
持。全年共派出18个团组57人次至国外进行培训、考察及经贸活动。其中受国家科委
委托,以青岛市科委主任姜华山为团长的海洋医药科技考察团,代表国家科委执行了
中古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协议。 年内还举办了2次国际学术会议既科技展鉴会,接待了
来自古巴、美、加、巴西、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1批58人次的来访专家、学者、
科技人员。
1993年,市科委引进智力工作增强了宏观管理力度,扩大了工作协调范围。会同
市经委、市城篆建委组织了47名中高级管理干部分别赴美国和新加坡学习培训企业管
理、外经外贸知识和城市规划与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引进国外智力的基础工作
有了进展。 建成了市级国外人才数据库,收集了561份人才资料,具备了为企业提供
咨询服务的条件。建立了出国备选人员信息库,通过单位推荐,个人自荐,已储备了
部分人选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