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7&rec=144&run=13

1993年乡镇企业概况
实现了速度、 效益同步增长。全市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480.9亿元,比上年增长
75.35%。其中工业总产值407.1亿元,增长72.14%。乡村两级企业完成销售收入384.7
亿元,比上年增长69.38%,创造了青岛市乡镇企业利税增幅的历史最高水平。
外向型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 全市新批准乡镇外经项目483个,其中“三资”项
目476个, 总投资8.2亿美元,合同外资6.16亿美元,分别为上年的1.46倍、1.5倍、
1.82倍和2.11倍。 有379个乡镇“三资”企业建成投产,实际利用外资2.16美元。全
市乡镇出口企业1198个,比上年增加364个;从业人数15.12万人,比上年增加5.25万
人, 占乡镇企业同期新增人数的32.5%;出口产品交货值完成58.2亿元,比上年增长
190.58%,占全市外贸收购总值的61.7%。
加大投入, 壮大规模,在增量中调整优化结构。全市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22
万人,比上年增加16万人;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33.07亿元,比上年增长226.49%,其
中新建项目完成投资额19.45亿元,技改、扩建项目完成投资12.55亿元。营业收入过
亿元的乡镇达到106个,过亿元的村有12个,过亿元的企业有15个。达到省定“八五”
期间发展目标的经济强乡(镇),也由2处增加到11处。
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不断深化。全市乡镇企业推行股份合作制工作已
经全面展开, 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已达2135个,其中比较规范的有476个,共吸收
职工和村民入股1.05亿元。乡、村两级股份合作制企业实现总产值21.3亿元,利税总
额1.6亿元。 同时,全市已批准成立了12个规模较大的乡镇企业集团,其中由国家科
委批准并命名的集科、 工、贸于一体的“星火”集团有4个。有相当多一批长期经营
困难的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租赁、拍卖或者与外资嫁接等走出了困境。如崂山区
已将亏损多年的青岛第十二棉纺厂、十三棉纺厂和棘洪滩棉纺厂出租给外商,不仅使
全区的乡镇棉纺业获得了新生,而且用收到的租金发展了新的生产项目。
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有实质性进展。沿“三线”乡镇工业园区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紧
密结合。 年内,全市55处乡镇工业园区共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3亿元,开发总面积达
到11.65平方公里; 吸引外资项目151个,合同外资4.2亿美元,分别占全市乡镇企业
同期总数的32.33%和68.18%;内联项目305个,总投资3.34亿元。有129个外资企业建
成投产,实际利用外资1.94亿美元,有273个内联企业建成投产,总投资3.2亿元。已
有28个工业园区实现了“四通一平”,有10个工业园区初具规模。1993年,全市乡镇
工业园区实现企业总产值25.27亿元,利税总额1.86亿元,出口产品交货值10.9亿元。
企业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全市乡镇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达到4.09万人,比上年增加
1.1万人; 聘用科技人员1.48万人,比上年增加4900人;培训职工2.78万人,比上年
增加3200人。 新成立乡镇企业厂办科研所16个,其中有2个在全国居领先地位,还有
20多个厂办科研所正在筹建。 开发技术含量较高的新产品100余种,许多企业走上了
自己研制、自己生产的轨道,形成了研制一代、储备一代、生产一代的良性循环。
促进乡镇企业高速、健康发展
1、 引导乡镇企业第二次腾飞。1992年下半年到1993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
努力实现乡镇企业第二次腾飞的新思路。从1993年初开始,市委领导同志先后组织各
市、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北上南下考察学习,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市乡镇企业第二
次腾飞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出台了《关于加快乡镇企业发
展的意见》(青发[1993]39号)等重要文件,相继召开了第三次全市乡镇企业外经工
作现场会议、全市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全市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工作会议和沿“三线”
乡镇工业园区工作会议。在各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初步调动起来之后,市乡镇企业
局多次会同市委研究室和督查处等部门,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和检查督促,并把综合的
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领导反映,多次召开乡镇企业主管部门会议,改进和加强了
工作高度,密切了主管部门同乡(镇)、村和企业的直接联系,进一步促进了乡镇企
业的第二次腾飞。
2、 把外向型经济作为全市乡镇企业发展的突出重点,大量引进利用外资。1993
年,全市乡镇企业先后有50多个团组共6000余人次到国外进行考察和招商,并多次参
加国内的大型经贸洽谈活动。其中仅在青交会上,全市乡镇企业系统就签订合同和意
向书209份, 协议总投资7.33亿美元,其中外资5.32亿美元。注重上大项目和外商投
资比例高的项目。在新批准的476个“三资”企业项目中,总投资在500万美元以上的
有36个, 其中过千万美元的有21个, 这些项目的投资总额分别占总数的54.69%、
40.74%。 在新批准“三资”企业项目的投资总额中,外商投资比例达到75.1%,比上
年提高8.6个百分点。 注重老企业嫁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有大批乡镇企业成功地
实施了与外资嫁接,不仅引进了大量资金,而且引进了比较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
法,加快了技改的步伐,实现了产品更新,盘活了资产存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3、 积极稳妥地搞好沿“三线”乡镇工业园区建设。自1992年市委、市政府在全
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提出“一园三区三线”总体布局和印发了《关于建立沿“三线”
乡镇工业园区的意见》(青发[1992]35号)之后,市政府相继批准设立了55个沿“三
线”乡镇工业园区。到1993年底,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14亿元,开发总面积达
1165平方公里,有28个园区实现“四通一平”,有10个园区已初具规模,成为外商和
国内一些大中型企业投资的热点。 有50个园区共引进“三资” 企业190个, 总投资
6.55亿美元。 其中,1993年批准“三资”企业151个,合同利用外资4.19亿美元,分
别占当年全市乡镇“三资”项目和合同利用外资金额的32.3%、68%。园区内的内联企
业已经有305个,总投资达到3.3亿元。各市、区在建设乡镇工业园的过程中,因地制
宜、量力而行,并且和小城镇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建立结合起来,统一规划、统筹
兼顾。乡镇工业园区的兴建,大大地改善了乡镇企业的投资环境,为乡镇企业外向型
经济上新台阶创造了条件。
4、 切实加强了推行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工作。一是采取多种形式,深入贯彻全
市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暂行办法; 二是各市、区和乡镇普遍制定了3年基本推开的方
案,开展了大面积试点工作;三是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工作
会议,总结了十几个单位的典型经验,在推行股份合作制的同时,市乡镇企业局还积
极抓了乡镇企业集团的组建,引导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全市由市和市级以上批准的乡
镇企业集团已经发展到12个。

乡企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