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全面推进对外开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6&rec=25&run=13

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了对外开放思路。从年初开始,以清除“懒、散、
满”和“左、旧、小”的思想影响为突破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解放思想,更新观
念,转换脑筋,适应开放的大讨论。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发表之后,市领导带队
南下北上, 赴广州、大连等一些先进开放城市学习考察。5月,召开了规模空前的全
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对全市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思想大发动,使全市呈现出想开放、
干开放的浓厚气氛,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整体合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理清了对外开放的思路,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全市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的决定,
确定了以“一园三区三线”为基本框架,展开布局,全面启动,形成各有侧重、优势
互补、梯次拓展、合力并进的新的开放格局,并采取了突出工作重点、突现八个突破、
办好四件实事的措施。这些完整清新的工作思路及措施,对加快对外开放起到了积极
的推动作用。
二是突出重点, 强化措施,加快了招商引资步伐。(1)选择重点国家和地区作
为扩大招商引资的突破口,着力改变过去那种“坐、等、靠”的被动招商方式,主动
出击,对韩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开大规模的招商活动,取得了明显
的成效。(2)继续坚持以乡镇企业利用外资为重点,充分发挥乡镇企业机制灵活,劳
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全面发动,广泛招商引资。为使乡镇企业利用外资迅速形成多
元化、档次高、有后劲的新格局,在济青、烟青、环胶州湾公路三线地带规划设立了
一批工业小区,以小区建设促进全面开发。1992年共批准乡镇企业兴办“三资”项目
331个, 合同外资2.9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总数的 41.2%和 25.7%。(3)积极拓宽投
资领域。在引导外资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同时,加快第三产业利用外资步伐。
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市级领导机关办公地点东迁,让出黄金地带开发房地产。这一
举措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房地产、金融、商业、饮食、咨询、建筑等领域的外资
投入十分活跃,呈现出持续高涨的发展态势1992年全市共批准第三产业利用外资项目
160个,合同外资 5.25亿美元,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53个,合同外资3.6亿美元。
三是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为外贸企业的发展注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了给外
贸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经营环境,按照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
例》,制定了简政放权、搞活企业的有关规定,从干部、人事、劳动用工、工资分配、
项目审批等方面还权于企业。各级外贸企业积极探索改革的新路子,发展内贸业务,
开展出口代理制,全方位经营三类商品,逐步走上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自我发展的轨道,确保了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了加快县级市、区外向型经济的发
展,从1992年起将县级外贸公司人、财、物管理权下放到县级市、区。1992年又争取
授予了4家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权。 到1992年底,全市已有21家自营进出口企业。各
外贸企业还积极探索走实业化的道路。
四是主动出击,开拓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前提下,制
定了全市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规划方案,明确提出要在巩固港澳、日本、欧美市场的
基础上,进一步开拓独联体、东欧、东南亚、中东等周边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在
新加坡、泰国、荷兰、智利、西班牙、美国、波兰等国家设立了经销机构,并已发挥
了作用。为了进一步扩大青岛市在海外的影响, 1992年先后组织参加了韩国。日本、
香港、加拿大、沙特、迪拜等国外展销会,参加了在国内举办的广交会、哈交会、乌
交会和青交会,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直接参与举办的’92青岛对外经济贸易
洽谈会, 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出口成交1.4亿美元,利用外资合同、协议金额
9.9亿美元。
五是强化服务,转变职能,投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集中解决了长期以来影响青
岛发展的一些重大制约因素。国家先后批准青岛市设立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家旅游度假区,兴办外资金融机构和外商投资的商业零售业,向国外开放青岛民航
机场。在投资软环境方面,青岛市把立足点放到强化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上、市委制
定了改善对外商服务的28条措施,并狠抓贯彻落实,扩大建立了市外商投资服务中心
和重大项目办公室,建立了基层服务网络体系,强化了贸促会的服务功能,基本做到
了对外商从接待、谈判、签约、立项、施工、开业到生活各方面的“一条龙”系列服
务。为提高办事效率,简化手续,把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资项目和“三
来一补”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市属各局和县级市、区。海关、商检、银行、财税、工商、
外汇管理等部门,也积极主动地提供服务,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全币对外开放和外向
型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