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6&rec=194&run=13

1992年卫生事业概况
至1992年底, 全市拥有各种医疗卫生机构1562个,比上年增加 17个。其中:各
类医院237个,疗养院29处,门诊部(所)1226个,专科病防治院(所) 14个,卫生
防疫站16个,药品检验所8个,卫生学校4处,其他卫生事业机构16个。
全市拥有医疗床位24765张,比上年增加 1038张。
1992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卫生事业人员3742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8305人,
占卫生事业总人数的75.6%; 其他技术人员1067人,占卫生事业总人数的2.9%;管理
人员3806人, 占卫生事业总人数的10.2%; 工勤人员4250人, 占卫生事业总人数的
11.4%。 卫生技术人员中属高级职称者1163人, 占卫生技术人员的4.8%; 中级职称
6348人,占22.4%;初级职称20794,占73.5%。
全市每千人口占有医疗床位3石8张, 比上年增加 4%; 每千人口占有医院病床
2.57张;比上年度增加 28%;每干人口拥有卫生事业人员 5.56人,比上年增加 24%;
每千人口有卫生技术人员 4.21人, 比上年增加 169%。全市拥有家庭病床 1592张,
比上年增加 38%。年内撤床诊疗人次为98671人,比上年减少6.8%。
1992年全市 235所医院共看门、急诊 1325.2万人(次),比上年增加 217745人
(次) 。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门、急诊9538770人(次),比上年增加2.9%。全市
年内住院总人数333334人,比上年减少0.14%。
1992年底全市5724个行政村中拥有卫生室的村5680个,村设医疗点6235个,平均
每村有医疗点1.09个。全市共有甲级卫生室(所)3051个,乙级卫生室(所)2146个,
丙级卫生室(所)427个。共有乡村医生7036人,比上年减少713人;卫生员7316人,
比上年减少21人。
全市医疗机构拥有固定资产总额为24960万元, 较上年增加3443万元。其中:专
业设备9393万元,较上年增加 2331万元。平均每一医疗床位占有专业设备6595元。
1992年全市卫生事业费 4982万元, 比上年增长10.44%。按社会人口计算,人均
卫生事业费7.39元;按卫生事业人员计算,人均卫生事业费2320元;按医疗床位计算,
平均每病床占有卫生事业费2360元。
1992年全市中医事业费402万元,比上年增长6.91%。按社会人口计算,人均中医
事业费0.60元;按中医卫生人员计算,人均中医事业费2228元;按中医病床计算,平
均每床占有中医事业费2779元。
1992年市卫生局直属单位共完成基本建设任务12376平方米(建筑面积)。
年内购置进口仪器设备9台(套),计295万美元。
卫生改革
转换运行机制。1.卫生行政部门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市卫生局下放干部管理权、
科室设置权、人事调配权、奖金审批权。2.从实际出发,院(站、校、所)长负责制
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分工负责制并存。3.各医疗单位实行中层干部聘任制,专业技术
职务聘任制,工人劳动合同制。4. 放开人事用工制度。按照有关政策和规定:(1)
允许放长假;(2)允许院内退养;(3)允许停薪留职;(4)允许留薪留职;(5)
允许劳务输出;(6)允许开展第二职业。
改革分配制度。1.医疗卫生单位内部允许推行“档案工资与执行工资并存”的办
法。实行岗位技能工资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分配制度,建立按岗位性质、责任大小、技
术高低、条件好坏和工作实绩为评价依据的“按劳分配办法”。在劳动工资计划总额
范围内,单位有权确定分配形式和工资标准,”原工资标准作为档案工资保留,国家
统一调资时,按普调有关政策进行档案调资。
2.建立社会效益、事业发展、经济效益和现行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相结合的全
面考核指标。由卫生行政和上级有关部门进行考核。达到或超过指标的,可允许人均
每月30元左右的岗位津贴进行自主分配;达不到指标者,则核减相应比例的工资额度。
此项经费来源,在不增加国家财政支出的前提下由单位自行解决。
3.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以数量为依据,以实绩为标准,运用经济杠杆,实行奖金
和部分工资(不低于20%) 捆在一起浮动。单位被评为省级以上文明单位,职工可上
浮一级工资;所增加的工资支出由单位内部解决。
完善补偿机制。1.在保证国家和地方逐年增加卫生投入的基础上,鼓励部门和企
业投资,允许个人集资、银行贷款、实行股份制、设立基金会等多种形式增加卫生投
入。
2.扩大预防保健有偿服务的范围和覆盖面,继续推行各种形式的预防保健保偿制。
3.理顺医疗收费价格,各市、区医疗机构对各种从业人员和本市、区非常住人口
就诊患者,允许按公费医疗收费标准执行。
4.试行计划价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收费办法。对主要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
多发病、传染病的医疗服务和面向社会人群的预防保健服务等,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
的价格。对非基本医疗保健服务项目,允许实行浮动患者要求的会诊、预约专家门诊、
点名检查、点名手术、特殊护理、高级病房、保健咨询、家庭专门护理、特约上门诊
疗、药膳、病人出人院接送等项目,提供特殊服务,实行议价收费。
5. 各医疗卫生单位可发挥内部技术人员和设备潜力, 允许实行“一院两制”或
“一院多制”,兴办老年病、康复、肿瘤、临终服务等集体所有制医院、分院、病房
和预防保健机构;也可因地制宜开展特殊人群、家庭和社会医疗保健服务。实行自主
经营、独立核算。
6.鼓励和支持医疗卫生单位主动与国内外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合资或独
资在外国开办医院、诊所。发挥对外开放优势,组织好医药卫生技术劳务输出。对内
要主动扩大与企业、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的经济与技术联合、协作。
健全投入机制。1.青政发(1991)93号文已经确定,“八五”期间以市、区为单
位,政府对卫生的投人争取逐步达到财政支出的8%。
2.调整投入资金的分配结构,逐步增加预防、保健和农村的卫生投入;在城市医
院进行差额预算补助改为专项补助的试点,农村可根据乡、村人口及预防保健任务完
成情况确定经费补助额度。 各市、区卫生主管部门可集中30%的资金用于保障重点,
扶持优先发展的项目和地区。
3.1993年底前,实现三级(市、市(区)、乡镇)投资,全部完成中心卫生院的
配套建设;合作医疗基金从乡村提留的公益金或社会统筹费中提取,每年额度为上年
人均收入的0.3-0.5%。
发展卫生产业。1.建立青岛卫生事业咨询服务中心,开办经济实体,加强对全市
卫生产业的管理和指导,负责对全市医用卫生物资、医疗器械、卫生材料、药品、生
物制品等的经营、指导和管理。
2.允许和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开办经济实体,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自
负盈亏,对不给予卫生事业经费补贴的单位,允许用人放开,自定编制、在分配上实
行工效挂钩。
3.医疗卫生单位可开办直接或间接为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的企业、商业和维修服务
行业。
4.注重科技开发,使卫生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进入经济市场。
5.卫生行政部门开办经济实体要严格按中办发(1992)5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医政管理
抓医疗质量,促进医院分级管理。组织参观学习并编写印发了“青岛市护理工作
质量标准”1万余册,发放医院“三基”训练标准18000余本,使各级医院创建有指标、
上等级有依据。
继续实行多渠道办医。 年内批准开办职工医院4所,企事业卫生所(保健站)10
个;整顿复查了部分个体医、企事业单位卫生所,对不符合条件的进行了整顿和处理。
狠抓了以质量控制为重点的临床检验工作。 已开展了生化、细菌、免疫、临检4
项质控,完成了全市30多家医院临床、生化、细菌等实验室结果的处理、分析、反馈
工作。
农村卫生工作在完成了胶州市初级卫生保健评价验收后,重点抓了平度、即墨、
黄岛3个试点县级市、 区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全市农村有6068个自然村全部建立医
疗点, 村村有卫生室。年内完成了96处乡镇卫生院的改貌建设,有63%的村卫生室达
到甲级标准。上半年在平度市召开了初级卫生保健现场会,推广其在乡村医生中实行
养老保险的经验。平度的经验已在广州召开的全国性会议上作了介绍。
厂企医疗管委会有新的发展。已拥有会员单位297个,年内积极开展了学术交流,
先后举办了医院分级管理,临床检验,肛肠病等学习班;出版厂企医刊4期4000余册,
并交流到全国40多个厂企医管会。
急诊及救护工作。各医院加强了急诊抢救工作,充实了急诊科的技术力量,增添
了抢救设备和药品,做到了抢救及时。
市救护站负责市区急救半径20公里,平均每12万人口 1辆救护车,坚持24小时值
班,接到呼救信号后,两分钟即可出车,市区平均应急反应时间为12分钟,市郊为40
分钟。1992年救护站共急救6800人(次),其中市区出车4600次,救护各种病、伤员
3900人(次)。
医学教育与卫生科技。截至1992年底,全市拥有普通中等卫生学校两所。设医士、
药剂士、临床检验士、口腔医(技)士、护士、中医土、助产士、计划生育管理专业。
年内国家计划毕业生399名,在校生981名;委托培养计划毕业生213名,在校557名。
职业中专3所,设医士、护士、助产、营养保健专业,年内毕业生397名,在校877名。
在职护士参加全省首次护士大专自学考试者833人。
1992年新上科技计划项目7项, 其中省卫生厅1项,市科委6项。结转项目34项,
完成并通过鉴定项目32项, 其中计划项目12项,自选项目20项,获国际水平的5项,
国内领先水平14项,国内先进水平12项,省内先进水平1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
市级奖励18项。
药政管理
年内共组织城乡药政、 药检和药品监督员 1144人(次),出动监督车辆317台
(次),公安部门配合出动80人(次),对青岛辖区五市、七区的1976个药品生产、
经营和使用单位进行了药品质量大检查,其中市内五区普查覆盖率为100%;共查处假
药126种, 劣药148种, 没收假劣药品货值58447元, 没收违法得款19368元, 罚款
33070元, 立案查处20起,行政处罚202次,移交公安部门收审拘留2人,有力地打击
了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活动。
积极开展了药剂科标准化管理工作。 上半年全市有8家医院的药剂工作通过了省
卫生厅组织的检查验收。 还对210余家药品生产、经营、制剂单位的《药品生产企业
许可证》、《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制剂许可证》进行了验审。卫生防疫 全
市1-9月底共发生传染病18种,12866例,总发病率为193.25/10万,比上年同期下降
7.37%; 死亡6例, 比上年同期下降80.65%。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病率下降的有肝炎
(下降19.15%),伤寒(下降100%),百日咳(下降42.86%),狂犬病(下降78.26%)。
以乡镇为单位,儿童“四苗”接种率分别为:建卡率100%,建证率100%,卡介苗
接种率100%,脊灰苗接种率 99 72%,白百破三联疫苗接种率99.72%,麻疹疫苗接种
率99.72%,均超过国家规定的85%的目标。
全市1-9月底共监测各类食品1522份,合格率为89.9%,超过了年初规定的85%的
目标。
全市基本消灭麻风病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7月份和10月份,山东省和青岛市麻风
病防治工作考核组对市内五区和胶州市、平度市的基本消灭麻风病防治工作进行了考
核验收,同时对崂山区、莱西市、即墨市的麻风病防治工作进行了复核。验收组按照
卫生部和山东省《基本消灭麻风病考核验收办法》规定,经过对历年来的病例和有关
资料进行分析,现场调查自然村46个,巩固期病人75名,确认全市麻风病患病率在 1
/ 10万以下,发病率在 0.5/ 10万以下,达到了部颁消灭麻风病考核标准。
霍乱病防治, 积极进行疫源检索。全市150个腹泻门诊均于5月1日按时开诊,并
有工作人员800多名,机动队60个,队员500名,坚持24小时值班。据1-9月底统计,
共登记腹泻病人23774例, 快诊检查22855人份,快诊断率达96.13%。分别采水样120
份,海产品280余份,均未发现阳性标本和病人。
病毒性肝炎防治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尽早集中人力、物力,下大力气开展肝炎
防治工作,深入基层处理肝炎爆发点49个,注射甲肝疫苗1500人份,乙肝疫苗114000
人份, 检测各类标本5500份。并开展了胶州湾贝类甲肝病毒污染调查,分离标本169
份。全市肝炎发病比上年同期下降19.15%。
地方性疾病防治。1-9月底疟疾无本地病人发生。碘缺乏病监测,抽查盐库14份、
有碘率100%, 检查销盐门市部盐样698份,有碘率98二8%,居民食盐标本8597份,有
碘率83.02%。炭疽免疫 9个单位,7 651人次。
卫生监督监测。1.在全市的各项大活动(春节、元宵节、萝卜会、糖球会、“五
·一”节、全国卫生城市大检查、国庆节、啤酒节等)及日常监督中,共组织大型食
品卫生联合检查16次,日常监督300余次,检查了21736个单位,5228户(次),餐具
消毒合格率83%。 全市发生食物中毒两起共46人。对崂山区、莱西市、平度市、胶州
市进行了市级食品卫生达标的验收工作,根据省的验收标准,全部达标。
2.为健全法制管理,年内制定颁布了青岛市旅店、浴池、理发等行业的《公共场
所卫生设施(用品)配置规范》,有效地改进了各类公共场所硬件设施,使全市公共
场所卫生指标合格率达到93.65%。
3. 为加强职业病诊断管理水平,健全了职业病诊断机构,充实调整了3个专业小
组。 粉尘合格率58.67%,毒物合格率85.46%。职业病体检45个工厂,诊断5例职业中
毒病人,复诊病例39人(次),出具职业病人诊断书44份。尘肺病检查共拍片862人,
阅片1889人份,新诊断病人11例,晋级2例。
4.完成学生贫血调查52382人(次),贫血率为26.13%。对13000名学生进行了龋
齿普查,龋齿人数为4800人。为117所学校解决配备校医121处,增加用名校医。
性病防治。 为加强性病防治与管理,5月份调整了青岛市性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和
市性病监测中心,充实了一批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青岛市防治性病规
定》于12月30日以1992年24号市长令公布实施。
妇幼卫生
对五市七区1991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了评审,掌握了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制定了“青岛市母乳喂养规划”,并在市妇产医院召开了母婴同室现场会,为全
面推行母婴同室,争创爱婴医院奠定了基础。
编印下发了“青岛市儿童健康须知”,统一了体检内容,明确了测量方法,规定
了评价标准,有效地保证了儿童健康查体的质量。
配合市计生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市科委、团市委等部门,对全市计划生育技
术服务进行了检查,掌握了全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的状况。
协同市民政局对市内五区婚前检查工作进行了调查,为在全市推行婚前检查工作
打下基础。
制定了《青岛市妇女儿童卫生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并已报送市政府,待
审定后公布实施。中医工作
年内,全市参加中医自学考试达600余人,并有73名学员学成毕业获得大专证书。
举办了“中药炮制学习班”、“中医医院制剂质量控制方法学习班”、“中医护理研
讨班”,“中医古文辅导班”、“病案书写与规范学习班”、“医疗事故处理与防范
学习班”等在职学习。
加强气功医疗管理,对全市气功医疗人员进行了登记审查。市中医研究所承担的
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红参芦及复方制剂对冠心病临床及实验研究”,通过了
国家级鉴定,属“国内领先水平”,荣获1992年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爱国卫生工作
1992年是青岛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关键的一年,整个创建工作有较大进展。
一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市容环境卫生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二是广
泛深入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强了市民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
能力,调动了全民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加强了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监
督管理。四是巩固了除害灭病成果,开展了创建灭蝇先进城区活动。五是窗口单位的
卫生面貌和环境状况有了新的改善。六是加快了治理污染的步伐,进一步改善了城市
的环境卫生质量。七是加强了组织领导,理顺了管理体制,健全了工作机制。八是坚
持依法治市,逐步把城市卫生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人法制管理轨道。
8月份全国城市卫生、 环境综合整治检查团第五团对青岛市进行了全面检查,认
为:青岛市保持了全国卫生城市的荣誉,正向国家卫生城市目标扎实地迈进。
市郊各市、区也积极开展了创建卫生城市活动,1992年全部成为省级卫生城市,
其中胶州市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
改水改厕工作成果明显。 各市、区确定的每个市区农村改水受益人口递增3-5%
的计划,经年终考核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自来水建设的质量也有所提高,特别是注
意了水源的选择和保护,大部分一次到位,供水到户。在广大农村提高改水的同时,
加快了农村改厕的步伐,由点到面,逐步推开。专门召开了农村改厕现场会推广“三
格化粪池”、“双互漏斗式”沼气池等行之有效的改厕形式。全市农厕改造达到无害
化要求的已占10%以上。
把巩固灭鼠、灭蟑成果作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队伍不散,
措施不松,经费不减,常抓不懈,每年组织两次大规模的灭鼠、灭蟑活动,使鼠、蟑
密度常年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根据全国城市卫生检查团的建议,从年底开始开展了
创建灭蝇先进城区活动。臭虫普查普治工作已通过市级鉴定验收。
公费医疗管理
据统计,1-9月末人均公费医疗开支比上年同期出现了负增长,递减率为34.53%,
实际开支公费医疗费19777万元,比上年同期(2913万元)减少开支935.3万元。本市
的公费医疗改革与管理受到了全国公费医疗检查团的好评,并分别受到国家财政部、
卫生部和省财政厅、卫生厅的奖励。
为进一步深化公费医疗制度改革,不断完善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年内先后制定
了“关于加强对公费医疗证管理的几条暂行规定”和“关于享受公费医疗病人转诊的
若干规定”等。根据卫生部的要求,于8月份组织力量对全市公费医疗进行了大检查。
通过检查,促进了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杜绝了一些不合理的开支,评选表彰了一大
批先进单位和个人。
对外开放
1992年青岛市医疗卫生对外开放和国际性学术交流有突破性进展。
年内共派出10多个团组,98人次,分赴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
中外合资的青岛一希伯克拉底医疗中心在莫斯科开诊后,中医专家精湛的技术,良好
的服务,赢得了当地人民的赞誉。11月份,青岛市首次赴奥地利进行技术劳务合作的
63名护士,第一批29人已顺利抵达维也纳。应山东省人民政府赵志浩省长的邀请,国
际奥比斯眼科飞机医院于5月19日19时零5分安全飞抵青岛,进行了为期18天的访问。
从5月19日起至6月5日,37名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典、菲律宾、蒙古等9个国
家的眼科专家、护士、机械师和工作人员,以精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为本市79名
眼病患者免费进行了手术和激光治疗,其中包括视网膜剥离、玻璃体混浊、白内障、
青光眼、角膜病以及部分小儿眼病和眼整形等。本市20名护士在飞机上协助工作,受
到了规范化训练。与此同时,市眼科学会举办了全国眼科医生学习班,奥比斯利用自
备闭路电视教学系统, 为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和青岛市的近200名眼科医生
进行了电视现场教学,专家们充分利用手术间隙和业余时间做了眼科新理论、新技术
学术交流讲座,介绍了国外先进的手术经验。另外,平度市卫生局与美国合资兴办的
护士学校,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与美国联办的颐乐影像中心,胶州市卫生局在哈萨克
斯坦设立的针灸、推拿和按摩门诊,青岛市中西院与台北杏林服务公司联营开展的卫
生服务以及与奥钢联合作建设现代化医院等中外技术合作,带动和促进了青岛市医疗
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红十字会工作
1992年市红十字会办公室遵照山东省红十字会的指示,会同市保险公司赴上海市
红十字会、上海市保险公司、南京市红十字会、南京市保险公司、南京市红十字会专
家门诊部,分别就《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住院医疗保险》和《红十字会如何办好专
家门诊》这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考察。为在青岛市开展少年儿童医院保险工作和办好
经济实体提供了经验。
市红十字会接受了中央电视台采访, 并在8月11日晚新闻联播节目以《青岛市红
十字会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受到欢迎》为题播发一条长达47秒钟的新闻。
“五·八”之前,市红十字会组织举办了别开生面的“青岛市少年儿童沙雕筑长
城活动”,使青岛市更多的人了解了“世界红十字日”的主题——“团结起来,共御
灾害”。中央电视台于4月23日午间新闻做了报导。
“五·八”期间,市红十字会在市内的主要游览场所组织开展了大规模义诊和老
年人、残疾人春游活动,中央电视台于5月10日晚间新闻作了报导。
在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面前,市红十字会除了组织指导基层红十字会的救灾工作
外,还积极与市有关方面取得联系,将灾情及时向省红十字会和中国红十字会报告,
呼吁外界的援助。
平度市红十字会在完成对机动车驾驶员救护培训后,在途经该市的青沙、潍石、
烟潍公路近200公里的沿线上建起了11个公路急救站,并组织了急救队伍。
台东区在加强街道办事处卫生服务网建设的同时,区卫生局和区红十字会拨出专
款制做了红十字卫生箱, 为全区200多个居、家委会配备了救护箱,并统筹解决了每
个卫生箱所需的急救药品,培训了专门救护人员,使该区的群众性自救护救网络已具
雏型。
年内,青岛市骨伤医院、平度市聋哑学校、胶南琅琊镇等一些单位相继建立了红
十字会组织,发展了会员。市红十字会召开四届二次理事会,决定将红十字会工作纳
人岗位目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