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6&rec=124&run=13

1992年, 全市农机总动力达 253.94万千瓦,农用拖拉机57 182台,其中大中型
10 050台,机引田间作业机械91 538台(件),农机原值12.3亿元,除大中型拖拉机因
报废封存959台总量比1991年略有下降外, 其余均有所增长。从发展机械的构成看,
出现了两个新特点:一是大中型机械增长较快,配套机械增长速度超过动力机械增长
速度。 1992年新购大中型拖拉机409台,购置量超过小型拖拉机购置量;配套机械的
增长量大大超过动力机构的增长量,比为3∶1。二是集体机械拥有量增加,1992年乡
村集体经营的拖拉机达5 963台, 集体所有农机原值达3.3亿元,占农机总值27.4%,
比1991年增长4%。集体经济逐步壮大。机械化农业生产水平有新的提高,机耕 (包括
深耕)、机播、机收作业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1992年全市完成机耕657.8万亩,其中
深耕336.27万亩,分别比1991年增加1.7%和3.9%;小麦机播400万亩,机收311万亩,
各占小麦种植面积的96.4%和75%, 与1991年相比,分别提高6.84%和13.57%。小麦机
收提高幅度较大的即墨市增长20%,实现了重大突破。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1992年,以县级为龙头的农机供应、维修、教育培训、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等各条服务线已得到巩固、提高、加强。郊区159个乡镇农机管
理服务站有经营服务项目的达 134个,比1991年增加20个;全市村级农机管理服务组
织达3 321个, 比 1991年增加471个; 仅有1名管理员的村2 748个,比 1991年减少
241个。全市乡村农机人员达242 560人,其中农机技术人员615人。
1.农机供应服务。1992年,市、县、乡、村四级农机供应网络已经形成,供应网
点达479个,仅市、县两级农机供应部门销售总额达2.67亿元,实现利润332.2万元。
基层农机供油点发展为52个,对缓解农村用油紧张状况,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进行发挥
了重要作用。
2. 农机维修服务。1992年,全市农村机械维修网点发展到1 459个,修理技术人
员及修理工2 887人,年修理拖拉机67 003台次,修理其他农机具234 553台(件)次,
修理总产值 3 459.22万元,实现利润842.29万元。195柴油机旧机技术改造不断开展,
改造旧机 3 000台。全市有93处乡镇农机站开展了农机包修业务,保修农机具23 131
台, 占拥有量的46%。农机检测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共检测拖拉机29 931台,柴油
机19 748台,调整拖拉机17 850台,柴油机11 453台,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机械的技术
水平。
3. 农机化教育培训服务。 1992年,全市7处县级农机校,已有6所达到农业部颁
“四有” 标准,6所纳入了青岛市成人教育管理渠道。一年来,农机系统内各专业充
分利用农机化学校这个主渠道,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培训方
法轮训了乡镇站财会人员、农机考检员、检测员。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举办了外经
外贸培训班, 并发了有关证书。 全年培训农机人员26 911人次,其中拖拉机驾驶员
6120人,专业机手19 897人,农机修理工531人,培训各类基层管理干部263人,大大
提高了全市农机人员的素质,在农机深化改革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4.农机科技推广服务。 1992年,农机部门围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重点推广了
一些农业增产增收增效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全市完成机械精少量播种170.86万
亩,机械旱沟麦播种72.07万亩,机械秸杆粉碎还田13.26万亩,机械化青储秸杆6.55
万亩,推广金属清洗剂79吨,这些技术措施的推广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在农田
水利和农业开发工程中, 农机部门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设备优势,承担了全市80%
以上的工程量,节省工程投资5 000多万元,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做出了贡献。
5.农机安全监理服务。1992年,市(区)、乡镇、村三级农机安全网已经形成,
各级农机安全监理组织充分发挥以法管机的职能作用,全年共审验拖拉机拉39 933台,
审验拖拉机驾驶员37 921名, 年检年审率分别达到90%。通过开展“三清理一整顿”
活动, 对4 132台无牌照拖拉机挂发了牌照,基本杜绝了无牌证驾驶现象。1992年,
农机安全生产保持良好水平, 年农机千台肇事率在0.1‰以下,达到了农业部规定的
控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