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6&rec=108&run=13

1992年建材工业概况。1992年末,青岛市建材业公司所辖系统内县以上企业44个,
其中市公司直属企业14个,职工总人数22 052万人(市公司直属企业职工12 171人)。
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23亿元。
199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873亿元,比上年实际提高 7.5%;完成销售收入6.781亿
元, 比上年实际提高18.9%;产销率达到96.4%;水泥产量完成191.5万吨,比上年实
际提高 15.6%;平板玻璃产量120万重量箱,比上年提高 24.2%。
经济效益有所增长。在消化大量增支因素和企业潜亏额的基础上,1992年实现利
税 5 648万元, 其中市公司直属企业实现利税 1925万元,比上年实际提高 44%;实
现利润 735万元,比上年实际提高29.6%。
企业嫁接改造迈出新步伐。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4个,总投资3626.1万美元,
利用外资717万美元。其中青岛岩光石材有限公司等8个合资企业已经投产,青岛青原
石材制品有限公司等 5个合资企业正式开工建设; 达成意向利用外资项目3个,总投
资9 572万美元,利用外资3 004万美元。
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有新的进展。1992年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攻关,浮法玻璃、
石棉辊、彩电管石墨乳新品种、拉钢丝石墨乳、编织刹车带等12种高新技术产品分别
通过了国家和市有关部门组织的技术鉴定,投产率达到83%,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6%。
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1992年完成技改投资额5 469万元,比上年实际提高 27.5%。
深化改革。1.继续完善和发展承包经营责任制。1992年市政府对建材行业首次实
行了上交利润税金目标责任制。在层层分解落实承包指标的基础上,市建材工业公司
对直属企业实行了3种不同形式的分类承包。 一是对市场好、效益高的利税大户实行
上交利税承包,用工效挂钩的形式明确了企业的责权利关系,确保承包指标的完成。
二是对生产经营困难较大的企业实行实现利税承包,公司不下达上交数,其实现利税
全部用于消化水份或企业技术改造。三是对亏损企业实行扭亏目标责任制和厂长聘任
制, 限期扭亏。 同时,改革了原有指标考核体系,围绕提高经济效益,重新制定了
16项效益考核指标,定期进行调度落实,有效地调动了企业积极性,使公司与各企业
用承包经营的形式明确了责权利关系,把各项承包指标分解落实到实处。各市(区)
建材工业公司也对所属企业全面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
2.进行三项制度改革,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1992年市建材工业公司根据
市政府统一部署,首先在直属企业中选择了青岛大理石厂、青岛水泥厂、青岛建材一
厂、山东南墅石墨矿为首批试点单位。其中青岛大理石厂为全市10家“双自”试点企
业之一(山东南墅石墨矿为国家建材局推行岗位技能工资试点单位。各市(区)建材
公司也积极选择条件成熟的企业进行三项制度改革试点。青岛建华玻璃厂在借鉴试点
单位经验的基础上,改革人事制度,打破了工人、干部界限,一律实行竞争上岗,择
优聘用了70名中层干部,机关科室由原来 24个精简合并为11个,科室人员比原来减
少 41人, 有效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1992年生产经营创历史最好水平。平度
水泥厂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对干部职工实行了合同化管理,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责
任感和危机感, 促进了生产经营工作的发展,1992年水泥产量比上年提高了10.6%,
实现利润 355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3. 全力开拓市场。1992年4月,市建材工业公司开办全市第一家建材专业商场,
集批发、零售、专业市场为一体,成为建材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同时,各企业继续
实行和完善销售承包责任制,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使建材生产产销两旺。南墅石
墨矿发挥自营出口优势,1992年自营出口创汇230万美元,比上年提高了2.9倍。青岛
料石总厂抓住机遇,积极组织花岗石荒料出口,1992年出口创汇额达到130万美元。
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1.老企业嫁接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1992年市建材工业
公司制定出台了关于建材工业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公司成立了对外开放领导小组,
组建了技改外经处,出现了多渠道融资,全方位开放的新气象,从而加快了建材工业
对外开放的步伐。青岛中通塑胶有限公司是台商与青岛玻璃钢厂合资 170万美元兴建
的,在短短的 5个月内就建成投产。年内,青岛海天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青岛岩光
石材有限公司等8个合资企业相继建成投产;青岛大理石厂与韩国合资208万美元建的
青岛青原石材制品有限公司等5个合资企业相继开工建设。 同时,还与外商进行了百
万吨级水泥出口项目、浮法玻璃、高档陶瓷等大项目的洽谈工作。其中与台湾玻璃工
业公司合资7000万美元建设日熔量为450T的浮法玻璃项目已经签订协议,正在顺利进
行中。
2.横向经济联合成效显著。青岛料石总厂与国家原材料投资公司联合投资 990万
元, 建设的青岛北方石材工业公司,5月份开工建设,年内已形成生产能力。该厂还
投资 60万元与崂山区北宅镇联合开发崂山花岗石产品, 为组建北方石材企业集团创
造了条件。青岛大理石厂在邹城市和莱阳市分别投资建设花岗石、大理石荒料生产基
地,解决了该厂加工原料不足的矛盾。青岛保温材料厂与西安东方机器厂联合建设的
空心砌块生产线, 已于3月正式投产,产品供不应求,填补了青岛市空心砌块生产空
白。
3.技术改造步伐加快,一批市场好效益高的技改项目完成投产。青岛第二石棉厂
水泥电缆管扩建改造,是该厂自行设计、自行制作、自行安装完成的,做到了当年设
计,当年建成投产,及时满足了市场需要,对完成全厂生产经营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青岛新型建材厂陶瓷釉面砖生产项目在时间紧,技术人员少,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自
力更生, 艰苦奋斗,仅用1年时间即建成投产,并且达到一次试车成功,填补了青岛
市陶瓷生产空白。
企业管理。1.产品质量稳定提高。配合开展“质量万里行”活动,市建材工业公
司在系统内进行了质量大整顿和质量紧急动员,强化了干部职工的质量意识。公司建
立健全了质量调度例会,组织企业开展质量隐患排查活动,对排查出的质量问题和质
量隐患逐级落实整改措施,限期整改。青岛建材一厂油毡透水的问题过去一直没有解
决,质量大整顿中,厂部成立了攻关小组,厂长亲自跟班查定,重点加强了造纸、浸
油两大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使油毡透水的质量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成品合格率达
到 90%以上。由于加强了质量管理工作,促进了建材产品质量稳定提高。全系统重点
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 96%; 国家、省、市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 100%;优质
品覆盖率达到57%。
2.企业现场管理有进步。年初,公司明确提出了企业管理工作要做到“五个”到
现场。即质量管理到现场,设备管理到现场,经济核算到现场、污染治理到现场,思
想政治工作到现场的要求,制定下发了现场管理实施细则,实行了目标责任制。青岛
水泥厂以治理粉尘为突破口,强化现场各项管理,通过采用新设备、新工艺,解决了
粉尘污染的老大难问题,提高了企业文明生产水平。
转变机关职能,兴办经济实体;1992年,围绕转变机关职能,市建材工业公司认
真学习落实《条例》和《企业法》,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从人
事管理、 经营自主权等方面提出了 22条放权措施,调动了企业积极性,促进了建材
生产发展。同时,公司发挥各方面优势,积极兴办经济实体,发展第三产业。年内,
青岛建通房地产开发公司、青岛散装水泥配套服务公司、青岛建达经贸公司、青岛建
材劳动服务公司等经济实体先后开业,为安置富余人员,发展第三产业,壮大机关经
济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