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门路吸纳农村剩余劳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5&rec=209&run=13

一是增强市属企业的吸附带动能力。让这些企业以总厂为龙头,以建立乡镇分厂
和村庄加工点为依托,以个人家庭加工为主要形式,形成近百条工农贸生产经营长龙,
使2.2万名农村劳力得到就业。二是充分发挥乡、村企业吸纳农村劳力的主渠道作用。
实施优惠政策,大力发展乡村集体企业,1991年全市乡村以上企业发展到9100多个,
年总产值25亿多元,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力10万余人。三是鼓励引导发展私营企业和
个体工商户,广结劳力帮联体。几年来全市建成了以市区服装、农资、工业品三大专
业批发市场为中心,以市郊30处乡镇90座零售集市为纽带的市场群体,仅此一项就吸
附劳力2.8万人。 四是靠发展海水养殖业和建筑业安排劳力。实施倾斜政策,实现了
沿海百余村都有养殖项目,30处乡镇都有建筑公司,直接安排劳力27万人。五是积极
开展国际间、地区间的劳务输出。通过发展“三资”企业,选派出国船员,与北京、
青岛、 黑龙江省等市有关部门选定劳务输出合同, 已有计划地输送农村技术型劳力
4200多人。
即墨市由于从多方面开通门路,共开发利用农村剩余劳力25万多人,被劳动部、
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确定为中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项目联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