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事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5&rec=148&run=13

1991年,青岛市有各类独立自然科研机构62个,拥有职工10002人,其中专业技术
人员5628人。按隶属关系分:中央驻青科研机构13个,职工总数3808人(其中专业技
术人员2636人, 占69.2%);省驻青科研机构5个,职工总数98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
员500人,占51%);市属科研机构44个,职工总数514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436人,
占47.3%)。
全市各单位、高等院校及驻青科研机构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979项。其中国家
部、 委计划437项, 占22.1%;省计划200项,占10.1%;市计划602项,占30.4%;局
(公司)和市辖各市、区计划272项,占13.7%;单位自定计划342项,占17.3%;其它
126项占6.4%。科技计划项目中,本年度完成847项,占42.8%。
全市共完成科技成果753项,其中国内先进水平的447项,省内首创或省内先进水
平的146项。以上三项累计708项,占成果总数的90%,新创产值14.47亿元、利税1.43
亿元。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69%。科技成果中,获国家发明奖3项,其中三等奖三项、
四等奖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
2项;获国家星火奖1项;获省科技进步奖3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
23项;市科技进步奖103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68项。
市科委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全国火炬高技术产品展交会”、“全国星火计划成
果博览会”、“第六届全国发明展销会”、“91中国国际海洋开发技术设备展览会”、
“第三届全国新技术新产品展销会”和在比利时举办的科技博览会,共获金奖51个、
银奖40个、铜奖22个,在国内外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在“全国发明展销会”上。本
市技术产品成交额5500万元,居各参展团之首。在“91中国国际海洋开发技术设备展
览会”上,本市参展项目获18枚金牌,名列第一,被评为唯一的优秀展团。在比利时
举办的科技博览会上,本市的产品一销而空,扩大了青岛市的知名度,为产品打人国
际市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991年青岛市科技计划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目标, 结合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传统
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加快高科技产业化,安排了7类科技计划437个项目,其中科技攻关
计划104项, 火炬计划4项,星火计划33项,新产品试制计划203项,科研开发贷款计
划21项,海洋科技计划35项,电子信息技术开发计划37项。1991年的科技计划有两个
特点:一是加强了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科技攻关项目中,高新技术方面的课题
有35个,占34.3%,比 1990年增加10.8个百分点,投入科技经费83.5万元,占38.9%,
比1990年增加9.1且个百分点; 二是加大了科技三项经费的有偿使用比例,共安排周
转金99万元,占计划总投入三项费用的46.1%,比1990年增加18.3个百分点。
1991年7月市政府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 隆重表彰依靠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
展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等10个企业和面向经济建设做出重要成绩的青岛海洋大学等10所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其中包括两所外地科研机构);重奖为青岛市经济发展做出突
出贡献的青岛海洋大学管华诗教授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张福绥研究员每人1万元。 青
岛市成为全国第一个重奖科学家的城市。
1991年,市科委制定了“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纲要”,体现
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新部署和新思路,明确提出了园、区、
街互为结合和促进的建区构想,并结合国家科委对开发区提出的要求,在领导机构和
管理体制方面做了适当调整;制定了有关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会同开发区
新技术发展总公司和市税务局协商,对进试验区的高新技术产品免税,促进了14条优
惠政策的形成;起草了《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暂行规定》、《青岛市高新
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管理办法》、《青岛市高新技术产品认定条件和办法》并报市政
府审批。发挥高新技术咨询委员会专家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服务的作用,如
组织专家帮助青岛第二啤酒有限公司解决了引进的包装生产线运行不正常的问题。在
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中心楼,开工建设了8600平方米的通用厂
房, 35000平方米的土地实行了包片开发,审批了“三敌化学有限公司”、“科普拓
材公司”、“海水养殖鱼虾病害防治中心’和”中兴高技术开发公司”四个技术水平
高、效益好、前景广阔的企业进入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1年在新技术产业开发
试验区已有高新技术企业25家,产值1.13亿元,创汇67万美元。中美合资琦美图象有
限公司、中美合作企业东方液晶器件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技术产品水平高、效益好,国
内有一定的影响; 规模最大的东方制药厂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3亿元;按照市政府要
求,协助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国防科工委系统的单位,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高科技
产业,在市领导直接支持下,国防科工委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包片开发,建立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基地,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了协议。石老人高科技工业园得到当地政府
的重视和支持, 首期开发的2平方公里枣儿山工业区的公路建设已准备开工。外引内
联工作开展活跃, 已开办外资企业8家,舰船研究院七一六所等一批技术力量雄厚的
高技院所,正在筹集资金准备到园内开办高新技术企业。市北区科技街一期工程已完
成200平方米建筑, 许多本市及外地的教学、科研单位已提出进街设“窗口”。对高
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了扶持,与市财政局进行了科技街和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论证,
提供优惠贷款各100万元。 运用高新技术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在推广应用电子信息
技术方面成效显著,完成了两个行业的国家试点工作并带动了其它行业电子信息技术
的发展。被列为国家电子信息技术推广试点的橡胶行业和家电行业,全面完成试点任
务并有所突破,新增产值81887万元,新增利税2998.2万元,节汇235万美元,节能折
合效益518万元。橡胶行业已有70%的可控硫化设备完成微机改造,提高了产品质量和
经济效益。青岛同泰橡胶厂完成的120台内胎硫化机微机改造,设备利用率提高30%,
节约蒸汽100o余吨, 年增产值386.39万元,利税119.2万元。家电行业完成了“电冰
箱型式试验系统”、“冰柜生产线检测系统”、“厨具检测系统”以及“电视机电路
CAD辅助设计系统” 。青岛电冰柜总厂完成的“电冰箱型式试验系统”,技术指标超
过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八十年代同类测试设备水平, 系统投产后,年创综合效益180万
元, 节汇100万马克。两个国家试点行业带动了其它行业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青岛机绣花边总厂完成的“提花经编产品CAD/CAM系统” ,提高工效20一30倍,实现
产值83.75万元,利税25.76万元;青岛工具二厂完成的“RZPC微机控制热处理自动生
产线”实现了工件从高温加热——回火——清洗等连续作业的自动化,改善了生产条
件,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工效24.6%,产品一次合格率提高6%,节电105131.52kwh,
节约原材料40吨,年创经济效益80万元。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还带动了管理信息
系统的建设。市政府办公厅信息处完成的“政务信息计算机自动化处理系统”,采用
电子邮件技术,实现了12个市、区和25个市直单位及13个驻外办事处的每日公文信息
自动传输、自动处理。对提高政府通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能力起了积极作用,国
务院办公厅予以高度评价,拟在全国推广应用。
全市安排星火计划项目35项,总投资2435万元,预计项目完成后可年新增产值22
亿元, 利税4176万元,节创汇475万美元。全市已向农村扩散工业产品科技成果项目
2000多个,为城市工业配套服务的乡镇企业已达60%,有90%的乡镇企业与城市大中型
企业、科研、教学单位和外贸单位建立了技术依托关系或经济技术联系。形成了纺织、
橡胶、机械等12个行业的城乡企业集团。
共审批技术开发机构84个, 全市技术开发机构已达233家。 全年签订技术合同
2654份,技术交易额达7727万元,比1990年提高209.8%。举办两次技术交易会,展出
2600多项新技术新产品, 签订合同150项,成交额达980万元。组团参加了5次全国技
术交易会,成交额共达14950万元。
市科委与市外办联合制定了青岛市加强与韩国科技合作和交流归口管理的意见,
与市台办联合转发了国家科委“关于开展对台湾科技学术交流与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明确了对上述国家和地区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归口管理职能。对联合国援助的“华北地
区水资源研究管理”项目,成立了领导班子和专家组,配备了必要的设施,各项研究
按计划顺利进行。胶南晶体材料厂的晶体开发研究项目被国家科委列入对韩国科技合
作项目。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经国务院引进智力力、公室批准,引进国外人才项目10项。
派出培训人员项目2项, 计划执行引进国外人才项目8项,实际完成8项。引进国外专
家1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