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青岛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30个亮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21&rec=26&run=13

经济建设

1.上汽通用五菱、武汉重工曲轴等一批重大项目进入集中投入收获期
青岛市推进产业集群大项目建设,89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已建成30个。上汽通用五菱30万
辆乘用车项目主体完工,实现年产值30亿元;一汽轻型车公司和青岛汽车研究所成立;武汉重工曲轴
项目一期投产;海西湾造修船基地项目获国家5亿元资本金注入;马斯特造船项目与建龙钢铁实现战
略重组;中石油、中海油等海洋工程项目按计划推进;220千伏双桥输变电工程、220千伏薛家岛输变
电工程和黄岛电厂三期工程竣工,全市主力装机容量达到3285万千瓦。

2.中国首列国产化时速300千米动车组列车在青下线
12月22日,中国首列国产化时速300千米动车组列车在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下线。这是
中国铁路行业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国铁路客运装备技术达到世界
先进水平,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自主研制时速300千米动车组的国家。截至年底,南车四方机车
公司生产的60列200千米动车组已全部交付并运行,吸引27家大型零部件企业来青配套,推动了全市高
速列车产业化制造基地建设。

3.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3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建设
海尔集团加快推进“标准领先”战略,全年向国际电工委员会成功申报3项技术标准新提案,有3
项提案通过全部审定程序将于2008年正式发布。9月,海信电视液晶模组生产线正式开工投产,中国
彩电业第一条液晶模组生产线诞生,国内液晶电视模组(液晶显示屏或液晶面板)完全依赖进口的局
面被打破。
7月,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化学品安全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尔集团“网络家电国家重点
实验室”、海信集团“数字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正式获科技部批准,进入全国首批
36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行列,青岛市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4.确立“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城市发展战略,“一主三辅多组团”的现
代化城市框架建设开始启动
依据全省“一体两翼”发展总体战略构想,确立了青岛“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
辐射”的市域空间发展战略,“一主三辅多组团”的现代化城市框架建设开始启动。未来青岛的发展
将依托1个中心城区(主城区)、3个次中心城区(辅城区)和各城市组团,全面提升老城区功能,推
进新城区发展,繁荣壮大崂山、黄岛、红岛3个辅城区,扶持卫星城镇发展,形成各具内涵特色的城
市组团,构筑起规划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胶州湾北部
高新区开发建设已逐步展开。

5.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建成使用
遵循“廉洁奥运、阳光奥运、节俭办奥运”和“财政不投入、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按照“可持
续发展、赛后充分利用和留下奥运文化遗产”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了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在
建设中体现绿色环保理念和人文关怀精神,采用先进施工工艺,引入了海水源热泵、太阳能和风能照
明以及中水回用等节能环保技术,成为集循环经济示范与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
念为一体的现代化运动场馆。经过两次帆船测试赛的检验,场馆设施达到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帆船比赛
和第十三届残奥会帆船赛比赛场地的功能要求。

6.青岛国际机场奥运工程全面完工并通过验收
青岛国际机场奥运工程包括国际航站楼工程、飞行区改扩建工程和新建国际货站工程,项目总投
资127亿元。建成后的机场航站楼面积18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00万人次、高峰小时5120
人次的运输需求;飞行区可以起降除世界最大机型——“空客A380”外的所有飞机,正式跨入4E级机
场行列。青岛国际机场奥运工程的全面完工,对于保障奥帆赛的成功举办和推动山东省乃至中国北方
地区民航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7.青岛港跨入全球集装箱大港前十强、货物年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七位
12月13日,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900万标准箱,跨入全球集装箱大港前十强;12月23日,青岛
港年货物吞吐量超过26亿吨,跃居世界港口第七位。

8.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00千米
随着荣乌支线青岛段、青岛—莱芜高速公路青岛段建成通车和荣乌高速青岛段主体竣工及即墨—
平度高速公路的主体贯通,青岛主城区与五市三区全部实现高速公路互通,青岛市域“一小时经济圈”
全面建成。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00千米,居全省和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每百平方千
米拥有高速公路65千米,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已基本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9.被列入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城市
经国务院批准,青岛市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城市。全市循环经济工作全面推进,成效
显著。工业废弃物“两渣一泥”(铬渣、钢渣和白泥)等资源化利用取得实质性进展,困扰城市几十
年的工业污染物被逐步解决。多个海水淡化项目建成使用,海水直接利用率居全国城市首位。覆盖全
市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基本建成,废旧家电回收拆解中心投入运行。在全国率先利用海水源热泵
技术、设计建成了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为沿海地区冬季供热、夏季制冷开辟了新的能源渠道。与日
本北九州签署循环型城市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中日两国循环型城市合作项目正式启动。由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建设部等7部委主办的中国国际循环经济成果交易博览会将长期固定在青岛举办。

10.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动漫创意产业基地、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等国家级园
区通过批准或验收
青岛作为全国12个生物产业基地之一,生物产业发展纳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将促
进青岛市由“海洋科技城”向“海洋科研产业城”加快转变;青岛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将重点吸引
集聚国内外优秀动漫创意资源和人才,打造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重点城市;崂山区作为国家科技兴贸
创新基地,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特色,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创新集聚区,
为推动全市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发挥重要作用;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在全国出口加工区中首次实现
“当年开工建设、当年封关验收、当年有进出口实绩”,成为全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又一重要载体。

政治建设

1.青岛市第十次党代会举行
4月7~11日,青岛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举行。选举出由59名委员、11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青岛
市第十届委员会,选举出中共青岛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45名;通过关于九届市委报告的决议、关于
市纪委工作报告的决议;总结了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明确了青岛市今后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
间的奋斗目标,全面部署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任务,设计了青岛市的未来发展目标,对做
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工作,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的意见》、《关于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市委班子集体领导的意见》、《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
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促进了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落实。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组织协
调和监督检查;围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运用技术手段预防腐败;
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围绕严肃党纪政纪,查办违反党纪
政纪案件,提高了查办案件的数量和质量;围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提高行政效能,加强执法监察和
效能监察,优化了发展环境。通过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深化改革,加大惩处,各级党委
政府抓反腐倡廉
工作的自觉性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增强,加强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
会氛围。

3.“平安青岛”建设成果丰硕,获“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等称号
全市各级政法部门坚持以深化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以全力
做好2008年奥帆赛安全保卫工作为重点,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
维护了全市社会稳定,促进了富强、文明、和谐青岛全面协调发展。全市公众安全感达到961%。在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首次发布的“全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上居第七位,在众多专家和网友评选的
“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排行榜上居第五位,获“2007年中国(大陆)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

4.深入开展创建党建品牌工作
青岛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提出了创建党建品牌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委
组织部召开了全市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创建党建品牌研讨会,将创建党建品牌工作引向深入。市委
宣传部实施了融党员教育、党性实践和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一体的创建“党员品牌”活动,营造
了创建活动的浓厚氛围。全市各级党组织创建了“党情融万家”、“365党员工作室”、“红色家园”
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为推动全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5.全市机关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实行“一网式”办公,推动高绩效机关建设取得新
进展
全市各级机关围绕“创建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工作,开展以“树过硬作风、创一流
业绩”为主题的“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从机关党的建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绩效管理、文化建
设、信息化建设、处(科)室建设等6个方面逐步推进机关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按
照“内部一网式”办公支撑“对外一站式服务”的思路,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全面实行机关“一网
式”办公,采用GASP(集中资源,全市共享)模式,使各区市和所有市直部门的日常办公业务全部
在统一的网络和软件平台上流转,推进网上“一站式”政务公开、公众参与和公共服务,推动了高绩
效服务型机关建设。在第三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上发布的“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
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报告”中,青岛市机关综合服务水平居全国第四位。

文化建设

1.在全国性文艺大奖评选中获奖17项,文艺精品创作取得硕果
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推出了一批在全国、全省有较大影响的文艺精品,全年获全国性奖
励120余项,其中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群星奖”等全国性文艺大奖17项,在全国同
类城市中居前列。其中,长篇小说《藏獒》、音乐儿童剧《二小放牛郎》、数字电影《金牌工人》分
别获全国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入选作品奖。音乐儿童剧《二小放牛郎》
获第十二届文华奖剧目、剧作、导演、表演等4个单项奖。胶州秧歌《喜洋洋》、音乐《可可西里》、
戏剧小品表演《感恩的心》、广场演出“‘欢乐青岛’广场周周演”分获第十四届群星奖创作奖、表
演奖、服务奖等5个单项奖。长篇小说联播《藏獒》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话剧《天堂向左深渊往右》、
《二小放牛郎》、
《寻找爸爸毛泽东》分获第六届中国话剧金狮奖。“欢歌笑语——献给城市建设者的歌”专场演出在
第五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评选中获最佳城镇农村基层演出银奖。

2.成功举办第十一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颁奖系列活动和首届中国国产电影交易会,
“影视之城”建设实现新突破
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落户青岛,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
奖)颁奖系列活动,于洋、田华、祝希娟、唐国强、张国立、张丰毅等150多名老中青影视表演艺术
家和影视明星参加了活动。举办了首届中国国产电影交易会,全国12家参展单位、80余家制片单位、
180余家发行放映单位参会,参展影片1161部,交易影片117部、剧本6部。全年全市电影票房突破3400
万元。儿童电影《海洋朋友》成为青岛市首部入围华表奖的影片。北京电影学院青岛创意媒体学院一
期工程完工。青岛市影视拍摄、制作、放映、交易的产业链条和影视艺术人才培育基地逐步完善,青
岛“影视之城”建设实现新突破。

3.成功举办首届全国小提琴考级优秀选手展演比赛、“蔚蓝青岛”大型歌舞晚会、倾国倾城主题日
晚会等大型文艺活动,城市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
成功举办了2007年青岛音乐节,组织了国际音乐大师班、周广仁钢琴夏季学院、青岛交响乐团音
乐季等五大板块30余项音乐活动,举办了青岛首届国际合唱节,邀请了韩国釜山城市合唱团、中国音
乐学院青年爱乐合唱团进行交流演出。举办了首届全国小提琴考级优秀选手展演比赛,形成了中国国
际小提琴比赛、全国小提琴演奏比赛、全国小提琴考级优秀选手展演比赛等3项国家级小提琴赛事在
青岛市循环举办的格局。推出了首部以青岛市本土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为题材,反映岛城地域文化特
色和城市人文风情的大型歌舞晚会“蔚蓝青岛” , 获社会各界广泛赞誉。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
“青岛啤酒·CCTV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
界介绍的中国名城”青岛城市日主题晚会,展示了城市的特色与魅力。

4.“文明赢得尊重”开启文明新风尚
在全市开展以“文明赢得尊重”为主题,“文明礼仪我践行”、“排队礼让我快乐”、“文明行
路我示范”、“洁净岛城我有责”、“诚信服务我优质”等五大板块的群众性宣传实践活动,全市人
民参与“文明礼仪十百千万”、“劝戒不文明行为”、“我开三让文明车”、“我做文明行路人”等
一系列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营造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浓厚氛围。通过活动,提升了市
民对文明的理解和认同,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赢得尊重,处处体现文明”
的良好社会风尚。许振超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张荣涛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微尘”、凌建华、
许振超、莫立斌、郑守仪、张荣涛、刘爱玲被评为全省道德模范,王明殿等9人获全省道德模范提名
奖。先后涌现出“爱心伞”、市民合力救助小妞妞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明好事
。中央各大媒体多次对青岛市“爱心伞”和“王明殿捐资助学”等文明义举进行了专题报道。

5.参加第六届全国城运会取得优异成绩
在武汉市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城运会上,青岛市获8枚金牌、10枚银牌、9枚铜牌,金牌总数居全国
计划单列市第一名、山东省各参赛城市第一名、全国第六名,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实现了运动成绩和
精神文明的双丰收。本次大赛是2008年奥运会前唯一的全国综合性运动会,青岛市代表团坚持“以我
为主、积极参赛、锻炼队伍、成就人才”的宗旨,严格遵守赛会规程,科学筹划,严密组织,以平均
年龄17岁的队伍参赛,使青岛市年轻选手在激烈的竞赛中得到锻炼,积累了经验,产生了一批具有潜
力的优秀运动员,27人获得奖牌,75人进入前八名。

6.文化街、天幕美食城成为青岛文化产业示范街区
青岛文化街以昌乐路为中轴线,东至利津路,西至华阳路,全长1500米,有各类经营单位637家,
营业面积6万余平方米,是集经营字画、古玩、奇石、工艺、书籍、音像、会展、动漫设计于一体,
具备文化娱乐、购物休闲、收藏鉴赏、学术交流等功能的特色文化产业街,是省内最大的集合性文化
街区,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并被评为“国家AAA级商贸旅游景区”。
青岛天幕美食城长约460米,总营业面积7万平方米,天幕面积8900平方米,依托于台东、辽宁路等两
大繁华商圈,贯通啤酒街、婚纱街、文化街等三大特色街区,吸纳国内高端餐饮与国际特色餐饮,引
进国内外大型品牌餐饮连锁企业和著名餐饮特色企业,是全省唯一集旅游、餐饮、娱乐、休闲等多种
功能于一体的室内步行商业街,被评为“国家AAA级商贸旅游景区”。

7.“知识就是力量——‘每周一讲’”迎来第1000讲
由市总工会于1983年4月8日创办,始终立足于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提高职工素质、培
养“四有”职工的宗旨。讲座内容从最初以讲授文学知识为主,发展到涉及政治、经济、文史、哲学、
艺术、心理学等多个门类。听众包括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员。讲座形式从固定课堂,逐步走进企业、车
间、工地、学校、部队等场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截至2007年底,参与讲座的听众已达15万余人。
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省总工会以及市委领导先后进行批示,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每周一讲”
活动是青岛市传播真理、普及文化、凝聚人心、市民受惠的文化品牌。

社会建设

1.2007年青岛国际帆船赛成功举办
2007年青岛国际帆船赛于8月9~24日在青岛奥帆中心举行。该赛事被北京奥组委确定为6项综合
测试项目之一和3项奥运会水平测试项目之一,完全按照奥运模式、标准进行测试。赛事期间,全市
各部门通力合作,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参与,以标准精确的赛事组织、高效顺畅的城市运行、严密稳
妥的安全保卫、和谐文明的人文环境、精彩纷呈的创新亮点,顺利完成了赛事。为保障海洋环境达到
赛事要求,虽遇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青岛市仍完成了海上保洁、水文预报、赤潮防治等多项奥帆赛
场保障任务。49个国家和地区的385名运动员进行了9个级别11个项目的98轮比赛,88万多名观众到
现场观看了比赛、468家中外媒体的1020名记者对赛事进行了广泛报道。该赛事得到国际奥委会、国际
帆联、北京奥组委、国家体育总局以及各国运动员、裁判
员、随队官员和媒体的高度评价。

2.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新成效,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青岛市按照“政府必须有所作为、重点保障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城市土地出让收益回馈民生”
的住房建设“三大原则”,加快了住房保障工作进度,全面完成了“两改、两增、两低、一稳定”的
全市住房工作目标任务。市财政安排了5亿元资金集中建设了30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在青岛市住房
建设史上属首次;用于廉租住房保障的投入8200万元,超过2002年青岛廉租住房制度建立以来财政资
金累计投入的总和。保障范围逐步扩大,全年增加保障家庭4265户,新筹集实物配租房源430套。市区
以划拨或限价出让方式,让渡的土地出让收益约369亿元,创历史新高。增加经济适用住房、普通
(限价)商品住房供应量,年内经济适用住房开工在建240万平方米、竣工70万平方米;普通(限价)
商品住房已实际开工在建9064万平方米,竣工203万平方米。

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用药“零差率”销售,减轻百姓就医负担
7月1日,《青岛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参保缴费居民50余万人,10月1日
起享受相关待遇。该办法将少年儿童、大学生、重度残疾人员、老年居民和其他非从业人员纳入医保
范围。财政补助金额占总筹资60%,体现了政府对弱势群体的照顾。该制度的实施,标志着青岛市城
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得到平稳实施,覆盖城乡各类居民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青岛市还制定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品采购供应销售、基本药品使用管理、零差率销售
财政补助资金管理等相关配套文件,确定了400余个品种规格的社区常用药品;截至年底,全市有136
个具备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零差率销售, 占机构总数的86%,街道覆盖率100%,人口覆盖率
90%以上。完成了第一批103个品种规格的社区常用药品政府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工作。居民到社
区卫生服务机构购买零差率药品的费用比国家确定的同类药品最高零售价降低6647%,居民从中受
益54万余元。

4.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农副食品质量合格率居全国前列
围绕创建“全国食品最安全城市”,青岛市加快建立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绿色供应链体系,
推动工作重心由量到质向长效机制转移。率先引进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编制发布了首份食品安全
白皮书,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百日会战”行动,使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和消费环境得到明显改
善,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5%以上,居全国前列,全年未发生重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创新推行
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率先实施生猪屠宰阶段性增量补贴计划,保障了“菜篮子”市场量增、
质优、 价稳, 维护了市民、大中专院校学生的生活稳定,有关经验做法在全国进行推广。制定实施
《青岛市畜禽屠宰管理条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和《豆芽生产管理技术规范》,填补了省
内食品安全法制标准建
设空白。开展“十万市民访源头”、“百姓如天”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形成了食
品安全各方联动、全民参与的氛围。以“三绿工程青岛模式”为代表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持续领先,
“食在青岛最安全”在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得到肯定,《人民日报》、《经济日
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别进行了专题报道,青岛市食品安全总体上处于有序可控、稳定上升的良
好态势,市民的食品消费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5.建立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资助体系,推行校方责任险,教育保障不断提高
为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权利,青岛市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健全以政府助学为主体,覆盖各
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义务教育阶段,在全部免除城乡学生杂费并实施向家庭经
济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贫困寄宿生活费政策;非义务教育阶段,以财政投入为主体,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分担,建立健全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年内各级财政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和资助各级各类学校贫困生等工作累计投入约3亿元,
惠及85万名在校学生。
为有效防范和化解学校安全事故风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3月1日起,青岛市在全国率先为全市
中小学、幼儿园投保校方责任险,惠及包括民办学校在内的3646所中小学、幼儿园120万学生和学龄前
儿童。全年共接报案249起,累计索赔金额174万元,其中结案166起、结案金额109万元、结案率67%。
校方责任险的实施减轻了学校、家庭的经济负担,保障和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全国引起较大反
响。《人民日报》以《青岛——政府斥巨资,启动责任险》为题进行了报道。

6.镇镇有敬老院,五保老人生活有保障
“镇镇有敬老院”工程作为年内市政府确定重点办好的10件实事之一,得到顺利实施。截至年底,
19处中心敬老院空白点和30处改扩建敬老院全部完成主体建筑,其中入住23处。另有计划外的多个镇
(街道办事处)进行了敬老院改扩建工作。全年新建、改扩建敬老院70处,总建筑面积2356万平方
米,其中新增建筑面积1267万平方米;新增床位5800张,镇中心敬老院床位数12万张,可以实现
五保老人愿住全住;总投资额超过12亿元。

7.优化公交线网结构,更新环保公交车辆,改善市民出行环境
为进一步适应城市建设需要,方便市民出行,青岛市实现“小区建到哪里,公交车就通到哪里”,
逐步消除公交盲区,扩大线网密度。全年共调整延伸线路20条,24条线路延长首末车时间,新辟线路
3条,增设站点34处,满足了市民出行需求。市政府投入资金近3亿元,购置“欧Ⅲ”排放标准车辆764
部,对主城区部分线路的公交车辆进行了置换更新,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高市民乘车条件,提升城
市形象。

8.新农村建设“五化”工程改善100万农民人居环境
为彻底改变农村居民人居环境,全市农村地区开展以“五化”(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
下同)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截至年底,全市新完成1264个村庄的道路硬化,占村
庄总数的21%;累计有1985个村庄基本实现“五化”,占村庄总数的33%。
(市委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