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20&rec=23&run=13

主要指标
2006年, 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206.58亿元, 比上年(下同) 增长15.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83.95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1677.17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1345.46亿元,增长
16.2%。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6.6∶51.8∶41.6调整为5.7∶52.3∶42.0。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城市十强、
副省级城市第四位,所辖五市首次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
农业和农村经济
主要指标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9.79万公顷,下降0.3%;总产量303.93万吨,下降3.5%。截至年底,
全市实有耕地面积41.29万公顷,下降1.9%。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肉类总产量增长2.8%,牛、羊
奶增长12.7%,禽蛋下降1.1%。渔业生产产量下降。水产品下降1.8%,其中捕捞产量下降3.1%、养殖
产量下降1.2%;海、淡水养殖面积下降4.4%。
惠农支农政策全年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3.7亿元,增长44.2%。预算内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
生活条件的资金8.84亿元,增长60.7%。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实施行政村通油路工程项目211个,改造或新建农村公路808公里,累计完
成建制村通油路工程2328公里,建制村通达率提高到89%。农村水利建设完成投资8.9亿元,完成各类
水利工程5883项。967个村通自来水工程全部完成。
农村教育事业市内四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到位,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五市三区55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杂费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完善,
实现了“两个到位”。
农村卫生事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整工作基本到位,村(居委会)覆盖率100%,全市农民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6%,农民人均筹资水平达61.25元。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000余万元,建设完成了90
个镇卫生院和3119个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并对兼职从事农村公共卫生的村医实行补助。
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和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村(居委会)文化室等公共
文化设施建设。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建设了64处镇综合文化站和1200个村文化活动室的文化设
施配套。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
市农村享受养老保险的农民达66.7万人。全市农村低保标准由过去的年人均820元提高到1080元。
工业和产业集群
工业结构调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527.49亿元,增长17.9%。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472.78亿
元,增长23.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219.18亿元,增长13.7%;集体企业完成113.28亿元,
下降17.3%;股份制企业完成685.5亿元,增长21.9%;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完成516.7亿元,增长36.7%;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71.52亿元,增长33.5%。轻、重工业协调发展,轻工业增加值700.15亿元,重工
业增加值772.63亿元,分别增长19.7%和26.3%,轻重工业的比例为47.5∶52.5。
规模以上工业运行质量实现利税总额411.9亿元,增长25.3%;利润192.4亿元,增长27.0%。主营业
务收入5190.8亿元,增长21.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7.4,增长4.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
为113%,产品销售率为9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29.2亿元,增长21.2%,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44.2%。
建筑业生产实现增加值149.68亿元,增长10.3%。实现利税总额23亿元,增长19.9%。
产业集群大企业、大项目和品牌优势得到发挥,产业链延伸,配套企业增加,带动全市经济快速
发展。全市造船、汽车、机客车、石化、家电等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千家,实现工业总产值
2006.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8.1%,实现销售产值195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的37.8%。
服务业
确定十大重点领域年内,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服务业发展的十个重点领域,包括金融业、旅游业、
现代物流业、创意产业、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现代商贸流通业、总部经济、中介服务业、会展业。
主要指标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45.46亿元,增长16.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2%。全市服务业完成地
方税收101.4亿元,占全市地税总收入的67.8%;实现营业税收入49.3亿元,占全市营业税收入的78.6%。
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36%,服务业吸纳就业占全市新增就业总量的80%。
商贸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06.67亿元,增长16.3%。其中,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784.86亿
元,增长17.5%;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21.81亿元,增长12.2%。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餐饮、汽车
等成为消费市场的新亮点。全年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8.39亿元,增长21.9%;限额以上企业汽车类商品
销售实现零售额82.92亿元,增长26.7%。
旅游业全市旅游总收入325.2亿元,增长26.7%。其中,国内旅游总收入281.8亿元,增长26.6%;国
际旅游收入5.43亿美元,增长30.8%。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886万人次,增长14.7%。其中,国内游
客2801万人次,增长14.4%;海外游客85万人次,增长24.9%。
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公路通车里程13913.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525公里。港口吞吐量2.24亿
吨,增长19.8%;外贸吞吐量1.68亿吨,增长18.7%;集装箱吞吐量770万标准箱,增长22.0%。年末拥有国
内航线77条、 国际(地区)航线13条;航空旅客吞吐量637.81万人次,增长14.9%;航空行货邮吞吐量
14.05万吨,增长13.9%。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6.95亿元,增长18.9%。互联网用户累计达106.74万户,增
长27.3%。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325.51万门;市话用户达211.61万户;移动电话519.97万户,年内新
增187.4万户。
现代服务业以金融、保险、物流、会展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全市现代服
务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38%以上。新引进金融机构7家,全市金融机构累计达59家,香港中
路已发展成为金融产业集聚区,区域内有57家分行、分公司级金融机构,占全市总数的97%。物流业
实现增加值23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8.8%;全年举办各类成规模展会80余个。总部经济综合能力
在国内城市中排第九位,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总部经济发展实践研究基地”。
固定资产投资
概况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485.7亿元,增长19.8%,投资增速平稳回落。投资结构优化。在
规模以上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6.5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投资814.3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
投资644.9亿元,增长24.7%。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5478个,新开工项目4305个,竣工项
目568个;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规模3396.2亿元,增长23.2%。全年新增固定资产443.4亿元,项目建成
投产率10.4%,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29.8%。全市各类房屋竣工面积1328.2万平方米,下降3.7%。其中,
商品房竣工面积652.5万平方米,下降19.6%。商品房销售面积736.5万平方米,下降14.4%。
重点项目建设年初确定的106个重点建设项目,在建61个,其中新开工23个;已竣工或投产32个。
杭州支路—鞍山路快速路主线工程竣工通车;招商局国际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华电青岛热电联产项
目投产;奥帆中心主体及部分配套工程、机场国际航站楼主体完工;前湾南港区集装箱码头及董家口
码头、即平高速公路等项目继续推进;铁路青岛客站改造工程动工;胶州湾海底隧道和海湾大桥主体
工程、长沙路打通工程开工建设。
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
节能降耗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对110家重点用能单位实行严格管理和考核制度。全年工业固体废
弃物综合利用率97%,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45%,农业秸秆综合利用率64%。
循环经济以企业清洁生产为重点的“点循环”、以行业为重点的“线循环”和以生态型产业园区为重
点的“面循环”体系初步形成。15家企业和5家工业园区通过创建绿色园区(企业)活动验收。奥帆
中心太阳能和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海水源热泵、农村沼气等一批清洁能源项目竣工投产;即墨10万
千瓦风力发电、华欧1万吨反渗透海水淡化等项目取得进展,与西班牙合作的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一
期工程开工建设。
对外经济贸易
对外贸易青岛地区(含中央、省公司)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91.16亿美元,增长18.5%。其中,出
口额234.66亿美元,增长20.8%;进口额156.5亿美元,增长15.1%。青岛市(不含中央、省公司)实现
外贸进出口总额365.57亿美元,增长20%。其中,出口额216.45亿美元,增长23.1%;进口额149.12亿美
元,增长15.9%。外商投资企业是全市外贸出口的主体,出口额130.32亿美元,增长21.5%,占全市出口
额的60.2%。青岛口岸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801.92亿美元,增长15.7%。其中,出口额449.57亿美元,增
长13.5%; 进口额352.35亿美元,增长18.5%。出口结构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
30.8%和51.1%,占全市出口的38.3%和11.7%。
利用外资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397个,下降44.8%。合同外资31.17亿美元,下降67.3%;外商直接
投资36.58亿美元,与上年持平。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金额4.47亿美元,增长59.1%;营业额
4.09亿美元,增长49.8%。共外派人员5290人次,下降17%。
对内招商引资引进内资318.5亿元,增长23.1%。
科技创新
出台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及意见,确立了科技创新重点领域。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的国
家重点实验室进入立项建设程序,推动实施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等一批创新
能力项目。高新区扩区获国务院批准。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落户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
实验室启动筹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全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5.77亿元,增长28.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36.79
亿元,增长16.6%。税收保持较快增长,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494.71亿元,增长25.9
%;地税税收收入142.79亿元,增长18.1%。
金融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401.54亿元, 比年初增加553.24亿元。 其中, 人民币存款余额
3245.36亿元,比年初增加549.01亿元。城乡居民储蓄继续增加,本外币储蓄1636.34亿元,其中人民币
存款余额1567.62亿元,比年初增加224.84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801.40亿元,比年初增加573.29亿元。
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577.94亿元,比年初增加543.26亿元。实现保费收入60.51亿元,增长22.1%,赔
款支出金额19.45亿元。
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
科教文卫事业取得重要科技成果548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9项,获省级科技奖励85项;研发经费
占GDP比重的2.35%。专利申请量7831件,授权专利3124件。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共有各类大专院校28
所(含民办高校)。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共有各类文化机构446处。卫生事业加强,年末全市共有卫
生机构(含诊所)2836处。体育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28元, 增长18.6%; 人均消费支出11945元, 增长
20.9%;城市恩格尔系数36.4%,下降1.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6546元,增长12.7%;人均生活消费
支出4203元,增长12.5%;农村恩格尔系数36.6%,下降0.9个百分点。全市社会职工平均工资18235元,
增长16.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7‰。年末城市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23.73平方米,增长3.4%;农民人
均住房使用面积30.82平方米,增长4.3%。
就业和社会保障截至年底,全市单位从业人员243.2万人,增长8.4%。全年共安排失业人员实现就
业16.2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6%,与上年持平。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43.6万人,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10.8万人。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难度较大。2.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任务仍然较重。3.节能降耗和污染减
排的压力较大。4.企业竞争力亟待提高。5.出口稳定增长和国内市场营销的压力逐步显现。6.社会事
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能力还不够高。
(刘岐涛刘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