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小学教育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2&rec=686&run=13

1988年,青岛市教育事业通过贯彻落实中共十三大、十三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
工作会议精神,经过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广大干部教师的努力,在深化教
育改革,加强学校管理,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为四化培养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1.对教育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所提高,农村教育工作出现了好势头。
中共十大提出“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并提出把教育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8
月,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国的教育已耽误了20多年,不能再耽误下去。我们要千方
百计,把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解决好。”并提出“要千方
百计解决好教师的待遇,把‘老九’变成‘老大’。”一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
贯彻中共十三大和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认真推广平度县重视发展教育的经验,4月,
省、 市先后在平度县召开了现场会,会上对平度县和赵蓝田等7名个人进行了重奖。
各县(市、区)相继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乡镇负责人去平度县
参观、 学习。 各县(市、 区)还针对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采取了有力措施。9月份
《中国教育报》在第一版以《平度能办到的我们也能办到》为题,报道了青岛市各县
(市、区)教育工作你追我赶的大好形势。
各级教育部门不断端正“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认真
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校
滥收费、乱罚款等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2.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1) 以贯彻全国德育工作会议精神为重点,抓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的落实。各级教育部门传达和贯彻全国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并就实行《中学德育大纲》、
《小学德育纲要》等文件提出具体贯彻意见,举办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宣传教育活动周”,组织了轮训班、讲习会,召开了校际间情况交流会和现场会,在
较短时间里形成了宣传、贯彻《规范》的热潮。各校在贯彻《规范》过程中,强调教
师为人师表的作用。各县(市、区)注意优化德育管理,培养良好的校风,在各科教
学中渗透德育,促进了全市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2) 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了德育工作途径。1988年,全市各中小学有目的、
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改革,结合形势教育和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分专题组织实
践活动,如“未来建设者在行动”大型实践活动宣传日等,积极探索变封闭型教育为
开放型教育的新途径。各校普遍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有针对性的开展
专题总结报告会等活动,巩固和提高了参观调查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城乡中
小学共设立社会实验教育点380多个,有实践活动小组3400多个。市教育局被团省委、
省教育厅表彰为实践教育活动红旗单位,青岛市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实践教育活动基
地。
(3) 认真贯彻综合治理的方针,转化后进生工作得到加强,社会教育网络逐步完
善。针对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的特点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市教育局会同司法、
公安部门,结合普法知识教育和普法大检查,及时采取措施,对建立“学校-家庭-
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开展综合治理,转化后进生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有关管
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召开了转化后进生工作经验交流会,编印了《面向全体学生,大
面积提高教育质量-转化后进生工作经验专辑》,组织了大型专题调查,研究学校思
想教育、转化后进生工作。各县(市、区),各学校也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
活动,一方面进行普法宣传,使广大师生人人知法、懂法、守法;另一方面通过学会
促进转化后进生工作。各部门、各学校都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如请公安部门
同志来校办讲座,开展警民、军民共建和“家长学校”活动,建立街道学校联系制度
和“社会教育委员会”等等,做到学校与公安部门、街道、家庭互相配合、沟通情况,
促进了学校及社会治安情况的好转,带动了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开展。综合治理工作的
扎实开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的学习条件和教育环境。许多学校被评为市、
区、县的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越来越多的学校连续多年没有出现在校生犯罪现象,如
市区各中学多次召开“综合治理现场会”,请区公安分局的同志作报告,由在押的少
年犯现身说法,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教育工作。胶南县开展了创
“三无四优”学校活动(三无即:无流生、无犯罪、无非正常死亡;四优是:优化的
干部教师队伍、优良教育教学秩序,优秀的教学质量、优美的学校学习和生活环境)。
在全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涌现出一大批“三无四优”达标学校。
年内,在艺术教育、国防教育、青春期教育、青少年科技教育等方面也取得了一
定成绩,许多学校结合这些教育对德育管理进行了探索性改革,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3.狠抓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基础教育得到加强。
(1) 抓规划。修订了全市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规划,制定了普通教育十五年发展
规划。把规划落实到乡镇,并结合贯彻“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县乡两级进
一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调动了乡镇办学的积极性。根据规划,全市将从一九九三年
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2) 抓措施。市政府颁发了《关于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决定》,就实施九年制
义务教育的宣传、规划、教学要求、经费、师资、校舍、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管理
体制等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也相应制发文件,落实措施。除市
区已普及初中外,农村已有14个乡镇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3) 抓检查验收。1988年11月,市政府组织100人的检查验收团赴4县1市2区,对
160个乡镇890所小学和幼儿园进行检查验收。由于各乡镇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小学
的“四率”高于往年,全市适龄儿童入小学率为99%;在校学生巩固率为99%;毕业率
为98.8%;普及率为99.7%;学前一年教育率为94.2%,共评出基础教育先进乡镇38个。
(4) 重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1988年,青岛市已实现了市有盲校,县有聋校,
区有弱智辅读学校的要求。据统计,全市盲童入学率为13.98%,聋童入学率为36.7%,
弱智儿童入学率为78.5%, 都比1987年有较大提高。同时各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有所
提高,市盲校、市聋校均成为全省盲、聋教育的教研基地和师资培训中心。青岛市的
特殊教育工作多次受到国家教委和山东省教育厅有关领导的肯定,在全国特殊教育工
作会议上,青岛市介绍了发展特教事业的经验。
(5)重视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8月份,市教育局几次组织人员赴各县(市)区
调查中小学生流失情况,认真分析初中学生辍学的问题,研究了解决的措施,制发了
文件,并注意宣传了胶南、崂山、红岛乡等地的经验,使中小学生流失问题基本得到
控制。据6月统计,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为10%左右,12月统计为5.71%。
(6) 加强薄弱初中建设,提高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市教育局于1986年制定了加强
初中建设的决定。两年来,各县(市)区教育局调整了布局,改善了办学条件,办出
了一批示范性中心联中。 市教育局于1987、1988两年从市区教育费附加中拨款110万
元给市直22所中学增加了设备,改善了实验条件。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加强了初中教
学研究。全市加强初中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青岛市的
做法在全国加强初中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得到国家教委的好评。
4.职业技术教育有了突破性发展。
1988年,青岛市职业技术教育又有了新的发展。
(1)统筹职业教育经费。从7月1日起,凡市区企事业单位按职工工资总额的5‰缴
纳职业教育经费,由市劳动保险公司代收,并拨入教育部门专户,用于补充职业技术
教育办学经费。这一措施调动了企事业单位与教育部门联合办学的积极性,打破了职
业班联办困难的局面,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市的作法,在全国是首创,国家教
委何东昌副主任给予高度重视。
(2) 进行专业调整,适应经济建设需要。为了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各职业
学校进行专业调整,拓宽专业渠道,扩大了招生计划。市区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招生
5374人, 比原计划扩招374人,加上中专、技校招生数,各类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
生数的比例达到6:4;农村职业学校招生7067人,比原计划扩招393人,各类职业学校
与普通高中招生数的比例超过1:1, 在全国农村是较早达到这个比例的。 根据各县
(市)区实际,为了发挥各职业中专学校“拳头专业”的优势,有6所职业中专、8个
专业实行跨县招生,共招生400名,实行自费走读。
(3) 大力发展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全市农村每年初中毕业生能升高一级学校的不
到40%。 为适应农村需要,给初中毕业生致富的一技之长,青岛市非常重视发展初级
职业教育。 6月,市教育局在胶州市召开发展农村初级职业技术教育现场会,推广胶
州的经验, 并印发了《青岛市农村初级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暂行规定》,计划招生1万
人, 实际招生数达到11721人。《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了胶州市的做法,推广了胶
州的经验。
(4) 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各级教育部
门和各职业学校都重视学生的专业实习,积极改革教学计划,增加专业实习时间,压
缩了专业理论课的教学课时,并同时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胶
南职业中专还逐步建立起“教学、科研、生产、服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
为了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 市局组织全市性专业技能比赛8次(包括演
讲、烹饪、微机操作、珠算、果树修剪、服装、工艺和幼师专业技能等比赛),涌现
了一大批专业技术技能的尖子人才,在参加全国、全省有关技能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在全省幼师珠算、服装比赛中,分别获各项团体第1名,在省桃李杯服装工艺比赛中,
分获一、二、三等奖,获奖总数占总奖数的一半。青岛市学生代表省参加北方十省市
幼师、珠算比赛,对省获得金牌、银牌起了骨干作用。
(5) 加强了职业学校管理。为了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素质,青岛市经常组织校长
学习职业教育理论,参观调查,交流经验,讨论和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健
全市县校教学研究网络,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下半年,省市分别对城乡职业学校教育
教学和办学条件进行了评估检查。在全省的职业教育评估检查中,胶南职业中专获全
省学校总分第1名,胶南、平度、莱西、即墨获全省县级前4名。
5.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取得新成绩。
(1)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实验。1988年全市中小学普遍重视开
展教育理论的学习。在全市中学学习和应用了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在
广泛学习、举办讲座分科讲解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实行各科教学目标分类管理,制
定实现目标的双向细目表。这是进行整体教学管理体制改革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初
步取得了成效,推动了各科教改实验的顺利进行。全市中小学各科都有教改实验班,
县有实验小学,全市初中化学、物理,数学等教改项目受到国家教委、省教育厅有关
部门的肯定和好评。据统计,全市中学列入市教改实验项目的有40个学校的87名教师,
涉及9个学科、40个课题的167个教改实验班。年底分学科进行的总结检查会议表明,
这些教改项目,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均初步取得成果。
由于不断端正办学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抓基础、抓能力的培养,教学
质量不断提高,小学毕业考试和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的考试成绩好于往年。1988
年,全市共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5212名。
(2) 坚持“三个面向”,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积极开展电算机教学活动和加强
外语教学活动。 市区全部小学、县(市)区实验小学和80%的中学开设了电算机必修
课、选修课,或开展了电算机课外活动。认真抓好外语教学改革。市区32所小学的五、
六年级开设了英语课。全市中小学教改实验班,省级的27个,市级的42个,重点改革
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读能力。在1988年举办的全省英语会话比赛中,青岛市派出
的5名选手,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
(3) 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优异成绩。1988年,各县(市)区教
育局、各中小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委制定的《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试行办法》及省、
市关于开展中小学体育锻炼活动指示精神,深入进行体育课教学改革,推行新广播操
(韵律操),提高中小学课间操的做操质量,中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中小
学生体育达标率, 市区为95%,县(市)区为90%;全市有651所中小学体育达标率达
到省、市先进学校的标准。1988年,青岛市还参加了国际体育援助计划活动。为了儿
童健康,组织了两次大型活动,一次是1000名学生泅渡汇泉湾活动,一次是在国际体
育援助活动日组织了“万人万米长跑”活动。各中小学还积极开展了小型多样,丰富
多彩的体育活动,如长跑、拔河、跳绳、球类比赛等,增强了学生体质,学校的业余
体育训练活动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培养了一批优秀运动员。全市有11人输送到省级专
业队,市区有45人应届高中毕业生因体育成绩优异被高校录取。在全国比赛中,青岛
临邑路小学获全国“贝贝杯” 小足球赛冠军,青岛第16中学,青岛第4中学均获全国
幼苗杯、希望杯足球赛第3名。在澳大利亚太平洋地区学校运动会上,青岛市有6名师
生代表国家参加比赛获得一枚金牌、一枚银牌 。
6.加快了师资队伍建设和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
(1) 师范教育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师范和进修学校的管理
体制, 确定了市县两级管理、以县为主的职责1988年,市、县共投资230万元,为各
师范学校建教学楼、音乐楼、实验楼、学生宿舍等10栋,还拨专款50万元,添置教学
设备,其中安装语音室4个(共192座),增添微机20台。胶南、莱西所属师范的办学条
件有较大改善,被青岛市政府正式批准为中等师范学校。青岛师范学校的办学条件已
基本达到标准化条件的要求, 被国家教委列为全国首批表彰的100所中等师范学校之
一。
(2)为加快师资培养步伐,全市委托高校代培初中和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380人,
电大师资班招生630人,共计1010人。全市各种大专师资班共毕业641人。各县(市)
区教师进修学校共招生2541人,毕业1306人。青岛教育学院和函授大学共招收在职教
师1485人,专科、本科毕业共计1010人。县(市)区进修学校还结合教学举办各种短
训班,有2500人参加了学习,培训干部达1000多人次。市教育局邀请美国长滩市-青
岛市友好城市委员会主席豪尔先生培训中学英语骨干教师60名,收到较好效果。
(3) 首次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工作圆满结束。中小学职改工作在各级教育部门和
广大干部教师的配合努力下,上半年完成了公办中小学教师的评聘工作,下半年又完
成了民办中小学教师的职务评审任务。 全市有55300多名公、民办教师参加了职改,
共评出中学高级教师1582人,占教师总数的8.8%;评出中学一级教师5726人,占教师
总数的32.9%,以上合计7308人,占41.7%。下半年,又从民办教师中,评出中学一级
教师348名, 小学高级教师1485名,在全国、全省,青岛市占的比数属高比例的地市
之一。另外还有其他职工也参加了相应系列的职称评定。中小学职改工作对稳定教师
队伍,提高教师待遇起了很大作用。
(4) 民办教师待遇普遍得到提高。各县(市、区)非常重视提高民办教师的福利
待遇。多数乡镇能够保证按月发放工资,平度县还实现了县统筹教育经费,民办教师
与公办教师同时发放工资。 公办教师工资增长10%以后,各县又采取措施,根据当地
实际为民办教师增长了10%-20%的工资。另外,各县(市、区)还做出决定,中小学
民办教师实行退休制。《中国教育报》和《国家教委简扫》都先后登载了青岛市农村
实行民办教师退休制及提高其福利待遇情况的介绍。
7.努力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1) 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市县两级财政努力增加教育投入,1988年拨教育经费
已超过1亿元,比1987年增长30%以上。全市中小学的人员经费一项就需补助2000万元,
特别是教师节前, 市人事、财政部门简化审批手续,使教师的职改工资和增加10%的
工资及时发到教师手中,在全省是唯一年内兑现的地市。在征集、管好教育费附加方
面,各级教育部门强化了征收措施。农村教育费附加全年共征收5482.3万元,市区共
征收1031.6万元。另外各县(市、区)还根据当地的实际做出规定,广开集资渠道。
《中国教育报》登载了胶州市多渠道集资的做法。
(2) 中小学危房改造开始得到落实。农村民办中小学校舍改造工作结束后,各县
(市、区)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城乡公办中小学校舍的改造上来。各县(市、区)
中小学危房已基本拆除,建造新校舍的施工正在进行。据统计,全市农村共拆除危房
472间,维修1591间,新建校舍1000间,已完成投资600多万元,改造工程预计在1989
年上半年陆续完工。列为1988年市办大事之一的改造市区8处中、小学工程基本完成,
已有7处学校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完成投资近300万元。市区
安排改造、扩建项目27个,建筑总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完成总投资400万元以上。安
排维修中小学校舍项目110个,总投资近200多万元。
(3)加快实验室建设。1988年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学校非常重视实验室建设。
平度县和胶南县各乡镇的中心中学和中心小学均建了高标准的实验室。据年底统计,
各县(市、区)实验室建设和仪器配备达一类标准的学校有130所;二类的380所;三
类的1141所。市教育局制定了《青岛市1988-1995年中小学实验室发展规划》,同时
加强了实验室建设的管理,陆续在平度、即墨、崂山、莱西等县建立示范性乡镇中小
学实验室。
(4)勤工俭学活动有了较大发展。1988年青岛市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勤工俭学活动。
市教育局就搞好勤工俭学工作制定并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对勤工俭学先进单位进行了
表彰奖励。 据测算,全市中小学勤工俭学活动年创利4894万元,有3个学校完成利润
超过了百万元,年创利超过30万元的学校已达33个,还创出了一批优质产品和创汇产
品。在11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会议上,青岛市政府、青岛市教育局、胶
南县政府、青岛市台东区教育局等7个单位和3名个人受到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