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2&rec=168&run=13

1988年,青岛市政府系统信息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一种以信息为向导,沟通上下、
联系左右、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的新的运行机制开始在全市政府系统形成。重视信息、
利用信息指导工作开始在各级政府机关形成风气。
1、信息网络不断健全。1988年4月,市政府召开全市政府系统信息工作座谈会之
后,全市政务信息网络走向健全,初步形成了以市政府办公厅为枢纽的上下成线、左
右相连的政务信息网络。 全年共收到网络单位报送的信息12000多条,相当于过去两
年报送信息量总和的两倍。信息渠道的畅通,为政务信息工作实现“快速、准确、灵
敏”的要求创造了条件。
2、 信息传递速度加快。1988年4月初,市政府办公厅正式组建了信息处,4月16
日创办了《每日信息》。试刊中,郭松年市长作了重要批示:“希望各位市长、秘书
长及政府各委、办、局的领导,都能利用这一信息渠道,把那些该解决的问题抓紧解
决。《每日信息》应再进一步提高效率,使信息更准确、迅速,真正起到快速传递、
沟通上下的作用。”为此,市政府办公厅提出了“起点要高,质量要好,作用要大”
的要求,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狠抓了信息的时效性。采取了各种措施,减少了工
作环节,为信息处配备了相应设备和打字人员,并统一为各县(市)区政府配备了电
话传真机,信息传递速度明显加快。《每日信息》正式出刊后,信息处每天将各网络
单位报送的信息进行筛选、 加工、编辑,每期五六千字。每天早上8点准时把《每日
信息》送到市政府领导的办公室。
3、信息质量明显提高。1988年,在全市政务信息工作中,注意狠抓了信息质量,
信息部门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快速、
准确地反馈信息。市政府办公厅信息处共编发上报国务院和省政府办公厅的《青岛信
息简报》112期,编发《每日信息》242期,登载信息2372条。其中,反映政策、开放
和经济工作方面的占62%,反映社会动态方面的占31%,其他方面的占7%。由于反映问
题重点突出,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典型性和预测性,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先后被
国务院采用13条,在全国单列城市中名列前茅。省政府采用35条。市政府领导先后批
示269件,占编发总期数的75.9%。信息质量的提高又促进了信息网络的快速运转,扩
大了政务信息的社会效应。《每日信息》的纽带作用也日渐明显,它以容量较大,反
映面广,传递迅速,解决问题为特点,联系着政府系统各部门、各单位。
4、信息的服务作用增强。为了使各级领导能及时掌握工作情况,了解社情民意,
为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信息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把触角延伸到了经济领域的各个方
面,及时、准确地把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反馈上来,为领
导总揽全局、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通过信息渠道反映上来的一些实际问题,大都引
起了领导的重视。据统计,1988年各部门、各单位提供的信息中有27%属于问题性的,
在领导批示的信息中, 有88%属于问题性的,为了保证市政府领导批示能够迅速贯彻
落实,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市政府办公厅建立了“市政府领导批示(信息)
办理情况索调制度”。这一制度的试行,为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
作用。 1988年在领导批示的信息中,需有关部门办理的共211件(有的需两个部门共
同办理) ,发出索调单225件,除1件有特殊原因未回复外,224件实现了及时反馈,
并且办理比较认真。各有关方面对此比较满意,市政府领导给予了较高的评价。郭松
年市长对《每日信息》1988年最后一期作了批示:“感谢《每日信息》的编者同志们,
你们的作用就在于把各方面的情况反映上来,以便帮助我们(包括各部门的领导)了
解下情,及时解决问题,也通过你们把上面的精神和意见及时传达下去。希望你们在
新的一年里把《每日信息》办得更准确、快速,更简洁、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