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9&rec=374&run=13

2005年,全区辖9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社区公共服务委员会、50.58万人,总面积30.01平方公里。全
年实现生产总值205.03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27.1%;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68.51亿元,增长27.1%。
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5亿元,增长16.78%;实际利用外资5591万美元,增长84%;实际利用内资
(1000万元以上项目)11.86亿元,增长37.5%;出口总值24.14亿美元,增长45.2%;固定资产投资59.06
亿元,增长51.2%。
经济发展
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0.72亿元, 增长16.15%; 销售产值110.87亿元,增长
15.77%,产品销售率达100.13%;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13.22亿元,增长17.87%;实现利润2985万元,增长
33.5%。规模以上企业61个,完成工业增加值24.68亿元,实现利税4.27亿元。
楼宇(总部)经济 成立了楼宇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培育出2座税收过亿元、6座税收过5000万元、
24座税收过1000万元的楼宇,专业特色楼宇达到18座。举办了以“打造半岛CBD、服务山东新经济”
为宗旨的第二届青岛国际商务周。韩国新韩银行、恒安标准人寿等23家金融机构落户该区,总数达到
76家。新增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20家,物流航运企业达到800余家。全区各类总
部达到341家,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总部经济发展实践基地。
软件产业 成立了软件园区管理委员会。青岛(市南)软件产业基地一期主体工程竣工20万平方
米,交付使用10.2万平方米。软件基地二期工程已完成拆迁安置工作。坚持“招大引强”原则,微软、
IBM、海尔青大、海信信芯科技等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入驻,全区软件企业达到220家,软件技工贸收
入达到50亿元、增长92.3%;有13项产品通过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申请专利1056项,占全市的25%。软
件基地成为全国10个先进园区之一。年内,举办了国际电子竞技大赛,获2008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
举办权。
商贸旅游业 太平角酒吧休闲区建设取得进展。制定了闽江路特色街区规划设计、商业策划和宣
传推介方案。哈根达斯、保时捷等世界知名商业品牌落户该区。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4.59
亿元,增长15.71%。加强市场整顿,创建了6条食品安全放心街。规范了30处社区便民商业网点。完
成了沿海“文化视线”工程。海军博物馆改扩建项目完成拆迁工作。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水上工程基
本结束。奥帆赛场及配套项目建设正按计划实施。商贸旅游产业集群获得全省十大特色产业集群称号。
民营经济 实施民营企业“五个二十工程”,欧美投资集团、阳光百货等21户企业获市百强民营
企业、优秀企业称号。民营企业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海梦圆等5家企业的商标被认定为省、市著名
商标。全区民营企业上缴税收28亿元,增长72%,占全区税收总额的56%。
税源经济 完善虚拟财政体制,调动街道办事处协税护税和发展税源经济的积极性。构建区域税
源网络监控体系,建立了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模型,提高了税源监控分析能力。建立了重点纳
税大户走访回访制度。市、区两级税源建设联动扶持机制初步形成。落实扶持资金近1600万元,支持
了特色经济、品牌经济的发展。
城区建设与管理
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3000余万元,对小区环境、区内道路等进行全面整修,粉刷美化楼房210栋,
对82栋楼房实施“平改坡”,综合整治605处小街小巷和13条市政道路。建立了城市规划建设市区联动
制度。完成了云霄路排污改造工程。义务植树6.5万株,新建、改建绿地16.3万平方米。完成50个庭院
增绿工程,创建了20个市级绿化先进庭院。拆除违法建筑3.1万平方米,完成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2万
余户。八大关风景区被评为中国5个最美的城区之一,市南区被评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先进区。
城区管理 城管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开展“用心执法每一天”活动,完善执法对象回访制度,加
强效能投诉查处,被评为市依法行政先进单位。街道办事处(社区委)开展“热点解忧”工程、安装
楼梯扶手、实施楼道亮化等项目。市南区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经验和“六结合六推进”(结合城管体制
改革的深化,推进城管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结合编制规划、城市设计和招商引资工作,推进城市
规划向项目转化;结合社情民意调查,推进市民关心、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问题的解决;结合奥
运工程的全面开展,推进城市面貌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提升;结合管理机制的优化,推进居民楼院管理
水平整体提高;结合打造市南品牌,推进机关文化和基础管理工作发展)工作思路在全省介绍经验。
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
社区建设 加强资源整合,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平均面积达到95平方米。成立民意访问中心,启
用全国首个民意调查网络系统,畅通社情民意传递渠道。组建社区学院,社区工作者培训、考核和资
格认证工作正式启动。完成社区服务中心改造,建成了20个社区服务示范站。年内,中央政治局常委、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视察了该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社会救助 建成区、街、居三级低保信息管理网络,为4400余名低保人员发放救助金900余万元。
开展“爱心搭建助学桥”系列活动,新建3处爱心超市,向困难家庭、困难学生发放了价值190余万元
的救助款物。新培育公益性民间组织38个。创建了为全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的集“机构养老、社
区照料、义工援助、邻里互助、亲情慰藉、协会维权”等“六位一体”的养老模式,该区作为全省唯
一代表,在全国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新增民办养老院3家,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站7处,千名
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20张,市南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养老服务社会化试验区。
社会各项事业
教育 举办了国家级教改实验区工作现场会,市南区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市南模式”得到国
内教育界专家的高度评价。贵州路、基隆路小学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3所奥帆特色学校正式挂
牌。完成南京路、新昌路小学改造,香港花园小学正式启用。建成10处特色德育基地,市南区被确定
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工程完工,建成3处小学生体质监测站。
文化 完成23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改扩建工程,建成50处共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奥运之声”
入选全省社会文化知名品牌,社区文化品牌日益增多。在全市率先建立文化信息共享系统,该区被评
为市“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
卫生 新培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1个,覆盖率达到95%。建立了区、街两级公共卫生电子信息网
络,公共卫生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推进。红十字社区服务工作得到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
红十字会会长彭佩云的充分肯定。
劳动保障 创新就业模式,构建“三大支撑体系”(就业指导支撑体系、就业保障支撑体系、就
业监督考评支撑体系),在全市率先开展创建充分就业保障社区活动,全年安置就业约2.9万人,就
业率达到78.2%。建立“八跟进、八帮扶”创业机制(宣传引导跟进,帮扶清除就业理念障碍;创业
推介跟进,帮扶清除经营无项目障碍;创业培训跟进,帮扶清除无技能障碍;协调服务跟进,帮扶清
除手续办理障碍;搭建平台跟进,帮扶清除经营无场地障碍;分类服务跟进,帮扶清除经营管理障碍;
解决纠纷跟进,帮扶清除人际矛盾障碍;资金扶持跟进,帮扶清除经费不足障碍),全年全区3200余
名失业人员实现创业,“创业在市南、成功做老板”成为全市劳动保障系统知名品牌。
依法治区与执政能力建设
法制建设 创建行政许可网上受理咨询机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四五”普法工作通过省、市
验收。开展“一元法律服务”(居民每天交1元钱,可全年享受钟声法律服务所提供的下列服务:36
小时的法律咨询;审查、修改有关合同、协议、章程及其他法律文书;参与谈判,并提供有关洽商、
谈判中的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或法律知识的培训),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受理区长公开
电话3200余件,办结率达98%。
平安创建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行社区联保限额保险,深化平安楼宇创建工作。“四位一
体”(在街道办事处建立由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调解中心组成的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矛盾纠纷
排查调处机制全面建立。成立全市首个街道办事处、社区两级巡回调解庭,健全了人民调解网络体系。
组建安全监察队伍,深化安全生产无缝隙工程,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政府自身建设 完善政府采购监管,建立了行政、司法、社会“三位一体”监督体系,建立健全
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和专项经费绩效管理评价体系。
文明城市创建推出“文明一家人”卡通形象。以“我为创城加1分、做可爱的青岛人”为主题,开展
了机关干部创城百日奉献、与小学生“大手牵小手、共创文明城”等形式新颖的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