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9&rec=249&run=13

生态市建设
2005年,继续落实《青岛生态市建设规划》,市环保局制定了《2005~2007年青岛生态市建设实
施方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人口计生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奖惩兑现大会,会上市政府与有关
区市政府和市直部门签订了《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工作取得突破,崂山
区、黄岛区、即墨市、莱西市、平度市等5个区市的创建工作全部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考核验收,在
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全面启动生态市建设,五市三区全部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被评为青岛2005年12月,副市长胡绍军(左四)到市南区现场办公,研究解决浮山所地区供热选址工
作。(市政府督查室供稿)市2005年三个文明建设亮点。
9月12~13日,国家环保总局和山东省政府在青岛举办了“2005中国·山东生态省建设论坛”。来
自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领导和专家学者200多人参加了论坛。期间,举办了省长论坛、专家与
社会论坛,发表了《发展循环经济宣言》。
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取得进展。胶州市的营海镇、胶东镇和莱西市的姜山镇、李权庄镇等4个
镇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镇工作全部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考核验收。全年全市有22个镇被山东省环保局命
名为省级环境优美镇。
开展环境友好企业和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全市有3个社区和2个学校分别获全国首批绿色社区创建
活动先进社区和国家级绿色学校称号。年内,全市又有4家企业被命名为“山东省第二批环境友好企
业”,全市累计已有国家级环境友好企业1家、省级环境友好企业8家。
循环经济发展
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全市有24家企业被批准为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50
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22家企业通过ISO14001认证。对青岛啤酒二厂等18家通过废物综合利用产
生良好经济效益的企业进行了集中宣传、示范推广。通过对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引导和推进行业
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在啤酒、酿造和畜禽养殖等3个行业分别召开了循环经济经验交流会,制定了行
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计划、措施和目标。
“三废”的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效。成功地将原红星化工厂沉积多年的铬渣应用于青岛钢厂炼铁
烧结工序,实现了“三废”跨行业的循环利用,日处理量超过400吨,困扰青岛几十年的铬渣污染问
题将在2007年底前彻底解决;8月13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头条“落实科学发展观·东部新跨
越”新闻对青岛市铬渣资源化的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加大环保新科技的研发和推广力度,调动社会
力量,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和中药行业产生的残渣资源化利用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推广
清洁能源利用,保持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稳定运行,并将该技术在海天供热站
和奥帆赛基地推广应用。
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创建工作。胶南市建设全国首家国际环保产业园获国家环保
总局的批准,已正式开工建设。市北区以循环经济理念推进胶州湾新产业园区建设,城阳区编制了循
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城阳区被山东省环保局批准创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市北胶州湾新产
业园区、新天地生态工业园被山东省环保局批准为创建山东省生态工业示范园。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做好新建项目环保审批、验收工作。全年共审批
建设项目2196个,投资603.73亿元,其中环保投资35亿元,劝阻存在有关问题的项目189个,“三同时”
合格执行率达100%。办理“大企业直通车”项目160余项。全市环境监察系统通过了ISO9001和ISO14001
质量和环境双体系认证,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双体系认证的环境监察机构。
加强建设项目建设期环境监察,组织开展了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市940个
建设项目进行监察,取缔小电镀项目6个、不符合规定的娱乐项目32个,对3家污染严重企业实施了限
期治理,102个项目被责令限期补办手续,对58家违法单位实施了行政处罚,有效打击了环境违法行
为。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大气污染控制 市环保部门加强对销售和燃用高硫煤的查处和清理整顿;全市共淘汰燃煤锅炉76
台。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全年共检测机动车20.6万辆,查处机动车超标排污案件4000余起,罚
款40余万元,责令8594辆尾气超标机动车限期进行整改,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为85.67%。正式启
动了机动车排气简易工况法检测工作,率先在公交系统开展了环保AB级尾气达标单位创建活动。全
年全市新建烟尘控制区8处面积36.7平方公里,全市建成区内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
水污染控制 墨水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3315万元,工程总体形象进度达到88%。加强
对胶州湾入海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对全市56个重点污染企业共57个项目实施了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
削减了污染物排海总量。组织开展了市区水污染情况的调查,摸清各流域区域排污现状和治理情况。
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检查,对影响饮用水源安全的单位进行集中整治。
噪声污染控制 严格执行夜间建筑施工许可审批制度,加强环保“12369”联动值班工作,5、6月
期间开展了“为考生送安静”活动。市政府下发了《青岛市无证照歌舞娱乐场所及网吧专项治理的方
案的通知》,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娱乐服务业噪声扰民问题得到解决。全市新建噪声达标区11处,
面积达49.85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79.35%。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 年内,市环保局编制了《青岛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开展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宣传培训。全市共处置医疗废物2442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
到92%,比上年(下同)增长7个百分点,全市所有一级以上医院的医疗废物全部纳入集中处置。全市
共办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3370份,安全处置危险废物32633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工业固体废物和危
险废物申报登记工作,全市2572家单位共申报一般固体废物488万余吨、危险废物6万余吨。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巩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青岛市以良好的成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复查,被国家
环保总局列为全国首批7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免检城市之一。各县级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取得
成效,11月,胶南市和莱西市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即墨市、平度市通过“创模”技术评估,
准备迎接国家环保总局考核验收。胶州市通过了省级“创模”复检,并被推荐至国家环保总局作为免
检城市。
环境法制建设
市政府发布了《关于防治饮食经营服务业环境污染的通告》。市环保局制定了《依法行政五年规
划实施意见》,印发了《关于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监督检查的意见》和《关于做好2005年法制宣传
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通知》。制定了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和常见违法行为处罚执行标准,编写
了环境保护执法手册;在全市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共检查各类
污染防治设施12173台(套),立案处罚247件,打击了各种环境违法行为。
根据全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市环保局制定印发了《青岛市
环保局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试行)》。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环境安全隐患大检查,对企业
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设施的落实情况、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等进行检查。市环保局编
制了《环境污染应急须知》并在重点企业分发,建立了重点企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库,加强对重
点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培训,组织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演练。
市环保局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重点环境信访案件回查活动,共回查单位(业户)194家,达标单位
118家,不达标单位76家,立案处罚单位26家。实行领导公开接访制度和主要领导包案制度,解决群众
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年全市环境信访立案6674件,处理率100%,处结率为98.5%;承办人大代表
建议43件、政协提案63件,办复率、面复率和满意率均为100%。
环保能力建设
环境监测 完成了环境空气、饮用水源地、河流、近岸海域、环境噪声、降水、放射性环境监测
和重点工业污染源的例行监测任务。编报奥帆赛赛场水质监测月报11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
月报12期、海水浴场水质监测周报12期。开展了对全市饮用水源地152种有机物调查,进行了重点大型
公共场所的室内空气监测。对楼山后地区污染状况进行监测调查,开展了卫星图片解析和生态环境质
量评价系统建设。市环保局派员支援松花江污染事件应急监测,受到省环保局通报表扬。
环境信息化建设 市环保局投资700多万元建成全省第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环境监控指挥中心系
统。8家企业安装了废气在线监测装置,24家企业安装了废水在线监测装置,实现了对全市主要污染
企业排放烟气、废水的实时监控;在四方区、李沧区、奥帆赛区和香港中路、文登路、重庆南路安装
了视频监控设备,实现了对机动车尾气的实时监控。搭建青岛市数字环保平台,实现了对环境监控、
监察、污染源监测、行政处罚、建设项目审批、排污收费等业务和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市环保局实
现了视频会议系统与国家环保总局的连接,全局的视频会议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得到完善,被评为全省
环保系统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
环境宣传
“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全市开展了环保广场宣传和循环经济成果展等活动,市五大班子主要
领导参加宣传活动。市环保局开展了“呼吸清新空气,关注汽车尾气”为主题的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
宣传活动;还作客“青岛新闻网”,就环境保护工作与广大市民进行了沟通。全市共有95家单位获绿
色单位命名表彰。全年全市有3个社区、2个学校分别获全国首批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先进社区和国家级
绿色学校称号。青岛市连续第8年获得“齐鲁环保世纪行优秀组织奖”。
环境质量状况
大气环境 2005年青岛市区PM10、SO2、NO2、CO年日均值分别为0.098毫克/立方米、0.057毫克
/立方米、0.024毫克/立方米、1.2毫克/立方米。主要污染物为PM10和SO2,所占的百分率分别为88.
0%和12.0%,PM10为影响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市区空气质量自2000年以来连续6年达
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市区空气质量为Ⅰ、Ⅱ、Ⅲ、Ⅳ级的天数分别为33、298、33和1天,
无Ⅴ级出现。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0.7%。
水环境 全市32处饮用水源水库,有23座水质达到或者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达标率为71.9%,
下降0.8个百分点。9座水库水质超标,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氮、总磷。全市河流功能区达标率为71
.9%,下降2.7个百分点。大沽河干流水质稳定达标,多数支流水质保持稳定。胶州湾外黄海近岸海
域水质全部达到或好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水质状况良好。胶州湾内中部和南部海域水质良好,均达
到或好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北部及西部海域无机氮污染仍较重。奥运帆船赛场大部分海域水质保持
良好。年内,夏季青岛市各海水浴场水质良好,全部监测指标均值均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声环境 全年市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8.3分贝(A),与上年度持平。市区区域环境噪
声平均值为53.4分贝(A),降低0.2分贝(A)。自1997年以来,已连续8年低于“城考”规定的下限值。
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良好,均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