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对外开放先导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9&rec=228&run=13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概况 2005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385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居
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202家,高新技术产品总数达到382个,均占全市总量的1/3。引进建设
高新技术项目47个,总投资60多亿元,投资强度达到307万元/亩,投入产出比达到1∶4,位居全省第
一。新建成朗讯全球技术支援中心、海尔平板电视等16个高科技项目,在建项目11个,全年完成投资
20多亿元。新增创业基地面积15万平方米,“孵化”面积达18万平方米,位居全省第一;入驻“孵化”
企业200多家,位居全市第一。全年外贸出口完成17.1亿美元,完成计划出口目标任务的120%。其中,
机电产品出口10.8亿美元,占全区外贸出口总额的62%,高于全市26个百分点,在全省县域经济中排
名第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8亿美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23%,在全省县域经济中位
居前列。该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国家省市重点科技新产品、专利申请和授权数均居全市
首位,被评为“山东省专利工作先进区”。全省唯一的国家通信产业园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落户
青岛高新区,全国唯一的国家海洋生物产业基地通过初审。
12月,市委、市政府对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作出重大调整:原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管理委员会改为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管理委员会,隶属崂山区政府管理,不再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
成立新的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青岛高新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统
一协调青岛高科技工业园(原青岛高新区)、青岛高新区黄岛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青岛高新区市
北新产业园、青岛高新区市南软件园;青岛高新区所属四园区的管理机构受青岛高新区管委和当地党
委政府双重领导。
重点项目引进与建设 年内,引进了卡特比勒研发中心、川崎重工、伊藤忠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
投资的项目,爱德基因工程制药、韩国新生活生物科技等大项目相继落户,新建成、在建、待建高新
技术产业项目47个,总投资61.18亿元。新建成海尔平板电视、爱德检测生物制剂、青岛赛顿陶瓷纤
维等高新技术产业类项目17个,总投资11亿元;在建泰科达电子、海芝软件、华迈士制药、百特生物
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类项目9个,投资额达到22亿元;待建多元电子、黄海制药二期、IND基因工程制
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类项目22个,总投资30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已基本形成了集研究开发、创新孵化、产业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区内汇集
了海尔集团、青岛朗讯、澳柯玛集团、爱立信浪潮、青岛汉缆等众多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知名
品牌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家,总产值350亿元,R&D经费占产品销售总额比例5.2%,高于
国家标准。
产业研发与生产 年内,该区的信息家电、智能家电、程控交换机、基站、手机等领域的嵌入式
软件研发与生产取得整体性突破。全年软件总收入超过55亿元,其中纯软件收入13亿元、增速超过30
%,嵌入式软件比重达到75%以上;全区软件企业169家,比上年增加36家。其中,过千万元的软件企
业共13家、过亿元企业3家;通过国家认定的软件企业41家,约占全市总数1/3;通过ISO9000认证软件
企业12家,通过CMM3级认证企业4家,获国家软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称号的企业3家,承担国家级项
目9项。青岛市“国家软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均落户高新区,海信网络经过与全球智能交通软件巨
头西门子竞争,获得北京奥运会智能交通系统2/3的订单,成为全国软件领域自主创新的典范。海洋
生物及医药产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0多亿元,成为全区最具发展潜力、增长速度最快的高新技术主导
产业之一。新材料产业聚集了汉缆集团、金谷镁业、海泰光电等一批企业,新材料产值规模达到25亿
元,在特种金属材料、新型复合材料、光电子材料等领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
能力。
专利申请与管理 年内,全区新增专利申请601件,专利累计申请量超过5000件,占全市专利申请
总量的1/4;专利授权量达到2614件,授权率达到30%以上,专利授权率居全市首位,专利授权和转化
率居全省前列;万人专利拥有量达到130件,人均专利拥有量居全省第一、达到全国一流水平,被评
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地恩地科技有限公司的“激光钻空定位系统”获得美国专利;海尔集团
的“防电墙”热水器技术和“双动力”洗衣机技术等两项标准被列入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未来高新
技术顾问委员会)标准提案,成为第一个加入该组织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无人机遥感快速监测系统”
等国家重大攻关项目研制成功。
(臧先锋)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区域面积调整 2005年5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和建设部正式复函山东
省人民政府,同意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划面积扩大5.02平方公里。截至年底,青岛经济技术
开发区规划面积为20.02平方公里。范围为:南至胶黄铁路线,西至龙泉河入海口,北、东至胶州湾
海域。
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 截至2005年底,已有5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投资,累计引进外商投资项
目1935个,实际利用外资50.3亿美元。引进投资过千万美元项目337个,投资过亿美元大项目11个,
世界500强投资项目50个。2005年,新批准外资项目209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和增资项目10个,
过亿美元项目4个。实际利用外资7.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61亿元。大炼油、丽东化工、上汽通用
五菱、海西湾造修船基地、中海油海洋工程基地、前湾港招商局国际码头等“六大产业集群”龙头项
目全部开工,“六大产业集群”主体框架基本形成。据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居国
家级开发区第四位。
主导产业 按照“大港口、大工业、特色旅游”三大特色经济的布局,全年重点建设家电电子、
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三大基地”,发展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汽车造修船、新型材料、高新技术、
港口物流“六大产业集群”。家电电子产业方面,形成了以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工业园为依托,以
新都理光、瑞智空调压缩机、春源精密金属等大项目为龙头,中小型配套企业集聚发展的产业布局,
是国家(青岛)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和中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石油化工产业方面,围绕建设全
国重要的环保型石化工业基地,开工建设了大炼油、丽东化工等龙头项目,带动了以海华纤维、高合
化纤等为代表的中下游项目的发展。汽车造修船产业方面,以海西湾造修船基地、中海油海洋工程基
地为依托的造修船产业和以福田重工、上汽通用五菱等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产业方面,
国风药业、澳兰生物等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分别达到110家、225种。新型材料产业方面,圣
戈班韩洛玻、浦项不锈钢等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港口物流产业方面,围绕建设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物流中心,实施“以港兴区”战略,推动“区港联动”,开发建设前湾港南港区,全年前湾港集装箱
吞吐量突破630万标准箱;引进了以星航运、丽星物流、马士基、伊藤忠等国际知名仓储物流企业,
带动了港航服务业的发展。截至年底,支柱产业的产值、销售收入、利税额均占到全区总量的85%以
上。
(王娟)
青岛保税区
概况 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9亿元,同比(下同)增长25%;外贸进出口17.6亿美元,
增长46%;国内税收7.1亿元,增长65%。保税区原围网面积2.5平方公里,区港联动试点批复后,新
增保税物流园区1平方公里。年内,推进软硬环境建设,在全国保税区中率先通过ISO-9001、ISO-14001
和OHSAS18000等3项认证,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青岛市花园式单位,综合服务大厅获青岛市“基层
行风建设示范窗口”、青岛市级“文明服务窗口”称号。
招商引资 实施“空间招商、辐射招商、增值招商、虚拟招商”的招商思路,变招商引资为招商
选资,招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编制完成园区“4+1”招商手册。先后在日本、韩国举办“青岛保税
区暨青岛保税物流园区投资说明会”,吸引了马士基、日邮集运、嘉里物流等十余家著名跨国公司签
署入园意向书。与周边地区开展联动工作。其中,为胶南和莱西引进的过千万美元的项目已开工建设,
为平度市推介的项目总投资超过1亿美元,促成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韩国项目落户平度。培育新的经
济增长点,筹建橡胶、矿权、棉花等国际交易市场,橡胶市场已与400余家企业签署入市协议;先后
举办国际意大利门窗系列产品和柳编产品展会、韩国商品展示交易会、第二届中国青岛矿权矿产品交
易会及矿产项目洽谈会,吸引参展单位312家,达成合作意向金额超过30亿元。年内,新引进6家大型
物流项目,其中包括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企业,分别是青岛威伯科物流有限公司、小松(青岛)
物流有限公司;先后为联动地区推荐引进外资项目累计达20余个,落实外资近1.2亿美元。
园区建设 区港联动试点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封关运营。实施海关统一监管,促进了保税区和港
口优势互补、功能结合,降低了国际物流成本,形成了以现代物流产业为核心的大流通、大经贸、大
辐射、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完善区域功能,拓展发展空间,探索区区联动发展新模式,发挥对腹地经
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数字保税区一期工程已通过专家验收;建立了区
内电子商务和海关等相关部门信息监管系统。利用保税区的优惠政策,通过创建以国际交易市场为主
体的橡胶、棉花、矿产矿权等要素综合市场体系,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聚
集效应,推动国际物流中心建设。
(青岛保税区管委)
青岛出口加工区
概况 2005年,引进外资项目17个,投资总额22368万美元(当年投资总额在全国出口加工区中居
第六位,在第三批出口加工区中居第二位),注册资本11093万美元。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1个,投资总
额29168万美元,注册资本13743万美元,实到位资金4935万美元。其中,投产企业6家,在建企业6家;
有高新技术企业4家;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精密机械两大产业雏形。所引进的项目中,有3个项目产
品填补了全市空白,有3个项目产品全球销量第一。
园区建设 截至年底,该加工区核心区及配套产业区累计建成道路26公里,竣工居民楼及厂房面
积约24万平方米,在建工程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亿多元。核心区一期1.7平方公里
已达到“九通一平”标准,已建成厂房面积约14万平方米,在建项目7个,建筑面积约13.2万平方米,
核心区全年竣工厂房面积约20万平方米。配套产业区程港路、南海路、前海一路道路工程及配套雨水、
污水管网全部完成, 南海一路、前海一路西扩段路基工程结束,累计建设道路14.2公里,铺设管网
25公里,配套产业区路网、管网主框架基本形成;35千伏变电站已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BOT项目已
开工建设,已进行土建基础施工。尚家沟旧村已搬迁村民676户;孙东、孙西旧村改造全面启动,居
民楼建设全面开工,在建居民楼77座,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可安置村民1750户。
完善服务运行机制 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的服务运行机制。制定了《青岛出口加工区操作实务》,
为外商提供项目洽谈、签约、审批、办理基建手续、海关监管、报关、通关、商检等“一条龙”服务,
方便了项目落户、开工建设、生产经营及进出口业务。加工区与海关、商检、工商、税务、环保等部
门的联席会议制度运转正常,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入区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先后为外商
解决正常服务范围以外的疑难问题20余个,确保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唐德洲曾范军牟信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