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9&rec=170&run=13

完成各项普查工作
2005年,完成了历时两年的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通过普查摸清了青岛市第二、第三产业的
发展情况,初步建立了全市基本单位名录库和数据库系统,按计划开展了普查资料的开发应用工作。
青岛市被评为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先进单位。开展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共涉及3万多户家庭8万多人
口;主要调查数据基本符合青岛市人口的发展趋势,并通过国家级事后质量抽查。年初,市政府下发
文件,对全市农业普查工作进行了部署,并成立了青岛市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按照省的进度要
求,全市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
统计数据质量管理
加强以GDP为中心的主要统计指标数据质量管理。年初,市政府下发文件,对青岛市GDP核算改
革工作进行了部署实施;建立了主要指标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对各区市GDP数据进行联审,对农业、
工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数据实行下算一级。
统计分析研究与调查
全年共撰写各类统计分析462篇。其中,被市委、市政府和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及各类
媒体采用371篇603条次,采用率达80%;被市领导批示86篇次,被市主要领导批示26篇次。发起建立半
岛城市群统计信息交流机制。创建统计信息咨询机制,建立了领导查询快速反应系统数据库、主要经
济指标的查询高频库和全市统计宏观数据库等统计信息咨询库。在统计外网上开设了“热点答疑”栏
目,开通了“诚助客商”网上查询系统。
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积极开展各类调查。全年共完成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反应、
农民工工资清欠调查、城市居民医疗费及服务调查、会展经济调查、禽流感疫情调查等35个调查项目。
部分信息分别被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采用。
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自测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工作,完成对五市创建全省文明城市的测评工作,
配合省文明城市测评组完成对青岛市测评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任务。市统计局和青岛市城市社会经济
调查队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优秀单位称号。
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成立了首个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该中心利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先后
开展了市民对政府工作满意度、市民对市政府12件实事认知度满意度等9项共15个单体调查,撰写的
调查报告被市领导批示10篇次;中心的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被市委宣传部纳入全市社情民意调查
网络。
改革统计制度方法
在全国率先建立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统计制度。建立了涉及国民经济各行业36项指标的统计监
测体系,自2005年年报开始,定期对全市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建设情况进行监测。在全国率先建立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计调查监测制度。建立了由64个指标组成,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多方面的统计调查
监测体系,于2005年年报开始实施。在全省率先对物流产业进行统计测算。建立了以增加值为核心的
全市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利用经济普查等有关资料对上年全市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测算和
分析。
建立民营经济统计制度。对民营经济统计范围进行界定,对相关统计指标的测算办法进行了细化
和完善,制定了民营经济增加值测算方案。
率先在国内旅游抽样调查中开发了网上直报系统,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规模以下工业抽样地市级总
体推算试点工作,建立了非星级和其他类住宿设施接待海外入境人员调查制度;承办的全国海运价格
调查统计及指数试编工作通过国家评审验收。
统计信息化建设
年内,青岛统计信息网络系统建设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市统计局开发的统计业务综合应用平台在
全国统计设计管理工作会上进行了演示,被省统计局在全省进行推广;完善了“一套表”的设计和数
据处理程序,全市企业网上直报率达到70%,网上直报企业超过6000家。
统计执法
全年共检查单位3721家,查处各类统计违法案件232件,立案232件,结案214件,强制执行5件;市
统计局立案查处108件。开展了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和基础工作大检查,涉及5市3区84个镇(街道办
事处)和160个行政村(调查点);对部分区市进行了统计巡查。市统计局被评为全市依法行政先进
单位。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