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9&rec=140&run=13

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全年全市共安排支农资金9.85亿元,发放粮食直接补贴资金6154万元,补贴小麦面积25.6万公
顷,落实农作物良种补贴和苹果套袋补贴1280万元;购买农机具补贴1150万元,共有337户农民购置了
青岛市补贴农业机械1308台,购机总额3267.38万元,农民投入资金2267.38万元。全面取消农业税和
农村“两工”,全市免征农业税1.95亿元,农民人均减负41元,青岛市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农民“零
税赋”。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806元,同比(下同)增长14.3%,人均纯收入增幅在15个副省级城市
中居第四位,比上年提升5个位次。
建设百万亩高产优质
高效粮食示范区截至年底,青岛市粮食示范区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0980.12万元。粮食示范区内全
面实施良种统一供种和补贴,种子补贴1144.4万元,农田水利建设累计投资5271.45万元,道路林网
建设投资累计完成投资2265.65万元,农机装备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62.76万元,农机作业率达到75%。
粮食示范区建设基本达到了作物良种化、农田水利化、道路林网化、农业机械化、订单合同化的目标。
2005年,粮食示范区百万亩小麦平均亩产433.3公斤,较全市平均单产增加35.3公斤,增长8.87%;
玉米平均亩产492.5公斤,较全市平均单产增加34.5公斤,增长6.25%;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30%。
农业结构调整
年内,全市通过农业结构调整,优势农作物区域面积不断扩大。全年种植优质小麦面积14.21万
公顷,增长14.9%,占总面积的55.4%。无公害蔬菜、优质果茶、特色作物、高档花卉等产业迅速壮
大,崂山茶叶、胶州大白菜、大泽山葡萄、北宅樱桃等地方农业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在全国第六
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青岛市共选送样品69个,获奖总数50个,除包揽了山东省全部5个
特等奖之外,另获一等奖27个、优质奖18个。
农业产业化
截至年底,全市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072家,其中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203家、过亿元的35家、
过10亿元的6家、过50亿元的1家,全市农产品加工能力已达550万吨,占农产品总量的40%以上,实现
销售收入208亿元。全市已建成年产值达5000万元(或生产规模千亩以上)的种植业生产基地35个。全
市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58处,其中年交易额过亿元的21处、过5~10亿元的5处、过10亿元的2处。年内
新增加省级龙头企业11家,全市有3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6家企业被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全国农产品
加工业示范企业,总数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青岛市被列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单
位,市财政拿出600万元专项资金,对30个合作组织进行重点扶持,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67个
成员4.3万人(户),带动农户9.5万户,生产经营合作社试点数量居15个副省级城市之首。
农业科技与教育
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广成效显著。“白色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农作物节水抗旱技术和病
害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等十余项重大科研项目被列入青岛市科技攻关项目计划,并取得阶段性研究成
果。市农委获山东省农业丰收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市农业项目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
三等奖14项。良种引育和推广能力提高,全年共引进国内外农作物良种680个、畜禽良种40多个,主要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 肉鸡、 蛋鸡、生猪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在全市农委系统开展了
“科技人员联系大户”活动,分别与520个大户、12处农业示范基地结成对子。
实施以“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绿色证书、新型农民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远程科技教育
等农民培训工程,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600多场次,培训农民10万余人;示范带动农户5000余户,培训
绿色证书学员1.3万余人、新型农民2500余人。
农业标准化
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青岛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升格为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
试中心(青岛),是全国21个城市食品安全定点监测中心之一,青岛市的检验检测能力已居全国先进
水平。全市有各类检测点(室)72个,建成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农业质量监督检测体
系。“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制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地方标准46项,名特优农产品地方标
准103项,组织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8个。有22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了ISO9000系列国际质
量体系认证,有71家水产品加工企业获美国HACCP检验证书、42家水产品企业获得欧盟注册,全市已
有28家企业的58种产品通过了国家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
农业招商引资
全年全市共批准农林牧渔及农副产品加工外商投资企业321家,增长11.3%;总投资114807万美元,
增长6.1%;合同利用外资8.32亿美元,增长5.7%。其中,总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项目17家,多
鲜乐(青岛)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总投资达到5128万美元,合同外资2051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过1000
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4个、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为31个。2005年全市农副产品出口首次突破18亿美元
大关,达到185308万美元,增长25.7%,占全市外贸出口额的6.6%。其中,蔬菜出口26289万美元,
增长23.3%;畜产品出口25237万美元,增长5.1%;水产品出口71183万美元,增长32.5%。
年内,在城阳商贸城开工建设总投资5.4亿元、总面积20万平方米的山东国际农产品展示交易中
心竣工,并举办了2005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开发扶贫
全市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规模3025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063万元,青岛两级地方财政投入
开发资金10126万元,完成土地治理面积1.207万公顷。市财政拨付70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开发22处经济
困难乡镇的60个贫困村的小型水利设施、村庄道路和农产品加工项目等建设,提高了农民收入。
落实农村政策
宣传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印制《时事政策宣传手册》32万册,各区(市)、乡镇和村两委
成员和农村党员人手一册。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进行“两田(口粮田、承包田,下同)制”调整工
作,全市5813个村已完成“延包”,占应“延包”总数99.8%;完成1135个村的“两田制”调整,占
应调整总数99%;土地承包合同签订率和土地经营权证发放率均达98%以上。全市97%的村庄实行了农
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其中莱西市沽河街道办事处三教村和平度市经济开发区河头村被列为全国首
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村。
农业法制
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完善了农业行政执法检查制度、立案审批制度和行政处罚备案、
审核、审批制度、农业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制度、农业行政许可工作制度、行政复议工作制度、执法责
任追究制度。规范执法程序,把农业执法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围绕重点商品、区域、企业、
市场,开展春秋两季“农资打假护农”行动,打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全年共出动农资打假执法人员
4170人次,整顿农资市场179处,检查农资生产企业120个,检查农资经营业户1791个(次),抽验农资
品种1429批次, 查处违法案件647起, 移交司法机关案件2件, 查处不合格种子16337公斤、假劣农药
46580公斤、劣质肥料270640公斤,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标值总额900多万元,共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
1300多万元,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王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