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8&rec=360&run=13

卫生事业概况

2004年,青岛市拥有卫生事业机构2492个。其中,医院114个,卫生院109个,疗养院10个,专科防
治所(站)6个,卫生防疫机构20个,卫生监督所13所,妇幼保健机构9个,门诊部、诊所、卫生保健
所、医务室2193个,急救中心1个,采供血机构7个,其他卫生事业机构9个,医学科研机构1个。全市
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54万张(含疗养院1767张),按社会人口计算,全市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床位3.3张。
全市拥有卫生专业人员3.94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29万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医生1.4万人、护
士1.05万人,医护比为1∶0.75。
年内,全市各医疗机构诊疗人次1191.4万人次,其中门、急诊1138.7万人次。全市各医疗机构接
受入院治疗病人46.4万人次,实际占用总床日数542.6万天。全市各医疗机构实际病床使用率66.7%,
病床周转次数20.8次,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11.3天。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2.79/10万,婴儿死亡率
下降至5.08‰;新生儿疾病筛查共筛查患儿8.21万人,筛查覆盖率达到96.1%。2003年青岛市人口平均
期望寿命达到77.10岁,其中男性为74.13岁、女性为80.34岁。居民健康状况主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公共卫生

加强公共卫生长效机制建设,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急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两个体系”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市、区(市)两级指挥协调体系和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心;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电子信息网络,
全市建立疫情监测点657个,有100个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和109个乡镇卫生院实现疫情网络直报,疫
情报告及时率85.5%,准确率99.2%。提高了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预警、预报能力。青岛市加强公共
卫生长效机制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在山东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介绍并在全省推广。
疾病防治

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和规章,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做好重点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
预防、控制和治疗工作。加强了艾滋病、结核病、乙肝、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加强了儿童计划免疫、消毒隔离、血液管理和安全注射等防控措施,
儿童计划免疫建证、建卡率达99%,“五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保持在95%以上;提高了疫情应急处
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实现了不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目标;山东省政府
在青岛市召开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并推广了青岛市工作经验。
推进黄岛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示范工作,在镇以上医疗单位实施了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
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等新发病例报告制度;建立了道路意外伤害监测系统,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
开展了居民营养健康调查,发布了《青岛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白皮书》;开展健康指导和群体干预
工作。

社区与农村卫生

截至年底,市内四区已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16所,总覆盖人口达到200
万人。
五市三区全部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了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助工作。落实合作医疗
管理组织、经办机构和人员等,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青岛市成为全国首家以地市为
单位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城市,全市385.01万名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覆盖率达
到100%,人口覆盖率达到89.36%。按照“政府参与、财政支持、对口帮扶”的原则,实施了新型卫
生支农工程,向农村地区提供人才、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对口帮扶。

妇幼卫生

继续实施了“母亲安全”项目,提高了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为医院产科配备“孕妇急救卡”,
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全年培训医护人员1681人;加强对乡镇卫生院产科质量检查和督导,提高了农村
产前保健率、保健质量和医院产科抢救的整体水平。继续实行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制度,为降低孕
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了制度保障。

区域卫生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

继续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对城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调整、重组,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青岛市卫
生局直属医疗机构资源调整优化方案》已经第三十九次市长办公会通过,新修订了《青岛市区域卫生
规划》,确定了“发展两极(集团化区域性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调整中间(二级医疗机构)”
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框架。青岛市“十一五”区域卫生规划在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区域卫生规划会
议上做了经验介绍,并获得了全国区域卫生规划研究奖。

中医工作

贯彻落实《青岛市农村中医药工作行动计划(2003~2005)》,加强中医学科规范化、标准化建
设;启动了青岛市“绿色医疗”服务品牌创建工程和养生保健指导医师培养工作,推出“绿色医疗”
服务特色医院6家,培养养生保健指导医师100余人,开设养生保健指导门诊25个;开展了中医医疗质
量信誉评估工作,提高了中医医疗质量。青岛市加强中医工作、推动中医事业发展的措施得到了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的肯定,实施“绿色医疗”工作的经验在全国推广。

卫生法制

全市卫生行政机关和卫生监督机构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食品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和医
疗市场规范等热点问题,继续加强食品放心工程、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绿色校园”、职业卫生
和医疗市场监管,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活动,共监督检查各类单位10万余户次,立案查处违法单
位2900多个,罚款300多万元,查处各类食品生产加工黑窝点50余个,销毁不合格产品30多吨;全市食
品抽样监测合格率由上年的87.3%提高到91.3%。完成了APEC会议、ACD会议、啤酒节、韩国周、日
本周等节庆活动及政治保障任务80多项,保障人数5万多人。继续开展“送法进企业,服务到基层”
宣传培训活动,并针对重点职业危害行业、主要危害因素开展了苯及其化合物、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
有毒有害化学品等4次大规模专项执法检查,检查企业500余家,处罚57家,收缴罚款40余万元。

科教兴医

加强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及特色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卫生科技成果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市卫生系
统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8项和青岛市自然科学奖7项、科技进步奖56项;全年申报各种课题289项。

医疗质量监管

在建立病理、检验质量控制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医学影像、ICU(重症监护病房)专业的质量
控制中心;加强了医疗机构的审批登记注册工作,暂停了医疗机构的审批,初步解决了“乱办医”问
题;制定了相关质量控制标准和操作规范,建立了医疗质量信誉评价制度,对医疗质量实行分级管理。

业务拓展与精神文明建设

年内,在市立医院东院区建立了青岛市首家国际门诊、儿童接种门诊,配备了高素质的医护人员,
为驻青外国人提供本土化医疗保健服务。参与外商投资项目咨询和论证,为外商提供卫生法律法规咨
询和技术指导服务,优化招商引资工作所需要的卫生环境。
开展了针对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红包”和开单提成、乱收费等的专项治理活动,青岛市卫
生系统纠正不正之风工作在卫生部纠正不正之风工作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开展了以建设优秀医院文
化、打造卫生服务品牌、建设学习型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全市卫生系统共创建服务
品牌107个,市卫生局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青岛市再次获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奖,977人
获无偿献血奉献奖,占全国获奖总人数的20%,占山东省的66%,无偿献血工作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
位。

(任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