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7&rec=374&run=13

2003年,全区辖14个街道办事处47.02万人,总面积30.01平方公里。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0.86亿元,
比上年(下同)增长26.3%。其中,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71亿元、35.15亿元,分别增长28.90
%、 25.60%。地方财政收入7.51亿元,地方财政支出3.8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99亿元,增长
182.6%。

经济发展

工业 工业企业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80亿元,增长7.6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
加值2.05亿元、增长45.0%。完成工业产品销售收入32.31亿元,增长39.73%。区科技工业基地入驻企
业30家, 实现产值4亿元,增长65.80%。区属企业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全年实现销售(营业)收入
10.02亿元、增长16.41%,实现利润4610万元。
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 启动了商贸、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辖区内的银海大世界旅游观光
码头主体工程已完成,大批滨海景点得到改造,改善了旅游环境。创办市南企业家“雅志沙龙”,推
出“用心聚商”服务品牌,成立区商业联合会。
实施“放心食品进社区”工程。闽江路被命名为“青岛市餐饮休闲街”。新开办高标准农贸市场
5处。 新增个体私营企业5700余户, 总数达2.5万余户,注册资金135.8亿元,上缴税金3.49亿元、增长
60.1%。新培育营业额过千万元的私营企业达20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102家、占全区同类企业
的40.3%,民营高新企业29家、占全区同类企业的67.4%。
对外经贸 健全重大项目领导分工负责制和项目跟踪服务制,建立招商引资项目档案,加强与市
专业招商部门的合作。在新加坡、香港举办了“服务贸易推介会”,参加了“日本福冈IT及金融企业
对华交流会”。
韩国中小企业银行作为青岛市第8家外资银行正式开业,韩国最大的保险公司——韩国三星火灾
海上保险公司在该区设立办事机构,全省第一家合资旅行社——港中旅正式成立。汇集世界知名品牌
的阳光百货、海信金座购物中心等相继建成。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卫通等135家内资服务贸易项
目落户该区。
全年新批外资项目64个,实际利用外资8503万美元、增长252%;实际利用内资8.17亿元,增长50
%。 完成外贸出口总额9.29亿美元, 增长25.30%; 民营企业出口额1.96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值的
21.1%,增长112.0%。

城市建设和管理

城市建设 丁家庄南山二期整治和江西路、燕儿岛路公厕建设全面完成。中山路商贸区南区广场
已开工建设。云南路旧城改造试点片、“太古名店广场”建设项目均进展顺利。翻建15条市政道路,
改造17条沙土路,专项整治6条人行道,拆除违法建筑19.2万平方米。新建3条特色树种路、20个市级
达标庭院、43条立体绿化路,义务植树17.6万株,新增公共绿地10.6万平方米,新建“绿色社区”、
“绿色学校”25个,浮山封山育林取得成效。
城市管理 推出“洁净市南”城管服务品牌。环卫、市政、绿化、城管执法等工作在全市评比中
均获第一名。投资220万元建设14处城管示范点。部分区域推行了垃圾机械化收集,实施厨余垃圾封
闭试点。
在全市率先建立城管联合执法和区领导督导检查制度。创新城管执法机制,推行“假日执法、便
衣执法、换防执法、滚动式执法”,提高了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冷饮亭和公厕的经营权、环境
卫生保洁权进行拍卖竞标,城市经营成果显著。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推出“平安市南”品牌,实施“防控联动”工程,重点场所区域治安状况明
显改善。“严打”整治斗争不断深入,打掉各类犯罪团伙92个,刑事案件破案率提高5%,侦破各类
经济犯罪案件337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600余万元。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全年受理来信来访356件,
下降17.9%。

社会各项事业

科技 落实该区科技发展规划,科技三项经费总投入885万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3家,43个项目
被列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增长4%。新批技术
贸易机构20家,申请专利557件,被评为省级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单位。
教育、体育 加强师德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得到均衡发展,“杨屹情趣教学法”在全
省推广。实施“名师义教”工程,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与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的“手拉手”科技活动项
目被列为2003年中国科协九大项目之一。
健全社区教育培训网络,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完成贵州路小学改造,区少儿体育活动
中心筹备工作就绪,定陶路小学成为该区第5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南京路等5所小学被评为市“花园式
学校”。
举办多项体育赛事,开展全民健身登山等一系列群众性体育活动,为市级以上运动队先后输送优
秀运动员70名,被评为省“全民健身活动月先进单位”、市“第十四届亚运会突出贡献单位”。
文化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增4500平方米文化活动场所。区图书馆接待读者15.8万人。举办第
五届中国青岛海洋节暨第十一届“海之情”旅游节,“奥运之声——钢琴王之友周末音乐会”、“开
门红”文艺演出、“市南之春”百姓文化周、“文化大拜年”等已形成品牌。青岛市首届街舞大赛等
8个文化经营项目共吸纳社会资金134万元。文化稽查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市“扫黄打非”先进集体。
卫生 成立防治非典工作指挥部和应急处理指挥中心,制定应急方案,建立了青岛市第一家以预
防非典为主题的科技知识宣传网站。落实“堵、防、教、治”方针,破除条块分割,建立区、街道、
居委会三级防范网络,全区未出现1例非典病例和非典疑似病例,受到国务院督导组和市委市政府领
导的肯定。2个单位、22名个人分别受到国家、省、市表彰。卫生体制改革进展顺利,社区卫生服务
网络进一步完善,48家全科医生诊所达到市级规范化标准,覆盖面达90%以上。
计划生育 充实计生干部队伍,加大经费投入,设立了计划生育公益基金。人口连年趋近零增长。
被评为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暨双进双建活动先进单位”。
人事人才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构筑人才高地,引进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人才685人。改革
传统用人方式,在全省率先实行事业单位新补充工作人员派遣管理,为200余家企业代理人事档案4000
余份,派遣人才220余人。
社区建设及人民生活 深化社区体制改革,在全市率先建立了“议行分设、一体服务”社区管理
模式,得到民政部肯定。拓展服务项目、拓宽服务领域,初步实现了社区服务产业化、网络化。实施
“星光计划”,建成第三批“星光计划”项目和健身路径56处。实施“阳光救助工程”,建立“阳光
救助求职窗口”,为弱势群体提供各类就业岗位400个。创建全国首家公益性民间组织——市南公益
协会,开办“公益门诊”、“公益课堂”,拓宽了社会救助渠道。
社会保障 广开就业再就业渠道,建立“创业一条街”,培育一批“小老板”,开发一批过渡性
就业岗位。理顺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管理体制,19个社区的大龄弱势群体全部实现再就业,全区再
就业率达73.1%。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立案处理劳动争议案件396起,为劳动者追回工资212万元。
精神文明建设 深化公民道德教育,开展“文明从我做起、提升市南形象”、“公民道德教育实
践年”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5000多名义工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加大对不文明行为
的整治,革除陋习,居民道德素质和城区文明水平显著提高。
软件信息产业建设 (详见邮政·信息化建设)
楼宇经济 对楼宇资源及内驻企业情况实施全面普查,初步完成经济地理信息系统编制工作。加
强楼宇建设商与入驻企业间的沟通协调,该区内80多座楼宇中已入驻企业3200余家,注册资本120.1亿
元,上缴税金8.9亿元。

(王崇义 孙立强 商士安)